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水 谭立红
【摘 要】近年来,金郝庄镇葡萄种植户白粉病、白腐病、苦腐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葡萄;常见病;防治方法
1葡萄白粉病
(1)果实受害: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霉,擦去白粉,表皮呈现褐色花纹,最后表皮细胞变为暗褐叶片受害:在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质霉,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新枝蔓受害,初呈现灰白色小斑,后扩展蔓延使全蔓发病,病蔓由灰白色变成暗灰色,最后黑色。
形态特征:称葡萄钩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闭囊壳直径84-100微米,附属丝10-30根,多隔膜,顶端卷曲。子囊4-6个,椭圆形,大小50-60×25-35微米,子囊孢子4-6个,椭圆形,大小20-25×10-12微米。无性阶段称托氏葡萄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特点:病原菌属子囊菌类钩丝壳属。无性世代属半知菌类粉孢属。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上或芽鳞片内越冬,来年春季产生分生袍子,借风力传播到寄主表面;菌丝上产生吸器,直接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菌丝则在寄主表面蔓延,果面、枝蔓以及叶面呈暗褐色,主要受吸器的影响。病害一般在7月上、中旬至9-10月均可发生。
病菌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葡萄白粉病危害的叶片入寄主组织后,菌丝蔓 延于表皮外,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28摄氏度,空气相对温度较低时也能萌发。葡萄白粉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渐入发病盛期。夏季干旱或闷热多云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葡萄栽植过密,枝叶过多,通风不良时利于发病。
(2)发病条件: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葡萄钩丝壳菌(Uncinula necator)。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受害组织或芽鳞内越冬,第2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穿透表皮进行初次侵染,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干旱的夏季和温暖而潮湿、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一般6月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病达盛期,9~10月份停止发病。
(3)防治方法:①清除菌源。秋后剪除病梢,清扫病叶、病果及其它病菌残体,集中烧毁。
②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及时摘心绑蔓,剪除副梢及卷须,保持通风透光良好。 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和根施复合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③葡萄白粉病重點发病月份:辽宁等北方地区一般6-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广东、湖南及上海等地,于5月下旬至7月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④在葡萄芽膨大而未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40~50倍液6月开始每15天喷1次波尔多液,连续喷2~3次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药防治,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倍喷雾,10%氟硅唑1500倍喷雾、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 000倍液,乙嘧酚控白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醚菌酯控白8000~1000倍液,200/0三唑酮硫三唑酮·硫磺悬浮剂20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
2葡萄白腐病
2.1病因及发生规律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该病发生的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土质粘、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植株个体负载量大的发病也重;果实进入着色与成熟期,其感染程度也逐年加重。散落地面及表土中的病原体是来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存活3年以上。在僵果上分生孢子器的基部可存活10年以上。分生孢子靠雨水溅散而传播,经植株伤口入
2.2发生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新梢、穗轴和果实。发病初期首先从离地面较近的穗轴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发病首先在基部变为淡褐色,软腐,后全粒变褐腐烂,果梗干枯继缩
2.3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体:在生长季节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时剪除病蔓;秋季收获后立即收集地面落叶、穗、粒及其他病残体,清扫干净,清除侵染源。(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提高结果部位,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及时绑蔓,摘心,打副梢和适当疏叶疏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搞好排水工作,降低湿度。
(3)合理施肥:施肥以施基肥和有机肥为主,花前追施活量氮肥,促进枝蔓生长。结果后,氮磷钾配合施用,并适当补施微肥,提高植株的整体抗病能力。(4)药剂防治:葡萄结果后,经常检查下部果穗,及时摘除病粒病果。发病地块可采用50%退菌特5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80%乙磷铝800倍液等轮换喷施。重病园可于始发期向地面撒施灭菌药,可用福美双1份、硫磺粉1份、碳酸钙2份混合后每667m2撒施1.5-2kg,每隔半月撒施1次,共3-4次,同时与喷施农药相结合,可喷绿风雨交95500倍液;或者采用灭菌肥IⅡ型3000倍液各喷2-3次。
3葡萄苦腐病
3.1症状特点
葡萄苦腐病为害当年生枝囊,叶片和果穗。梢至发病,首先在新梢基部的第二、二节上,其表皮颜色逐渐变为浅竭色,叶柄基部逐渐变为灰褐色,后失水皱缩,叶柄下垂,叶柄基部叶片萎焉、干枯,但不脱落,新梢基部逐渐变为灰白色,后期产生黑色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第一片叶下垂后,接着第二、三、四片叶依次萎蔫、下垂,随后逐渐蔓延到穗柄、穗轴、整个果穗。时果粒有苦味,得病颗粒软腐后易脱落,不脱落的颗粒继续皱缩变干,并牢固地挂在树上不落。
3.2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及菌丝体在病枝蔓、病果、病叶等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末条件适宜,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进行初次侵染。侵染发病后,感病部位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该病在生长季节有两次发病高峰,第1个高峰在新梢基部木质化前感病,6月底至7月初新梢木质化时症状明显表现,这时主要为害新梢基部及其叶片。第二个发病高峰在7月到9月,主要为害果实,大多发生在果实着色后,这时病情发展很快,对产量影响很大。
3.3防治措施
(1)消灭越各菌源:冬季修剪后要彻底清扫果园并集中烧毁;春天葡萄芽萌动时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混合液,或喷40%福美砷200倍液可湿性粉剂,以铲除越冬菌源。
(2)加强田间管理和喷药保护:葡萄生产季节及时绑蔓、摘心和去副梢,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及时剪除病枝、病果集中烧毁,减少田间菌源。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50%退菌特500-800倍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800-1000倍可湿性粉剂;或40%福美砷500倍可湿性粉剂或1:0.7:200倍波尔多液,均能有效地控制该病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