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政治自觉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2019-02-21 12:14
关键词:政治信仰站位党性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 安徽 芜湖 241000)

“高度的政治自觉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和活力的根本体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1]育养党内政治自觉是领导民族复兴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时代政党建设的紧要任务。全党在积极落实中央党建部署的同时也都翘首以盼理论强党的实践伟力能够风靡云涌。当前,梳理党内政治自觉的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重要而紧迫。

一、党内政治自觉的生成逻辑

政治自觉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信仰、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三个方面的觉察与行动。党内政治自觉蕴含组织和党员两个主体对党内民主、中央决议和个体责任的科学认识、主动担当和积极践行。厘清其生成逻辑有助于摆析其实践路径。

1.党内政治自觉的历史逻辑

“政治”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指城堡,后演绎为邦国治理之意。我国的《周礼·地官·遂人》有云:掌其政治禁令。其意为通过法令来管理、教化百姓。“自觉”一词初见于《孔子家语》。其中的《致思》有云:吾有三失,晚不自觉。此处意思是指察觉或感觉。“自觉”一词后延伸和外化为“有所感悟且主动作为”之意。“政治自觉”一词提出较晚,但实行较早。西周统治者提出以“亲亲”和“尊尊”为核心的周礼并作为社会秩序。意在达到通过礼数教化来培养顺民的目的。孔子受周礼影响,提出了君君臣臣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对政治教育的自觉发现和自我教育的雏形。西汉董仲舒将儒家的君臣伦理发展并异化为政治纲常。 宋代朱熹又把君臣纲常发展为天理说,为党同伐异、强化统治做足了理论铺垫。可见,在漫长的封建统治长河中,政治自觉一直是以尊君自觉的形式存在的,其表现主要是忠君言行。自西方政党制度建立后,政治目标成为政党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政治自觉主要以主义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党员对主义的信仰和追求。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和倡导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后,“主义”一词开始在全民心中落地开花,成为政治信仰的代名词。此时的政治信仰更多是自发的懵懂状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提出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和奋斗目标。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党中央适时地进行了三湾改编,完成了政治建军的壮举。其后的古田会议也再次强调了思想建党的重要性。1941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既是强化党建、夯实信仰的党内政治运动,更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群众教育活动。通过整风形式而培养的政治自觉侧重但不限于党内,既包括党组、党员,也包括广大群众的政治自觉。可见,党内的政治自觉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严密的历史逻辑。

2.党内政治自觉的理论逻辑

政党是指代表特定阶级利益、为实现政治目标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制度性是其基本要求。通过制度设计来保障目标实现是其运行范式。政党的政治目标要体现和服务特定阶级的根本利益。这是政党建立和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归宿。党内决策要围绕政治目标背后的阶级利益而展开和设计。因此,决策过程必须要讲求党内民主。只有建设党内民主,才会有党内民主政治,才能最终确保党内决策兼具真理性和价值性。真理性是指通过发挥党内民主、汇聚全党智慧而形成的党内决策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实践可行性。价值性是指依靠政治民主、整合全党诉求而形成的党内决策代表阶级利益,具有理论必要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完全不同而又前后相继的两回事。决策制定不好,决策就执行不了;决策执行不了,决策的制定就失去了意义。政党决策的执行要全部依靠基层党组和全体党员。离开了基层党组和全体党员的高度重视、坚决执行和自觉行动,再科学而伟大的决策都会被束之高阁、弃之不用。毛泽东在1938年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曾告诫全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实践是人之意志作用于对象之上的物化过程。实践目的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包括意愿、态度和意志在内的主体自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政治纪律是决策执行的外在约束方式,思想教育是决策执行的内化激励方式。两者都必须通过主体认识转变和行动自觉来发挥作用。以信仰自觉、使命自觉、责任自觉为核心的政治自觉就日益凸显且愈发重要了。可见,没有真理性的决策行不通,没有价值性的决策没意义,得不到执行的决策更为闹笑话。党内决策的形成和执行都离不开全党的政治自觉。这是百回千转的历史事实,更是颠簸不破的伟大真理。

3.党内政治自觉的实践逻辑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其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党长期执政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与日俱增,党建任务也被提升到最新的战略高度。“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保有清醒的忧患意识。”[2]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汇聚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威力,科学统筹、协调推进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矛盾转化的历史性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不断验证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3]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全党同志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党守初心和担使命的试金石和对金牌,它近在咫尺却任务艰巨。每一个决议部署都尤为重要且事关全局。党的决议要兼具真理属性和价值属性。真理性要求决议要符合规律、契合实际,价值性要求决议要改善民生、惠及百姓。前者给后者以路径、后者给前者以归宿。两者的实践成效都有赖于全党同志育养政治自觉,以高度的时代使命与责任自觉去贯彻和执行党的决议。“共产党员要意识到自己是党的人,心中有党,忠实于党”[4],要在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意识和提升政治站位的政治实践中磨砺和育养政治自觉,坚决拥护和认真贯彻党的各项决议。美好生活是党的庄重承诺,也是使命共识,更是政治要求。离开了基层党组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党的各项决议和庄严承诺就会落空,美好生活和民族复兴也会落空。常态地加强党建工作、持续地强化政治自觉是党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全党同志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牢固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政治战斗力,认真贯彻和坚决落实党的惠民决议和庄重承诺。这是抽丝剥茧的理论逻辑,更是强国兴邦的实践逻辑。

二、党内政治自觉的现实困境

十八大以来,全党同志的政治信仰、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出现了巨大改观,政治自觉和政治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伴随着民族复兴的号角吹响,党中央对全党政治战斗力的要求陡然提升。相较于中央的要求和党建的需要而言,党内政治自觉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信仰不牢、意识不强和站位不高的相对困境还客观存在。

1.政治信仰不牢依旧存在

政治信仰意指政治主体对政治目标、政治理想的信念与敬仰,是政治行为、政治追求的价值原点和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5],她有高尚的政治灵魂,其党员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十八大以来,各级、各地的信仰教育都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相对于历史使命、民族重托而言还有很多的固牢空间。首先,政治信仰摇摆的问题长期存在。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使命归宿,但其有个长期、复杂甚至曲折的实现过程。有的党员甚至党员干部逐渐迷失了初心,开始迷茫、彷徨甚至厌弃了共产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奉献。有的党员甚至基层党组丢弃了使命,开始质疑、苛责甚至摒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的实现有一个解放人类、自我革命的过程。有的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干部变异了心志,不讲公心、只谈私利,甚至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其次,政治理想淡化的问题长期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下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缘于中外对比的失范,有的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干部不能客观评价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对中国特色认识不全、评价不高甚至妄自菲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一种历史性生成”[6],必须常与现实对话。缘于原著研读的不勤,有的党员同志和基层党组不能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特征,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甚至信心有动摇。缘于建设任务的繁杂,有的党员同志甚至党员干部不能积极践行党性宗旨和自身使命,对伟大事业产生畏难思想、厌烦心理甚至抵触行为。最后,政治信念退化的问题长期存在。政治信念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信仰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有的党员同志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时,思想散漫,心气不足,进取意识不强,总想着摆花架、绕过去甚至当逃兵。有的党员干部面对小私情、小恩惠、大考验时,心思飘摇、定力不足、纪律意识不强,总想着顾旧情、谋私利以至乱章法。有的基层党员面对细标准、严要求、高压令时,心情烦躁,耐性不足,履责意识不强,总想着不理会、晾着它甚至怼回去。

2.政治意识不强依旧存在

政治意识意指政治主体对政治问题、政治行为和个体责任的鉴别和自觉。它体现了政治信仰,决定了政治站位。十八大以来,党员和干部的政治意识都得到了空前强化,但相较于时代要求、形势需要而言尚还有很大的强化空间。首先,党性意识退化的问题持续存在。受政治信仰摇摆的影响和驱使,有些基层党组和普通党员在党性教育、党性历练和自我修为方面做的不尽人意。有的基层党组政治立场性不强,政治思想飘渺、政治态度摇摆,对侵犯百姓利益的丑行陋习熟视无睹、装聋作哑、不敢斗争。有的党员同志政治敏感度不高,思想认识混沌、政治言行糊涂,对党员同志违纪言行不爱评论、不想批评、不愿多管。有的党员干部政治践行力不够,落实精神迟缓、执行决议拖沓,对执行中央决议的范式和效果不讲政治、不守纪律、不求实效。其次,规矩意识缺失的问题持续存在。规矩意识缺失必然会导致党风党纪松弛、恶化。党风政风关乎人心向背,影响事业兴衰。有些基层党组不遵规矩做事、不按套路出牌,政治生活和理论学习真作秀、瞎折腾,只讲形式、不求实效,贯彻决议不坚决、不严格、不彻底。有些党员干部贪图安逸享乐、罔顾中央禁令,反对“四风”拖拉推诿、抵制“四风”阳奉阴违,立整立改不全面、不得力、不到位。有些党员同志政治觉悟不达标,“四个意识”不牢靠,举止言谈与党规党纪南辕北辙,整天满腹委屈、牢骚不断,政治心理不积极、不乐观、不阳光。最后,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持续存在。离开了责任自觉就无所谓责任担当。责任意识淡薄是政治意识退化的必然后继和直观表现。“使命意识、责任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7],有些基层党组面对大好形势,不思百尺竿头,丧失进取动能,干事业率性而为,搞工作敷衍了事,以致错失良机,负了时代。有些党员干部面对困难群众,不思积极作为,丧失服务意识,欺上级阳奉阴违,骗百姓口若悬河,以致辜负重托,辱了使命。有些普通党员面对自身职责,不思积极履责,丧失示范意识,争示范有始无终,作表率一曝十寒,以致亵渎职责,丢了宗旨。

3.政治站位不高依旧存在

政治站位意指政治主体看待和处理政治问题的立场态度、觉悟认识和言行对标。它是判定组织成员政治合格与否的重要考量。十八大以来,全党同志大都能摆正位置、提高认识,坚决执行中央决议、主动履行岗位职责、积极践行党性使命。但相比于中央要求、党性宗旨而言,政治站位上还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宗旨意识淡薄的问题依然存在。宗旨意识彰显党性自觉,又影响政治站位。宗旨意识淡薄通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服务意识差,不敢担事、不愿做事,服务群众时隐匿身份、推诿扯皮。有些基层党组宗旨教育不足、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客观、全面地把中央的惠民决议宣传到位、贯彻到位。有些党员干部执行能力不强、服务群众不勤,不能认真、彻底地把党的利民政策贯彻到底、执行到位。有些基层党员主体意识不强、积极作为不够,不能自觉、自愿地把入党誓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纪律意识松软的问题依然存在。纪律意识体现规矩意识,彰显政治站位。纪律意识松软主要表现为执行能力差,没有敬畏心理和守纪习惯,遇事爱打擦边球,把自己置身于党纪国法之外。有些基层党组集中有余、民主不足,以致无人监督、自查不力,经常对中央决议选择性执行和形式性贯彻。有些党员干部八面玲珑、精于钻营,以恃才自傲、无所顾忌,经常对党规党纪试探性违反和选择性遵守。有些基层党员不学无术、懵懂糊涂,以致率性而为、自由散漫,经常对大政方针揣测性评论和盲目性说道。最后,先锋意识弱化的问题依然存在。责任意识孕育先锋自觉,先锋意识又彰显责任意识。因循守旧是先锋意识弱化的主要表现。有些基层党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感召力不够,不能谋篇布局、汇集民心,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凸显出来。有些党员干部思想僵化、创新不足、战斗力不够,不能军号嘹亮、步履铿锵,战斗尖兵作用不能发挥出来。有些基层党员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示范性不够,不能激流勇进、以身示范,战斗旗帜作用不能展现出来。

三、党内政治自觉的实践路径

育养政治自觉是党建工作的客观需要和主观诉求。育养政治自觉既要沿循客观规律,更要应照党建实际。须在强化理念和探索路径两大方面巧花心思,下大工夫。

1.党内政治自觉的理念强化

强化理念是创新行动的实践前提。没有新理念的指引,一切实践都是说空话、走老路。党内政治自觉的育养事关党建大局、事业兴衰,一定要在理念重构上花大力气、下真工夫。首先,要明确培养党内政治自觉的中央主导地位的定位和责任。党中央居于育养党内政治自觉的主导地位,主导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党组和党员的政治自觉的培育和养成。党中央既要统筹谋定、规划全局,更要遵循规律、尊重实际,要从规律和实际出发合理科学地下发任务、核验成效。既对育养内容、育养范式、考核标准等做宏观的路向指导,又要对任务布置、组织实施和核验查收等做精细的过程指挥。两个层面都要坚持下真工、求实效,而不能走形式、搞过场,要在精细育养的基础上务求实效,促就真理诉求与价值追求有机结合。其次,要厘清强化党内政治自觉的基层党组首要主体地位的角色与使命。“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理论灌输,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内化为人们固有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8]没有理论灌输就没有政治自觉。育养政治自觉的首要主体就是基层党组,其肩负着执行中央决议和教育基层党员的双重重任。基层党组的政治自觉既体现政党组织的政党属性、政治生态和社会公信,更影响广大党员的党性教育、组织管理和誓言践行。基层党组要契合当地实际、对标党建要求,机动灵活地开展党组和党员的政治教育与强化工作,做到落实要求不走样、创新行动有特色,实现政治原则与灵活方法巧妙融合。最后,要压实提升政治自觉的普通党员核心主体地位的责任与要求。普通党员是育养和历练政治自觉的核心主体。普通党员肩负落实中央决议、践行入党誓言和引领示范群众的重任。普通党员的政治自觉直接决定了惠民政策能否落实、入党誓言能否践行和群众评价是否满意。广大党员要通过学习理论来育养政治自觉,通过争先创优来历练政治自觉,把入党为公、奉献终身的入党誓词外化为为国尽忠、为民服务的政治实践,做到政治上高度自觉、行动上积极主动,实现理论觉醒与实践自觉高度统一。

2.党内政治自觉的培养路径

政治自觉是新提法,也是新标杆,更是新要求。提升党内政治自觉是当下党的建设的紧要任务。育养党内政治自觉要取得突破性成就就必须在探寻实践路径上卯足劲、下苦功。首先,夯实政治理想教育、筑牢党内政治信仰。“党内政治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9],政治理想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历史特色。基层党组要继承和弘扬这种特色和优势,深入推进初心使命教育,通过梳理“为谁”“利谁”的初心来促就党员同志的信仰自觉,把远大理想和共同思想的两个教育贯穿于信仰确立全过程、落实于信仰匡扶各方面,着力解决党内信仰不纯的难题。普通党员要持续强化理论学习和政治修为,通过摆析“信谁”“靠谁”的使命来推动自我的信念自励,把信仰马克思主义和践行两个理想结合于言谈举止、践行于工作实际,切实解决党内信念不坚的问题。其次,加强全党政治历练、强化党内政治意识。基层党组要强化历练党员的党性责任,要随机考验党员的思想觉悟,通过考验和教育来警醒党员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党员干部要自觉强化党性的修为和历练,在服务为民的社会实践中磨砺自己的党性和气力,包括固牢信仰的毅力、坚定信念的耐力、拒腐防变的定力、争先创优的魄力和勇担使命的魅力。普通党员要永葆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力争做到党性觉悟高、政治表现优、群众评价好,坚决做到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身作则,积极发挥战斗尖兵和党旗示范作用。最后,加大违纪问责力度、确保党内政治站位。“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有坚强的制度作保证”[10]。遵守党章、敬畏党纪既体现政治站位又保障政治站位。基层党组要强化纪律监督、加大违纪问责,促就党员同志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律上的老实人,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通过带电的政治铁律来整肃党员同志的政治站位。普通党员要模范遵守党规党纪,主动接受纪检单位与社会群众的双重监督,在遵规守纪的党性践行中筑牢宗旨意识、提升先锋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

培养党内政治自觉可以确保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和党员的党性宗旨得以践行。其意义重大、迫在眉睫且有章可循。全党同志都必须着力培育政治信仰、大力强化政治意识、全力提升政治自觉,都要切实地强化育养政治自觉的理念认识。扎实地探寻具体的实践路径。唯有如此,全党同志的政治自觉才能实现跃升,政治战斗力才能得到强化。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站位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提高政治站位 对标国内一流
建党百年说“站位”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担当作为 以从严要求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