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杰
(四川轻化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 自贡643000)
怀特海说过,“大学的任务就是创造未来”[1]。这一论断意指大学的本性是立足现实需要回应未来发展的召唤,并以理性之光烛照人们走向未来的路径。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图景,构成了新时代大学实现其使命的现实背景。为了实现这一新的世界图景,客观上要求地方本科大学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开辟国际化实践,贡献大学的智慧。然而,现实性并不必然是合法性和可行性。现实的情景要求我们继续追问:地方本科大学何以能国际化,其内在的知识理路是什么? 以及为了开辟未来更加广阔的国际化实践,地方本科大学可以选择怎样的方案和路径? 等等。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追问构筑起一条道路,一条指向未来之无穷视阈的思之路[2]。因此,对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的追问筑就了其国际化实践的思之路,也敞开了它们不断向前发展的未来视阈。在这一明亮的视阈里,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的方案及其路径逐渐得以澄明。
实践教育哲学认为,实践铸就品格,证之于人事物皆然[3]97-98。一部大学的实践发展史所证明,国际性是大学自诞生起就具有的本质特点,大学的国际化是大学发展的本性使然,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原动力。既然地方本科大学是大学部落中的重要成员,具有大学的国际性这一共同特点,大学的国际化也就成为了其发展的动力因子。这一动力因子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萃取时代精神之精华,成长为引领地方本科大学突破发展的重要引擎。
12世纪的学术复兴是中世纪大学兴起与发展的知识基础,它为新知识的生产和新知识人群体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这一时期,生活于欧洲一隅的新知识人以文科七艺(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天文、几何和音乐等)、法学、神学和医学等学科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拉丁语为交流学习的通用语言,以知识探索和真理追求为至上的学术原则,以教堂或暂时租借来的房舍为知识研习的场所,结成自我保护、自主发展、类似行会一类的组织自定行业的内容、规程和评价标准,不拘一格,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前来交流学习、辩论究疑,发展知识。“这些新的知识冲破了教会学校的束缚,创造了专门的学术职业。它吸引着那些求知欲旺盛的青年,……‘好学不倦,好为人师’,他们不怕重山和狭窄海洋的阻隔,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了那些学术行会组织。这些行会为我们提供了对大学最早也是最好的诠释,即:师生协会。”[4]中世纪的大学招揽学生不论出身、财富和地域,唯知识是举。这一品性使它在兴起的最初时代就已经包含了后来在民族国家时代凸显的国际化色彩和因素,潜在地具有了国际化视野及其胸怀的基因。之所以说中世纪大学的国际性是潜在的,是因为中世纪还没有出现近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其国际性或国际精神还是一种在象征性或隐喻的意义上谈的。“中世纪是具有‘国际精神’的。……我们现代人是具有‘民族精神’的。”[5]219“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说拉丁语,他们就掌握了一种国际的语言,而消除了愚蠢的语言隔阂。那些掌握了使用鹅毛笔这困难技术的人是属于国际文坛的,这个文坛遍及整个大陆,没有边界,也没有语言和国籍的限制。大学是这国际文坛的堡垒。”[5]220近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后有了鲜明的民族精神,也才有了与之相对应的国际精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国际交流及其国际化才开始出现。民族国家形成以后,尽管由于民族间的战争和各种宗教、文化之间冲突的阻碍,大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仍然没有停止,反而还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加强。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大学里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为了避免受到纳粹分子的迫害,纷纷向美国等民主国家流动和逃亡,直接促进了美国等民主国家的知识和科学的兴起。为了遏制战争,这些逃亡他国的科学家和本地的科学家合作研发遏制战争的核武器,一同发表批判战争和反思战争的著作,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对战争的认识和民主文化意识的觉醒,也促进了美国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和壮大。在纳粹以前,德国的大学是世界优秀大学的典范,创办于1810年的洪堡大学是现代大学之母。“由于各种历史机缘,德国大学成了近现代民族国家大学的新范式,它的观念、精神和组织形式成了世界民族国家大学构造所参照的基本模式。”[6]49二战以后美国的大学快速成长为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发展的引导者,吸引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学者前往美国大学学习和交流。历史发展不断证明,一流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国际流动在某些历史时段会成为国家实力强盛与否的判断指标。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进一步证实,国际化程度发达的大学日益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主导力量。
从其诞生时起,现代中国大学就是大学国际化实践的结晶,只不过这一国际化实践是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力量下促成的,深含教育启蒙与救亡的双重意味,染上了一层浓烈的悲壮主义色彩。清朝末年,书院改学堂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策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建设是戊戌变法的成果之一,1904年中国高校派出第一批留学生是为了向西方侵略者学习强国保种之技术[6]108-109,清华大学的前身留美预备学校则直接受到美国庚子赔款的资助,如此等等。在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中国学生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民族富强之道,学成归来之后又积极投身于现代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中华民族能够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贡献才智和生命。一部近现代的中国大学发展史表明,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改造和具有世界视野的中国大学的建设比肩而立,命运与共。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于1993年3月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开始把中外开放办学、走教育开放发展之路提上了日程。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在中外合作办学、建设孔子学院、吸引留学生前来学习,向西方国家输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表现不菲。以孔子学院的办学实践为例,来自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官网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仅用了14年的时间,孔子学院已经遍及154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共计548 所孔子学院和1193 个孔子课堂,是全球最多样化的国际语言教育共同体。这些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强大推动力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随后于2017年1月24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等纲领性文件中,进一步把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瞄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对接世界产能发展,全面提升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全面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如今,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时代的中国大学正在以更加健康和自信的姿态积极展开其国际化实践之路,主动谋求与世界各国大学建立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国际交流等领域的建设性合作关系,努力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文化科技、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教育人文等的和谐发展贡献教育智慧及其合理化方案。
我们的时代,大学已然成了植根民族国家的国际文化社区,是立足和服务民族文化发展的人类文明之堡垒,是人类所发明的进行自我理性启蒙、实现种族和类文明之庚续的文化知识公器。从实践上讲,所有大学——无论何种类型或层级——都潜在地具有国际化的身份、立场、价值和品格[7],都应该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争取条件适时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地方本科大学因其生长的区域位置决定了其国际化实践方案与部属和省属重点大学有所区别,带有明显的自身特点。
与研究型大学和处于中心城市的省属重点大学相比,地方本科大学的发展条件相对不足,发展的程度及其综合水平也不高,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一带一路”政策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机遇下,它们已经被置于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浪潮之中,国际化成为了其无可推卸的现实命运,也成了其转型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规范办学行为,走内涵发展式道路的重要内容。不惟如此,就现实的社会需要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已经发展到较高的阶段,开放发展成为了人们的普遍意识和普遍要求。城市及其所在区域发展的概念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的国际/全球属性成为了判断一所城市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从文化的层面出发,当人们谈到城市和区域的时候,已经不只是固定的时空和物质性的边界,城市和区域正在向外展延,成为流动的、过程的、虚拟的、文化的和意识的无限空间。“区域最好是被看作产生可变地理(variable geographical)的主题的原初背景,而不是被当作以给定的主题为标志的固定地理(fixed geographies)”[8]。为了顺应这一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新情势,各级各类城市都在积极从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全方位的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和突破城市发展的区域性边界和文化视界,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的需要。因此,已然发展到自觉自为阶段的城市迫切需要其归属地的大学能够回应社会开放发展的吁求,为区域社会的展延性开放发展提供媒介和助推力。作为区域内文化知识象征和社会良知的地方本科大学应因时而变,勇敢承担起国际化实践这一历史使命,努力用知识和智慧化解国际化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主动与其所归属的城市和区域社会协同创新,携手向前发展。因之,地方本科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因应了三种内外情势: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所属城市或区域社会的现实要求,以及自身具有的国际化本性。与之对应,在地性国际化便是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实践的一种科学合理化方案。在地性国际化由在地性和国际化两个词组组成,它们共时共在,交融共生,服务地方本科大学的高质高效发展。具体地讲,地方本科大学的在地性指她的整个组织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育人和科研优势,凭借知识的力量与政府合作,与产业和社会事业相对接,形成实践价值取向的学科专业集群,引智入企和引企入智相结合,知识与实践相互转化创新,为其归属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观念和技术支撑,创造持续繁荣发展的产业地带和智慧地带,形成智慧之城和产业之城双城一体互动有机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地,在地性国际化指的是与在地性发展同步,地方本科大学因势利导借助国家和所属城市区域的开放性优惠政策积极谋求国际化资源,创造条件和搭建各种知识平台与国际高等教育之间展开教学、科研、服务、文化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立德树人能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实践,为人类和平发展的永恒福祉贡献智慧。
概念来源于实践又照亮实践[9]。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概念所蕴含的本有内容契合了实践,从理论上规避了未来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某些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在地性国际化这一概念至少有四个方面的蕴涵。其一,为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的合理性立法。因在长期的大学实践中形成的如部属大学、省属重点大学、地方本科大学,或985 大学、211 大学、一般大学,再或新的“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等等约定俗成的层级观念和社会心理意识,以及在这些观念和意识支配下的对等政策的强化,使得地方本科大学陷入发展的自我局限及其惯习(habitus)之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实践的突破首先需要的就是解放思想,从认知上打破国际化是重点大学、一流大学等的特权的旧观念藩篱,树立新的大学发展观,要有历史使命意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充分认识到不只是关乎人类存在和发展命运的基础研究、重大技术攻关需要国际化的资源和合作,应用技术驱动的各类产业的发展、产能的协调配置、 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善和提升,等等,同样需要国际交流与合作。地方本科大学的国际化自有其个性和可作为之处,它的根深扎于本土化的实践之中,其主干和枝径联通本土与国际保证资源的畅通无阻,其果实却为全球发展之共享。其二,确证地方本科大学之育人主体性身份。地方本科大学的在地性发展在主观上要求大学主动与行业、企业和政府发生实质性的关联,互通有无,这就使得大学教育的公益性与企业追求利润的本性和政府的行政化属性发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客观上造成大学面临物质功利主义和行政化色彩加重的双重诱惑或威胁。大学能否经受得住诱惑,坚守教育信仰,立德树人,既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又坚守知识的独立品格,成为检验大学之所以为公众良心的试金石。为此,地方本科大学需要重申它的育人主体地位,牢记它的根本使命在于实践育人,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能力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则是实现这一使命的特殊材料及其知识组织形式,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仍然是为了发展专业,实践育人。偏离立德育人使命,地方本科大学将会因彻底迷失自我而失去存在的合法性。其三,确立知识服务社会的新功用观。行业企业以资金项目的形式发布科研需求,大学对接这种需求,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科研方案产出行业企业需要的实质性科研成果,推动行业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发展。大学也在这种科研服务中获得必需的发展资金和资源,建设学科和发展专业,提升办学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专业人才。这是大学在地性发展的本质,也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教育实践。然而由于地方本科大学相对人才匮乏,行政化色彩过浓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在大学的在地性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学术权力寻租和行政权力寻租(经常这两种寻租会合而为一)等消极现象,以切实有效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若大学不能提供切实可行的科研成果,两种寻租现象必然导致大学在地性发展的塌方式崩溃,从根本上影响地方本科大学的在地性国际化实践进程。为此,需要大学立足知识服务社会的新功用观,树立和强化确立科研立身、成果服务社会的学术精神,制定合理的科研政策及其管理制度。惟有把学术精神陶冶和管理制度规范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科研项目能得其人,人能尽其才,确保科研过程的有效进行,以及实质性的科研成果的研发与实践转化。其四,显明地方本科大学的超越性价值及实践。在地性国际化虽然是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实践的科学方案,但是这一方案并不表征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中国地方本科大学的国际化实践已经超越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学学者Bernd Wachter 等提出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加国际文化素材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这一单向片面的国际化层次[10],上升为本土学术资源为基础和联结的双向互动、对话发展的高级国际化层次,但是这一互动和对话仍然是民族国家价值取向的,发生于国家之间,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需要超越这种狭隘或不充分的民族性,逐步走向大学的全球化实践。立足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的现实基础,大学的全球化实践自觉而又充分地吸收了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之果实,指向一种与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相区别,以人类意识和地球意识为整体价值取向[11],旨在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的大学实践。
从根本上讲,在地性国际化发展方案是地方本科大学努力与时代教育精神发展的脉搏相一致,突破空间、师资、资金、科研条件和各种教科研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现实困境,以我为主,生力内聚,主动抓住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机遇,汇通国际,整合政府部门和产业的各项政策与资源所展开的一次高质高效发展的具体战术选择。因之,它的实践路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地方政府与高等教育全面合作的新时期,新时代呼吁一种新的城市型大学的诞生。在新兴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学与城市及其区域社会需要紧密合作的大学发展新样态。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合则两美,离则两伤。城市的边界延伸到哪里,大学的视角就会触及到哪里。“世界/全球化城市”的建设与大学的国际抱负共同生长,赢得了大学即是赢得了城市的未来。当然,这里的城市边界正如上文所谈到的,已经不只是物理的空间或法律的意义。它是已经超越了物质性边界的文化的概念,一种虚拟的更为广大的空间。城市及其区域与大学的合作也不仅限于边界的延展,还包括内容繁多的实质性的交合。从文化和价值的方面考虑,未来的时代将会是城市嵌在大学里,而不是相反。借用美国高教学者克尔(Clark Kerr)的一个概念,未来将会是城市与大学的有机联姻,是才智之都(city of intellect)的时代[12]。新技术的研发、城市的规划、产业的升级与创新、文化的复兴与重建,等等,正在成为一种巨大的合力推动着地方政府向大学伸出合作发展的友谊之手,资助大学发展已然成为了城市发展最为重要的投资项目。与之相对应,高等教育正在向普及化阶段进阶,大学的地域扩展、规模的增加、人才的留用,师生的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使命和责任,等等,也使得大学主动进入城市区域社会,用知识贡献赢得人们的尊重。这就使得大学与城市及其区域社会之间相互依赖,自觉走到合作共赢的道路上来。在国际化发展与合作方面,经由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驱动,城市及其所在的区域社会纷纷出台各种创新创业政策,极力谋求与沿线海外城市的广泛合作,把国内先进的人才和资源转化为海外生产力,同时也引进海外资源,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创业,加强内外交流合作以调整产能,盘活和优化资源,提质增效,增加社会财富。为此,大学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出台的引进海外人员归国交流、创业、工作与合作,以及努力增加城市的开放指标扩大开放发展程度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科学制定招收留学生的教育政策和具体措施,吸引政府投入资金共同培养留学生,与地方政府联合建设有利于发挥海外高端人才科研优势的工作和实验平台,以短期或长期驻校研教等契约形式引进国外科研教学人员,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把自身变成为地方政府吸引外资、吸收先进技术等开放政策的前沿阵地和促进地方文化国际交流传播的有效媒介,积极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育人水平。
从发生学上讲,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是城市文明的产物[3]271-272,“作为新的社会制度,大学只有在中世纪某些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城市中,才可能出现。”[13]新兴城市的多元性人口构成、密集的行会组织、丰饶的物质财富、实用哲学价值取向的世俗文化、社会劳动分工和知识的分类存在、自由精神和信仰皈依的普遍追求等,赋予了中世纪大学之城市文明的明确标志。近现代以来的大学延续了这一城市文化精神遗产,与民族国家的发展一起而勃兴。近现代的大学是民族国家独立与工业化发展的有益工具和最佳助手,它与民族国家命运与共、相伴同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近现代的大学栖身于其生存的环境,凸显了它的民族特性,“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4]同时,由于工业化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工业化的方向则指向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工业化引发了城市化,形成了企图支配一切现实存在的城市理性[15]。受城市理性的驱动,近现代的大学也在一定意义上被披上了启蒙和进步的工业化意识形态的外衣,服务城市发展,并以科学技术之名被不断强化。因之,迄今为止,服务城市文化发展成为了大学潜在的文化责任,乡村文化及其发展落在了大学的视野之外,至少不是其主要的关注对象。即使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之服务农业发展的威斯康星理念的扩展,以及中国众多服务农业发展的农业性质取向的大学的现实存在,近现代大学的发展及其服务主要还是工业逻辑的,其所服务的农业发展样态仍然是仿照工业化实践的农业现代化,并非是着眼于乡村社会本身的整体发展。然而,当前的人类社会已然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它要求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比照存在,相互增益。从全球的视野出发,地球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绿色的村庄,人要像候鸟一样自由来往。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整体考虑,城市文明弊端的纠正也需要重新思考乡村文化特有的功能和价值,而不是用城市文明宰制或殖民乡土文明。与过去时代的大学竭力服务城市文明发展一样,我们时代的大学,尤其是一直立身于非中心城市、原本与乡土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的地方本科大学,需要切实从整体上重估自身存在的文化合法性价值所在,转向服务乡土文明的复兴。缺少了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服务,地方本科大学的服务功能就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凸显她的服务优势和战略重点,她也就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大学,仍然处于低阶的不成熟状态。如何站在全球文明未来发展的高度,超越城乡文化对立的二元价值,平衡城市文明和乡土文明的协调发展,引领人类社会走向生态共享文明,考量着地方本科大学的智慧和良心。考量本身也是一种时代机遇,她正催促着地方本科大学承担起服务乡土文明重建和发展的历史使命。历史的号角已经吹响,地方本科大学准备好了吗?!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学与企业的关系一如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非常亲密而微妙。相对于企业,大学的地位突然变得至关重要,一些强劲的力量,比如资本和政治等正在驱赶着或者引诱着大学进入企业内部,为企业服务,成为企业的附庸。同时,科技和市场结合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也把一些企业赶进了大学。大学日益成为一种服务工业发展的工具性存在。企业家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制胜地关键是适时更新的核心技术和卓越的管理理论,而获得这些东西的关键场所恰是大学,因为大学里有一群以知识技术和文化观念进步为职志的优秀科研人员。企业中产能的全球配置规律,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产品中文化和伦理责任的附加值或形象建设等现实的需要,全球化市场的开拓,财富共享的文明转化,等等,客观上使得企业急需大学能够充分发挥人员、知识与智能的优势,为其提供生产技术突破和改进的核心要素,为其产品提供文化的创意与设计,为其生产过程提供生态赋值和文明承诺,为其全球化市场的开拓提供文化、价值和实践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以致在终极的意义上为一个更加人性的文明时代的到来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地方本科大学要主动与地方支柱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接,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区的具体分布,配合产业和行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传统的学科专业布局,建设新型学科集群,服务和引领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在企业发展的战略方面适时把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引领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汇聚国际智力,实现国际化规划发展。同时,通过知识、观念、技术和人员的支撑,地方本科大学需要联合企业协同研发和构建一种包含生产、流通、资源和物流等共享在内的共享经济模式,适应和创新全球协同共享的新时代范式[16]。不惟如此,经济活动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存在,并不是人们生活和追求的全部,财富本身的占有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幸福的获得。一如所有类型的大学,全面投入企业怀抱的地方本科大学仍然怀有超越工业利益和社会财富的终极关怀。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才没有让位于市场。故而与企业协创的地方本科大学的另外一个使命,就是用智慧照亮企业的财富积累实践及其成果,使其成为人类实现狭隘民族心理意识向协同意识和生物圈意识改变的物质条件,扩展人们的同感意识,加速人类社会同感文明(the Empathic Civilization)建设的进程[17]。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政治力量的推动和经济发展的支撑,更需要经由教育加以谨慎细致的落实,以切实塑造人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及其价值观,并培养他们从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基本技能和精神。这也正是地方本科大学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现实合理性依据和重要目标。为此,地方本科大学亟需强化文化内涵建设,大力拓展国际化实践之路径。一方面,它需要配合政府的开放政策和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学建设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提升他们认知的和伦理的理解力,教育他们形成对文化多样性和个性差异保持理解与尊重的健康态度,达至真善和合的审美文明。因为所谓地方本科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要经由国际性的教育形成一种多样性统一的面向全球的伦理,走向文明之间的对话,“在这种对话模式中,对每一文明的呼应都提醒着、鼓励着和启示着其他文明。由此而来的同情性共鸣体现着真正的跨文化和超时间的世界性和谐。”[18]90终至于人类在文明的对话中达至根本的和解,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之上。所以,地方本科大学需要通过师生互访互派交流学习和项目研究合作,体验彼此的文化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增强价值认同和文化共识,陶冶彼此相依的文化心理和全球命运一体共在的同情感,加快国际化教育建设步伐。另一方面,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本科大学还应该积极努力争取海外联合办学,建设和发展孔子学院,培养国际化的汉语教师,使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文化使者,传播和践行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增强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塑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9]的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天下大同”是一种哲学意识,更是一种指向人之解放的大学文化实践。这种哲学意识反作用于人们多样性的文化实践。惟有求同存异的文化实践方可协和万邦,造就参差百态又能共同栖居的地球村。到那时,人们将会发现,“我们是一个具有共同命运的人类大家庭。随着世界相互依存程度的提高,我们不仅认同于整个全球共同体,也认同于我们的本土共同体。我们既是自己所属国家的控股人,也是那个将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紧密链接起来的整体世界的股票持有人[18]88。
基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所属城市或区域社会的现实要求,以及自身具有的国际化本性三种基本情势,经由理论分析,本文论证了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的实践进行了正名。在其实践方略上,本文提出了地方本科大学在地性国际化的概念及其方案和路径,论证了在地性和国际化是大学国际化实践的一体两翼,揭示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同感文明是大学国际化实践所通达的人类文明目标祈向之一。并且,这一同感文明包含有大同文化思想等丰富的优秀中华文化基因。基于上述思路和论证,本文创造性地凝练了我们时代大学的基本性质,即大学是植根民族国家的国际文化社区,是立足和服务民族文化发展的人类文明之堡垒,是人类所发明的进行自我理性启蒙、实现种族和类文明之庚续的文化知识公器。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地方本科大学的国际化本质及其实践方案之论证主要是基于近千年大学的实践发展史,是以史为证。今后尚需要从大学是文化知识的象征这一角度出发,从知识的无边界性和知识的世界成性立论,进一步对本文的议题进行更加广泛的论证。另外,地方本科大学的国际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民族文化趋同、民族国家文化存在和文化安全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争论。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探讨的是,同感文明不是同质文明,保护文明的差异性,就是保护人类存在本身。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作为区域文化中心的地方本科大学如何在其国际化进程中避免文化发展的同质(趋同)性[20],塑造一种异质共存文化,实现民族之间的互通与和解,将是一个极富智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