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一些社交以及通讯软件,如微信、微博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微时代,并开创了文化传播新纪元。微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危机,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互动平台发展之间的关系已是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探讨微文化视域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以及微文化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两个方面,旨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文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微文化 社会主义 价值观 文化传播
作者简介:赵梦茁,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203
一、微文化视域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事物的发展需要遵照规律和原则来执行,正确的原则是通往真理道路的一盏明灯,指引人们前行、推动社会的进步。本节所陈述的基于微文化视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则,旨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培养优秀思想道德人才做努力,可以较好的解决事物间的矛盾冲突关系,并为其提供专业化的践行标准。微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基础以及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产物,有其根本的产生依据以及践行原则,作为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流领域,微文化交流平台的管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更好的引导年轻群体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认识,使社会主义核心道德思想深入人心,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现实与虚拟相一致的原则、兼顾自律与他律的原则、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原则。
(一)现实与虚拟相一致的原则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应该属于微博兴起的时代。2009年,新浪网等中国门户网站将在国外流行的“推特”模式引入中国,开启了全民微博的时代。不得不承认,微博本身拥有极大的魔力,交流以及信息互通的门槛较低,微博上的每个个体,都是这个平台的主人,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微”之所以能被称为是一种文化,就不可能仅仅含有微博这一种形式。 微出版、微营销、微小说、微电影、微整容、微支付,几乎你能想到的行为都可以用“微”的方式来进行,均属于微文化领域,它们交集在现实和虚拟之中,借助于虛拟的数字科技为现实需求所受用,因此呈现出来的价值观思想也是依附于现实道德行为而存在的。现实与虚拟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要求个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仅要遵循现实道德的规范性,还应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谨言慎行”,弘扬社会正能量,规避有失礼仪,有失道德的不良行为;认识到现实与虚拟相互依存的关系世界,并可以将二者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不做行为上的侧重和偏颇,实现现实与虚拟的“知行合一”,遵循现实与虚拟相一致的原则。
(二)兼顾自律与他律的原则
微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其初衷在于个体人格的完善和补足,在个体认知形成和修缮基础之上实现社会大进步和大繁荣。这种人格上的完善大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即价值观认知的转化、主观态度的转化以及个体行为的转化。上述所提到的三个层面,均对微文化社会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态度转化为例,在态度转化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三个紧密联系着的发展阶段,一般强调由遵从到认可再到内部消化,层次与层次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割和过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文化意味,传统文化的形成来源于地域、民族以及历史等特色的总和,“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载体在具有传统文化意义成分的前提下又带有一定的自我主张,这种文化上的自我表现为个体行为的放大以及个体价值的肯定。
网络褪去了现实世界中不平等的色调,主张信息世界的人人平等,同时也让个体的行为变得更加的自由,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其行为的制约,与之而来的便是自律与他律能否和谐共生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著作《矛盾论》中,就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 根据上述观点,结合现实社会“微文化”的产生及其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变相的将外因视作是“他律”的一种表现,而内因则是“自律”的一种构成,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践行,首先应该在内因和外因,即自律和他律上做好平衡。
(三)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原则
“微文化”的进步意义是显著的。一方面,“微文化”更接近于文化的本身,更能表现它本质上的意义。“微文化”的形成在于不拘泥于现实社会的发展,而肯定个体的付出和价值,在文化中奉行“一视同仁”的原则,给予每个人同等类别的权利和尊重。 另一方面,“微文化”的出现推进了当代社会的思想变革和民主制度,这种推进是宽泛的,跨领域而存在的,同时也是抽象的、具体的。微文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新生的爆发式的信息交流和渗透变得更加的多元,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方面也衍生出诸多困难和挑战。“微文化”由于其形成于网络社会,文化的渗透和转化比较困难,想要对个体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将抽象的“微文化”转化为具有实际象征意义的事物,变抽象为具体,使其更容易被执行对象所了解和接受。
二、微文化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载体,有其特有的内涵和评判标准,它关注每个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指导人们用正确的价值观看待生活,使人们正视自身的存在意义并认可自己、肯定自身的行为。随着微文化领域的不断演化和壮大,以微内容为代表的微文化,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及获取、传播信息的方式。(胡纵宇,2014)如何在新视域下,平衡虚拟与现实、自由与规范的关系,成为弘扬社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任务,本节从三个角度出发对其提供了意见和建议,希望为新青年群体的行为和思想作出正确积极的引导,稳定社会发展秩序,促进人民生活的和谐。
(一)借力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微文化意识
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中的中国,正处于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政治和文化均在不断的进步和更新,在纷乱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来自国内以及国外的信息一拥而上,国民的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成为文化领域侵蚀的关键地带。从世界范围内人文价值观堆叠变化的角度出发,在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达的交流条件下,如何保留中国传统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思想成为国家软实力塑造的先决要素之一(童登峰、韩弥明,2014)。在微文化领域中,个体的言论自由权被放大开放,语言被取消了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的直接、信息的交互变得更加的便捷,但相应的,言语毁谤、政治话语等一些敏感话题也一一被搬上了台面,由此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难免会扰乱社会的正常发展秩序,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首先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观作为微文化价值观念培养的根本,规范网络用语,引导微话语朝着积极的一面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合理有效的制约网络平台发言。
(二)恪守伦理道德,倡导微文化行为自律
微文化时代的来临,使得网络信息交涉平台的治理和监督逐渐被提上了日程。“这不仅是因为网络本质存在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交流为基本内容的缺场交往对在场交往已经构成了难以阻挡的作用”结合现阶段“微文化”的发展态势,首先应处理好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发挥“他律”的监制作用,还要积极的引导公民在微文化平台的“自律”行为,双向制约,达到控制危险文化、遏制不良信息的效果。在“他律“方面,可以借助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明文制度来监督执行,使网络行为有法可依,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法制成果,建立健全网络行为公约,清除网络不良信息障碍,净化虚拟世界的沟通和交流;在“自律”方面,加强伦理道德的正面交流趋向。在网络交流平台约束不良思想,不因“恶小而为之”,随时保持道德逾越的警戒危机意识,建立良性互动、发展健康的交流行為关系。微文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功能基于不剥夺个体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利用外化以及内化的方式,发挥伦理道德的社会制约作用,培养公民遵守道德规律,遵循时代发展的观念意识,积极传播微文化核心价值观,循序渐进地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纠正网络信息交往的不正当观念,为其创造更加健康文明的交流空间,从根本上解决虚拟平台信息泛滥;舆论传播失控以及公民言论道德缺失的弊端,实现微文化行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律以及他律。
(三)探寻微文化主题,树爱国主义品格
微文化作为全新的时代主题,有其根本的精神和涵养,在保留传统文化意义的基础上,迸发着新鲜的血液。爱国主义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乃至发展,发展中的中华民族在面对国内外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以及网络世界舆论噱头的影响下,有必要为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拼尽全力,为国民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可以通过弘扬民族的、具有互通色彩的风俗人文、文化知识等紧密各民族同胞的关系,形成一定的民族向心力。在微文化领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有助于社会主义的团结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长远而伟大的工程,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一个国家能否发展稳定、国民安康,关键在于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使得人民拥有同等目标的价值诉求。
在微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充足的思想养分,成为核心价值观助力探讨的关键,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微文化领域开始迅速蔓延和扩张,至此,人类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如何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式,规范网络信息操作,防止信息泛滥所造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人民价值观念的扭曲成为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微文化生态这一特殊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发展在充满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领导者,我们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拓展文化创新的视野,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完成维护社会秩序,铸就和谐健康生活环境的目标。
注释:
陶东风. 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中国图书评论.2014(3).21.
雍涛.《实践论》、《矛盾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7, 92(7).3-10.
张春美、陈继锋.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67-71.
参考文献:
[1]胡纵宇.微文化的价值基础与教育影响.社会科学家.2014(11).
[2]童登峰、韩弥明.“微文化”:自由与规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