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特征和利益动因
——以江西省为例

2019-02-21 09:44余萌玫
乡村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承包户农地经营权

余萌玫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1 研究背景

1.1 土地流转

在我国,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指拥有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农户将使用权或承包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保留承包权转让的只有使用权。它主要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以及出让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土地的承包权给经营大户或具有专业知识的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土地真正有效的自由流转。

1.2 研究方法

1.2.1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客观事物,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对此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农地自由流转是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地配置效率的前提。本文对2000年和2008年6省1 200户农户的追踪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农地流转是中国农业经济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1.2.2 文献查阅法。主要利用互联网优质资源,如利用网上书籍查找资料、中国知网的优秀论文、学术期刊借鉴参考等方式,查阅有关土地流转的各项指标的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

1.3 研究内容

农地流转是中国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中国农业是小规模生产,且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支之间的矛盾突出。农地流转促进了农民扩大生产和经营的规模,形成了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方法。土地流转实践中产生了租金高、违规违约、强迫流转、改变用途、破坏利用、政府介入过度但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等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应以落实“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改革目标和维护承包户权益为导向,及时修订土地流转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健全基层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此外,应适当调整农业相关补贴政策取向,健全土地流转融资服务机制和土地流转相关配套保障制度的处罚力度。

2 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与意义

2.1 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2.1.1 劳动力市场。随着人们外出务工而放弃农地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由于机会成本的推动,他们把已有的土地租出,逐渐形成了土地流转市场。

2.1.2 农地产权的特点。这部分主要强调清晰的产权交易的主要基础和重要前提。产权包括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支配权,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流转。

2.1.3 农户的生产特征。大部分的流转因素都会涉及农户主要的变量,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能力、家庭人口、劳动力数量以及财产等。

2.2 土地自由流转的意义

农地自由流转是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地配置效率的前提。农地流转的主要好处如下。首先,有利于资本入村,促进大规模收购和租用土地,从而有效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的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其次,土地变成资本,有利于留下部分农民在家务农而不是出去务工。再次,推动了宅基地的建立和耕地改造,同时扩大了耕地面积。最后,推动了农民进城工作的便捷化,有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城市的房产、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形成和完善。

3 数据来源和研究样本

3.1 数据样本及其分析

2016年6月,全国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0.31亿hm2,比2012年增加0.13亿hm2。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0万个,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 270万人,其中家庭农场达87.7万家。农民合作社179.4万家,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4.4%。截至2016年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活动已经基本完成,全省证书到户率达到95.7%,农村土地流转面积76.68万hm2,土地流转率达36.2%,呈现出流转形式和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3.2 土地流转利益原因

鉴于土地流转供求双方的矛盾,在自己不经营的情况下能将承包地流转出去,实现土地财产权的升值收益,是大多数农民承包户所愿意和可以协调的。但是,在流转中出现了大量问题,如承包权时限、归属谁等一系列矛盾纠纷,需要人们进行调整和改革,从而推进流转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理论上应该是市场的裁判。但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的双重角色的身份往往会使政府因为自己的政绩目标而使政策供给与市场需求形成错配,导致政策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度。

4 出现的问题和政策改革意见

4.1 出现的相关问题

4.1.1 政策和服务供给过度。需求管理是通过对总需求的必要调节,实现总需求在总供求的左右波动,从而实现没有失业且无通货膨胀的主要目标。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在社会正常现象中会由于需求的不足而导致大量失业,需要运用相应的扩张性政策手段促进需求。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在社会正常现象中会出现由于需求过剩而出现的通货膨胀,需要运用紧缩性政策控制需求。而服务的繁杂化、政策的不灵活化导致服务过度、需求不便,使得操作和流转的过程复杂化和程序复杂化。

4.1.2 土地流转供求双方的利益矛盾。由于土地流转规模一般分散较小,流转时间较短,且流转程度不高,耕地进行规模经营、实施机械化进行大规模经营的效果难以表现,并未体现农地市场价值,流转盈利较低。农村土地流转中,流转租金定价地区差异性大,需要两方协商和磨合。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改进

4.2.1 落实“三权分置”改革和以维护承包户权益为导向,及时修订相关法规,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要围绕“三权分置”的市场化进步为导向,根据各方主要的利益需求深化改革,集中全部力量从供给侧发展和改进出发,主要根据承包户农民和经营主体的利益考量,全面监察政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过度或者出现大量的不充足情况,根据事实进行修订法律和革新法规,改革和发展供给过度、补齐大量不足的政策和社会化服务,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降低供求双方成本,为土地流转市场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4.2.2 进一步健全基层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及其信息化建设,增进双方的稳定预期。首先,需要集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和地位目标。其次,确认农民承包户的身份,进行批量化产权改革。这是工作中的必要保证,以保障农民土地集体资产的重要权利。最后,要在加快土地确权的时候,进一步厘清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关系。加快放活和改进经营权,提高经营权的流动性、灵活性、稳定性,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方便、放心、便捷地投资市场和轻松方便地融资,促进生产发展和革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和进步,促进农业土地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和发展,使得土地健康化流转。

猜你喜欢
承包户农地经营权
丹东市农业土地托管服务探究
民法典物权编应如何完善土地经营权?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石总场双泉集七连承包户争用“明星机车组”
农地入市须征收20%-50%增值收益调节金
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兼论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建构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大意义及主要内容
90团棉花“阳光”收购保质量促公平
国有林权改革下承包户森林经营的投入效果评价
浅议公路经营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