近5年针灸治疗外感咳嗽选穴配伍的规律研究*

2019-02-26 02:03洪小玥王朝辉王洪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2期

洪小玥 王朝辉 王洪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03)

外感咳嗽是由于外邪侵袭机表,而肺卫不固,肺失宣降,继而出现咳嗽的症状。多见咳嗽急重,鼻塞流涕,脉浮等风邪引起的症状[1]。现代医学研究中证实在咳嗽的证候类型中又以外感咳嗽最为常见,而中医根据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对外感咳嗽有着独特的疗效[2]。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兼挟寒、挟热、挟燥,其中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3]。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4]中也提及在原有的咳嗽的分类中增添“风邪伏肺”的证型,即感冒后咳嗽,病起于感冒,病程达3周以上,因邪恋不去,肺气不宣,故仍属中医学外感咳嗽的范畴。通过近5年的临床数据研究发现,针刺、灸法、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对于外感咳嗽的治疗效果显著。现通过分析和提炼近5年针灸等中医应用在穴位上的外治法治疗外感咳嗽的穴位运用特点和规律,为今后针灸临床治疗选穴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并且借助手动检索文献方法。检索时间范围:2013年至2017年。共检索出相关论文80篇,其中符合文献入选标准的共24篇。

1.2 检索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疾病关键词“外感咳嗽or风寒咳嗽or风热咳嗽or风燥咳嗽or感染后咳嗽or上感性咳嗽or感冒后咳嗽”。干预措施的关键词“针刺or灸法or针灸or拔罐or穴位贴敷”。将疾病关键词与干预措施关键词分别组合(and)成一组,进行文献检索。

1.3 数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1)根据《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中关于外感咳嗽的诊断标准能够确诊为外感咳嗽;(2)以“针刺”“灸法”“针灸”“拔罐”“穴位贴敷”等为主要治疗方法,可单独或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的临床疗效观察或实验研究;(3)具有明确的穴位处方且疗效根据最新的国际临床疗效标准进行评价;(4)研究结果显示有效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文献。排除标准:(1)动物实验、个案报道及文献综述类文献;(2)特殊部位取穴如“耳穴”“腹针”等疗法;(3)重复纳入的文献。

1.4 数据提取 由2名数据检索员严格按照数据的采集标准进行检索,再对纳入的文献的内容、题目、摘要进行详细阅读,排除不符合数据采集标准的文献;并交叉核对,对有分歧意见的文献,与通信作者交流后解决。

1.5 数据整理 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腧穴处方、腧穴部位、隶属经脉等)及信息(包括作者及期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录入腧穴时用词统一参考 《腧穴名称与定位》[5],将相关数据输入 Excel表格,建立针灸等外治方法治疗外感咳嗽处方数据库。

1.6 统计学处理 将建立的数据库录入到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纳入的24首穴位处方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腧穴使用频次、腧穴配伍、腧穴分布、经络运用、特定穴应用等方面,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2 结 果

2.1 选穴频次 每个穴位的使用频率如表1。本研究共纳入文献 24篇,选用腧穴34个,其中14经腧穴31个,经外奇穴1个,董氏奇穴1个,自定义穴2个。34个穴位的使用频次为119次。由表1可知,在34个腧穴中,以肺俞穴的使用频率最高为16,其次为大椎穴为12,风门穴为11,位列第2、第3位。

表1 各穴位使用频率表

2.2 穴位配伍 见表2。对检索出的34个穴位,按照配伍频率进行分析,筛除频率为5以下的相关穴位,体现的选穴模式中所包含的穴位之间相关性。腧穴配伍规律分析:腧穴配伍规律分析旨在提示处方中存在的2个或2个以上腧穴之间的配伍形式,该配伍关联的效用性采用使用频率和置信度表示。表2显示的是配伍频率排在前8位的腧穴配伍结果,其中排第1位的腧穴配伍项集“肺俞、风门”,其使用频率为11次,置信度为1。

2.3 腧穴部位分布 见表3。将人体分为头部、颈部、上肢、下肢、胸部、腹部、背部7个部分,将所涉及的34个穴位,按这7个部分进行分类。由表3可看出,上肢部与背部的穴位最多,均为10个,其中上肢部的穴位频次为24,背部的穴位频次为50。其他部位的腧穴相对较少,具体使用频次详见表3。

表3 腧穴部位分布

2.4 腧穴经脉分布 见表4。纳入研究的34个腧穴,共涉及8条经脉,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2)、足少阳胆经(1)、足太阳膀胱经(9)、手太阴肺经(7)、足太阴肾经(2)、足阳明胃经(3)、任脉(4)、督脉(2)。 由表 4 可见,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共9个,使用频次为44;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共有7个,使用频次为22。占据腧穴经脉分布的前两位,其他经脉所涉及的穴位较少,具体使用情况详见表4。

表4 腧穴经脉分布

2.5 特定穴的应用 见表5。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并定以特殊的名称的腧穴。根据其作用特点及分布,分为:募穴、五腧穴、郄穴、原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等等。本研究所纳入的34个腧穴中,特定穴占23个,占比为67.6%。如表5所示,在特定穴的使用中,背俞穴的选穴为6个,频次为31,高于其他特定穴。在选穴数量上八会穴位列第二,其次为合穴、募穴、原穴。在使用频次上八脉交会穴与络穴并列第二,其次为八会穴、合穴、募穴。其中,在此23个特定穴中同一腧穴所属多个特定穴分类的,重复计算分类频次及个数。

表5 特定穴的应用

3 总 结

外感咳嗽是中医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等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均属中医外感咳嗽的范畴[6]。本病病位在肺,肺失宣肃,胃失和降,运化受阻,很容易致使邪伏于肺,而拖延病情。运用针灸等作用在人体穴位上的中医外治法治疗外感咳嗽一方面副作用低,经济成本低,另一方面疗效显著。

3.1 选穴频次规律的分析 根据表1的研究可见,肺俞穴是治疗外感咳嗽频率最高的穴位,其次为大椎穴及风门穴。1)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背俞穴之一,肺俞穴在内与肺脏相应,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以降为顺,开窍在鼻,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因此,在风寒侵袭肌表时最先累及肺脏,从而出现咳嗽、流涕、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也均表明,肺俞穴在治疗肺系疾病时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肺功能[7]。2)大椎穴为督脉和诸阳经交会之穴,针刺大椎穴可在通达督脉的同时激发机体阳气,可起到祛热解表、扶正祛邪之用[8]。3)风门穴位于肺俞穴上方,是肺气出入的必经之所,且风门穴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会元针灸学》中记载“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故针刺风门穴可祛风解表、宣发肺气、止咳平喘[9],从而起到治疗外感咳嗽的作用。

3.2 选穴部位分布规律的分析 笔者将人体划分为7个部分,其中以上肢部及背部的穴位最多,其中背部的腧穴使用频次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内经》中有“背为阳,腹为阴”的记载,同时也指出肺与背部的关系密切。《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而背部腧穴的选择一方面是穴位的特殊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10]。

3.3 选穴所属经络的分析 通过多数据的整理分析,所选的穴位除去1个经外奇穴,1个董氏奇穴,两个自定义穴位,共涉及8条经络,其中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阴肺经分居频次的第一、第二位。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背部,主阳气,而《伤寒论讲义》中有讲“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因此刺激膀胱经的穴位可以激发身体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11]。外感咳嗽的病位在肺,因此选择肺经的腧穴,正治本经病症,调节肺功能[12]。足太阳经与手太阴经的配伍组合,可在解表的同时调节脏腑功能,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本病的作用。

3.4 特定穴应用的分析 本研究项目中,共涉及特定穴23个,其中以背俞穴的应用最为突出。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的部位,经由背俞穴将脏腑之气传遍全身,为全身的枢纽部位。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通过对背俞穴体表的刺激,可以起到调节神经体液的作用,从而起到启发自身抗病力,抵御外邪的作用[13]。

3.5 选穴配伍规律的分析 腧穴配伍治疗外感咳嗽可同时达到祛风解表、止咳平喘、升阳固卫、扶正祛邪的作用。且以灸法为主,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从古至今,腧穴配伍的原则不断更新,总结起来即是选取作用相同的腧穴进行配伍,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14]。根据数据显示,本病在腧穴配伍中主要体现局部配穴的原则。《景岳全书·咳嗽》中记载“咳嗽虽多,无非肺病”。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理论,本病病位在肺且肺与背部关系密切,肺俞穴为肺脏的体表反应点,肺俞穴与风门穴均为肺气输注及途径的重要穴位[15],可起到祛风解表、宣发肺气、激发一身阳气的作用。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膀胱经主脏腑病,《素问·咳论》记载有“治脏者,治其俞”[16],且主一身之阳气。而手太阴肺经主治肺经诸症,二者相互配伍,可体现病位与病因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外感咳嗽虽病机简单但不及时治疗也会迁延不愈,进而引发内伤咳嗽及其他疾病[17]。针灸以其独特的疗效及无副作用的优势成为治疗外感咳嗽的优选治疗方法。针灸在治疗外感咳嗽中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概括而言即重在激发阳气,调整身体气机,在直达病位的同时,也强调激发自身的潜在的抗病力,从而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通过选穴配伍规律的分析,临床上常选用肺俞穴、风门穴、大椎穴等作为配伍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针灸治疗外感咳嗽的案例众多,但就腧穴配伍优选这一方面的数据还不够完善,仍需要大量的对照实验来明确外感咳嗽的取穴优选方案,以便明确和规范本病的取穴治疗,更好地治疗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