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背景下 “互联网+养老”模式探析

2019-02-23 02:13赵志强张蕾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SWOT分析京津冀养老

赵志强 张蕾

摘要:“银发浪潮”的到来使得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愈演愈烈。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互联网快速发展为互联网与传统养老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养老”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文章梳理了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基于SWOT分析,辨识“互联网+养老”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政府主导、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建设经营、高校和培训机构人才培养、老年群体监督受益等角度提出京津冀发展“互联网+养老”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养老;京津冀;SWOT分析;供给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都市圈发展的代表区域,该地区人口老年化问题形同全国人口形势,亦日渐严重。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化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导致的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水平层次不齐,优势资源难以充分利用。隨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人口和资源流动愈见频繁,为努力打造京津冀养老体系一体化,特别是提高河北地区的养老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为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以资源共享为契机,搭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通过大数据、云技术等技术手段,探索基于“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框架,以其实现京津冀地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分担养老运营成本,优化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产业整合,提供专业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整体提升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现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十二五规划”机构支撑调整为机构补充,为十三五养老业整体发展指明方向,也更符合中国人居家养老的文化传统,回归到中国国情老年人的“需求”。

(一)基本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趋同,65岁以上都在10%左右,虽区域划分不同,但各区域都重视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经过十二五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养老业发展经验。在调查中也发现京津冀地区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养老观念的差异,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情况不尽相同,养老服务水平差异化明显。其中北京地区,有完整的政策体系,优惠补贴力度较大,但是养老资源分配不均,城区有完善的设施,包括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以及老年人文体中心、棋牌室等休闲娱乐场所,部分社区还建有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等高水平服务场所。远郊区县,设施不够完善,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并不高。天津地区,公益事业较为成熟,承担了部分政策补贴,但是公办养老机构、社区照料中心及托老所等机构依然短缺。河北省集中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创建了“多院合一”的养老服务机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发展“农村互助幸福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河北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服务项目较少,服务水平较低。

(二)老年人需求调查

笔者于2017年6月与2017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与典型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北京、天津、石家庄各100份,收回288份。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养老方式的选择,养老需求的内容。调查显示三个城市中养老方式的选择,当前,居家养老是老年人的首选,特别是能够自理的老人,这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养老需求方面,老年人的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等基本条件不同,其所需求的服务内容也呈现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如失能老人首先需要的是医疗服务,半失能的老人最需要的是医疗服务、康复服务,刚退休的健康老人第一位的需求是社会参与包括志愿者、返聘或休闲娱乐等。

(三)京津冀地区“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典型案例简介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各地政府、企业也纷纷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养老服务模式。京津冀地区也有众多企业对互联网时代养老服务业做出积极的尝试。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供借鉴,大家都是摸索中前行。

1. 天津生态城的“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

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2015年9月,中福老龄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天河计算机技术公司、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三方,在生态城签署协议,分别整合各自在社区养老、信息数据分析、医疗健康护理领域的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该项目建立健康为主题的持续退养社区,为社区长者提供社区化、组织化的健康服务,目前配套建设老年病特色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老年健康乐园等设施,提供老年健康管理咨询、老年医疗护理咨询、养老专业护理咨询等服务,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2. 京汉置业健康产业

京汉置业集团是以健康产业综合开发及运营为主营业务的一级资质大型企业集团。早在2014年8月京汉集团与河北安新县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占地约1500亩,拟分三期建设白洋淀健康医疗·休闲养老·旅游度假大型综合性项目,其后2017年4月公告合作框架下土地未交付,土地款未交纳,无其他相关进展,适逢国家对安新县的整体规划发生重大变化,协议履行存在不确定性。2017年6月京汉集团又收购天津静海区“奎恩国际中心”项目的运营权,通过对日常护理、健康消费、医疗等环节的服务提高生产效率、打造养老产业品牌,继续布局大健康产业。其主要服务特色在于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建立健康云平台,通过搭建内部养老信息平台,结合日常服务数据信息,了解老人的需求,为老人提供家政管理、康复护理等系列服务,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咨询服务。

二、“互联网+养老”新模式针对传统养老模式的SWOT分析

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小型化,京津冀地区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城市青年异地就业,老年“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给传统的养老模式带来巨大压力,突出体现到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矛盾,迫切推动传统养老模式改革、创新,“互联网+养老”给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养老服务供需失衡提供了新方法。SWOT分析是战略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互联网+养老”的SWOT分析,有助于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

(一)优势

传统养老,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人际之间比较协调和融洽,能得到晚辈在生活和经济上的帮助,给与老人精神和情感上的慰藉。但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会给家庭带来越来越大的负担,同时容易受到地域性的限制。“互联网+养老”有助于京津冀地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别是在先进技术,和智能高效管理上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协同发展。借助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手段,有助于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精准服务,提高养老个体的幸福感受程度提升福利水平。“互联网+养老”模式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市场作用,在政府的引导监管之下,通过良性竞争,激发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挖掘需求指导资源共享,弥补政府资金不足,避免重复性低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个社会效益。

(二)劣势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情况不完全相同,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设施不完善。养老产业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前期基础建设投资较大,资金问题是阻碍“互联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大障碍。养老产业专业人才缺乏,当前养老产业一线从业人员普遍工作强度大,待遇不高,传统的观念使得该类服务者的社会地位也不高,导致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养老服务产业的动力不强。互联网+养老模式各地都在探索阶段,设计、建设、运营各个环节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三)机遇

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这把“双刃剑”客观反应出养老服务未来巨大的缺口,预示着养老产业作为潜在的朝阳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精准养老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背景下,中央和京津冀地方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如运营补贴、人才扶持、金融扶持等政策,构建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随着保险异地结算的不断推进,京津对口帮扶河北省带来的城市区域差距不断缩小,异地养老的理念逐渐被认可。

(四)挑战

养老服务是关系民生的重大工程,必然牵涉到政府多个部门,社会多个主体,从协同规划、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角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是首要任务。老年人观念认识不够到位,对新型养老比较抗拒,向社会普及新型养老知识,开拓养老观念,吸引更多老年人接受选择“互联网+养老”的服务模式需要一定的过程。京津冀区域的养老产业尚没有形成规模,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如何吸引社会主体承担成本高,周期长的风险,以良性竞争促进“互联网+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新模式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推进“互联网+养老”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养老”是新技术在养老产业应用的一个服务体系,具有行业融合、服务综合、技术多样的特点,绝非某个主体独立能完成,必然是政府引导、企业落地、各行各业多方参与的全社会过程。依托当前养老服务生态圈,结合“互联网+养老”模式,抽象绘制 “互联网+养老”新模式架构图。

(一)“互联网+养老”新模式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容质疑

京津冀区域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领域中各有优劣势,新模式下,三地政府应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首先,健全和完善“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的政策法规,为京津冀地区养老产业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以资金、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其次,加大薄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的优势,开发高效实用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政府部门本身是养老数据的生产者,可以直接进入数据平台;政府通过平台搭建,规范数据标准,引导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数据进入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政府加强数据流出管理,注重数据加密,保证信息安全。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实行严格监督管理,确立公平的准入退出机制,以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服务供给方是“互联网+养老”新模式的建设者、参与者和经营主体

第一、京津冀地区老龄化日趋嚴重,完全依靠政府养老不科学、不现实。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到“互联网+养老”新模式的建设中,既可以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又可以拓宽资金渠道,解决“互联网+养老”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对弥补政府的缺陷和不足是必要的。第二、服务供给方在给老人提供各类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参与到“互联网+养老”体系中,有助于资源整合,数据分析,从而指导供给主体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精准服务,提高社会效益。第三、经营主体的身份有助于充分调动供给主体的能动性,发挥市场调控的作用,通过良性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三)“互联网+养老”新模式离不开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的支撑

养老服务业急缺大量专业人才。第一、“互联网+养老”模式需要技术类人才,无论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互联网平台搭建,还是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智能终端在老年人中的推广应用,都离不开高科技的研发进步推广。第二、养老产业需要专业的服务类人才,除了老年人日常起居可能需要医护人员、理疗康复师、营养师等相关职业的服务,心理疏导、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往往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北京、天津两地可综合优势教育资源设置与养老相关的专业,注重高素质高学历的养老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河北省作为传统农业人口大省,可注重高职高专院校护理型人才培养,同时积极落实养老相关职业培训、职业鉴定等培训制度,构建京津冀地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四)服务需求方是“互联网+养老”新模式的受益方和监督方

老年群体把个体的基本信息、日常活动、医疗信息等众多碎片化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汇聚到互联网平台中,既形成经验数据,指导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服务方案的整体改进,同时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精准服务,是“互联网+养老”模式的受益者。所以老年群体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政府的引导下,有意识的转变和接受“互联网+养老”的观念。老年群体是养老模式的服务对象,对新模式的服务项目、服务水平、收费标准都有最直接、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可以做为监督方,配合政府对供给方予以考核,促进养老市场良性竞争。

四、结语

人口结构正在朝着老龄化社会演变,京津冀地区面临着养老需求和养老供给严重失衡的困境。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为解决该区域现存养老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办法,然而该模式是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多个主体,共同建设,共同参与,最终实现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7.

[2]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16年~2017年)[R].2017.

[3]河北省统计局.2016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7.

[4]覃志红.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省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深层思考[J].经济论坛,2016(04).

[5]天津市统计局.2016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7.

[6]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天津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R].2017.

[7]郑聪颖.“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养老新模式问题和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01).

[9]佟林杰,杨慧谦.“互联网+”背景下秦皇岛休闲养老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04).

[10]温海红,王怡欢.“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构建及其实现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

[11]张菡.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京籍老年人异地养老的现状与展望[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7(06).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2018218)。

(作者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SWOT分析京津冀养老
养老生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
养老更无忧了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