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施京京
计量亘古至今、不断演进,它承载着人类的文明、顺应着时代的潮流,既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公平贸易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计量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夯实计量科技基础,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提升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共同推进计量事业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古老的度量衡在新时期焕发出现代计量的勃勃生机。
新中国建立伊始, 由于我国近现代计量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因此炮弹和炮膛尺寸不匹配、工业零件互换性差、热处理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在国防、工业建设的浪潮中日益凸显。1953年,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筹建主要瞄准工业产品互换和材料质量计量工作的“中央计量检定所” (一机部工具科学研究院前身)。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常务委员会议批准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计量局, 统一管理全国计量工作。1958年1月,国务院批准一机部工具科学研究院计量部分并入国家计量局;同年3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将国家计量局从国务院直接领导转为由原国家科委领导,以加强计量科学研究和计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仪器、计量和国家标准”作为13项重点任务之一,纳入我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十二年规划”) 中。自此,计量工作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开始迅速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仅建立了长度、热工、力学和电磁四大类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也比较匮乏,测量精度低,测量范围窄。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量基标准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计量科技基础更加坚实。全部核心部件为自主研制的“NIM-1型绝对重力仪”,首次在我国实现了准确度为100μGal的绝对重力测量,支撑了“两弹一星”中导弹的地面校准工作;“NIM-1型磁选态铯原子钟”使我国第一次有了自主可控的高准确度时间频率基准,结束了我国需要接收国外短波获取时间信号的局面;“甲烷稳频3.39μm氦氖激光器”“碘稳频633nm氦氖激光器”结构独树一帜,从消除系统误差的角度验证了激光相对于氪-86的绝对优势,推动了1983年国际单位制 (SI)“米”定义的修订;“磁场强度基准”“计算电容基准”“核磁共振法绝对测量安培”使我国有条件开展约瑟夫森常数和冯·克里青常数测量工作,为1990年电学国际单位的重新定义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与国际计量体系接轨后的中国计量人,在紧跟国际前沿发展的同时更紧紧地把核心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并以逐渐成熟的技术和思想构建起我国长度、热工、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电离放射、化学、声学等各个领域量值的源头,不断完善我国的量值溯源体系,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我国的计量标准涉及范围涵盖十大计量专业(几何量、热学、力学、电磁学、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声学、电离辐射、物理化学)和八大领域(纺织、铁路、气象、海洋、邮电、交通运输、建材、农林牧渔),在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商品贸易、高科技等新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182项国家计量基准,建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6万余项,批准国家标准物质1.2万余种。围绕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我国发布了1748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3000余项部门、地方和行业计量技术规范,计量技术规范日趋完善。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不断加强。我国计量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并积极应对国际单位制(SI)变革,在玻尔兹曼常数、普朗克常数等物理常数测量和量子基准研究方面连续取得突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织完成的新一代国家时间频率基准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温度单位重大变革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计量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576项国家校准测量能力得到国际承认,国际排名跃居第三,亚洲排名第一。计量领域各类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计量基础。
195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的命令》,确定国际公制为我国的基本单位制度。198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规定中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经过全国各行业、各部门,特别是计量战线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基本完成了向法定计量单位过渡。
新中国成立初期,能开展检定工作的仅有23个省的在编检定人员668人,数量少且不健全、不平衡,更主要的是技术能力和业务方向完全不适应地方工业建设发展的要求。70年来,通过持续加强计量队伍建设,我国计量检定人员达到近13万人。通过全面实施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制度,全国注册计量师已达到近4万人。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我国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民生计量相关工作,积极探索民生计量工作新模式,通过强化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机制的建设,引导、推动经营者主动向社会公开承诺诚信计量,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诚信计量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计量惠民的良好效果进一步凸显,民生计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1985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颁布。我国自2000年启动修改《计量法》工作以来,多次组织对修订《计量法》进行全面调研,对修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2013年、2015年、2017年全国人大分别对《计量法》进行了三次修改。当前,修法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做好市场监管相关工作提供了计量法治保障,计量法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与此同时,计量“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自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取消了6项计量行政审批项目,分别是部门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备案、进口计量器具销售前检定、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审批、计量检定员资格核准(与注册计量师合并实施)、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签发、制造销售和进口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审批。在取消各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行政审批事项的标准化流程,做到计量行政审批事项“零逾期”,并加强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
我国市场监管部门还大力开展“关注民生 计量惠民”专项行动,让老百姓普遍得到实惠;探索建立服务业诚信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计量环境。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不断加大对涉民生计量的监管力度,连续多年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检查、涉民生计量器具的国家监督抽查,多次开展加油机、眼镜制配场所专项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民生计量得到有效保障。一方面,计量器具监督管理日益规范。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档案,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为实现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各地相继建立了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制配场所的长效监管机制,在集贸市场持续推行“四统一”“四落实”制度,持续加大对加油站、眼镜制配场所的监督管理,对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另一方面,市场计量环境秩序更加改观。企业法制计量意识和计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缺斤短两和利用计量器具进行作弊等计量失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计量纠纷明显减少,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计量被称作工业生产的“眼睛”和“神经”。没有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没有统一完善的计量体系,任何制造都缺少统一的“标尺”,任何创造也不可能实现。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把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列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从产品设计、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到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再到出厂产品的合格检验,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都需要大量的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来保障。可以说,企业计量水平的高低,测量体系的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工业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产品的质量。没有准确的测量,不可能带来有效率的生产,也不可能实现工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一个国家的测量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并决定本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能力,是本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省、市计量机构仅有16个,地县级计量机构也仅有300个左右。70年来,我国计量服务与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建立了2949个依法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2081个依法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和一大批部门行业计量技术机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高技术的计量服务。
70年来,计量服务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批准筹建了31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31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聚焦产业发展瓶颈,提供精准计量测试服务,有力支撑了港珠澳大桥、航天发射、商用大飞机等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智能量测、平板显示、核电仪表等领域产业计量测试联盟相继成立,计量逐渐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
我国深入开展“优化计量 提质增效”和工业计量标杆示范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计量难题,激发企业计量活力和动力;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做好计量服务和支撑工作,计量支撑区域发展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各部门、各行业采取的有效措施,资源环境计量服务效能逐步显现,行业计量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能耗在线监测、能效水效领跑等活动。25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和航天、交通、电力3家国家能源计量中心成立,计量在服务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70年来,我国计量工作协同和战略研究机制初步建立。国务院出台计量发展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计量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不断加强计量顶层制度设计。通过战略研究和工作协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大计量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我国发布实施了《“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愿景与行动》,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65份计量合作协议,和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建立计量磋商与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证书互认制度进程,与荷兰、德国、英国和瑞士签署双边计量互认协议。我国代表当选多个国际和区域性计量组织重要职务。通过参与多双边国际计量交流与合作,我国在国际计量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增强,计量国际化工作成效日益突出。
每年举办世界计量日专题活动,开展全国计量科普知识竞答、全国计量科普素材创新创意征集等活动,发行新中国第一枚《世界计量日》纪念邮票,编著和出版发行《新中国计量史》……我国计量科普和通俗化宣传取得了实效,各地积极开展各类计量宣传活动,建立计量博物馆,出版发行地方性计量史志。同时,我国积极探索“互联网+计量”新模式,国防科工、海洋、地质等专业计量信息化平台和市场监管总局计量业务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国家计量基标准资源共享平台和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有效运行并积极发挥作用,大数据技术在电能计量信息系统的应用不断深化,覆盖全国铁路的计量信息系统全面建成,计量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往昔,我国计量事业发展成就斐然,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展望未来,我国计量工作者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化改革、履职担当,奋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