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一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析

2019-02-22 10:22姜佩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王 莉,姜佩佳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三微一端”作为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时代大环境下出现的新事物,是新媒体新技术的代表,它呈现出的便捷性、互动性、共享性的特征,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补充。因此,必须要牢牢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块党的舆论工作主要阵地,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受众需求,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三微一端”的优势,结合传统教育的特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内容、手段等全方位的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三微一端”的类型及发展现状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所谓“两微一端”,是指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三微一端”则是在此基础上,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及移动智能终端更替出现的新名词,它作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的产物,形成了基于微博、微信、微视频以及客户端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具有独特作用。

《2018校园微博发展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高校官方账号超过4915个,团委、学生会及社团账号超过24000个,大学生微博用户更是高达3200万。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截至2018年9月,微博平均月活跃人数达4.46亿,日活跃用户为1.95亿。经过认证的高校官方及学校相关部门的官方微博共计8541个,年阅读量高达312亿[3]。微信的出现虽晚于微博,但现在大有赶超微博之意。腾讯的《2018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在2018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超10亿,视频通话用户比三年前多了570%,每天都有4.1亿次音视频呼叫成功;大家通信录里的朋友人均比三年前多了110%。大学生中虽没达到人人开微博,却几乎人人有微信。微信中的“朋友圈”“摇一摇”“公众号”等都成为吸引大学生的因素。“十二五”时期,网络视频用户与手机视频用户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并在2014年进入转折年,手机视频使用率开始全面赶超传统互联网。2015年,微视频无孔不入,加速进入火爆期,逐渐改变了社会舆论发酵模式。一带一路微视频《大道之行》、建军90周年大阅兵、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中国海军24小时……各类短而精的微视频占领了社交媒体,以丰富的视角营造出非常强烈的场景感和冲击感,影响着舆论的传播方向和传播方式。在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等发展的基础上,新闻信息传播更高效、内容更丰富、使用更方便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目前,中国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在传统媒体、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三微一端”对大学生的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4]。互联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线上线下加快其服务融合以及公共服务加快其线上化步伐,这些都推动了网民规模的增长。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对高校以广播、校报、杂志刊物、电视为主的传统宣传模式是一次革命性的冲击与颠覆。“三微一端”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以其海量信息、互动分享、即时发布、虚拟社交空间等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它逐渐削弱了高校传统媒体的权威,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大学生的角色也从传统的信息接受者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三微一端”媒介也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社交方式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一)“三微一端”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特征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且已经进入到“00”后的大学时代了。他们标榜自我,突出个性,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乐于接受各种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推崇自我价值,重视个人权益,享受当下生活,具有挑战性……作为当代社会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影响社会。

(二)“三微一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几乎为100%。《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显示,大学生每天花5小时17分钟在智能手机上面。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信息、在线交流、网络消费和在线娱乐。刷微博、刷朋友圈已日常化,获取新闻的途径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或新闻类APP等[5]。《掌上大学:2017高校新媒体营销蓝皮书》显示,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过线上学习,每周学习2次以上的学生占60.59%,在线学习时长高于30分钟以上的占72.89%,学习设备偏重于手机。这说明,从在线学习的兴起至今,线上学习的方式已经被大部分学生所接纳[6]。手机与大学生须臾不离,他们生活的每一秒时间和每一寸空间,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在教室还是寝室、路上,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需品之一。图书馆不再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微博、微信中各类信息资讯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电话不再是社交的主要方式,微信语音,微博社交,微视频展示等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往模式;语言不再只是限于文字,动动指尖,一个表情包就可会意。随时随地可见的低头族已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缩影。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的发展,在线学习、网络公开课、慕课等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共享、即时、互动、随时随地的学习正成为大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三)“三微一端”环境下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校和老师手中掌握着主动权。对于宣传内容及宣传方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有很大的主导权。“三微一端”环境下,传统的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宣传模式被打破。社会媒体、学生甚至社会群众都可以参与其中,每个身份都可以成为传媒的角色,都可以成为校园活动的载体。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更丰富、更便捷的网络渠道了解事态的发展,而且可以从不同的声音中选择和支持不同的观点。甚至在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观点的情况下,左右事件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他们可以选择信息,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学生有越来越强的主动性。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在开放的互联网背后存在着较低的网络技术门槛、对信息发布者缺乏有效的监管,虚假和真实的新闻事件、各种拜金主义、暴力倾向、色情诱惑的文化思潮、西方意识形态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进行渗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四)“三微一端”环境下大学生社交方式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式社会互动的面对面交流,“三微一端”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交空间的性质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从校园空间的现实性转变成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社会交往的方式从面对面交流,转变成屏幕之间的语词交流和丰富的表情包;直观认知变成虚拟网络中的模糊的间接认知,现实中的学生社团和组织变成网络中以虚拟网名为代号的社团和组织。当代大学生对于加入各种网络群体有很高的兴趣,在网络群体中,他们积极地共同探讨和交流。同时,当代大学生更愿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留言和积极参与。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他们可以隐去其真实姓名,以虚拟头像代替其真实面貌,这样他们可以更加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真实心声,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寻找心灵的归宿。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校园网红”“校园大V”,这些新现象的产生印证了大学生活跃的网络参与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积极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并参与其讨论。

(五)“三微一端”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变化

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一生都有很大影响。“三微一端”等新媒体为大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使他们能够以多渠道、多方式、立体化的视角去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同时,社会上的精华和糟粕也通过这个窗口蜂拥而至。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网络中不同声音的表达,媒体的舆论导向,社会矛盾的产生,都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造成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及网络热点事件的态度和理解,可能会因事件的发酵、舆论导向、主流声音和认知的不同阶段而不同,有的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有的则会偏离主流价值。

三、“三微一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过去,人们接受信息多是大众传媒、组织宣传或口耳相传,个体之间信息的流通具有间接性。“三微一端”时代,个体之间信息传播具有直接性、主动性、随意性的特点。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传播途径,不仅成为个体与外界信息交换的渠道,还是个体形成“朋友圈”的平台,基于此渠道和平台,个体不仅能自主生产信息,还能产生社会交往,增加互动。每个个体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成为了信息传播的发布者,他们可以决定自己如何发布信息,向谁发布信息,和谁交往以及交往方式。个体话语权的提升既向主流媒体发起了挑战,同时也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创造了机遇。

(一)“三微一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首先,以“三微一端”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进步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终端层出不穷,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其应用,并将其作为表达自我、展示个性的途径。同时“三微一端”也成为他们与时代和世界接轨的窗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三微一端”对增加教育的亲民性、提高教育的广度和速度、更好地了解学生,做到教育“以人为本”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以“三微一端”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灵活性。“三微一端”作为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功能越来越强大。作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补充,“三微一端”既可以丰富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又可以拓展第二课堂的知识广度;既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活动的技术支持,又可以作为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互动工具。“三微一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视角,可以结合时代的发展,学校的特色,学生的实际来有的放矢、灵活多变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三微一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受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是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引领者,是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党团组织与广大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很长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三微一端”等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习惯以及社交方式受其影响,都有着巨大改变。教育主体的工作方式方法、主体地位、工作思路与宣传途径都面临着改变。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新媒体的挑战,传播的信息不再是大学生接受的唯一且主要的信息,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方式多样化,大学生对于自我传播更热衷,青年意见领袖越来越凸显其话语地位。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从舆情爆发及传播看,“三微一端”依然是舆情发生的重要信息源,许多热点事件无论传播的数量还是传播广度、传播频率均超过传统媒体。这种信息轰炸态势使教育主体的话语权面临着质疑和弱化的挑战。

2.教育客体的学习能力受到挑战。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通过课堂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提炼、思考,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境界。随着“三微一端”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受到挑战。一方面,大学生处于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与时俱进,掌握利用新媒体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已不仅仅满足将课堂、学校作为获取知识的来源,他们期望打破课堂、学校、地域的界限,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对大学生选择、辨别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有效地对信息去粗取精,去伪辨真,能否面对各种舆论声音,能够保持自己正确的价值观,都是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挑战。

3.教育平台的质量受到挑战。目前,很多高校顺应时代发展,开通了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除了扩大学校的对外宣传,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平台。但由于管理不善、资金不足、人员缺乏等原因,许多学校的教育平台学生关注度不高,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平台形同虚设,无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一方面,高校教育平台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需提高教育平台内容审核,增加原创内容,加强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对于转载的内容严格把关,防止对教育客体造成误导;另一方面,加强教育平台技术维护,提高学校教育平台质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提高学生关注度。

四、“三微一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7]。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将“三微一端”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一)各高校形成“三微一端”联盟,形成协调教育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校园内部的新媒体联盟,部分地区也构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新媒体联盟,如长三角高校新媒体联盟。但校际之间、省级之间或以地区间建立的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高校新媒体联盟为数不多。时代的发展及新媒体技术的更新要求校际之间群策群力,共享资源。因此各高校间可以联合,形成“三微一端”联盟,形成协调教育机制。

“三微一端”联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宣传阵地。“三微一端”联盟要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着眼于有利于发展学校内涵,有利于塑造学校形象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做到形成“三微一端”联盟工作合力,对各类新媒体工作领域进行科学定位,要主动学习研究新媒体特点及传播规律,准确进行定位,科学实施规划,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校园新媒体宣传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使各高校、教师及学生受益。提高教师、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提供良策,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优化校园的网络生态环境。

“三微一端”联盟将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及客户端的资源共享和有效联动,致力于加强高校间“三微一端”平台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信息发布和共享联动。加快校园“三微一端”资源整合,完善服务信息共享机制,畅通信息宣传渠道,不断提升校园“三微一端”的传播力,更好地培育、提高校园文化内涵和质量,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三微一端”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大学教育逐渐分化为两个阵地,也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第一课堂”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第二课堂”是发挥素质教育作用,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思想教育与校园实践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课外学习实践活动。两个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网络舆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已经成为对学生思想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三课堂”。

教育形式的变化,教育空间的拓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势而为,除了掌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话语权之外,还要在“第三课堂”立足,将自己的声音融入进去,并成为能够引领正确网络舆论的先锋。世界营销大师克里曼有句经典名言:未来的营销不需要太多的销售渠道,只需要你的产品和品牌进入消费者的手机,就是最好的营销。那么在当今时代,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真正做到“入眼、入耳、入心”,就需要利用“三微一端”打开局面。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无论上课时间还是休息时间,以“三微一端”为载体,延伸“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引领“第三课堂”。利用“三微一端”丰富教学手段,倾听学生心声,增加与学生互动,拉近师生间距离,将思想政治教育由“填鸭式”转变为“春风化雨”,让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同步,与时事共行,让学生愿意接受、愿意思考、愿意宣传。

(三)增加“三微一端”思想政治教育的亲民性

随着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正在与“三微一端”的主要载体之一手机争夺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低头族”不但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也成为大学校园的一道“风景”。究其原因,“三微一端”能给学生带来更亲切、更即时、更丰富、更轻松、互动性更强的体验。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旧秉承着正襟危坐,强行输入价值观的传统的工作方式,势必会失去听众,甚至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媒体的冲击,要取其之长,补己之短,逐渐改变固有的刻板形象,主动了解网络热点,主动走进学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提高教育的亲民性。除了在“三微一端”平台上改变自身文风,将严肃的“新华体”转变为相对灵活的“中新体”,在虚拟的互动平台上也可以增加卖萌和调皮的色彩,这都可以体现受众本位的思想,让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关心、不想听甚至排斥的学生,能够愿意听、想接受,最后内化为自己的需求和方向。另外,“三微一端”平台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够平等对话,使信息传播由单向转为双向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微一端”平台中网络语和流行语的使用也使其自身的形象开始“亲民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微一端”平台中语言风格的变化虽有进步性,但也不能触碰“红线”。不能为了博人眼球、拉拢粉丝而过分幽默和调侃,语言的使用方面,也要避免“标题党”及粗俗语言、过分幽默的出现。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全国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8]。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等学府,应矗立时代潮头,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相结合,加大“三微一端”式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高校育人功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