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犍为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四川 乐山 614400)
目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提高血液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依据[1]。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血液标本的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对血液检验的准确度产生不良的影响[2]。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血常规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探讨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
选择我院血液检验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临床异常采集血液标本作为异常组,一共80份。将临床正常血液标本作为作为正常组,一共80份。
1.2.1 检验仪器和试剂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产自中国深圳迈瑞,型号BC5180),试剂为迈瑞配套试剂。
1.2.2 采集标本 清晨采集空腹经肘静脉血,量约为3ml,进行检验。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样本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n)表示病例数,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分布的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正常组和异常组的电解质、肌酐、尿酸及葡萄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正常组和异常组血液指标中电解质、肌酐、尿酸及葡萄糖结果对比(±s,mmol/L)
表1 正常组和异常组血液指标中电解质、肌酐、尿酸及葡萄糖结果对比(±s,mmol/L)
组别 钾 钠 氯 肌酐 尿酸 葡萄糖研究组 3.87±0.15 140.10±43.26 96.05±12.82 132.12±15.24 115.8±15.25 12.05±2.31对照组 2.87±0.11 180.10±38.52 66.05±11.42 105.12±14.28 295.80±14.01 40.05±2.28 t 5.34 5.82 6.11 7.05 5.28 6.3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正常组和异常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见表2。
表2 正常组和异常组肝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本次研究中发现正常组和异常组的电解质、肌酐、尿酸及葡萄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正常组和异常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本文认为造成标本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通常,采集血液的时间在早晨空腹的时间段抽取静脉血,那么医院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最高的,但是空腹时间过长就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3],如果空腹时间达到甚至超过了48小时,那么血液中的清胆红素会翻倍增加,血糖水平会因长时间的空腹而大幅度降低,其他的血压成分也因空腹时间过长而发生明显地改变。另一方面,酒精的摄入也会导致血液成分的标本值增加,例如血浆乳酸以及乙酸盐等等。除了空腹时间和酒精的摄入会对血液成分有所影响之外,如果病患者使用过抗生素或者接受过输液,那么应当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以及接受输液完毕后的两个小时之后,方可进行血液采集检验,对于为重病患者或者低血钾的病患者,血液采集时间最佳好实在餐后的时间段[4]。
为了减轻病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实践上,护士通常会直接从原本的输液通路中、同一侧的部位血管进行血液采集,但是这样所采集的血液会因为有其他液体的摄入而有所稀释,所以,应当从不同测的部位进行血液采集,并且应当避免在静脉输液后的枕头进行血液采集。
溶血会使得血清检测值明显的增高,红细胞内含量过低也会稀释血清,降低检验结果,因此如果出现溶血的情况应当重新采集血液进行检验[5]。
血液采集完毕之后送去检验的时间应当在采集血液后的15分钟之内,与此同时,进行抽取血样、递送以及检测的时候必须要求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进行。
综上所述,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涉及到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的发生、送检的时间等等方面,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血液标本的管理,从而保证血液检验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