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转玲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在经济转型时期,面对材料价格上涨和日益 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企业如何降本增效、严控风险、获得最大化收益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唯有转型,向管理会计发展,用更好的经营理念,更好的管理体系和信息质量,指导企业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保障企业持续稳步发展。要转型,必须依靠先进技术和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财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财务共享服务和财务机器人的引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营,取代了传统会计核算方式,将大量重复性的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集中处理;财务机器人的推出,取代人工进行会计做账,大大释放了财务人员,使他们从任务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为企业规划预算、战略决策等提供支持。
高职院校作为向企业输送财会人员的重要阵地,要顺应潮流,锐意进取,积极调整会计类专业的培养方式,要重管理,重实践。在加强学生核算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沟通合作和战略决策等能力的培养。
2014 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加速推动财务共享发展,实现财务向管理会计转型。
2016 年6 月,财政部颁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表明我国积极推进企业管理会计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017 年,财政部会计司公布本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继续研究制定相关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财务机器人的推出,大大释放了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促使财务人员转型。
财务人员要转变以往只在财务部门做账的观念,成为管理会计人才。要走进业务,深入流程,梳理业务流程情况,成为融入业务的会计员。要走进数据,对本企业的财务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制度、流程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管理决策者提供改善方向。要借助信息技术,最短时间搜集行业、竞争者的数据,并实时分析,了解行业变化趋势,掌握竞争对手动态,参与企业规划决策。
财务人员要站在企业战略规划决策的角度,应用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整合,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事前预算管控、事中和事后的风险控制,真正成为企业管理人才。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会计是会计基础核算的理念,即会计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对会计要重在管理实践缺乏太多关注。在会计类专业中,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地位偏低[1]。从课程设置看,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体系较健全,一般包括基础会计及相关的手工实训、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财务报表、核算岗位实训、综合会计实训等课程,并配备相对应的实训实验室。这些课程分配的课时几乎占了整个专业的90%以上,而管理会计则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甚至不开设,地位低。即使开设,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只将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及部分短期经营决策列入内容进行讲解,部分理论知识、前沿知识很难在较短课时内开展,更无从开展实践教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过去较长时间内,财务人员只从事传统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做会计报表供外部信息使用者参考,很少让会计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为不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管理会计课程中很多内容涉及数学,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分析、统计能力,这对很大部分高职院校即使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可逾越的难点。学生理解难,掌握起来吃力,又加上财务会计一直以来居于重要地位,因此很多高职类院校减少管理会计课时,有的纯粹取消该课程教学,管理会计地位低下。
受传统财务会计课程体系设置、考证、竞赛等因素的影响[2],绝大部分会计老师把精力集中到核算会计的教学中,而忽视管理会计教学研究。管理会计教师队伍人数少,而且大多数管理会计老师是从“学校”走入“学校”,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也很少有进修或者培训的机会。虽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鼓励教师去企业顶岗实习,但所去企业相对规模小,会计部门大部分是传统会计模式,即使大型集团企业,但由于会计信息的保密性,顶岗老师真正能体验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有限。教师对信息化导致管理会计发生的巨大变化不能及时感知并学习,教学内容和选取案例陈旧,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现实严重脱钩。
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一般都是以讲授为主、课本内案例分析为辅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只是单纯的按照课本把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理论讲解,虽然讲解了成本性态、本量利、经营决策等相关内容,但很少有教师去思考这些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作用于企业管理,只是单纯的就理论而理论。即使有引入案例,也只是课本案例,选取的案例陈旧古板,没有真正的放置于企业实践的实际案例,只是对方法的简单应用,主要在于强化和巩固学生本次所学的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加深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不能很好的体现现阶段我国各类型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面临的实际问题。
会计类专业对应的财务会计类课程很多有对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软硬件设施支撑,并配备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核算中心实训室、手工记账实训室等,这些主要集中在核算岗位、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分析、出纳岗位等传统会计上,管理会计的实践教学建设大大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即使本科院校也对管理会计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充满困惑,相应的实践资料也非常欠缺。即使有,在最后大部分又转回到传统会计上来了。缺乏一款较独立完善的管理会计实训软件用于实际教学。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设立管理会计实训室,对管理会计如何实践无从下手。
需要适时修订培养方案,摒弃或减少原来核算课程的课时,增加管理会计类课程的教学课时。在管理会计课程之前增设管理会计导论,内容为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基本概念和方法、近年来管理会计发展的前沿动态尤其是财务共享服务和财务机器人等智能化的新的会计理念、管理会计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树立企业管理会计意识,了解会计发展动态。在管理会计课程之后设置中级管理会计课程,重点学习管理会计前沿理论,比如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价值链管理会计、责任会计等。同时在管理会计课程中穿插财务共享软件实训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设财务共享沙盘模拟实训课程。
财务共享软件教学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成员以组为单位,分角色、定岗位,按照软件既定的流程完成有关财务共享的基础设置、业务和组织规划、业务处理、运营分析等操作,教师要针对每节课的目标,讲授相关知识、软件操作流程,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财务共享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用沙盘模拟企业[3]背景、业务流程现状,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时的主要因素、业务流程及运营管理等有关内容做成实物模型,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扮演不同岗位角色,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目标、组织架构、职能定位、办公选址、业务范畴、运营管理等进行模拟,借助沙盘盘面和沙盘模型,共同研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及运营管理的主要流程。通过模拟业务流程过程,学生要会分析对比各子分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否存在分歧,其分歧点在哪里,能否根据目标达成一致?学生要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成后企业的业务管理目标、业务流程是什么,同时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的环境、信息系统和建成后遵循的规章制度进行讨论确定,在沙盘盘面上就对应的沙盘模型放置到正确的位置上。
模拟实训完成后,各组分别进行展示,对本组沙盘实训的各个步骤进行讲解说明。教师对模拟结果作点评,并现场打分,同时就模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亮点作总结。最后各小组就模拟的实验过程及预期达到的效果作总结报告,书面稿提交教师。
通过开展财务共享实践课程,帮助学生认知和架构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框架,使学生在较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共享中心的业务运作、管理流程和工作内容等,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团队合作交流和处理企业实务的能力。
加强“管理会计”任课教师的职业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型管理会计会议,了解管理会计的发展动态;鼓励任课教师走入企业,进行企业顶岗,熟悉企业业务流程,用财务的视角分析业务、指导业务,把适当的业务做案例[4],形成实践教学范本。教师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熟知,并能自如地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沙盘实训课程和软件应用课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管理研讨交流活动,并从制度上保证有机会、有时间、有精力参与。
除了传统讲授外,管理会计教师要借助“互联网+教育”等平台,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推进“微课”、“慕课”[5]等教学,用图片、动画、音频[6]等辅助手段,提高学生视频趣味性、直观生动性,通过问答形式进行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组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下收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管理会计案例竞赛、财务共享服务流程竞赛、财务决策、全面预算竞赛和财务共享软件竞赛等,考核学生用管理会计的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团队协作、创新能力。
进行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学生通过在企业实地实习,能真正地感知管理会计的实用性,并会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融入实践。聘请企业专业人员走进校园授课、开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政府和市场动态,感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此外高职院校要与软件供应商进行合作,建立管理会计实训室,应用管理会计软件诸如财务共享软件进行校内专业实训,提供真实的管理会计环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直接参与模拟企业经营运作,将企业经营决策的理论方法与实际模拟相结合,培养学生决策能力,提高学生的管理会计水平,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信息技术时代,财务共享服务的引入,使得大部分财务人员从传统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转向规划预算、成本控制、战略决策等领域,财务人员转型成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作为向企业输送管理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与时俱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新型管理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