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马传染性贫血净化消灭工作回顾

2019-02-22 08:52杨省阿夏华和塍和建东王映春王燕芬
云南畜牧兽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马属怒江州全州

杨省,阿夏华,和塍,和建东,王映春,王燕芬

(怒江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泸水 673199)

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病毒性传染病。回顾怒江州历年开展马属动物马传贫工作情况,全面总结怒江州消灭马传贫的工作措施和经验,供同行参考。

1 马属动物的历史和现状

马属动物是怒江州历史上城乡普遍饲养的役畜,在交通不发达时期,马属动物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畜力,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怒江州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山多平地少,马属动物是山区重要的交通运输畜力,用于驮运生产生活物资和建筑材料等,也有用马车进行营运的,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地方在使用。历史上由于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马属动物养殖发展非常缓慢,解放初期马属动物存栏较少,福贡县1952年仅有马骡12匹(头)、泸水县1952年仅有马骡205匹(头)、兰坪县1952年有马骡3258匹(头)、贡山县1954年有马47匹。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养马业发展,泸水县1958年从丽江引进卡巴金马种公马2匹,1964—1979年在六库建立种马站,引进山西驴开展杂交改良;兰坪县1959—1990年成立3个种马站,先后引进蒙古马、伊犁马、俄罗斯马种公马9匹,引进关中驴8头进行杂交改良,从而推动养马业发展,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役用马匹。怒江州从1952年开始有马属动物存栏数统计,马属动物存栏数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马属动物存栏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2000—2013年期间存栏量较大,最高年份2012年全州马属动物存栏达38633匹(头),其中:马14582匹、驴6062头、骡17989头,分别占37.74%、15.69%、46.56%。至2016年全州马属动物存栏数为23182匹(头),其中:马7576匹、驴2938头、骡12668头,分别占32.68%、12.67%、54.65%。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畜力运输逐步被现代交通工具所替代,马属动物在交通运输领域逐步退出,其存栏数量逐年减少,2016年全州马属动物存栏仅占高峰时期的60%。马属动物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马占比高转变为骡占比高,马属动物数量的减少为消灭马传贫创造了一定条件。怒江州历年马属动物存栏情况曲线图见图1。

图1怒江州马属动物历年存栏情况曲线图

2 消灭马传贫的历史进程

据《怒江州畜禽疫病志》及历史资料记载,怒江州历史上没有马传贫临床病例发生。怒江州对马传贫的监测工作从1975年就已开始,1980年开始根据云南省农业局(79)云农字第126号文件的要求,在全州开展大规模的马传贫检疫净化工作,2014年开始根据国家和云南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提出在2020年以前全面消灭马传贫的目标要求,全州加大力度推进马传贫消灭工作。怒江州消灭马传贫经历了检疫净化阶段(1980—1990年)、稳定控制阶段(1991—2013年)、全面消灭阶段(2014—2016年)三个阶段。

2.1 检疫净化阶段

怒江州马传贫监测工作自1975年开始,1975年兰坪县采集马属动物血清10份,送云南省兽医防疫队经补反检验全部为阴性。怒江州第一次证实有马传贫阳性畜存在是1980年,据云南省农业局(79)云农字第126号文件的要求,在全州泸水、兰坪、贡山、福贡、碧江5县采集马属动物血清1342份,进行马传贫检疫(检测),其中在泸水县540匹(头)马属动物血清中检出马传贫阳性畜6匹(头),阳性率为1.11%(其中:马1匹、骡5头)。通过1980年、1981年、1985年3年开展了检疫净化工作,1988年全省畜禽疫病普查时,马传贫作为血清学调查的一项内容,怒江州对泸水、贡山、兰坪3县又实施马属动物检疫。上述4次累计检疫马属动物5168匹(头)次,累计检出阳性畜11匹(头),总阳性率0.21%,其中:1980年检疫马属动物1342匹(头),在泸水县540匹(头)中检出马传贫阳性畜6匹(头),阳性率1.11%;1981年检疫马属动物1594匹(头),在泸水县782匹(头)中检出马传贫阳性畜4匹(头),阳性率0.51%;1988年检疫马属动物340匹(头),在泸水县100匹(头)中检出马传贫阳性畜1匹(头),阳性率1.0%。阳性马骡11匹(头)中,马1匹、骡10头,来自保山板桥、沙坝两公社的阳性马骡6匹(头),已于1980年通知保山地区畜牧兽医站扑杀;怒江州泸水县境内的5头阳性骡分布于泸水县的上江、鲁掌镇的4个村4个小组4户农户,并且多从保山购入,也于1981年、1988年当年全部扑杀。通过4次大规模检疫、扑杀净化工作,马传贫在怒江州已经得到有效的净化。详见表1。

表1 马传贫检疫净化阶段检疫和检出阳性情况匹、头、%

注:全州检出阳性畜的总阳性率为0.21%,其中检出阳性畜的泸水县最高阳性率为1.11%

2.2 稳定控制阶段

据《怒江州畜禽疫病志》及历史资料记载,怒江州1991—1994年连续在泸水县内累计抽检马属动物1633匹(头),其中:马319匹、骡1238头、驴76头,均未检出阳性。1995年又采血检疫304匹(头),也全部为阴性,加之怒江州兰坪、福贡、贡山3县历史以来未检出过马传贫阳性畜,充分说明怒江州经过多年采取“检疫、扑杀净化和监管”措施,马传贫防控效果明显,按照农业部颁发的考核验收标准,怒江州已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根据农业部[1989]农(牧)字第42号文和云南省畜牧局[89]云牧(医)字第51号文的规定,积极申报考核验收,全州于1996年1月29日经云南省畜牧局考核验收达到“马传贫稳定控制区标准”。前辈兽医人员从1975年开始采样监测,到1996年全州通过马传贫稳定控制区标准考核验收,历经21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为马传贫防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马传贫消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原怒江州畜牧兽医站组织实施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的防治效果达稳定控制区标准》荣获怒江州人民政府颁发的200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叶卫等一批兽医工作者获得了表彰奖励。马传贫稳定控制阶段检疫情况详见表2。

表2 马传贫稳定控制阶段检疫情况 匹、头、%

2.3 全面消灭阶段

在经历检疫净化阶段、稳定控制阶段之后,全州马传贫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消灭马传贫的时机已经成熟,2014—2016年进入全面消灭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云南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4—2020年)》的总体部署和《农业部关于印发<马传染性贫血消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医发[2015]26号)的有关规定,按照《云南省消灭马传贫实施方案》(云农牧[2014]24号)、《云南省消灭马传贫技术方案》,怒江州成立消灭马传贫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验收专家组,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切实增加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马传贫消灭工作,重点开展了以下5方面的工作。

2.3.1开展监测

2014—2016年,连续3年按照马属动物存栏数2%以上的要求进行采血监测。监测工作采取分工协作进行,即将采血数按照马属动物存栏数分到县级,由各县组织完成采血任务,实验室检测由怒江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进行集中检测,3年累计在4个县、24个乡、55个村、1439户农户抽检马属动物血清1958份,其中:马737份、骡950份、驴271份,分别占37.64%、48.52%、13.84%,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年检测数平均占马属动物存栏数的2.61%。全面消灭阶段检测情况详见表3。

表3 马传贫全面消灭阶段检测情况 匹、头、%

2.3.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组织力量在全州4县对马属动物的饲养分布和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存栏情况、跨区域流动情况、历史发病情况、防控情况等。调查范围为全州29个乡(镇)258个村17703户农户饲养的马属动物,并建立健全了马属动物饲养档案。通过调查,全州马属动物2014年存栏25187匹、2015年22972匹、2016年23182匹,调查期间和调查范围内存栏马属动物均没有发现马传贫临床病例。

2.3.3加强监管

全州加强马属动物检疫监管,各县(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从2014年开始切实加强马属动物的调运监管,规定异地调入马属动物必须来自非疫区。组织5个公路动物临时检查站和27个牲畜交易市场的官方兽医对所有从外地购入的马属动物严格执行检疫程序。要求入境的马属动物必须采血经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个体方可入境,调入到达目的地后至少隔离饲养30d,未发现相关临床症状和采样检测为阴性的方可混群饲养。2014—2016年州、县(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全州1市3县范围内累计检疫马属动物937匹(头),其中马295匹、骡187头、驴455头,均没有发现马传贫病例。

2.3.4查清历史

通过寻访老兽医、老专家和查阅相关历史档案资料,全州自1975年开始开展马传贫监测防控工作以来,连续41年没有发现过马传贫临床病例,也没有进行过马传贫疫苗免疫。1980—1988年共4次开展马属动物血清检测5168份,检出马属动物阳性畜11匹(头),全部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1991—2016年开展马属动物血清检测3895份,均没有马传贫阳性检出。全面查清了怒江州马传贫的历史,同时要求各县(市)规范整理马传贫消灭工作档案资料,为考核验收作好准备。

2.3.5考核验收

县级自查考核验收:按照《农业部马传染性贫血消灭考核标准和验收办法》,2016年8—10月,由各县(市)组织专家组对辖区内马传贫消灭工作进行自查考核验收,通过查阅历史防控资料,深入养殖户调查走访、现场随机抽样采血送州级实验室检测等工作后,4县(市)均确认已达到马传贫消灭标准,及时向怒江州农业局提交了考核验收申请材料。州级对县级考核验收:2016年9—11月,在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指导下,怒江州农业局组织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部马传染性贫血消灭考核标准和验收办法》,首先对泸水市进行考核验收,随后州级考核验收组又对兰坪县、福贡县、贡山县进行马传贫消灭工作考核验收。专家组经现场查阅防控资料、问询、每个县实地调查3个乡(镇)共12个乡(镇),深入养殖户座谈走访,现场采集811份马属动物血清,经实验室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州级专家组一致认为泸水、兰坪、福贡、贡山4县(市)已达到马传贫消灭标准,同意通过考核验收,并颁发了证书。省级考核验收:2014—2016年连续3年检测1958份,年抽检数占存栏数均达到2.61%以上,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完成对县级考核验收的基础上,确认全州已达到马传贫消灭标准,并向云南省农业厅上报考核验收申请材料。云南省农业厅专家组于2016年12月25—28日,对怒江州马传贫消灭工作进行考核验收,省级专家组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随机抽取泸水市、福贡县的4个乡(镇),进行现场座谈、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等工作后,认为怒江州马传贫消灭工作档案资料齐全,数据详实。按照《农业部马传染性贫血消灭考核标准和验收办法》,怒江州已达到马传贫消灭标准,同意通过考核验收,并颁发《云南省消灭马传贫考核验收证书》。

2.4 消灭马传贫的工作措施

2.4.1行政措施

2.4.1.1加强组织领导

怒江州历届州委、州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领导都十分重视马传贫防治工作,在检疫净化阶段和稳定控制阶段都成立了相应的马传贫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实施组,切实加强了对马传贫防治工作的领导。2014年进入全面消灭阶段以来,怒江州农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兽医科、办公室、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马传贫消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农业局兽医科,负责组织开展全州马传贫消灭工作,每年由州农业局发文安排年度工作任务。各县(市)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也成立了以局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马传贫消灭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相关工作。部分乡镇人民政府也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完成消灭马传贫各项工作任务。

2.4.1.2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马传染性贫血消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云南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制定下发了《怒江州农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怒江州消灭马传染性贫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怒农办发[2014]36号),规范指导县、乡开展工作,每年的工作任务都由州农业局发文布置。各县(市)农业和科学技术局、部分乡镇人民政府也按照上级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及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2.4.1.3召开专题会议

2014年进入全面消灭阶段以来,怒江州严格按照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有关消灭马传贫工作的文件规定和相关要求,把消灭马传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召开消灭马传贫专题会议,在每年度春秋“两防”业务工作会议上安排专人布置消灭马传贫具体业务工作,各县(市)和部分乡镇也召开专门会议布置马传贫消灭工作。2014—2016年,州、县(市)累计召开消灭马传贫专题会议26场,参加人数达560人次,马传贫消灭工作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2.4.1.4切实增加投入

历史上的经费投入因年代久远,机构撤并,各级对马传贫防控工作投入经费难以统计清楚。2014年以来,州农业局、各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积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3年累计安排地方财政资金30万元,及时采购储备相关物资,有效保障了监测和消灭工作的需要。同时,部分乡镇也量力而行,适时安排了消灭马传贫的工作经费,为马传贫消灭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

2.4.1.5加强督促检查

2014年以来,在马传贫消灭工作中,省农业厅兽医处领导、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和专家多次到怒江州检查指导马传贫消灭工作。为确保马传贫消灭工作任务按期完成,州、县(市)均组成消灭马传贫监督检查组,分阶段开展马传贫消灭工作督促检查,每年至少组织技术专家深入县乡进行2次以上的专题督导,重点检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送检、马属动物流动监管、档案资料整理等情况。要求各乡(镇)要根据年度任务,将工作任务分配到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和村级防疫员,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

2.4.2技术措施

2.4.2.1明确目标任务

怒江州严格按照《云南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技术方案》的要求,成立了马传染性贫血消灭技术实施小组,制定并下发了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与全省同步消灭马传贫。下达了消灭马传染性贫血样采集检测工作的通知,做到职责到位,任务明确,有序开展。不断规范马属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血清采集送检、实验室检测、流动检疫监管、痕迹档案整理等工作。

2.4.2.2加强技术培训

为做好马传贫消灭工作,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怒江州分不同层次组织县乡参加消灭马传贫工作技术人员业务技术培训,共计培训9期304人次。一是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专业人员参加省级在临沧、保山、德宏举办的马传贫防控技术培训6人次。二是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5年8月、2016年5月两次组织各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业务骨干开展相关业务技术培训,同时结合血清学检测,组织各县(市)兽医实验室人员就《马传贫防治技术规范》NY/T 569—2002、《马传染性贫血病琼脂扩散试验方法》进行培训,共培训实验室检测人员12人次。三是各县组织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就马传贫防治技术规范、马传贫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技术、马属动物饲养情况调查、考核验收程序等业务工作进行培训,共培训4期286人次。通过不同层次培训,使怒江州各级动物防疫专业队伍进一步掌握了马传贫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方法、考核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等业务知识,为马传贫消灭工作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

2.4.2.3规范资料整理

怒江州在制定工作方案和安排工作任务中,都把规范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要求,在开展督导工作中也是作为重要内容加以检查指导。州、县、乡(镇)马传贫消灭工作相关档案管理,实行专人、专柜、专档管理制度。确保各种上报报表、材料、数据真实精准,不会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各级马传贫消灭工作档案资料整齐规范,为各级考核验收提供规范、详实的档案资料。

2.4.2.4加强舆论宣传

历史上对马传贫实行保密,曾经以保密代号代替病名,1978年10月1日前以“四号病”、之后以“三号病”为代号,但作为二类动物疫病,为增加疫情的透明度,我国1992年解除了马传贫保密代号。在全面消灭阶段,怒江州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简报等媒体加强马传染性贫血防控知识宣传,特别是让广大马属动物养殖户、经营户掌握相关防控知识,认识到消灭马传贫的重要性、必要性,动员养殖户、经营户自觉参与到消灭马传贫工作中来,让社会各界重视、支持马传贫消灭工作。

2.5 消灭马传贫的效益分析

2.5.1经济效益

怒江州从1975年开始开展马传贫监测工作,自1975年以来连续41年无马传贫临床病例,1991年以来连续25年无马传贫阳性畜检出,2016年实现全面消灭的目标,消灭马传贫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以唯一检出阳性的泸水县1980年最高阳性检出率1.11%为计算基数,马属动物单价以2016年每匹0.9万元计算,1980—2016年36年共减少直接经济损失产生经济效益11093.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是消灭马传贫可杜绝马属动物发生该病,减少该病的防控经费、治疗费用、死亡损失等,按照“少死就是大发展”的理念,减少损失即等于产生经济效益,健康马属动物役用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虽无法估算,但效益显然是巨大的。

2.5.2社会效益

怒江州自1975年开始开展马传贫监测工作以来,历经41年开展马传贫检疫、监测、阳性畜扑杀净化工作,累计检测马属动物血清9063份,检出扑杀马传贫阳性畜11匹(头),以及长期坚持对马属动物的检疫监管,使马传贫在马属动物群体中得到消灭净化,保障了马属动物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日益改善,马属动物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需求有所减少,存栏数逐年下降,马、驴、骡的结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骡、马为主变为现在的骡、驴为主。但马属动物在山区的物资运输、动物性食品、旅游、影视等领域仍然还有一定需求。消灭了马传贫后,将会给马属动物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国家层面看,马传贫是我国即将宣布消灭的第4个动物疫病,充分展现了我国几十年来兽医队伍建设和科技能力提升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彰显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了我国兽医工作的实力。

2.5.3生态效益

随着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关注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历经41年在怒江州全面消灭马传贫,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一是减少饲养过程中因发病导致病原微生物对周围环境土壤、水体的污染;二是可以减少药物治疗和消毒药物的使用,减少药残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三是可以减少死亡病畜及扑杀阳性畜尸体处理对周围环境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可见,消灭马传贫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马属怒江州全州
马属动物新生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云南省部分地区马属动物感染弓形虫血清学调查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马属动物破伤风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怒江州通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初验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作品赏析
临夏州畜禽粪污处理现状调查及资源化利用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