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华,王爱珍,丁元华,金亚明
(泰州市中医院,江苏泰州 225300)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气急、咳嗽、胸闷等,凌晨和夜间症状比较严重,多与环境、气候、饮食、遗传、药物等因素有关[1],其发病时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对于小儿患者还会极大地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及时、有效治疗十分重要。为了观察止喘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本文将7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象开展研究。
从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抽取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2-3]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标准,年龄在3岁以上14岁以下,愿意配合调查者;排除标准:排除近3个月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支气管存在异物以及合并先天性肺部疾病的患儿,排除本次药物试验过敏者。收治时间是2014年8月1日—2016年5月31日。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不同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n=36):男患儿数∶女患儿数 =19∶17;年龄范围(4个月~8岁),平均年龄(4.12±2.20)岁。B组(n=36):男患儿数∶女患儿数 =18∶18;年龄范围(5个月~9岁),平均年龄(4.34±2.31)岁。A组和B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一组采取常规综合疗法(B组)。常规综合疗法包括镇静、止咳、吸氧等,每天静脉滴注10~15 mg/kg利巴韦林(厂家: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263;规格:1mL×0.1 g×10支)。一组在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止喘灵(厂家: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10910007;规格:2mL×10支)雾化吸入治疗(A组)。将1mL止喘灵注射液和30~4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混合后置于超声雾化器药皿中,一次雾化吸入20 min,一天2次。
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统计症状缓解及体征消失时间,评估治疗效果。
显效标准:肺部哮鸣音消失、咳嗽症状明显改善、呼吸平稳。有效标准:肺部哮鸣音与治疗前相比减少、喘息改善、咳嗽好转。无效标准: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计算A组和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
将症状改善时间、体征消失时间(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治疗总有效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输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对比发现,A组患儿咳嗽消失、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以及气促缓解时间均较B组患儿更短,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组支气管哮喘患儿症状改善和体征消失情况 (s)对比d
注:数据组间对比(P<0.05)。
?
由组间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可知,A组明显高于B组,P<0.05。数据见表2。
表2 2组支气管气喘患儿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对比 %
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多种细胞与细胞组分共同作用引发,会增加气道反应性,导致多变性、可逆性气流受限[6],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在清晨和夜间症状会加重[7]。小儿由于呼吸道等多个系统未发育完全,更容易患病,可能与存在家族史、相关过敏史有关,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导致气道重塑和发生不可逆性的狭窄[8-10],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哮喘治疗周期长,需合理用药以控制病情发展,保护患者的肺功能。
常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但远期疗效不佳[10]。止喘灵注射液属于纯中药制剂,药物成分包括洋金花、麻黄以及苦杏仁[11-12]。以现代药理学进行分析,洋金花中包含的生物碱能够对乙酰胆碱起对抗作用,达到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效果;麻黄可抑制乙酰胆碱或组胺引起的呼吸道阻力升高症状;苦杏仁主要成分是苦杏仁苷,肠道微生物酶会在消化道将其分解,也可被自身所含的苦杏仁酶分解,转化为微量氢氰酸,镇静呼吸中枢[13-14]。总之,止喘灵能够阻断M胆碱受体,对呼吸道腺体分泌进行抑制,使支气管阻塞症状减轻,换气功能增强,还可促进大脑呼吸中枢兴奋,调节大脑皮层网状结构[15],镇静效果显著。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能够将药物分解为微小雾尘,进入机体后直接抵达病灶发挥作用,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间接减轻不良反应。
结果部分显示,A组患儿症状改善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较B组更令人满意,P<0.05,提示止喘灵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改善咳嗽等哮喘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本次研究与其他研究报道[16]结果相似,认为止喘灵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方面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
综上可知,止喘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