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的现象学解释

2019-02-25 15:17
医学与哲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质素意向性有形

屈 华

“气”是中医经典著作中的高频字。例如,《黄帝内经》中“气”字约出现3 000次,约占全文的1/50,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以“气”字作为词根的概念十分常见,是构筑医学理论体系,解释自然、人体、生理、病理“一以贯之”的基本概念,作为中医理论基础的“气”具有复杂的涵义,是中医传承发展中不可轻视、亟待澄清的一个关键理论节点[1]。近现代以来,在传统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下,研究者对“气”进行了概念化、范畴化,使得物质化、客观化的“气”成为主流。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首先阐明这些主流观点所体现的“自然态度”,然后通过介绍现象学态度和意向性结构,给出“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一个现象学的阐释,提出气是“质素”的观点。

1 从自然态度到现象学态度

自然态度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预设了世界“预先存在”的前提假说,即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是自明的、不言而喻的始终存在着。这个世界在空间中是无限延展的,在时间中无限地变化着,并且已经在无限地发生着变化。而且以我们的各种感官知觉的方式,我们能意识到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具有一定空间分布范围的存在物。在我们的感知中,一个存在物显而易见地摆在我的眼前,它同时又具体地在其他存在物之间存在,这个被感知的存在物又具体地存在于一个更大的视域甚至一个生活世界之中,而这个世界如同单个物体一样部分地进入感知,在回忆的联系中部分被给予,并由此拓展到那些尚未被研究的和不熟悉的东西之中。但是,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怀疑这个被感知之物的存在,也没有对它存在相关的那个更大的视域甚至那个世界的存在提出任何质疑[2]。

以小鸟为例,在自然态度下,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通过眼睛看到小鸟的外形轮廓、羽毛颜色、飞翔与跳跃等动作,通过耳朵听见小鸟的啼鸣等等,是因为我们面前的确存在一只如此这般的小鸟。而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我们不能说这里有一只如此这般的小鸟,而只能说,我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看到和听到我的观念中的“鸟”的形象和声音。观念来自于既往的学习或生活体验。譬如,一个从未接触过现代人类文明的原始部落人并无“飞机”这一观念,那么当其第一次近距离感受飞机时,他很可能根据已有经验将其判断为一只“大鸟”。

中医对“气”的主流认识体现了浓厚的自然态度。如张岱年[3]认为,气“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释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要而言之,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气,是指占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中医基础理论》把气定义为“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4]。

2 从现象学态度到意向性结构

现象学虽然并不否认外部世界的存在,但现象学家不会盲目相信,在我们之外存在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外部世界。在现象学上,对世界的任何设定,都是必须经过反思和批判的,这种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就是所谓“现象学态度”[5]。我们首先对自然态度和现象学态度的不同进行简要论述。

在现象学的态度下,我们在反思中停止世界经验中的存在信仰,对经验中的一切对象的存在与否不作预先设定。譬如,上文提到的那只被我们感受到的小鸟,其实只是一连串的感性材料(在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和不同角度下的形态等)。不能把我们对这只鸟的感性认知归结为现实对象、现实关系(阳光、晚霞背景下或某个绿叶红花丛视角下的映照)或者实在的心理物理主体性,并最终归结为主体性本身(我以及我的身体的位置变动)。因为无论是作为外在对象的鸟,还是作为心理物理之物的自我,都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被给予我们。准确地说,对于鸟的背面、鸟的快速动作细节、在视野之外的身体部分、心理学的自我等,我们都是无法直接看到而只能在“直观”的同时设定它们的“在场”。为此,我们必须进行“现象学还原”(在反思中放弃世界经验中的存在信仰),亦即将无法直接被给予我们的现实的鸟以及实在的心理物理自我进行排除。推而广之,我们可以把一切无法直接显现的现实的对象以及实在的心理物理自我和他人都排除在外,进行现象学还原。

早期胡塞尔在经过了这样的还原之后,认为还剩下两方面的东西:一是作为“意向相关项”存在的“被感知的鸟本身”,二是“纯粹体验”的两个内在组成部分即“材料部分和意向部分”(晚期胡塞尔把这些材料部分称为“质素”或“原质素”),这是构成意向性结构的重要两部分。

意向性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不可或缺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张祥龙教授用“电影喻”对意向性结构做了一个生动的说明:人的意识活动从根本上是一种总在依缘而起的意向性行为,依据实项内容而构造出观念的意义和意向对象;就像是电影放映机,总是在依据胶片上的实项内容和意识行为而将活生生的意义和意向对象投射到意识的屏幕上。意识的实项内容可以比喻为胶片上的一张张相片,是指构成现象的各种要素如感觉材料或质素,以及意识行为,可以比喻为放映机的转动和投射出的光。它们以被动或主动的方式融入一个原发过程,一气呵成地构成更高阶的意义和意向对象[6]。

赵洪钧把“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解释为“一切有形之物聚合之所从来。怎样给气正名呢?即看它合成什么物。如谷气、水气、五行气等等”[7]。

3 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气是“质素”

现在我们在现象学态度下,对“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进行现象学阐释。显然,“气合而有形”和“因变以正名”是一个互文结构,我们先按下第一句的“气”不表,先问什么是“因变以正名”?自然态度下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外界的实在对象首先发生变化,然后才会带来感觉上的变化。现象学的态度与之相反,作为对象要想在感知中客观地呈现,其前提必须是,材料恰恰是这样的材料而不是别样的。感知的材料内容及其不断变异的多样性的每一次改变都会借助于意义给予或立义的方式使一个呈现物变成另一个呈现物,简言之,什么是“因变”?即是材料及其显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意向相关项及其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发生的相应改变;什么是“正名”?即是这些变化最终会导致旧有的外在的现实对象的消失和新的对象和新的意义的出现。

在阐明“因变以正名”后,什么是“气合而有形”?“有形”即是“正名”,是立义,也是意向对象的呈现。“合”为“变”之后,也就是说,因为有“变”化,有了多样性,才会有“合”的立义,完成同一性。具体来说,我们对于某个对象的观察,比如一棵树,我只能观察到朝向我的这一侧,树的背面对我来说是“不在场”的,当然我可以移动我的身体,转向树的背面,但这时会出现新的背面,“在场”和“不在场”相对的两部分永远是同时存在,同时交织地“合”而立义出“有形”之象。而这些在场和不在场的,都是材料(或质素、原质素)。

故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气”可以理解为现象学中的材料、质素或原质素(原素)。

质素或质料是现象学的核心概念,也是现象学家舍勒的质料先天主义伦理学的基础概念,气是质素的观点的提出,引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思路,如阐明“健康”的现象学意义,建构中医现象学伦理学,对以现象学重构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猜你喜欢
质素意向性有形
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
意向性运动干预影响局部脑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
未定义
承续与创造的质素审美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选择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群众集体意向性——读《井冈山的斗争》
《孙子兵法》中的“有形”与“无形”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