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9-02-23 02:13谢秉宸吴迪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现状与问题对策建议创新创业

谢秉宸 吴迪

摘要:创新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与生活必须具备的一种关键能力,对人才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高校也十分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教育的效果不是十分显著,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文章将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具体的分析,再结合社会需求的实际,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需求导向;现状与问题;对策建议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毫无疑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只会变得越来越高。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高校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高校为了应对社会需求而开展实施的一项教育内容。尽管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但是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方面的具体现实,更加全面地认识开展这种教育形式的意义,以便高校从根本上意识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开展这项教育的时候将各方面的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是大学生基本素养之要求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中充斥着数不清的高科技产品,为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都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成了社会考察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的飞速进步,要求人才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必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一方面能够适宜社会中飞速发展变化的技术,另一方面希望这些人才能够成为改变社会以及改變世界的技术者。在这样的要求下,创新创业能力就逐渐成为了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甚至可以说必须具备这样的素养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让其在未来生活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基本素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就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素养的一个要求。

(二)是社会需求之必然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竞争环境,一方面,一个只会踏实苦干的人很难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另一方面,社会也不再需要仅仅只会简单技能的员工。为了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创新能力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是否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也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时候重点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必须明白,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能够实现创业,而是需要让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现能够创新的地方,从而实现自己工作的价值,毕竟未来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竞争,而且也是人才与人才之间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在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三)是高校发展之契机

面对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质量必将变得越来越高,而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也将成为未来社会考量人才的主要依据,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之一,同时也是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因此高校必须抓住这样的契机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高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高校才能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这也能在高校改革以及转型中拥有主动权,促进高校与时俱进、共同发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契机,高校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找准社会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并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难

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是高校的一门基础性质的课程,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学习。但是自从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发生变化以后,高校才逐步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目前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阻碍着其教育效果的发挥。

(一)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不足

虽然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的一门基础性质的课程,但是正因为其这样的课程属性,使得大学生对其的认知程度不足,没有在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大部分的学生仅仅把这门课程当做是大学生涯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通识课程,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的专业,与自己未来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在学习的时候态度不认真,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少,自然学习的效果也不明显。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认知不到位造成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还需要教师加大引导力度。

事实上,不仅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不到位,学校管理层面以及教师对其的认知程度也不到位。比如说这门课程的专业教师,他们也仅仅把这门课程当做是自己的一个教学任务,也没有从深层次思考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最主要的是要获得什么能力,并且这些教师已经习惯了目前安稳的工作,因此他们对社会的动态发展认识不足,或者觉得这些变化与自己没有关系,不会将这些变化趋势与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在教学的时候只是简单地传输有关创新创业的知识,这种简单的教学不能够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学生仍然无法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

(二)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创新创业作为一门基础性质的课程,学校在开设的时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各个学校之间没有统一的要求,因此这门课程的设置现状比较混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学校在学生刚刚入学或者大二学年开设这门课程,这个时候学生刚刚适应大学生活,还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形成明确的规划,因此此时开设一般不会得到学生们的重视,学生也不能真正理解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另外,这虽然是一门基础性质的课程,但是其重点或者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而不是通过这门课让其了解所谓创新以及创业的含义。因此,迫切需要改变这门课程目前上课形式过于单调并且过于重现理论知识学习的现状。

(三)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高校在实践中都缺乏开设这门课的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门课程对开课的教师来说仅仅是一门兼职课程,没有专业的理论背景,也没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学的效果是非常不显著的。

(四)缺乏实践机会

这是一门必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必须在实践的锻炼中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创新创业的意识,那么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才能够发挥这种创新精神,转变成创新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这是未来高校需要努力改变的地方。

(五)培养理念落后

创新创业能力代表着未来人才素养的一种基本趋势,必须对创新创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有效的培养人才。其实,很多学校包括一些学生都习惯于从字面上理解创新创业的意思,就简单地认为有所创新,能够自主创业才是具备了创新创业能力,这种认识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质。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学校的培养理念是落后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和教师都感觉到很空、很大,对这门课容易产生误解,其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学校层面必须重新考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树立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理念,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路径

毫无疑问创新创业是未来高校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一个主要方面,它的落实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必须针对目前的现状以及问题,在社会需求的导向下建立一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一)再认识内涵——开展之基础

通过上述对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拦路虎就是对其内涵认识不够清晰,对其定位不够准确,缺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认识其内涵,因此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对其内涵的再认识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认识过程。首先,学校要对这门课程的定位以及性质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必须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来把握课程的内涵,一方面要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去创新或者进行创业,而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意识,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创新的意识,能够创造性的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认识到目前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必须改变只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现状,需要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其次,教师也要根据学校的认识来重新构建自己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以便把握住其内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学校和教师都对其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最终才会影响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只有学生在思想上对这门课程进行了重新的认识,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才可能在学习中表现出更好的水平,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得以实现。

(二)重组师资力量——开展之手段

目前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校必须从多个方面来解决师资问题。比如说学校可以引进一些具有很强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这门课程的专任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企业人才以讲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这些方式只能弥补师资的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学校还是需要根据目前教师的现有水平进行调整,不断提升现有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重组,比如说把这门课程划分成理论课与实践课,让不同能力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当然理论课与实践课还可以继续划分为更细致的板块,以便擅长不同领域的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使教学的效果得以落实。

(三)创设活动——开展之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重要的是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因此,学校需要在这方面加强投入,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学校要重视组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指导教师,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验创新创业的乐趣,把理论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另外,学校可以向学生大力推荐一些创新平台,类似“创客空间”这样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学校之外的创新,使其能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总之,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社会需求的眼睛,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养成创造性工作和学习的习惯是高校最主要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勇.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24).

[2]聂建峰,杨金观,林光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成才之路,2016(06).

[3]何永.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和途径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4]刘有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項课题“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处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C-a/2016/01/05;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校级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XC217011);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学校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JS-XKT1602)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NYS215025)。

(作者单位:谢秉宸,南京邮电大学保卫部(处);吴迪,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商学院)

猜你喜欢
现状与问题对策建议创新创业
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行政处罚制度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