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

2019-02-22 06:3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教学管理竞争力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1.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践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内涵

1.1 “何为”专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表述最早源自企业管理中,21世纪初期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举办的专业和学生职业技能具有核心竞争力。关于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表述:刘向兵等(2006)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包括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是长期形成能保持大学在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具有协调整合各种资源的特有能力[1]。王成荣,龙洋等(2014)认为高职专业核心竞争力从内容上体现在人才质量建设、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果等方面,职业院校专业竞争力体现在专业社会适应性、社会服务上。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学生职业技能核心竞争力两方面,专业核心竞争力在满足社会适应性之外,专业建设还应依据社会适应性培养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专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会使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职业技能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营销专业作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专业,专业核心竞争力在社会适应性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营销专业、学生如何获得核心竞争力,应该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着手,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把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学生职业技能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手段。

1.2 诊断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出 “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从课堂教学与实践要素出发,找出不足,提高课堂和实践教学质量,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诊断和改进方案。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技能培养,技能形成与提高依靠实践教学质量为保障,因此把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并作为实践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出发点,以实践教学开展的主体、机制、开展条件、考核作为实践教学诊断与改进的主线。

综上所述,将核心竞争力培养与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内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结合起来对专业建设工作进行诊断,以全面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也是本文的研究思路。

2.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质量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2.1 实践教学标准缺乏

教学质量标准是衡量教学过程标准化和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的标准。它是实施教学过程质量评价和监控的标准工具[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明确的实践教学要求,对课时比有要求,但对实践教学如何开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环节质量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和细化。实践教学是核心竞争力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途径。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2016年教育部编写由高教社出版了 《高等职业学院市场营销类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但这份标准并没有规定强制性执行,也没有进行大规模推广。由于每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营销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建立符合专业定位要求的实践教学标准是实践教学规范性开展的保障,以安徽省开设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为例,具有完整规范的实践教学标准寥寥无几。

2.2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专业培养目标,目标不具体,什么高大、什么新就定什么目标。空洞宽泛目标是主流,广而泛的目标和没有目标差别不大,没有准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就无从谈专业培养质量。目标是诊改动力产生的源头,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没有与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办学层次、办学定位、专业核心竞争力、学生职业技能核心竞争力等相联系。

2.3 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性差

实践教学由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是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技能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环节,高等职业院校围绕职业技能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如校中企、工学交替、冠名班等。两者虽在空间上独立,但两者应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协同发展,只有协同才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转化成职业技能有效形成核心竞争力。然而现实中两者在协同性上还存在差异:(1)管理主体协同,校内实践基地主要管理方为学校,校外实践基地是企业。(2)实践教学内容,校内实践基地多为模拟性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多为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真实性强。(3)利益追求差异,校内实践教学追求学生技能提升,校外实践企业追求经济效益。(4)考核差异,校内实践教学考核以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校外实践教学以经济效益、效率、工作能力等为考核。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性差直接影响实践教学在管理、实践教学内容、考核等方面的分歧。

2.4 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未形成

考核是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结果检验和过程检验,既是对学校、老师实践教学组织的检验也是对学生技能形成的检验。受传统教育思维影响,实践教学考核重学生考核,学校和老师及企业是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方、承接方。对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高低没有考核,对职称没有要求,往往实践教学中都以刚工作的辅导员或年轻教师指导为主,高职称、有经验的教师实际参与度低;对学校各级部门和领导在实践教学中组织管理没有考核;由于我国未完全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奖惩机制,对校外实践基地承接方企业没有考核,因而无法对企业进行考核。

3.基于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质量改进措施

3.1 创新校内实践平台建设,筑牢和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质量的硬件保障,不仅追求于数量和规模,更多要着力提升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双平台建设的质量和层次建设。可以从(1)补缺补短来建设。首先,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要依据内部专业诊断,构建校内实训实践平台,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校内实训实验场地使用率。其次,利用职业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练,丰富日常课堂实践教学形式,增加学生接触实践教学的机会;(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要打破数量目标。要做到与校内实践平台的互补性和稳定性,充分利用国家开展的现代学徒制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出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规范重视学生人才培养的优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帮助企业申报获得补助,提高企业积极性和参与性。(3)创新、协同校内校外双平台建设。双平台建设中把创新理念作为第一位,加强软硬件一起建,打破双平台的教学管理封闭体制,做好教学沟通协调,共享双平台的资源。

3.2 诊改细化日常教学管理,以管理促质量提升

制度管理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作为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契机,完善落实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建设,可以建立实践课程的动态考核与诊断体系和建立专业实践教学核心能力的考核体系[7]。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较多,很多制度没有执行,很多部门没有参与考核,有些部门干扰实践教学,因此对待实践教学管理要像校内日常教学管理一样进行管理,特别是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把日常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执行性问题作为实践教学诊改的导向。

3.3 互联网+教学管理模式

互联网管理思维是对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管理的有益尝试。“互联网+”教学管理模式可以解决学生校外实践教学中校内教师不足的问题,实践教学管理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互联网+”思维。来自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学生群体占24.8%,其中大学生占50%以上。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进行管理易于学生接受。建立互联网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将日常考勤管理、实践作业、实践实时问题反馈、实践考核等全部纳入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中,同时将企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指导教师、系部按不同角色分配到平台中,解决校内校外、部门与系、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协同性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管理思维的成功经验,助推实践教学管理效率提升。

3.4 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与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效途径,可以从:(1)以核心竞争力形成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培养职业技能核心竞争力对实践教学项目进行划分,根据不同实践教学项目建立相应评价指标。(2)建立层级考核机制。学校要从顶层设置考核机制,分别对教学管理部门、系部、教研室、教师按照不同职责和工作性质设置相应实践教学考核指标,扭转把考核全部压到教师头上的局面。(3)协同学校、企业考核。要把企业、学校考核指标进行统一协调,避免多种考核,便于学生理解认同。学校、企业评价结果互通互联,以企业评价结果为主,学校为辅。(4)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多采用激励性考核,增加学生自信心、成就感和获得感,改变学生对待实践教学的态度。

为此,笔者认为基于核心竞争力培养的营销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不仅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观,还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内部教学质量诊改工作和营销专业特点对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一一梳理,紧密围绕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学生职业技能核心竞争力,创新和改进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和实践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教学管理竞争力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