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李伊
(珠海市平沙医院,广东珠海 519055)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非常高的致死率,其能够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是休克,并且还会造成对心脑血管的持续性损伤[1]。各大医院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每年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患者死亡的例数高达100万,所以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早期的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2,3]。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早期识别和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现将具体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在43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3.2)岁。总结患者的梗死部位,其中心肌前壁梗死有14例,心肌下壁梗死有13例,广泛前壁梗死有10例,前间壁梗死有13例。对患者进行心电图以及各种数据的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早期症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急救护理措施。
1.2 早期识别方法 首先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护理人员接收到患者之后,需要对患者的疾病史进行了解,然后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查,若是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护理人员则需要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关的救治措施。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对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进行分析,一般心肌梗死的位置是前壁或者是侧壁,快速型心律失常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心肌梗死的位置若是下壁或者是后壁,缓慢型心律失常就会更容易出现;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来说,通常采用电复律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需要给患者接入除颤电极,这样一旦发生危险情况就可以立即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4]。
1.3 护理措施 (1)当患者出现心动过速的状况时,通过电复律的急救措施能够更快地恢复患者的稳定;当患者出现心室颤动的状况时,要对患者采取除颤的措施,这样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避免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破坏。(2)建立两条治疗药物的静脉输送通道,其中一条为常规药物的输送,一条为心律失常药物的输送,在选择静脉通道的建立位置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选择弯路少、韧性好的通路;并且药物的输送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输送速度,以免出现不良反应。(3)由于患者对自身情况的了解程度不高,并且不熟悉相关的医学知识,所以很容易产生恐慌的心理状态,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安抚,使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采用率表示。
在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均恢复健康。所以本医院的护理有效率为94.0%。可见本医院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措施还是有一定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早期识别和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通过对实验结果数据显示,在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均恢复健康。所以本医院的护理有效率为94.0%。可见本医院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措施还是有一定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来说,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是非常关键的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