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楠 胡 雯
囤积障碍(hoarding disorder)是近年才从强迫障碍中独立出来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为存在过度或病态的囤积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1]。2013 年出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制定了详细的诊断标准,如难以丢弃价值不高的物品、丢弃物品会产生强烈的痛苦体验等[2]。相关研究结果及临床心理工作实践表明,我国人群中存在符合囤积障碍诊断标准的现象且该现象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一定负面影响[3-5]。目前,国内医学生的精神病学教材已开始收录此病[6]。但因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社会长期受“勤俭节约”、“不浪费”等观念的影响,囤积障碍的诊断标准是否适合我国的临床实践还存在争议[7]。笔者结合自身的临床心理工作实践,试分析将囤积障碍作为独立的精神障碍诊断的优缺点,抛砖引玉,以期为相应诊断标准的确立、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精神医学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虽然过去在我国没有明确的囤积障碍的诊断标准,但我国临床心理实践工作中也能够遇到基本符合囤积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或具有类似症状的患者或患者家属针对这一现象咨询、求助或治疗。在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的前提下,医师多采用强迫障碍、行为成瘾或根据其行为导致的焦虑、抑郁予以相应的诊断,如焦虑障碍。但上述诊断均不能够准确描述患者的症状特点,甚至会导致患者的误解,如喜欢收藏物品怎么能够和抑郁障碍划上等号。而采用囤积障碍的诊断标准,虽然患者及其家属未必能够接受这一诊断,但因其描述的主要症状能够与患者临床表现吻合,还是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同,有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及后续的心理治疗。
囤积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均源于强迫障碍的治疗,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认知行为疗法、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但这些疗法治疗效果还不确定[8]。其原因可能在于囤积障碍并没有独立,治疗手段往往针对其症状,如伴发的抑郁情绪、强迫观念等的矫正,深入研究开展不足,而负性情绪好转是否能代表囤积障碍的康复还有争议。如果将囤积障碍设置为独立的精神障碍,其治疗方式则必然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估也必然以减少囤积行为为标准,使治疗效果评估更为精确,有利于相关疾病的进一步治疗。
因我国长期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的缺失和社会对精神障碍存在偏见,目前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与预期还有相当的差距[9]。群众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有相当的偏差,如笔者多次遇到家属将学习不好、不爱工作等现象等同于心理问题,将抑郁障碍、焦虑症等异常心理认为是压力大或人际关系敏感的正常反应而不是需要治疗的心理障碍。囤积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过度收集价值偏低的物品,在我国文化中,具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可能不会被认为是心理问题,反而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或行为习惯,如老年人不愿丢弃无意义的物品、收集垃圾等多被认为是“苦日子过多了形成的习惯”。因此,如将囤积障碍设置为独立的精神障碍,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心理卫生知识宣传,使存在类似症状的患者产生求助意识,或使群众知晓过度收集物品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并影响心理健康,需要看相关医生,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在我国,囤积障碍能否设置为独立的精神障碍,最大影响因素在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患者仅仅表现为过度的囤积行为,周围人群多会认为这种行为属于“美德”、“习惯”;而对于某些囤积障碍表现的较为严重的患者,即使囤积者本人存在情绪压抑、囤积行为影响社会功能等临床表现,周围人群,甚至患者本人往往也不会认为囤积行为属于异常现象,即使考虑异常也多认为“吝啬”、“小气”而非“心理疾病”。笔者曾遇到过数名存在过度保留不必要物品来访者,所囤积的物品有废弃衣物、无意义的装饰物、保健品等,其年龄范围从青少年到老年人,但无论来访者本人还是其家属,其求助内容基本为伴发的负性情绪、过量囤积导致的经济压力,基本不会认为囤积行为本身有什么问题。
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特点,群众对心理工作的科学性还存在怀疑[10]。如果将囤积障碍设置为独立的精神障碍,则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群众对心理工作的误解,“收藏、节约怎么能够与精神病划等号”,进而使心理问题的污名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不信任感可能进一步加重。
囤积障碍虽然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但“过度收集”、“弃物困难”等DSM-5中部分诊断要点在我国临床心理实践中较为模糊,不易与某些正常的收藏行为、强迫障碍等区分。如果将囤积障碍设置为独立的精神障碍,很容易使这种诊断过于宽泛,如将很多达不到诊断标准、仅存在过度收集表现的囤积现象,收藏其他人很少收集的收藏爱好纳入囤积障碍,甚至可能将伴有收集行为的强迫障碍、老年人过度节俭诊断为囤积障碍,可能造成本病诊断缺乏特异性,影响患者对心理工作的信任。
目前,DSM-5关于囤积障碍的诊断标准是否适合我国文化还有争议,其标准也较为模糊,如过度收集这一条,很容易受评判者主观感受的影响;弃物困难、丢弃时非常痛苦这一条,则很容易受丢弃物品价值等特点的影响;而症状引起患者明显痛苦,则很容易受患者其他生活事件的影响,如情绪压抑、失眠或压力大时,很容易在某些环境下将正常的囤积等同于囤积障碍。因此,如考虑设置囤积障碍为独立的精神障碍,则应制定符合我国本土文化的诊断标准,如诊断标准中过分积攒物品,而不管其实际价值如何,应酌情修改为过分积攒无价值且不符合我国文化认同的物品;过度收集这条诊断标准缺乏明确的界限,建议增加可操作的标准,如因囤积行为严重影响社会工作、人际关系或导致经济困难等;对于弃物困难一条,应进一步将严格诊断标准,如更改为无法主动抛弃任何囤积物品等。通过进一步严格囤积障碍的诊断标准,将诊断要求进一步严格化、量化,同时结合我国文化,使达到诊断标准的要求高于DSM-5的诊断标准,达到在我国文化影响下的临床诊断准确性。
除上述建议的囤积障碍外,在我国广泛存在异于正常收藏行为但对个体未造成明显影响的囤积行为,如收藏对象明显偏离一般人群、存在部分囤积障碍的表现,而对个体影响不明显或存在不愿放弃囤积物品但达不到无法主动抛弃的程度,对于上述现象不适宜采用“障碍”的诊断,但也不适合采用“严重心理问题”、“强迫障碍”、“焦虑障碍”等诊断,可以考虑囤积倾向这一折中诊断。这样既肯定患者存在问题,使其认同自身的心理异常,也能够不贴“心理疾病”的标签,强调这是一种状态、程度方面的偏离性问题而非“异于常人”的性质问题,使其更好地接受治疗。
目前,已有囤积障碍的治疗方案多参照强迫障碍的治疗方法,这造成国内针对囤积障碍的治疗过于随意,甚至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严格规范化囤积障碍的治疗方案,对于完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规范性及该病的有效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建议,应严格规范药物在该病的使用范围,如只有伴有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才可以考虑抗抑郁药物,避免各类抗精神病药物滥用。同时,进一步规范化心理咨询与治疗在该病的操作流程,如针对囤积行为的认知行为疗法操作流程,针对伴发的负性情绪的合理情绪疗法操作流程,对于囤积倾向开展的森田疗法操作流程。在避免“随意”诊断囤积障碍的基础上,完善标准化心理咨询与治疗流程,进一步避免“治疗”过于随意。
受文化背景影响,居民对“囤积”属于疾病并不认同。因此,未来应考虑通过大中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医院宣传栏、社区心理卫生知识讲座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囤积障碍相关知识的宣传。其中,宣传的重点应放在囤积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囤积障碍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如何改善以及预防的建议,而非囤积障碍的诊断、治疗等专业知识介绍,以便使群众了解某些囤积行为并非一种习惯或节约的表现,而是一种异常心理,需要求助专业心理医生,了解适宜的调整手段,进而弱化囤积障碍带来的“心理污名”感,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维护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独立设置囤积障碍的诊断在我国现行文化下有利于临床心理工作的开展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但因我国文化影响,诊断标准也不能完全照搬DSM-5的诊断标准。只有进一步制定适用于我国本土文化的囤积障碍诊断标准、严格治疗手段,才更有助于使本病被我国接受,进而更好地完善治疗手段,促进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