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高职院老挝留学生跨文化融入机制探析

2019-02-25 19:31:48王文英刘嘉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老挝跨文化留学生

王文英, 刘嘉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论述。2014年,习总书记在参加全国留学工作会议时指出:“新形势下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0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留学中国计划》。随后,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据统计,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就读于我国高等学校,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其中学历生24.15万人,占总数的49.38%,同比增幅15.04%[1]。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留学江苏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江苏省内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工作。作为教育大省,江苏省是全国接受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2]。我校自2017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老挝。

本研究探索老挝留学生跨文化融入机制,旨在提升留学生管理水平与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并为其他兄弟学校提供借鉴,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

1 留学生基本状况

2017年10月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迎来首批13名外国留学生,其中12名来自老挝,年龄19~28岁。就读针灸推拿专业,学制为3年。留学生在校期间,第一年主要学习语言课程,辅修部分文化课。大一下学期,集中参加HSK(汉语水平考试)4级考试,顺利通过后方可进入专业课学习。后两年主要从事专业课学习及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学校招收针灸推拿专业留学生,主要是为了培养留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相关领域友好合作交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学校各项保障措施

2.1 成立专门工作机构 学校非常重视,首先成立了外事办,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宣传、录取审核及联络工作,统筹协调招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后续将根据留学生的招生情况,设置独立的国际教育学院,确保留学生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发展。

2.2 后勤保障 为保障留学生的正常生活,我校在校内提供了安全和便于管理的留学生公寓,配备卫生、取暖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同时,为留学生提供就餐餐厅,确保餐饮条件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留学生民族、宗教习惯。此外,还设有便于留学生就诊的医疗机构。

2.3 教学保障 为保障留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制定了针对留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有固定的教室和必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阅览室,能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配备专职汉语教师(已取得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资格证书)以确保留学生的师资水平,兼职汉语教师在语言、文学、外语等方面也达到专职对外汉语教师的水平。

3 老挝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中的突出问题

虽然学校在留学生管理上下足功夫,但是,我们仍然发现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融入感不强。通过认真观察、个别访谈,发现老挝留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思家情绪突出 虽然同处儒家文化圈,但是中老两国人民在诸多问题的看法以及处事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陌生的环境与不熟练的语言技能,使得部分学生受挫感强烈。再加上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看待问题容易方式单一、角度片面,所以普遍存在较严重的思乡、思亲情况。这种思家情绪,在语言上,外化为每天通过各种社交软件与家人取得联系;在舌尖上,表现为携带大量老挝食品、调料用于制作本国料理;在身体上,凸显为生病时直接选取随身携带的本国药品用于治疗;在活动中,呈现为抱团取暖远距离遥望中国同学等。

3.2 孤单寂寞 老挝留学生性格普遍比较腼腆,符合亚洲人典型的沉稳内敛气质。在陌生环境下,这种内敛的性格容易转化为孤僻。1960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Oberg提出“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概念,文化休克是一个人初次加入异文化时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不适[3]。留学生在留学时普遍会经历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适应期4个情感适应阶段。在初次到达学校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老挝留学生的兴奋与新奇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受到文化休克的影响,变得愈加沉默寡言。闲暇时光,无论是采购生活用品、制作美食,还是外出游玩,他们都只喜欢与自己的同胞在一起。

3.3 心理脆弱 我校老挝留学生相比于同年龄段的中国学生来说,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悲观,心理较脆弱。出现问题更易逃避、难以承受。甚至有的学生因难以接受老师充满关切的批评,悲伤哭泣。

4 跨文化心理冲突原因分析

为做好留学生管理工作,我们不断加强监管,预防留学生因种种不适应而出现抑郁等极端心理状况。我们认为老挝留学生出现跨文化心理冲突,融入感不强,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部分。

4.1 学校层面 学校虽然设有外事办,但人手较少,事务繁杂,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性质导致了管理人员心态上的疲惫,容易出现细节关注不到位的情况,如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难以在最短时间内帮助他们完成各方面的适应以减少跨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冲突。此外,学校尚未为留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缺乏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日积月累将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无论是基于语言不通,还是留学生人数较少、心理辅导教师缺乏等因素的考量,缺乏专门的心理疏导机制,都无形中增加了留学生管理人员的难度,不利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学生层面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老两国在教育层面一系列合作备忘录的签订,都鼓励并支持老挝学生留学中国。在我国各项来华留学生招生利好信息影响下,部分外国学生盲从心理严重,在缺乏相关语言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草率地来到中国。语言不通或者不够流畅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日常沟通,而这势必又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学业上的压力也使得他们无法坦然面对留学生活。同时,老挝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我国,一些基础学科的教育水平较低,这无疑为老挝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带来了挑战。我校老挝留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普遍较差,仅个别学生可以进行简短交流,多数留学生与中国教师、同学的沟通只能依靠手机翻译软件进行。他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较薄弱,中国学生习以为常的网上选课、PPT课件制作,对他们而言较为困难,日常教学互动只能更多的依靠板书等传统形式进行。这些基础学科的落后,直接导致他们在融入学校现代化教学方式上的困难。

5 跨文化融入机制探析

为帮助老挝留学生尽快渡过文化休克期,顺利融入,我们不断探索,采取了以下措施,促进老挝留学生的融入。

5.1 实施双班主任制 聘用汉语水平等级较高,曾留学中国,具备相关知识、生活经验的老挝人作为外方班主任。同时,选用业务水平较高的中方班主任,形成双班主任制。给予留学生个性化指导及日常监督,力争管理无死角、无漏洞,确保有问题早发现、早汇报、早解决。

5.2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选聘具有相关资质,具备国外从教经历,精通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并鼓励其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讨新课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自编游戏、卡片、歌曲、实地参观认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学管理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注重过程管理。

5.3 实行“一对一”帮扶制 遴选综合素质较高的中国学生作为志愿者,与老挝留学生结对,形成“一对一”帮扶制。利用年轻人之间的天然友好和良好互助性,辅助外事办及班主任更好提高老挝留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社会化适应能力,真正做到帮扶有针对、有追踪、有实效。

5.4 发挥社团力量 目前,我校共有57个社团,包含推拿社、毽球社、足球社等。社团活动精彩多样,社团人员约5 000人。我校外事办积极向老挝留学生推介社团组织,譬如足球社、乒乓球社等。鼓励其积极加入,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提高汉语能力。倡导“结交一个中国朋友,学会一门课外技艺,提高一种语言能力”。

5.5 参加大型活动 鼓励老挝留学生积极参与我院各项大型活动,如开学典礼、迎新晚会等重要活动,展现异国风情,彰显我校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校园文化特点。留学生在大型活动中,结识了新朋友,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展现了老挝风情。

5.6 关注心理动态 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实行动态管理。外事办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心理辅导相关知识,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同时,与学院心理辅导中心紧密联系,强化留学生心理辅导途径。

经过以上措施,目前,我校老挝留学生各方面适应性良好,较好地融入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不论是对周边配套设施的使用,还是汉语水平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许多问题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团队协作与多方联动,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老挝留学生融入到学校中去。

猜你喜欢
老挝跨文化留学生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云南画报(2021年12期)2021-03-08 00:50:24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江淮论坛(2011年2期)2011-03-20 14: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