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杰 ,余 军 ,白 华
(1.石家庄学院 财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35;2.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3.昌黎县财政局 会计科,河北 秦皇岛 066600)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生均12 000元的拨款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如何更好地管理与有效使用高校资金是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对高校资金的规范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通过笔者在高校财务处工作将近十余年的经历发现,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很难达到要求,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处工作人员,由于其是从师范专科院校升本进入本科院校队伍,在专科时代的财会工作人员平移进入本科院校财务工作,其知识面、职业素养、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组成人数都不尽合理,从原来管理专科院校的资金到管理本科院校的资金,资金的供给与需求都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遇到很多新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的《预算法》的施行,本科院校财务工作出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新情况、新问题.
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多种方式,对河北省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张家口学院、保定学院、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沧州师范学院、邯郸学院、邢台学院、衡水学院、石家庄学院)进行调查,发现财务处在财务管理人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几乎所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师范类高校女生多是实际情况,也影响到了高校财务处的人员性别构成,同样也是女员工比较多,再者由会计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学习此专业的女生比例本身比较大,而且基本上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的男生是很好找工作的,根本不会考虑再进行深造读研究生,而高校的进人热点又决定至少研究生才可以进入高校工作,这样客观上造成了高校财务处进人也要最低学历是研究生,那么女研究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高校财务处.在高校财务处女员工多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男女比例结构失衡,通过笔者调查,在河北省10所市属本科院校中,在财务处工作的男员工只占20%,而80%是女员工,财务处的工作本身还是比较辛苦的,加班是经常的事情,偶尔也会涉及到出差,如果女员工太多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应对日常的工作,加之国家在2016年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很多女员工将为生二孩做准备,这无疑也将削弱财务处的工作力量,对目前财务处的财务管理人才建设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处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财务处想要的人很难进入到财务处工作.由于历史原因,财务处在人才引进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学校引进专家人才的家属安置场所,一部分非财务专业人员充当到财务处的队伍中,其学历和业务水平相对偏低,计算机知识储备不足,对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动力不足,无法胜任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使财务处在人才管理方面效率下降.
高校财务处的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人员的组成相对固定,也相对稳定,无论是交流出去,还是交流进来都比较困难,有的会计在财务处的岗位上工作多年也没有变化,这不仅耽误了其本人的职业发展,同时也给财务处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内控要求的轮岗制度,轮岗的前提是有相互可以交换的人才可以轮岗,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实际情况是很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可以轮换的人,他们也很无奈,而且笔者发现,很多的高校财务处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大部分都接近退休年龄,这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身体素质要求也比较高的部门,年龄偏大是很难胜任具体工作的,但是财务处也没有办法,只能砥砺前行,这样对于财务处的财务管理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也不利于财务处的梯队建设,一旦财务处的老同事退休了,带着的不光是本人,还有宝贵的财务管理经验,所以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处来说,梯队建设刻不容缓.
笔者调查发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处的人员数量普遍不足.如果说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是停留在师范专科阶段,生均经费、科研经费都不多的情况下,目前财务处人员的人数还普遍够用,但是升格为了本科院校,生均经费也达到甚至超过了12 000元的标准,科研经费也年年递增,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朝着综合性大学大踏步前进,但是在前进的路上,财务处的人员数量并没有增加,笔者通过走访河北省省属高校(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发现,其财务处的人员数量普遍在40人左右,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在10余人,可是同样也承担了几乎达到省属大学的所有业务,一个人要身兼数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处的人员普遍精干,这是大家对于财务处普遍认识,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处依然运转良好,但是由于每个人都身兼数职,直接的结果就是没有办法达到精细化管理,对每一个业务管理都不细致,有限的财务人员和与日俱增的巨大工作量矛盾一定会越来越尖锐,导致报账出现排长队、“报账难”等现象[1].
由于历史原因,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人员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获得高级职称的人数比较少,获得正高级职称的人数更是凤毛麟角,这固然有其历史原因,比如财务人员的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业务单一,但是和目前的职称评定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会计职称是考评结合,会计人员考过全国高级会计师考试后,还要在学校里面进行评审,由于专业特点和日常的繁杂性工作,会计人员在发表文章和主持科研课题方面比较少,在学校职称评审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的位置,结果费尽心力地通过考试,可能最后也没有拿到高级会计师职称,挫伤了很多人的积极性;从部门交流角度考虑,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特点,在学校部门交流提职的过程中,由于其专业限制,也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导致大部分会计始终在财务处工作,没有办法离开财务岗位,获得职务晋升[2].
针对以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财务管理人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通过认真的思考,仔细的分析,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期达到财务管理的高水平.
既然财务处已经形成了男女比例不合理的现实情况,那么只能通过引进人才,特别是男生,充实到财务处的管理队伍中,也可以通过学校本身的院系调整,把经管学院优秀的男老师调到财务处工作,还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把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高校财务处工作,给其提供更好的待遇,使其在财务处扎根,笔者认为通过一两年的调整,财务处的男女比例结构一定会有所改观.
高校财务处是一个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部门,可以适当接纳一些专家家属,但是为了高校财务处自身的发展,还要下大力气引进专业的人才,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当然,学历不用太高,本科就可以,所以要改革用人观念,给本科生相应的编制、待遇,使其安心工作,笔者认为,科班出身还是很重要的,尽管财务管理经验也同样重要,科班出身意味着处理业务的规划化、标准化,会计语言的协同化,财务管理的效率化,所以一定要有专业人才的引入.
由于历史原因,财务处的组成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财务处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大龄的同志来说,根本无法胜任,这就需要引进年轻的同志充实到团队中来,尤其是信息化专业的年轻同志,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加快,高校的财务管理也不能独善其身,一定要加入到这个大潮中,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永远在路上,那么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就是高校财务处引进的重点,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很多的省属高校已经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走到了我们的前面,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其业务、人才的限制,目前还没有在信息建设上有更多的进展,但是笔者认为这应该是个很好的机会,在财务管理方面可以有更多的设计空间,这就需要财务管理者们能重视信息化建设,更多地引进这方面的人才.
众所周知,应用型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将来还要升格为大学,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新情况,财务人员如何适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财务处应该建立每周的学习制度,加强政治思想学习、职业道德学习、业务水平和法律知识的学习[3];定期加强对财务人员的高级、中级、基层培训,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与学习知识的分享提升业务水平;定期聘请业界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定期走访兄弟院校加强业务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的经验,为学校的更大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4].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人员的科研水平与教师相比确实存在差距,所以在职称评定上,应该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只要通过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就可以直接上报省厅进行评审,不用再参加学校的职称评定,这样可以有更多的高级会计师脱颖而出,壮大财务处的高级人才队伍;在职务晋升方面,学校也应该打破专业限制,启用财务人员到更为关键的工作岗位上加以培养,突破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瓶颈,使他们有更多的幸福感.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目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现实情况不容乐观,面对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升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者们,特别是高层领导者们应该更多地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和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到精细化管理,把信息化技术运用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尝试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通过集中模式与流程再造,将原本分散的、重复性强、标准化程度高、低附加值的会计核算业务转移到财务共享中心完成,借助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提高核算效率,实现数据共享,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从而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努力达到或者超过省属高校的水平,笔者认为,只要在人才引进的数量、质量、专业性方面有大的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就一定能赶超省属高校,达到一流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