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9-02-22 04:08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思政高职

栾 静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0.引言

思政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具有密切相连性。高职思政教育最早的课程体系大都是沿用高等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但思政内容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思政教育应该进行课程改革,以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实现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贯彻到实践中,进而促进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性。

1.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思政课程目标设置僵化

高职思政教育课程目标设置对课程实施具有预期成效,不仅影响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施的成败,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标准的具体体现。然而,由于高职思政课程内容设置过于僵化,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受制于传统教学影响,忽视了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使学生要学的理论知识不断增加,但实践能力较为弱化。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但从当前思政课程设置而言,线上线下思政课程设置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思政教学质量不高。

1.2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到教育领域中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在高职思政课堂教学中,还是能够看到传统教育的影子,一些教师还是运用单一的授课模式为学生授课,较为注重知识理论的教授,忽视通过实践教育来影响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活动,大都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开展,缺乏学生自主实践,缺乏一定的引导性,导致学生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高,进而促使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兴趣不佳。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使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贯穿到实践中。

2.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原则

2.1 面向行业需要原则

在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中,要坚持面向行业需要原则,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的将理论知识贯穿到到实际生活中,知行合一,进而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思政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良好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发展中更好的适应社会变化、适应岗位需要。

2.2 能力、知识、人格协调发展原则

在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中,要坚持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原则,实现思政课程体系既能够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能够使思政课程实现育人成效,健全学生人格,进而提升高职思政教育整体教育成效。 事实上,知识、能力、人格是教育领域中的三大要素,也是学生成才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更是显现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基本要素。

2.3 社会性原则

高职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只有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学会理性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做出规范,实现教育育人目的。基于此,在高职思政教育中,要遵循社会性原则,将社会问题与知识内容相融合,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了解、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增强学生对社会实践能力,进而实现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3.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策略研究

3.1 完善课程内容

新时代下,高职思政教育应该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完善高职思政教育课程内容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思政课程改革内容,能够进一步促进高职思政教育改革实施,进而极大的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质量。

其一,高职思政教育应该对传统单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同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思政教育应该积极占领互联网平台,开展互联网思政课程教育,满足当前学生学习需要。

其二, 高职思政教育课程应该适当的压缩课程理论知识内容,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知晓思政课所传授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与生活实际的相连性,并且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变化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其三,高职思政教育在拓展课程内容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课程内容载体不能够局限于教材知识,教师要提前整合知识内容,将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案例、岗位案例,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知识内容去探索、分析知识,增强学生理解知识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感悟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2 创新教学模式

新时代下, 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应该从内容上进行创新,同时还应该在教学手法中进行更新。 教师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还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一,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能够将知识内容以生动化、 形象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一个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改变教学模式单一化模式。 例如:微课、慕课教学,超星等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与学生互动来传授理论知识,便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内容。

其二,探究式教学模式,思政教育领域应该改变传统单一授课模式,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实现知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进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整合知识内容布置给学生,根据知识内容给学生提出相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了解的知识去探索、分析问题,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丰富自己,进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笔者在讲《毛泽东思想与中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创新教学方式,在班级中开展了舞台剧汇演的实践活动。笔者让学生从1840-1949 年期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中任选其一,通过分组方式让学生自行查阅选定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撰写汇演大纲、自制道具,然后演出相关历史事件,观看的同学在演出结束后对该组进行提问,问题要针对演出的事件进行。教师辅以回答。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对中国革命史有了跟深层次的理解与认同,更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实际证明,这种时间课程寓教于乐,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更加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

其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知识内容制作教学视频,运用QQ 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对知识内容实现自主预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预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疑惑。

3.3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高素养人才是具备知识、能力、人格于一体的人才,高职思政教育课程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进行变革,才能够实现育人教育模式,进而才能够促进思政教育改革的实效性。

新时代下,高职思政教育应该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实践提供支持,学生才能够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在实践中增强理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然而,受到传统教育影响,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标准过分注重学科本身,却忽视育人成效,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丧失,育人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基于此,高职思政教育课程设置应该贴近于学生、贴近于社会发展需要。 高职教育可以借助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志愿者公益活动,提升学生合作、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例如:学校应该为学生实践通过平台,多关注于社会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帮忙,让学生当一天保育员,使学生能够多与儿童相处,增强学生爱心,磨练学生的个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服务,为老年人表演节目,缓解老年人孤独、寂寞的心,增强学生尊老爱幼思想意识,进而健全学生人格。

由此能够看出,高职思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站在多角度、多方位审视社会发展需要,使高职思政教育融入生活,使课堂更接地气。

4.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是高职思政教育改革的落实点,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具有密切相连性。 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思政教育在课程改革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融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坚定学生的信念,提搞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进而促进高职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实施。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思政高职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