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逐渐由“平面化农业”向“立体化农业”转变。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农业基本上属于“平面化农业”,农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层次、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农业经营方式单一,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业功能和增值途径也相对单一。90年代之后,随着国民经济快速提升,国民收入和消费层次拉开,农产品市场需求呈现层次化、多样化特点,农业经营主体也呈多元化,由小农户为主体向以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和小农户等多种经营主体共存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由全国大一统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向多种方式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延伸,农业一二三产融合也在深化拓展。当前,农业发展由数量供给向质量供给转变,由物质生产向服务增值拓展,农业发展外延不断拓展,内涵更加丰富,已完全由过去“平面化农业”向多维度“立体化农业”转变。
加快推动“立体化农业”发展,迫切需要所有涉农工作者摒弃“平面化农业”发展理念和思路,全面认识“立体化农业”的发展特点、规律和要求,按照“立体化农业”的视角和思维重新审视、研究和评判农业发展的优劣势,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确定发展重点,科学探索适宜的发展策略。
一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平面化农业”是相对简单的农业,解决好“发展什么”和“在哪儿发展”基本解决了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立体化农业”除了解决好这两大问题外,还要解决好“为谁发展”“依托谁发展”和“怎么发展”等问题。要按照“立体化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找准发展定位,明确产业发展重点,统筹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发展各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各功能协同,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
二要扎实做好研究和规划。“立体化农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特殊性,为顺应“立体化农业”发展要求,必须组织力量加强对河南省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研究清楚今后河南省各个主导和特色农业产业如何应对市场层次化、多样化需求问题,如何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和增值途径,如何提供政策保障。以小麦产业为例,河南省高、中、低质量层次的小麦适宜区域、发展规模、发展主体、产业体系、发展策略和保障政策等都应研究清楚,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从而指导河南省农业提升对市场的适应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但是,当前农业研究和规划多是建立在“平面化农业”研究和规划的基础上,对产业体系化研究不够,从立体化视角对农业研究得更少,对“立体化农业”时代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作用不强。
三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立体化农业”发展,要求政策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体系更加完善,施策更加精准,必须明确政策支持市场定位、区域重点、依托主体、发展路径、支持方式等内容。但是,当前推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协同不够,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较多,政策目标不够清晰,支持范围和内容过于宽泛。“立体化农业”一方面要求政策的针对性更强,另一方面要求政策体系构建更加完整,要求各部门的政策措施协同配套、紧密衔接,形成目标一致的完整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质量导向和绿色导向,完善政策体系。
四要加快构建产业体系。立体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指适应不同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的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只有将生产高品质的生产主体与加工、营销高品质的加工主体沟通衔接,形成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构建高品质农业发展产业体系,才能推动高品质农业发展。同样,高品质农业是整个农业发展的风向标,对整个农业发展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中、低档农业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消费转型,中低端农业向高品质农业发展转型是大势所趋。高品质农业占整个农业的比例高低是评判农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农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建立立体化的现代农业体系,就是要加快提升自身应对中高端市场需求的能力,由中低端产品农业向中高端产品农业推进和发展。
五要建设好人才和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在“立体化农业”背景下,由于市场需求的层次化和多元化,农业发展呈现差异化、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产业技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生产大众农产品的技术要求不高,但是生产有机、绿色专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要求就比较高;大规模农业生产基地要求的农业技术主要是以生产为主的单项技术,但具有生态循环和休闲观光功能的农业产业园要求的技术体系就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加快培养适应不同发展要求的技术人才、规划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群体,加快研究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农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加快技术储备,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支持“立体化农业”全面发展。
(来源:http://www.haagri.gov.cn/portal/news/viewContent.html?id=21256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