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莹
(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33;2.商丘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他明确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1],同时,他还强调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
大学阶段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思政课教师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支力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深刻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4]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把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下去,在进教材的基础上,实现进课堂,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自觉遵循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5]因此,思政课要为学生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接受、信服,内化于心,增强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坚实的学术积淀,换言之,即先要解决好自身的内功问题,才能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思政课教师,想要做到用理论说服学生,自身必须掌握彻底的理论,把经典理论与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不断拓宽加深自身的理论积淀。深厚扎实的理论始终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马克思曾经这样说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教师自身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才能有底气有自信去教育学生,自己真信真懂,才能感染学生,以教师的理论自信带动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最新成果的认识、领会和吸纳,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于心,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7]要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要学习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深入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具体实践中的方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深入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著,以及相关的人文社科的经典原著,在经典著作中汲取认识现实、解释现实、指导现实的理论力量。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古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诗外”,丰富生动的课堂背后是扎实严谨的学理支撑。宋代大学问家朱熹有一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那些大浪淘沙,经由历史筛选出来的经典著作就是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之源,这些丰富的资源也只有在教师学习、吸纳、融入到自身的理论体系中,才能塑造出富有穿透力、影响力、吸引力的课堂,打造出思政课的“金课”。
目前的现实却是,这一代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有着上一代人无法比拟的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他们占有的资源甚至比老师还要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思政课对于学生来说,比不上专业课的陌生艰深,表面上来看好像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仅靠信息的罗列已经不容易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面对这种现实,教师们也在采取各种方法使课堂上的 “低头族”抬起头来,部分思政课教师依赖花哨的教学技巧和吸引人眼球的网络资源,然而形式上的“刺激”对学生的吸引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可能猛一听很有趣,但是听过也就忘记了,不能真正深入地把理论讲深讲透,甚至根本就不讲理论,只讲热点新闻,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解决学生的困惑、指导学生的成长,当然也就不能达到内化于心,奠定学生思想基础的目的,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入脑入心”的基本要求。因此,仅仅依靠某些形式上的技巧,只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想要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只有依靠自身踏踏实实地读懂读通读透经典著作,用理论的穿透力来说服学生,为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成长期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而不是花哨的、一听而过的热点八卦新闻。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理论积淀是本,教学技巧是末。当然,这里不是否定教学技巧、网络资源的使用,不可否认,一些新媒体、多媒体的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确实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而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学技术和手段要在科学、清晰、严谨的理论讲述的基础上使用,这样的使用才是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是在没有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把技巧当作雪中送炭。
那么思政课教师要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积淀,从而为思政课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呢,或者说教师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怎么划分和界定呢?
首先,理论素养的内涵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成果。《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也是思政课实施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思政课教师理论基础的根基和主线。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三大学说体系,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被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具体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又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逻辑关系。读透《共产党宣言》,才能清楚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明白前路多艰、任重道远;读透《资本论》,才能理解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读透《德意志意识形态》,才能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理论,明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也让我们认识到实践观点的重要意义、辩证法思想的博大精深。
其次,理论素养的外延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经典理论。人文社会科学都是相联相通的,作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和资料也是多方面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教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内容都要有所涉猎,可能从某种角度来说,要求教师是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是一个杂家。当然,目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来源都是很多样的,除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一般认为的本专业人士之外,还有来自上述提到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诸多专业,这对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丰富性是很好的促进。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做深做专自身专业的同时,对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也要有相对深入的学习和认识,而学习和认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阅读经典著作。如哲学的经典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三大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小逻辑》,而这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经济学方面,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密尔的《功利主义》、《论自由》,罗尔斯的《正义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等。亨廷顿指出:“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文化集合和最广泛层次的文化身份认同。”[8]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教师必须要学习和融入的,能够在课堂上熏陶、传导给学生的,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为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源泉。思政课如果能够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素养,把传统文化的资源结合授课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中,用一种深沉厚重的文化去影响学生,无疑将会大大提升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会显著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深厚的理论素养一方面给了教师进行教学的广博资源,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纵横捭阖,这种丰富的积淀也给了教师自信,给了教师说服学生的自信,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用自身的理论素养、专业魅力说服、引导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思政课教师提升理论素养的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精读经典著作是基础;参与学术研讨活动是手段;而理论联系实际则可以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理论。
作为思政课教师,无论教学和科研,都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作基础,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提升理论素养的最基础步骤就是,踏踏实实阅读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经典著作,要精读,要读懂读通。无论哪个学科,没有几篇经典著作打基础,做学问是没有根基的。什么才是精读,首先要坚决克服浮躁心理和浅尝辄止的不良学风,真正地静下心来读书,理清经典著作的写作背景、基本框架、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时代价值,并思考其现实意义,采用纲举目张的方式,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理论系统化的认识。根据自身的专业基础、学科领域,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既有专业深度、又有学科广度的理论体系。唯有如此,思政课教师才能在社会思潮激荡碰撞的过程中,通过有理有据的比较论证,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和说服力,拥有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权,思政课才不会流于无物的空洞和教条的形式;其次要做文本阅读,读经典原著而不是他人的阐释,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相关学科经典著作,“认真梳理百年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史,可以看到,那些随着时代问题的凸现和转换而生发出来的对马克思思想形形色色的阐释,大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而基于扎实的文本基础、理性的研究态度而作出的深刻的历史观照和现实透视,却具有恒久的价值。”[9]
提升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师自身进行扎实细致的经典阅读是前提,但同时也需要与他人进行学术研讨,沟通交流思想,伟大教育家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研讨、辩论的过程中厘清思路、坚定方向、反思不足,在知识、思想的碰撞交流中激发灵感的火花,丰富理论基础,增强理论的深度和广度。首先,应该多参加学术研讨会及各种讲座,既包括本学科的,也可以关注相关学科,甚至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交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不就是19世纪包括“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进化论”在内的三大自然发现吗?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拓宽视野,突破思维定势,及时跟踪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使自己拥有宽广的理论及学术视野,避免个人学术的滞后与僵化,使自身的理论水平永葆生机和活力,保持不断进取、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学术品格。其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会,范围既可以是教师之间小规模的,也可以是师生之间大范围的;成员可以是沉稳渊博的资深教授,可以是新锐大胆的青年教师,也可以是具有新视角新思潮的90后大学生。参与者分享个人所读的经典好书,以及所思所想、心得体会、困惑不解,在交流、质疑和辩论中提升认识、消除困惑,增进理论素养,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0]正如我国在70年代末掀起轰轰烈烈讨论热潮的重大议题: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最终达成的共识是实践,唯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此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关于实践的重要性,习总书记也在讲话做出了强调,他提出,“教师应该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11]。思政课教师应当在自身坚实的理论素养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关注社会现实、强化问题意识,尤其要能对学生困惑的问题作出合乎逻辑和有说服力的解释,使自身掌握的理论能真正反映时代特征、解释时代关切、解决时代困惑。而经典理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历史价值,还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以及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强大力量。在读透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的解读,注重对于社会实践的强烈关注,把理论与实践进行融会贯通,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从而能够对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在此基础上,增进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深度和力度。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首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坐实上下功夫。有理论的清醒,才有制度的自信。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思潮汹涌激荡,要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时代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首先还是要有深入掌握理论基础上的理论自信。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的思想觉悟的工作。”[12]而人的思想教育是一个“浸润”的过程,是长期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改变。肩负重大使命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坚持 “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基本宗旨,全面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提升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对于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的涉猎和积累。使得思政课教师在具备坚实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用精准的问题导向、深厚的理论底蕴、渊博的学术积淀,经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关键平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展示出来,把永葆青春的理论品格体现出来,强化经典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从而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为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照亮学生前行之路,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