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2019-02-22 16:23张志元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张志元,齐 芳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一、“课程思政”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相辅相成

(一)“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及内涵

“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上海。2004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并于2014年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1]。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课程思政”是对“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重要论述的高度概括和科学实践,是指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各类课程中需要主动体现“思政元素”,更好地发挥铸魂育人的合力功能,让思政元素像盐一样融入到各门课程中,以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具备育人、育德、育心的功能,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课程思政”改革是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着力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三大问题,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增加一门新课,也不是在专业课中讲授思政课内容,而是以精神塑造和价值观教育为导向深挖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中,推进思政课育人和专业课育人的紧密结合,真正破解思政课教育与专业课教育“两张皮”现象。例如讲科学家发明新能源章节,不仅把新能源的定义、发展、技术、应用等分析透彻,还要有意识地把科学家的专注、求真、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

“课程思政”是强化每一位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理念。在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开展的,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是讲授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这就导致了非思政课程的各类课程教学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价值观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要求全体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传授专业知识与思想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将无意识、随机进行的“课堂德育”提升为有意识、有设计的“课程思政”,着力提高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化内涵以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代的新形势

意识形态是社会的观念或思想的上层建筑,具有价值导向、行动导向和群众导向的性质,是一个现代国家生存、发展的灵魂。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的共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极其重要的优良传统[3]14-16。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更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用“极端重要”四个字科学研判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当前形势,体现了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刻认识和政治清醒。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的讲话都与“8.19”讲话遥相呼应,强调了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意义,构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系统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14-16,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总体判断,指明了其根本意义、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在引领思潮、凝聚人心、促进发展方面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4]。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平稳向好,青年学生总体展现出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产生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但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薄弱环节也不容忽视。经济全球化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严峻化,西方发达国家把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作为扩大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他们有组织、有目的地在网络、社交媒体等干扰别国政治,煽动民众游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并从学术论坛、境外资助、文化传播等途径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造成各种社会思潮兴起,影响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形成和行为取向。当前一部分青年学生表现出“任性”“佛系”“自我法则”“精致利己”“快乐为主”等特点,在就业择业、恋爱婚姻、发展规划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课程思政”与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

高校意识形态和“课程思政”具有一元指导和多样发展性,高校意识形态对“课程思政”起到主导性作用。“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主导性和课程丰富多样性的关系,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引发展方向,在课程教学中分清哪些是学术争鸣,哪些是政治底线,以“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底线思维,坚决抵制恶意诋毁、抹黑马克思主义的各类思想,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决抵制负面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坚决捍卫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5]。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153。同时,不可回避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共存、共生、共进,需要批判地吸收“合理内核”,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课程思政”和高校意识形态具有一致性,“课程思政”对高校意识形态起到巩固强化作用。“课程思政”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方向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二者都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课程思政”的关键核心是增强每门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与思政课一道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形成育人合力,解决好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7]。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引导思想观念、强化政治认同、引领文化建设等,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突出中国大学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

二、构建“课程思政+”模式,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随着“课程思政”的兴起,各高校纷纷探索“课程思政”模式,提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新媒体运用、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构建了“党建+课程思政”“互联网+课程思政”等“+课程思政”模式。“+课程思政”模式是把相关领域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丰富思政课程及教学模式,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课程思政”的模式是“课程思政”发展初期的标志,特点是将所有优秀资源向“课程思政”倾斜,聚集合力促进“课程思政”的高效开展。

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运行机制越来越成熟,管理制度越来越健全,教学团队越来越稳定,各类资源越来越丰富和齐全,“课程思政”集合了各学科领域的优秀资源和强大力量,形成了“教师—教材—课堂—专业”有机串联的思政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全面打通。“课程思政+”阶段是“+课程思政”阶段的发展,是“课程思政”反哺其他领域,即依托“课程思政”的团队、平台、资源等实现“课程思政”与学校党建、管理、服务等领域的联合,以垂直领导、延伸触角、“中央厨房”等思维推进各领域工作的升级。“课程思政+”模式建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是强化意识形态的新路径。“课程思政+”模式是联结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形成最大公约数,有助于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课程思政+”的可操作性强。课堂主阵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头活水”。“课程思政”蕴藏着海量的大数据资源,智慧教室、学习 APP、师生自媒体等的使用和推广,能够让大家跟踪、记录、查询、共享学习过程和资料。“课程思政+”是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多个有效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连接,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意识形态工作有机融合,让教学、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共享资源和运用资源,实现协同育人、同频共振的育人效果。

(二)打造“课程思政+”五位一体模式

构建“课程思政+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捆绑在一起抓,相互联动,共同提升,破解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两张皮”问题。一是探索开设党建与思政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或延伸思政课的课堂到党建历史馆、党建文化走廊、党建读书室等,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党的历史文化、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理论培育和实践引导相统一。二是将“支部建在连上”思想渗透到基层支部,基于“课程思政”形成不同教学团队。新的教学团队不仅包括同院系教师,还可以包括思政课教师。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党建工作,把支部、党小组建在实验室、项目组、教学团队上,以开阔的思维、开放的形式提高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课程思政+党建”深深植根于师生群体,能够帮助党组织及时了解师生思想、关心师生困难、聆听师生意见,让广大师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8]。

构建“课程思政+宣传”模式,打通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畅通渠道,上下互通,让宣传思想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涵育师生,永葆马克思主义办学底色。一是构建党委领导、多方联动的“大宣传”格局。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员属性,打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二是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强化全员思想引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积极完善高校课堂监督机制,确保课堂主阵地安全;积极占领宣传舆论新阵地,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精心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长廊阵地,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始终将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扎根第一线,让一线鲜活生动的素材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宣传平台,进一步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让宣传思想工作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构建“课程思政+统战”模式,推进统战工作融入“课程思政”平台,以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为主线,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一是加强统战基层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促进统战基层工作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提高对统战工作的思想认识。二是建立持久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把统战工作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让党委的意见征求、政策传达从课程思政团队渗入,从情感上拉近统战工作与党外人士的距离,促进与党外人士的沟通,使党的声音更加深入人心。

构建“课程思政+教务”模式,严格课堂主阵地管理,严格教材选用,加快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一是画出“红线”筑牢“底线”,决不允许在教学、实验、实习以及教学管理等教学活动中散布违反宪法、反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不良言论;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二是严格执行教学过程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校领导听课制度,推进学风建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课程思政+人事”模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保持教师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9]。一是加强岗前培训。要求教师既为“经师”又为“人师”,既要有丰富的学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有匠人之心塑造学生的灵魂,做“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知识功底厚重、家国情怀浓烈”的好老师。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团队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工作。帮助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尽快克服文化差异和水土不服,顺利与学校、学院对接,增强人才的融入感、归属感,同时通过“课程思政”选拔培养校内优秀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人才梯队建设。三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配足配强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质量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对标完成好新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新要求、新使命、新期待。

(三)打造“课程思政+”落实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意识形态工作是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各部门、各战线,需要全党全员动员,形成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以“课程思政+”五位一体布局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畅通部门联动机制,为有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供坚实保障。构建“汇聚信息、集中研判、多元联动、及时互馈”的“上下往复”的闭环式工作模式[10],由多到一,形成宣传、组织、统战、教务、科研、人事、学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实现宣传部门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齐抓共管格局;由一到多,宣传部门对汇聚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将研判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着力解决意识形态工作单兵作战、缺少配合的局面,以补短板、强支撑、促发展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效果。

建立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的意识形态工作清单,明确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责任,以“课程思政+”模式层层传导、压紧压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防范把控意识形态领域动向和风险点,规范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内容审核、舆情监管、值班值守、责任追究等规范制度,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小落细落实。

三、以“课程思政+”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一)以“课程思政+”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以“课程思政+”强化党委直接领导、全面领导,促进意识形态与学校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好,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虚而不实”“游离中心工作”等问题,反映出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的本质要义认识不到位、掌握不透彻。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一旦被弱化,就容易走上歪路和邪路。“课程思政”的“上海经验”表明,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加强组织落实”建立健全的“课程思政”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果。校、院领导班子落实听课、讲课制度,把党中央的声音和思想、学校(院)发展建设的蓝图原原本本地传递到学生头脑,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看到成效,将努力学习、建功立业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课程思政+”为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桥梁和纽带。意识形态工作要遵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以“课程思政+”持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提升各级党委(党组)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各部门协同合作,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战斗能力。历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特别是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6]156,这就为领导干部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课程思政+”既关系着学校党政,又关系着院系党政的科学发展,也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分析研判机制创造了长期活跃的平台,能够实现持续增强党的权威力,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会旁落。新形势表明,各部门单打独斗和各自为政已不能适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工作要求,只有形成各级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带头、宣传思想部门积极行动、多个部门积极参与,才能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动地位和优势地位。“课程思政+”是根据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强、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的特点构建的,是开放性、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作模式。通过把“‘课程思政’的触角”延展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领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夯实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石,促进领导干部学习实践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增进师生员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

(二)以“课程思政+”加强意识形态的管理权

以“课程思政+”融合各级党委(党组)和宣传、组织、统战、教务、人事等职能部门,协同管理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在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微博、微信、短视频、APP 等,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新的阵地如果不抢先占领,就失去了主动权。加强意识形态的阵地管理,要坚持党管媒体,政治家办报、办刊、办新闻网站,使各级各类传播渠道都坚持党的领导[11],确保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党管媒体要充分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是什么,媒体就要采取什么方式去回应师生。“课程思政+”不仅有多个部门的协同管理,也汇聚了多个部门的优秀资源。要把宣传工作做到师生的心坎里,依靠“课程思政+”汇集的大数据资源,及时搜集生动的宣传素材,避免宣传报道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要严防打着“创作自由”“学术自由”幌子踩红线、破底线的行为。要依靠“课程思政+”的多个渠道,有效掌握师生思想动态的真实情况,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是否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因时而动、顺势而变,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

以“课程思政+”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督查考核,将听取汇报、访谈座谈、实地考察、查阅材料等意识形态工作督查融入日常教学和工作管理中。党中央、地方和各高校陆续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提出了一些可量化的考核指标,要求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强化意识形态问责力度。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督查重在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因此,要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督查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善于使用“课程思政+”渠道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重点人时常吹吹风、提提醒,及时化解风险因素。通过具体事、具体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避免“走秀式”“遥控式”调研,令意识形态工作督查流于形式,起不到指导作用。

(三)以“课程思政+”加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当前,要把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落到实处,就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坚持党性原则、遵循正面教育为主方针[12]。落实“课程思政+”模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一元化指导,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话语权的巩固关系到国家、民族、政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牢牢掌握传播主导权、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意识形态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在当今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上,重点领域与关键人物扮演着非同小可的重要角色,尤其是教育、媒体、宣传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特点和发展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13]。“课程思政+”能够推进理论宣讲团的发展和壮大,让“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宣讲队伍中,打通基层宣讲渠道,将党的声音原原本本传递到各级党组织,增强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接受感。

以“课程思政+”加强思政课话语体系研究,为办好思政课、促进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7]。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求思政课要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做好内容转化和话语设计,思政课教师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机械翻译课本,而是找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契合点,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金课”,满足学生成长成才、价值观培育、人文精神塑造以及考研就业、职业规划等的实际需求。

以“课程思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为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广阔空间。在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媒体融合发展时代,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彰显内容为王要构建扎根大地、贴合师生的话语体系,坚持媒体联系实际、联系生活,通过“课程思政+”的资源、平台获得鲜活的素材内容,通过直接接触、参与“课程思政”了解师生的表达诉求和情感诉求,将生动的内容用师生喜欢听、愿意听、记得住的方式去表达呈现,和师生形成强烈共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意识形态自信生成提供了主体动力和外部动力,焕发意识形态话语的生命力和活力,不断破解新时代社会发展突出难题,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14]。媒体要善于用真情实感创作一个个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讲好一个个中国故事,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解读“政策文件”,用生动鲜活的生活案例阐释“大国智慧”“中国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