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
——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例

2019-02-21 15:50牛森陈向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商丘师范学院产教

牛森 陈向炜

(1.商丘师范学院 校地合作处,河南 商丘 476000;2.商丘师范学院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教育和产业是密切联系并可以相互促进的两大系统,二者的互动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这对任何想增进人类福利的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诱惑[1]。因此深化“ 校地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经之路,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战略突破口,目前已经成为转型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的主要方式,对于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产教融合的目标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归根结底是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根据产业的发展,提升培养满足区域产业发展人才的能力[2]。商丘师范学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豫政〔2015〕41号)等文件精神,积极向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立足本校实际,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和人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一系列创新行动,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化和拓展,提升校企合作的成果与效益,已经成为商丘师范学院转型发展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做好顶层构建,主动拥抱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商丘师范学院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使学校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3]。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为学校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河南省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加快对接“一带一路”,打造河南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网络经济大省,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巨大,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为商丘师范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商丘市围绕“五市”战略定位,加快新型“四化”步伐,着力构建“一心一廊两轴五组团”发展格局,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火文化、商文化、汉梁文化、古城文化等商丘独特的文化资源研究和传承创新作为发展方向,加速了商丘师范学院与地方多维度密切合作,为学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建设指明了道路,为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原经济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这“三大国家战略”,为河南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商丘市经济实力日趋雄厚、产业特色突出、中小企业活跃,为产教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和条件。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举措,高校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根据区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建设校企联动的协同创新平台,研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先进技术转化途径,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入选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以来,商丘师范学院进一步强化了校企合作、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协同创新工作取得突破性成绩。

商丘市发展规划和发展格局,加速了商丘师范学院与地方多维度密切合作,为学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建设指明了道路,为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提供了强力支撑。特别是2016年1月20日与商丘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政府和企业支持学校发展的力度明显增强。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加快转型发展

2016年,商丘师范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主线,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驱动、集群发展、开放合作”五大战略,实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用技术创新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大提升,推动了学校产教融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作为师范类学校,遵循国家和河南省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新要求,我们积极变革,主动转型。2011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以培养特色应用技术类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2014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并将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大学这一战略目标纳入学校章程。2015年,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6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大学的奋斗目标。2017年,遵循“资源集聚,协同育人,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成立了“商丘师范学院合作发展联盟”。2018年,商丘师范学院产教融合发展论坛暨校友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并被河南省民政厅正式获批;与湖南农科院、商丘科学院、柘城县政府共建的“河南省干制辣椒产业技术院士工作站”获批为省级院士工作站。这些工作成效的取得进一步证明了商丘师范学院产教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大好局面。

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提升质量,打造特色”的原则,围绕河南省实施的“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四个河南”建设和商丘发展定位,依托原有师范类学科专业的综合优势,对接需求,整合资源,经历“增设应用技术类专业稀释师范类专业比重,关停师范类专业集中发展应用型专业,改造传统专业集群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专业调整建设,逐步构建了“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先进制造配套服务、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服务、文化创意”等为主体的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商丘主导产业的学科专业体系。

坚持“需求导向,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原则,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生产经营规律有机衔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分流发展,着力推进“双创”教育,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坚持“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协同创新,服务地方”原则,着力打造三级科研平台,实施高层次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应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在新型电机开发、经济作物脱毒苗研发、城乡规划、功能性食品开发与药物合成、建筑物加固维修技术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服务,以及汉梁文化、商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受到社会有关方面高度重视,赢得商丘市大力支持,形成了“校市合作、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总体上看,经过对学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商丘师范学院的学生规模、师资队伍、实习实训设施条件、专业设置、骨干专业、校企合作等都实现了较快发展,为河南和商丘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奠定了建设特色应用技术类型大学的坚实基础。先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南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并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确立为“十三五”产教融合示范工程建设单位和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校等省和国家重点支持项目。

二、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商丘师范学院在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主要通过政企、校企和企企互动与合作育人,沟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学校、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的联系,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和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致力于实践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的提高是我们的目的和愿景。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 变“单通道”为“多通道”,实现合作机制的多元化

为有效促进行政、事业、企业各单位与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寻求产教融合发展与协作的平衡点,集约人才培养成本,提高各方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商丘师范学院成立了合作发展联盟。合作发展联盟以战略目标的形式予以提出,适应了我国现阶段产学研深度结合的发展方向,合作发展联盟作为一种公益性校企合作服务平台,是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本着平等原则自愿结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联合体[4]。它将改变由学校向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输送人才的“单通道”,变为企业和学校多向交流与合作的“多通道”,加强了人才需求市场和人才培养单位的对接和合作,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全要素服务。联盟旨在通过成员之间开展信息沟通、人才培养、业务合作、资源共享、课题研究、政策咨询等共享性活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多方联动寻求学校、企业、社会与学生的需求点和平衡点,实现合作共赢、互为支撑的合作格局。

(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以往的校企合作,企业数量少,需求有限,对学生培养和提升作用有限,既不能满足学生成才需求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多样化要求,难以兼顾到各方利益,是较为松散的合作方式。建立合作发展联盟,形成了“面对面”的合作模式,促使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校企合作为双方或多方联动,达到了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联盟成员单位的合作领域更加宽广,从单一的校企合作变成校—企、校—校、企—企、校—企—校、企—校—企合作,拓宽了合作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5]。合作发展联盟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相互间的信息沟通,相互参与各种合作与交流活动,进行各种形式校企合作项目,相互优先使用科技成果的权利和义务,人才的交流和使用,教育科研平台和生产实训基地的使用,相互宣传企业和企业文化等多方位全覆盖的资源共享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变“被动接收”为“订单制”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和生产创新环境,而企业拥有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队伍和良好的生产实践条件,因此校企的深入合作,能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的结合,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研发必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6];另一方面,学校与国内知名企业采用订单制人才培养方式,合作共建专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设置课程、编写特色课程教材,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平台等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切实加强商丘师范学院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商丘师范学院主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建立北斗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中科遥感学院和曙光大数据学院4个行业学院,正在积极推进阿里巴巴电商学院、哈森制药学院等行业学院建设,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和机制。

(四)变“教学型”为“行业型”,实现“双师双能型”技术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校政行企多方联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理念,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双向互聘教师机制,学校向行业企业聘请技术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聘请企业家、技术人员和一线技术工人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向学校聘请专业教师担任技术顾问和培训导师。通过构筑企业和学校优质培训平台,共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未来几年,商丘师范学院现有专业技术队伍的应用性研发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能力和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需要大量引进行业企业骨干教师,引进高层次行业领军人物,以适应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全方位的合作将有力促进双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五) 集聚校友力量,深化融合,加快转型发展

在省民政厅和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广大校友的积极参与、学校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于2018年5月11日召开了商丘师范学院产教融合发展论坛暨校友会成立大会,会议旨在落实十九大“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聚校友力量,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商丘师范学院应用型大学建设。因此,遵循“服务广大校友、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需要”的宗旨,以产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扎扎实实做好校友会组织建设,抓紧健全校友会工作机制,积极协助建立各地校友会分会,推动校友会工作进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加强校友联络工作,将校友会建成母校与校友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广泛发动广大校友积极参与母校的产教融合,共创协同育人、合作共赢的教育模式;传承和发展商师文化,凝聚和培育商师精神,为商师学子和母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活力源泉。

(六)拥抱新形势,主动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正从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7]。从国内来看,企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艰巨。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我省和商丘市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产业结构需要升级,企业创新研发能力需要提升等问题。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商丘师范学院目前拥有的创新平台、实验设备、技术人才和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提升商丘市乃至苏鲁豫皖结合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将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合作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撑。

三、 新形势下商丘师范学院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发展建议

(一)明晰发展定位,找准合作伙伴

产教融合涉及多个合作主体,他们对合作的期望也有所不同,要维系组织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首要的是目标定位问题。发展目标是否兼顾各方利益需求,定位是否合理,我们在实践操作中,必须用过程性的标准加以评判,是否与院校、企业、行业的关键目标达成一致, 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实施效果等。其次,找准合作伙伴直接关系到校地合作能否成功。无论是企业与企业的选择和对接,或是企业对高校的选择,若要提升合作的起点,彼此必须充分调研自身潜在的合作者在人力、物力、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看清楚合作共赢的基础是什么,从互动中达成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互惠。特别是对我们高校在科研、技术、人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然,只要符合良性互动、优势相长的需求,有所为有所不为,合作各成员就可以凝聚成一个发展的共同体。

(二)主动深入合作,追求实效目标

在目前形势下,只有强力推进校地合作处,才能促进产教融合。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绝不能“坐等企业或高校上门”,而应该都积极地行动起来,结合专业特点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全面实现以技术支持企业、以企业支持教育的双向双赢合作;尽管我们与企业之间开展了顶岗实习、推荐就业、聘请企业专家上课、举办企业家报告会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但是我们在校地合作的互动介入、彼此交融、产教互赢等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因此,我们要花大力气,用真功夫,把校地合作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合作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形式,合作真正的目的是要通过合作实现校企双方的互惠共赢,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追求。合作的数量,不能取代合作的质量,合作而没有效果,就等于没有合作。因此,在校地合作上,学校与地方、企业双方要真抓实干,围绕合作目标,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与生产实践效率。

(三)加快推进“商丘师范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商丘科学院”建设工作,实现合作共赢

深化与商丘师范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会员单位合作,深入开展科教合作,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实行退出和遴选机制,对没有进行实质性合作的联盟单位适时退出,进一步遴选与商丘师范学院已开展合作或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事业单位进入合作发展联盟。形成由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设、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的新型学校治理结构。学校与商丘市共建了商丘科学院,服务地方产业技术进步,创新创业教育主动融入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行业学院,选派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校园、进课等措施,使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继续为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牵线搭桥,提供合作平台。为商丘科学院即将成立的各类研究所做准备,积极利用商丘师范学院和商丘市政府联合引进博士高层次人才协议,发挥和利用商丘师范学院、商丘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对接地方主导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产业技术和智力支撑。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贡献求发展,围绕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科研转型,优化研发布局,形成新型科技服务集群,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创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区域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提高承担重大项目研发能力,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制定符合国家政策和学校实际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等管理办法,规范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管理,拓展学校与地方政府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平台和渠道,构建以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为抓手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大力推进“商丘发展研究院”(“豫鲁苏皖接合区研究中心”)与“应天书院研究中心”建设,打造商丘市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型智库。改革人文社科类研究基地向特色新型智库转型,力争建成2-3个在商丘有重要影响、在河南省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新型智库,培养一批学校智库队伍,产出一批智库成果,服务豫鲁苏皖接合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商丘师范学院围绕“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学校”的建设目标,以商丘师范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为依托,在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实践的基础上,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协同育人理念,将产教融合与学校转型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面向行业产业需求,通过完善办学模式,创新培养模式,更新教学模式,转变服务方式,推进平台建设等方式,加强应用类课程建设,构建科学合理、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契合岗位要求与产业需要的教学内容。努力将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实行有效对接,努力进行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商丘师范学院产教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洛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