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连增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712082)
2019 年5 月11-12 日,“马克思 主 义 哲 学 发展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在西藏民族大学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西藏民族大学校长刘凯、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彦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西藏民族大学索南才让教授主持。在会议上做主旨报告的专家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郭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郝立新,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院长山小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徐飞,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研究员徐东明,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苏百义等。来自国内17所高校及驻藏某部共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干部、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参会人员围绕中国道路与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创新、中西方思想资源的借鉴与启示等议题展开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在其发言中,纵览中华民族千年沉浮,环视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认为东方崛起、华夏复兴是天下大势之所趋。这样一种趋势绝非神秘之天命使然,而是植根于中华文化基因所特有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不久的将来会获得其充分表达。对“和合”的推崇,对“天下为公”的祈盼,已落实为一种深厚的民族心理并将开显出以和谐为主旋律的理论之音和实践之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秩序将由之而生。这也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必定是和平之路、合作之路与共赢之路。郭湛教授最后指出,中国正在经历近千年来最伟大的一次复兴,这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教授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与诠释,对中国道路的来源进行了历史的和逻辑的追溯,并对中国道路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总结:在经济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在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郝立新教授还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地蕴含着“中国逻辑”,并把中国逻辑的内涵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以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以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为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以中国优秀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载体,这五个方面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内核与决定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徐飞教授以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为基点,认为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界定蕴含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体现了党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治国理政的参照方向,展示着人民政党为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执政优越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宣示着我们踏上了在新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确立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任务并要求着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
中国人民大学罗骞教授在反思三种形态的政治概念的基础上,认为中国道路具有“建构性”特征。罗教授首先区分了“消极的政治”“革命的政治”和“微观的政治”三种不同形态的政治概念。消极的政治旨在保障个体自由权利,革命的政治旨在人类解放,微观的政治旨在消解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压制并致力于处理具体问题的“微观实践”。中国道路的成功在于其反映着超越于上述三种政治观念的建构性特点,具体表现为:政治国家对社会的整体进步发挥着根本的建构性作用;政治理论及实践培育了辩证的历史观和历史的理性精神、政治话语从二元对立的斗争观念向多元共存的和谐观念转变;依法治国的法制化过程保证了社会渐进发展的稳定性;理想信念建设扬弃了作为技术管理的中性政治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西藏民族大学挂职援教专家常晋芳着眼于全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对中国道路的现状与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全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尽管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其影响人类生活的方式仍然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透镜下加以洞察。当今世界,资本仍然主导着技术的使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向着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推进与渗透,仍然受利润的牵引。如果这样一种现状得不到改观,在资本逻辑的自我崩解之前,人类有可能遭受极为严重的阶级分化与社会撕裂。中国道路尽管以其取得的经济、科技、军事的巨大进步而为世人所知,但是,中国道路也面临着一系列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当其冲的是权力、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以化解,科技才不至于演变为撕裂社会、压制人性的恐怖力量,才有可能转化为人民的福音。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刘志洪博士把中国民族复兴的实质把握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他认为,跻身世界前列虽然为中华儿女所期待,但跻身世界前列只是民族复兴之实质内涵的外显。民族复兴的本质是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华民族的兴衰和中国人们的生活是同一个过程,人民生活是内里,而民族兴衰为其外在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构成着民族兴盛最为深层也最为强劲的动力。
西北政法大学山小琪教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深入挖掘与解读。他首先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渊源,认为可以从歌德的“世界文学”、康德的“世界公民”思想中找到世界历史思想的端倪,而在费尔巴哈和黑格尔那里,世界历史思想获得了明确表达。不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前人思想的重要变革之处在于,以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来看待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展开。世界历史的发生与进展同步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趋势,还是人类社会走向分化与冲突、人类生存处境因资本逻辑之悖论陷入困窘与危机的过程。
山东农业大学苏百义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意蕴进行了挖掘与探讨。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三方面内容,即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本体论上看,马克思把人与自然视作一个互动共生的有机整体;从认识论上看,自然并非现成的认识对象,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展开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有助于克服各种二元对立思想,不仅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还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树立了标尺。
西藏民族大学朱连增副教授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概念进行了深入解析并对其内涵作出了界定。他在报告中指出,作为要素的生产力不仅仅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产品也应该被含纳于生产力之中。对于劳动者来说,不仅其知识、技能属于生产力的要素,而且,劳动者的现实愿望也应该被归入生产力之中。现实愿望的内容表现为既有生产力要素的一种更为优化的组合。因此,现实的愿望便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观念化的生产关系。于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便可以从“目的论”的解释模式中获得理解,其本质是人的愿望对于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决定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讲师吴鹏博士聚焦于马克思的自我异化学说,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学说反映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理解的“哥白尼式革命”。吴鹏在其发言中提到,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理论形态的自我意识,因此,他以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理解为线索看待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在人类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个体不同的存在境遇下,神和资本成为人类自我理解的参照物,神被设想为全知、全能、全善的崇高主体,而自己不过是神的创造物,这种在精神上的自我矮化必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费尔巴哈提出神是人本质的异化在哲学上解体了上帝这一偶像,但是,对于现代社会中浮现的新偶像,即资本则显得无能为力。当人们以资本为尺度来看待、评价自身之存在时,他们同样处于深度异化之中。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到资本批判的思想跃迁,构成了马克思批判哲学的总体图景。
西藏民族大学毕明良副教授察觉到孟子言教王道中所包含的悖谬。孟子向君主倡导仁政与王道,希望君主能够培养仁德之心,认为仁心是施仁政的根本。然而,仁德的养成,并非如孟子所设想的轻而易举。毕明良认为,孟子忽视了宋儒所揭示的、因人而异的“气质之性”,无法看清人与人之间在禀赋上的巨大差异。对于气质迥异的个体,成就德性之难易程度也将表现出天壤之别。另外,毕明良还发现,孟子的言教方式和言教内容存在着冲突。孟子向君主倡导的是培养仁德,施行仁政,但是,在言教方式上,却总是以成就功业、辨别利害的语式加以诱导,这样一来,实际上是通过刺激君主“霸者之心”来推举仁政,仁政最终可能会沦为霸道的手段和口实。
西藏民族大学讲师董国在其论文中讲到,在有关“中西古今”之争的背后,争论各方常常首先被一种肯定自身、贬低对手的意气所占据。一旦这种争论波及到那些具有普遍性的信念和价值,大规模群体之间难以调和的对抗将会是自然的结局。对我或我们的肯定以及对抗他者的意气,虽然是一种无法排除的天性,但是,如果我们对此缺乏意识和反思,将很容易陷入盲目与固执。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没有谁能够预知最终的真理与善好,勇敢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加入自己被给予的族群阵营,守护其价值和生活方式,将是更为可取的选择。
南通大学张杰克博士对梁溯溟“力本论”人生观用“有‘创造力’的人生”“自觉用力的人生”“向上用力的人生”和“向里用力的人生”来加以概括。其中“向上用力的人生”和“向里用力的人生”是“自觉用力的人生”的具体展开。而“向里用力的人生”又是“向上用力的人生”的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是“向外用力的人生”,后者以西方文化为代表,强调人对外物的控制与利用。在这一人生观的引导之下,西方近代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难免会陷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难免导致心为物役、唯利是图。而向里用力则以东方文化为代表,在中国道家的功夫中,这种向里用力的人生观有着最为深切地体现,其目标是摆脱物我二元对立,以求和谐无碍的人生。张杰克认为,梁溯溟的力性人生观不仅包含着重要的学理价值,而且,也有利于确立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除此之外,西藏民族大学徐东明研究员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理论工具,对西藏宗教组织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详尽而周密的分析。陕西师范大学王东红副教授细致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西藏的文本以及海外藏学研究的资料。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杨胜利从诠释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奥古斯汀、狄尔泰和利科诠释经验与诠释理论的考察,认为诠释学经历了由认识论向本体论转换以及关照视域不断扩大的过程。西藏民族大学讲师喻长海借助于文本分析和逻辑推演,对“初章”何以构成“三论宗”思想之基础进行了系统论证。西藏民族大学陈强强博士吸收了默会认识论的思想资源,阐述了非命题导向的知识对工匠技艺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