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褐天牛诱捕器引诱效果与林分因子关系分析

2019-02-23 03:38徐浩峰韦蓉静
绿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都匀市林分株数

徐浩峰,韦蓉静

(1.贵州省都匀市林业局,贵州 都匀 558000;2.黔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贵州 都匀 558000)

1 引言

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传播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xylophilus)的媒介昆虫中最主要的一种,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关键是控制媒介昆虫的种群数量,使用诱捕器、诱木以及灯光引诱等方法是松褐天牛治理的常用方法,通过研究,对于松褐天牛综合引诱效果比较,诱捕器引诱要比诱木、灯光引诱更有效。

本次使用了同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和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在各监测点调查诱捕数量与林分因子、诱捕器悬挂高度,通过数据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是否显著,在哪种环境下诱捕效果更为理想。

2 试验材料、方法、地点

2.1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使用松褐天牛专用诱捕器、APF-I型松褐天牛诱剂,药剂为黑色袋状密封包装(广东省佛山市森本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

2.2 试验方法

(1)选择在马尾松纯林或以马尾松为优势树种的连片林分的山顶、山脊、林道等附近空气流通处设置监测点,时间安排在5月初至9月底,悬挂高度控制在1.5 m以上,各监测点相距必须在350 m以上。将诱剂袋挂在诱捕器挡虫板底部的小勾上,接虫瓶中注入相当于瓶体高1/5的清水,防治昆虫逃脱。每周清理一次诱捕的昆虫并分类记录。

(2)诱捕器悬挂高度用塔尺测量从诱捕器底部至地面垂直距离,精度为0.1 m。

(3)每公顷株数测数,首先在小班内开设长方形样地,样地面积为666.7 m2,点清样地内的主要树种株数,以推算每公顷株数。

(4)主要树种枝下高,用塔尺由下坡方向沿树干测量样地内主要树种最下层树枝与树干连接处垂直高度,用算术平均法求平均值,精度为0.1 m。

2.3 试验地点

2.3.1 都匀市大坪镇

地处都匀市东部,松林面积4092 hm2,该区域设立了监测点10个。各监测点海拔760~940 m,坡度15~20°,龄组中、近熟龄,郁闭度0.5~0.8,平均胸径16~19 cm,275~902株/ hm2,以纯马尾松纯林为主,灌木组成杜鹃、油茶、化香,地被物组成芒萁、茅草。

2.3.2 都匀市马鞍山林场

地处都匀市中部,位于市区周边,松林面积884 hm2,该区域设立了监测点10个。各监测点海拔803~875 m,坡度12~36°,龄组中、成、过熟龄,郁闭度0.6~0.7,平均胸径18~28 cm,316~1775株/ hm2, 以纯马尾松纯林为主,灌木组成白栎、油茶、枫香,地被物组成蕨类、茅草。

3 统计与分析

监测时间从5月12日开始诱捕至9月30日经谷雨至秋分8个节气共142 d。对各监测点的诱捕数量、诱捕器高度、主要树种枝下高,主要树种每公顷株数的数据汇总统计(表1)。

通过各监测点的松褐天牛诱捕数量与诱捕器悬挂高度(表2)、主要树种枝下高(表3)、主要树种1 hm2株数(表4)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F检验中的F值分别为67.423、61.318、37.324都大于F检验值4.113(F0.05),P-value均小于0.05,置信度达到95%的要求,方差分析说明诱捕器悬挂高度、主要树种枝下高、主要树种每公顷株数对诱捕天牛的数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无法推算直线回归方程。

通过诱捕器松褐天天牛与诱捕器悬挂高度散点图(图1)、主要树种枝下高(图2)、主要树种每公顷株数(图3)的对比发现,相同或相近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主要树种枝下高、主要树种每公顷株数对诱捕天牛的数量也有较大的差异。

表1各监测点引诱记录与林分因子统计

监测点诱捕松褐天牛/头诱捕器悬挂高度/m主要树种枝下高/m株数/(株/hm2)1 79 2.1 7.2 482 2 121 1.5 5.5 496 3 119 1.6 5.3 569 4 114 1.8 5.9 275 5 153 1.6 6.3 275 6 117 2.2 4.8 568 7 120 1.5 6.9 521 8 208 1.8 2.8 1827 9 111 1.9 8.2 1005 10 91 2.1 7.8 1012 11 31 3.0 7.3 316 12 41 1.6 8.8 620 13 45 3.2 5.7 1775 14 51 2.5 7.5 510 15 52 2.2 5.7 577 16 38 2.5 6.3 583 17 26 2.2 7.1 565 18 93 2.1 6.2 597 19 97 3.5 5.4 743 20 111 2.6 6.4 503

表2 诱捕松褐天牛数量——悬挂高度方差分析

表3 诱捕松褐天牛数量——主要树种枝下高方差分析

表4 诱捕松褐天牛数量——株数方差分析

图1诱捕松褐天牛数量——悬挂高度散点

4 结论

(1)森林中的主要乔木树种密度、主要树种枝下高对诱捕器引诱松褐天牛的数量无明显的线性相关,并不因主要乔木树种密度、主要树种枝下高的数值增大或减少而增大、减少,数值之间无趋向性。

图2诱捕松褐天牛数量——枝下高散点

(2)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与诱捕器引诱松褐天牛的数量虽无明显的线性相关,但从松褐天天牛与诱捕器悬挂高度散点图(图1)中可看出:1.5~2.2 m的悬挂高度达到了较理想的引诱数量,为利于悬挂、操作等要求,这个高度为较好的引诱高度,再提高悬挂高度对于引诱效果意义不大。

图3诱捕松褐天牛数量——株数散点

(3)在分析基础记录引诱数量表时发现,20个监测点中有5个点的松褐天牛引诱数量随引诱日期呈双波形分布,下一步针对双波分布的情况调整试验内容,探究双波形分布可信度和规律。

猜你喜欢
都匀市林分株数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野猴闯入蛋糕店吃“霸王餐”
生态疏伐采伐强度控制要素探析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阳光体育背景下都匀市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
都匀市挂牌成立老干部党校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
不同林分对尤溪冬季鸟类生存活动的影响
巧解“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