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望: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019-02-21 09:24邓绍根李兴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教育

■ 邓绍根 李兴博

1918年10月,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新闻学课程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开端。100年来,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国社会及其教育整体水平的逐步提高,尤其是随着新中国70年来人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一个蔚然壮观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与之相应,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也有了相当深厚的学术积淀,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但仍需研究者不断通过加强史料整理与挖掘,改进研究方法,提升理论思维,拓宽新视野,搭建学术团队等措施提高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其研究的纵深发展。①回望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百年发展历程,各个阶段的新闻传播教育,由于与之相应的社会大系统、教育内部系统及其自身系统的差异,也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发展特征。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因此,借鉴教育学基本理论,系统阐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百年发展的历史图景,深刻分析其特征,力求总结其规律,指引未来发展方向,富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立足中国,借鉴国外: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起步成长(1918-1949)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萌芽于近代教育体系建立和职业教育思潮的兴起,它的诞生不仅是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中国新闻从业者奋力疾呼以及新闻学研究积累的结果。新闻传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其发生发展与教育事业的整体有着密切的联系。民国初年较为完备的学制为新闻教育事业的诞生提供了前提。1912年7月10日,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决定重订学制。之后陆续颁布相关法令,最终在1913年形成完整的《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对学校体系做了相对完整的设计,较之清末的学制,其科学性、严密性和体系性明显增强,而且突出学校体系的规范性。从学制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等教育类别都具备了雏形。②职业教育思潮的兴起也为新闻教育事业的诞生做了思想的准备。职业教育思潮经由实利教育、早期实用主义教育和实业教育思潮发展而来。黄炎培将其要旨总结为三点:“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③民国元年报馆和报人地位大为提高,出现过新闻业的短暂繁荣,但受“二次革命”失败和袁世凯迫害的影响,新闻业则惨遭涂炭,发生了“癸丑报灾”,至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④随着一战的爆发,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高压的影响,民众的信息需求激增,新闻业由政论时代逐渐向新闻时代转型,并逐渐复苏,报刊数量不断增长。到1916年底,全国新老报纸达到289种,比1915年增加了85%。即便在北洋政府高压迫害下,至1918年底,全国报纸数量也有221种。⑤新闻工作出现新闻职业化趋向,逐渐被视为一种职业,社会急需新闻人才。而中国新闻从业者的奋力疾呼直接推动了新闻传播教育的诞生。1912年6月,在中国报界俱进会特别大会上,朱少屏提议设立新闻学校,培养新闻人才,得到与会人员赞同,并推举朱少屏草拟章程。该会瓦解后,则再无下文。此后,全国报界联合会通过“筹设新闻大学案”,并草拟“新闻大学组织大纲”,但最终因全国报界联合会自行解散,此事被迫搁浅。虽然业界创办新闻教育的努力终因外力因素未能成功,但中国需要专业的新闻教育自此成为业界共识,之后新闻传播教育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业界的支持。

(一)民国时期新闻传播教育的起步成长过程

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事业主要由高等新闻教育、新闻职业学校和新闻培训班三种类型组成,三种类型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所针对,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高等新闻教育。此外还有广播教育、广告教育和公共关系教育,广播教育发展相对完备,广告教育和公共关系教育主要作为新闻学的课程存在,并未成为独立学科。

1918年10月14日成立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它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新闻学课程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新闻学术团体,它的会刊《新闻周刊》是中国第一份新闻学刊物,它的教师徐宝璜完成了第一本中国人自撰的新闻学专著《新闻学》。虽然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存在时间较短,但它开启了中国新闻学系统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山林,标志着中国独立新闻学学科体系和新闻教育的开端。⑥

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并未随着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昙花一现”而终止,在这之后,各大学纷纷开始建立新闻学系,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些院系主要有厦门大学新闻学部(1921)、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1921)、平民大学新闻学系(1923)、大夏大学新闻系(1923)、燕京大学新闻学系(1924)、国立法政大学新闻学系(1924)、上海南方大学新闻学系及新闻专修班(1926)、上海光华大学报学科(1926)、复旦大学新闻学系(1929)、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1935)等。抗战开始后,受战争影响民间创办的高等新闻教育势头开始减弱,抗战结束后,又有之江大学新闻系(1946)、暨南大学新闻学系(1946)等新闻院系创办。民国时期的高等新闻教育事业既受国外新闻教育的影响,也跟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总体发展密切相关。其人才培养特点主要表现为,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并重,各新闻院系在讲授新闻学理论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开展实践提供条件,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课程与通识类课程并重,各院系在低年级大量开设文史哲类课程,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注重通识型人才的培养。

新闻工作协作化的完成方式和工作分工决定了新闻界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除了大学里培养的通识和专业兼备的人才外,还需要大量操作能力较强的职业人才从事印刷、排版、美工等工作。所以民国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除了大学里的新闻系外,还有大量的职业院校用来培养职业型人才。有学者统计,从1928年新闻传播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到1949年,中国共有新闻教育机构64个,其中高等新闻教育占42%,职业新闻教育占44%。⑦由此可见职业新闻教育的重要性。与高等新闻教育相比,职业新闻教育大都由业界人士发起,不受大学教育制度的约束,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职业学校、函授、讲习所、暑期班等,其中以职业学校为主。民国时期,在中国本土报人的不断摸索中出现了两种职业新闻教育的模式:一种是以成舍我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和申报新闻函授学校为代表的“前店后厂”型,以自己报社为依托开展新闻教育;另一种是以谢英伯的中国新闻学校和顾执中的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为代表的专门的新闻职业学校。与之对应地出现了两种课程设置取向:一种以专业课为主,注重技能的培训;另一种是依照大学的课程设置,加入大量通识课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上述的院校外,民国时期代表性的职业新闻教育机构还有上海新闻大学函授科(1925)、上海新闻专修函授学校(1925)、济南新闻函授学校(1931)、上海新世纪函授社新闻函授科(1932)、中国新闻学院(1939)等。

此外,还有一些短期的新闻训练班,这些训练班主要存在于国共两党的新闻教育事业中。国民党的主要有武汉大学留日归国训练班新闻组(1938)、中央新闻专业专修班(1938)、重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央训练团新闻研究班(1939)、重庆新闻学院(1943)、国防部新闻局新闻人员训练班(1946)。共产党则创办延安大学新闻班(1946)、华北联合大学新闻系(1946)、华中新闻专科学校(1946)、华东新闻干部学校(1947)、济南新闻学院(1948)等。这些新闻教育机构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实际上都以训练班的形式开展新闻教育活动,学制从数月到一年不等,以培养新闻宣传人才干部为主要目标,注重实践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此外,新华社、新华日报社等新闻机构也大量开设过短期新闻训练班。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民党通过收音员培训班和电化教育培训班培养了大量专业广播技术人员,共产党也通过各种方式开启了自己的广播教育。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金陵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等高校陆续开设了广播类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出现在新闻系,还出现在电机系、电化教育系中。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争宣传的需要,广播教育进一步发展。

民国时期的广告教育并未独立成学科,而主要作为课程存在于大学的新闻、商科、艺术等学科和职业教育中。大学中,上海南方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沪江大学、大夏大学等学校都设有广告学的相关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的公立大学在蔡元培的影响下大都注重基础学科建设,应用型学科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当时高等广告学教育多存在于私立大学当中。民国时期的职业广告教育主要类型有:中级专业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督教青年会(YCMA)的广告教育、广告函授教育,此外一些行业组织、团体面向公众举办广告活动、组织、演讲等,也可视作广告教育的一种类型。⑧

民国时期,公共关系教育已经出现。1934年,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开设的必修课“实用宣传与公共关系”是民国时期最早的公共关系学课程,它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现代宣传的原理与技巧。特别关注那些私营公共事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公共关系时期成功运营的关键性因素”。⑨燕大新闻学系不仅开设公关课程,还注重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曾任系主任的梁士纯的《实用宣传学》(1936)、《战时的舆论及其统制》(1936)都涉及公共关系学的内容,新闻系的学生汤健文在1937年撰写的毕业论文中也曾介绍过美国公共关系学家爱德华·伯内斯的《宣传》一书。

(二)民国时期新闻传播教育起步成长的特点

民国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基本建立了完整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从教育类型上讲,既有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和职业教育,还有短期培训班,基本涵盖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各种类型;从学科上讲,既有新闻教育,还有广播、广告、公共关系教育;从教育层次上讲,既有本科教育,还有研究生教育,1924年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开设硕士研究生课程,192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先后共招收8名。完整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教育事业、新闻事业、新闻学术研究的共同推动。民国时期的新式学制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使得新闻传播教育有制可依。职业教育思潮、新闻业的转型及从业者奔走疾呼、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直接或间接促成了新闻传播教育的诞生。纵观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它在学习美国为主的国外新闻教育经验同时,立足中国,结合本土实际,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民国时期的大学制度经历了从学习日本到借鉴德国,再到模仿美国的转换过程。这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民国时期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的建立是立足中国本土实践基础、学习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经验的结果。美国对民国时期新闻传播教育影响最大。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的新闻教育是从美国横向移植过来的……第一个拥抱美式新闻教育的中国大学,不是别的,正是首屈一指的北京大学。”⑩确实,蔡元培和徐宝璜等创办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借鉴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并开展了本土化的新闻传播教育,他们并没有一味西化,而是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之符合中国国情,实现本土化。同时,他们还大胆学习和借鉴美国新闻学研究成果,洋为中用,结合中国新闻实践,实现了新闻学研究的本土化。美国为中国提供了新闻教育师资,如上海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前两任系主任柏德逊、武道都毕业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燕京大学新闻学系首任系主任白瑞华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第二任系主任聂士芬毕业于密苏里新闻学院。此外,许多新闻教育者留学于美国,诸如黄宪昭、汪英宾、董显光、徐宝璜、蒋荫恩、梁士纯、陆梅僧、马星野、赵敏恒等。美国的新闻学教材、课程、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都借由这些人传入中国并生根发芽。美国的新闻院系在实际行动上帮助了中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威廉院长前后五次访问中国,他在坚持散播密苏里新闻教育理念的同时,多次推荐密苏里的毕业生到中国的高校、报社任职。密苏里新闻学院还在燕京大学新闻学系遭遇资金困难时期给予五万美元的资助。抗战时期,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帮助中央政治学校创办新闻学院,并派遣教师前来任教。梁士纯曾分析指出:“在这二三十学校中设有新闻学系者,现在仅有燕京、复旦及中央政治学校。这些学系的课程,若是仔细的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美国新闻教育对于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是如何的大、如何的深。这种现象,并不是没有理由的。第一,因为大多数的在中国的新闻学的教授都是属于美国国籍,或是留学于美国的中国人。再者所谓之现代的新闻教育,在美国算是最为发达。在民国十八年时,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燕京大学新闻学系有了正式合作的办法,这办法对于近年来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是有相当的影响的。”当然,除了受美国的影响外,日本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如任白涛、张友渔、管翼贤、谢六逸、黄天鹏等新闻教育家都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中国开展新闻传播教育。

总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在借鉴国外新闻教育经验的同时,将其与中国新闻业的实际特点结合,在教育理念、课程、学制等方面开展改良创新,逐步开展了中国本土化的新闻传播教育。民国时期新闻传播教育在摸索中前进,虽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但仍有不完善之处。从各种新闻教育机构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许多新闻教育机构存在时间较短,真正得到充分发展的并不多,还有一些新闻院系历经坎坷,发展曲折。比如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创立伊始便遭遇资金困难,聂士芬主任不得不重返美国游说募捐。从师资力量上看,诸多新闻教育机构都存在师资匮乏的问题,缺少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经验兼备的教师。

二、学习苏联,政治挂帅: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1949-1976)

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在接收、改造民国时期教育事业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基础上展开的。接收和改造民国教育事业是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有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另一重要背景是全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调整。在接收旧有报社、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基础上,全国的新闻传播事业经过数年的调整、改造,组建成以《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首的全国规模的新闻事业网络。在报业方面,形成了中央以《人民日报》为核心,地方以各级党报为核心的,多种报纸并存的报业结构;新华社则成为国家通讯社,授权发表中央政府的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并负责供给国内媒体重要新闻;广播电台全部实现国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各行各业开始学习苏联经验。在此背景下,教育系统以苏联高校体系为蓝本开展了高校院系调整。1951年至1957年进行的高校院系调整基本确立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界展开了全方面的向苏联学习活动,教育方针、教育制度、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全部向苏联看齐。1952年秋开始,全国各大学普遍开展了学习苏联经验的教学制度改革。具体讲就是采用苏联大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翻译使用苏联的教科书,学习苏联的教育方法,按照苏联大学的组织形式成立教学研究组。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同时,教育界大量聘请苏联专家,从1949到1957年,全国高校共聘请苏联专家610人,其中以工科、农林、师范、俄语为主。

(一)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曲折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不少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教育机构或外迁或停办,但仍有一些得以保留,如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圣约翰大学新闻学系、复旦大学新闻系、暨南大学新闻学系、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和苏州的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等等。其中多数院校停止招生,在校生继续学习,并对课程、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造调整,取消原有的政治课程,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并组织学生参加政治运动。

1952年,全国高校开始院系调整,新闻院系也不例外。经过撤销、合并和调整,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并入195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改设编辑专业,后改为新闻专业。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和暨南大学的新闻系并入复旦大学,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在1953年停办。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并入江苏文化教育学院后停办。

在调整原有院系的同时,一些新的新闻院系也根据现实需要得以成立。1949年7月,上海成立华东新闻学院,主要负责改造上海解放之后遗留的旧有新闻人员。学校首任院长为恽逸群,后由张春桥接任院长,王中担任教务长。该校共招收过三期学员,于1952年10月停办。1949年11月1日,新华社创办的新闻训练班从第三期改建为北京新闻学校,直属于新闻总署,由副署长范长江兼任校长,学员共270余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招考来的大学生或有同等学历,并掌握一门外语的青年知识分子。北京新闻学校主要是培养当时急需的新闻干部,所以学习时间较短,第一期学员共学习七个月,第二期学习近一年,1951年7月第二期学员完成学业后北京新闻学校停办。1951年10月,中宣部利用停办的北京新闻学校的校址和工作人员成立宣传干部培训班,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兼任总班主任,陈翰伯担任秘书长。分为甲、乙两班,分别培训全国各地调来的地、县两级宣传部长,和部分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央宣传部门的大学毕业生。1952年9月,又从燕京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的新闻系调来当年的毕业生继续学习半年。1953年5月该班停办。1953年上海新闻学校成立,主要负责培训一些停刊、接受改造的报纸工作人员。除了短期培训和分配工作外,该校还承担了针对学员的思想改造任务。1953年底,人员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学校停办。

1954年7月发布的《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提出,为了加强对新闻干部的培养和训练,由中央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前身)设立新闻班,负责培训省级报纸及与之相当的通讯社、广播电台、出版机构的领导干部。该决议还提出要扩大现有大学新闻系的学生数目。在此决议的指导下,新闻传播教育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1954年9月1日,中央马列学院新闻班(后改为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班)第一期开办,学制两年,《人民日报》总编邓拓兼任班主任。该班共举办三期,每期学员30至50人,1957年11月停办。1955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新闻系,安岗担任系主任。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人大新闻系。起初人大新闻系主要招收中央和各省市新闻单位的在职干部,后又招收非新闻单位的在职干部,1961年后主要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1959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创办,其前身是1954年3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创办的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1958年9月改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最初的专业设置为新闻系、无线电系、外语系。到1966年,全校有教职工近500人,在校生最高达993人。此外,1959年左右,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济南、南宁、贵阳等地新建了一批广播中专学校,主要培养广播技术人员,但其中大部分在1961年前后停办。

此外,全国各高校成立的新闻系(专业)还有江西大学新闻系(1958)、杭州大学新闻系(1958)、南京大学新闻专修科(1958)、暨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60)、江苏省新闻专科学校(1960)、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60)、山东大学新闻专修科(1960)、西北政法学院新闻系(1960)、安徽广播电视学校(1960)、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64)等。此外,1958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各类新闻讲座,有的分会和报社创办了一批新闻红专学校、新闻夜大学。如《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创办新闻红专大学,记协安徽分会、《甘肃日报》主办新闻夜大学、《河北日报》主办新闻大学,主要培训在职新闻干部。这些新闻教育机构在“大跃进”形势下仓促办起,虽然名义上是“大学”,但普遍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在1961-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时纷纷停办或停招。

1949年至1966年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确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在“意识形态”挂帅的情形下,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断受到冲击。1957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被划为“右派理论家”,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批判,他编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被认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新闻学纲领”。1960年6月,人大新闻系教师编写的教材中“报纸是经济教育的工具”“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等观点被批判为“现代修正主义和现代资产阶级新闻观点”。1961年中宣部向人大新闻系派驻调查组,错误批判才得以纠正。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全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陷入凋零。人大新闻系、北京广播学院停止教学活动,之后又相继停办,复旦大学新闻系被批判“根本培养不出革命的战斗的新闻工作者”而停止招生。其他学校新闻院系也销声匿迹。

文革中,随着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新闻教育又有所恢复。1970年,在新闻传播教育停滞四年后,复旦大学新闻系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文革期间共招收六届。北京大学中文系恢复设立新闻专业,将停办的人大新闻系的师资和资料设备并入该专业,前后共招收五届三年制工农兵学员。北京广播学院在1973年复办后开始招生。此外,江西大学和广西大学也在文革期间开展过新闻传播教育。总体来讲,文革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不论是师资、教学环境、学生素质都远不如从前,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新闻传播教育曲折发展的特点

1949年至1976年新闻传播教育事业最重要的特点是向苏联新闻教育的全面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包括直接参照苏联新闻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翻译苏联新闻学书刊,派出留学生和访问团。北大新闻学教研室翻译了《党和苏维埃报刊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书刊编辑学教学大纲》《苏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新闻学教学大纲》,这三份大纲成为当时新闻专业制定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翻译了大量苏联新闻学书刊,从1950年到1960年10年间共有43本,主要种类有教纲讲义、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此外,《新闻学译丛》《新闻与出版》等学术刊物也大量翻译苏联新闻学的文章。1954年开始,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事业局、新华社等单位派出人员赴苏联学习,他们将学习经验集结成册,成为新闻院系重要的学习资料。新闻教育单位也派出年轻教员赴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学习,带回了苏联的新闻教育经验。苏联的新闻教育经验带给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深远持久,不论是在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学实践上,苏联新闻教育的经验都渗透其中。虽然从1956年后一些新闻教育者开始反思学习苏联新闻教育经验存在的问题,中苏交恶后向苏联的学习基本停止,但苏联的新闻教育模式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且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文革”中新闻传播教育也基本中断,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基本还是依照苏联新闻教育模式惯性开展。

除了苏联新闻教育的影响外,这一阶段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政治挂帅”,受“左”倾思想的影响较为明显,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政治理论课占比较大,新闻专业课成了次要。如1960年复旦新闻系的课程安排中,政治理论课占30%,新闻业务课只占19%,且采访、写作、编辑合为一门课程。此外,参加政治运动成为教学内容,复旦新闻系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有三周的时间参加政治运动,人大新闻系虽未明确规定,但整风、反右、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各类政治运动,全体学生几乎无役不与。其二,1957年后,随着反右运动的不断扩大,新闻教育领域也出现姓“资”姓“社”的问题。报业经营与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被认定为资产阶级类课程一律删除,涉及资产阶级报纸和报人的内容,也在教材中删除,新闻史雷同于革命史,或局限为无产阶级党报史,外国新闻史则以批评资产阶级报刊为主。

1949年至1976年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其发展形势契合了国家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大量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国家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主力军。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新闻教育事业除了高校新闻院系的改造、调整外,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新闻培训班的设立,这些培训班普遍学制较短,培养目标明确,有的是为了安置、改造旧有新闻从业者,有的是为了培训新闻宣传干部和新闻专业人才,一些新闻院系在开展本科教育的同时也进行在职新闻教育。国家正是通过这种短期的新闻教育达到了接管旧有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事业,并培养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新闻人才的目的,进而为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在文革时期有所停滞,但1978年后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之前的积累。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势头较好的人大新闻系、复旦新闻系和北京广播学院在1978年后新闻传播教育恢复时起到了带头作用,至今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中坚力量。文革时期招收的工农兵学员也有一些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称职的新闻教育工作者。

三、体系完整,遵循规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恢复开拓(1977-1999)

1977年恢复高考后,党和政府开始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55所高校。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全国上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中国高等教育重新回到有序正常轨道,同年12月28日,恢复和增设169所普通高校。这成为新闻传播教育恢复发展的前提。中国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之下得到快速发展,现有教育规模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要,为解决新闻人才不足的问题,中央有关部门重视新闻传播教育,专门召开会议指导讨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规划。1983年和1994年召开的两次新闻教育工作会议在恰当的时机推动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1983年5月,中宣部和教育部在北京共同召开第一次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着重讨论了新闻教育发展规划和新闻教育改革问题,最后形成《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该文件提出“加速发展新闻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闻干部”“积极进行新闻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等指导意见。1994年7月,中宣部新闻局、国家教委高教司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又召开了一次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肯定了之前新闻教育事业的成绩,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深化新闻教育改革、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做好在职新闻从业者的教育等。另外,新闻界关于新闻是否“有学”的讨论深化了社会各界对新闻业及其新闻学科的认识,为参与新闻传播教育的师生增加了信心。1983年5月,全国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认定,新闻学有完整的学科理论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并提出应把新闻编辑、记者纳入国家学术、技术职称系列。在这些有利因素的推动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逐渐恢复发展,且不断开拓,形成了一个本硕博教育体系完整、遵循教育规律的新局面。

(一)新闻传播教育恢复开拓的过程

文革结束后,一方面,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新闻人才;另一方面,新闻教育事业中断十年造成新闻人才奇缺。在这种形势下,新闻教育事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就得到恢复。1977年,北大新闻专业、复旦新闻系、北京广播学院、广西大学新闻系恢复招生,并将学制改为四年。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北大新闻专业重新并入人大新闻系,同年暨南大学恢复新闻系并开始招生。随后杭州大学、江西大学相继恢复新闻系或新闻专业,新增新闻院系的有郑州大学、安徽大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四川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的全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等。到1982年,全国本科和大专一级的新闻教育单位达到了12个。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新闻教育迎来了发展的热潮。1983年,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宁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厦门大学等学校先后增设新闻系或新闻专业。至此,全国设有新闻专业的院校达到21所,提前实现了新闻教育工作意见中“1985年原各大行政区至少应有一所高等院校设置新闻专业”的要求。1983年,全国共有新闻系(专业)教师518人,学生共计2814人,其中本科生1877人,研究生177人,进修生380人,函授生380人。从1977年少数新闻院系恢复招生算起到198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并初见规模。之后新闻教育事业更是茁壮成长,发展成完备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具体来讲,这一阶段新闻传播教育的开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本硕博教育的全方位提升

本科教育作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各新闻院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这一阶段的本科教育在专业点、教师、课程、教材等方面的建设均有较大提升。

在高校自身摸索和国家指导建设的双重推动下,新闻传播教育从单一的新闻学教育向广播电视教育、广告教育、公共关系教育等领域拓展,逐渐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除北京广播学院外,长期以来高校的新闻系普遍只有新闻学一个专业,1983年以后开始陆续新增一些专业。如人大新闻系设立新闻、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管理四个专业;复旦新闻系设立新闻、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三个专业;厦大新闻系设立国际新闻、广告、广播电视三个专业。1987年,国家教委将专业设置纳入国家统一管理。1993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新闻学类增加国际新闻、广告学、播音、体育新闻四个专业。1998年又修订为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四个专业,播音划入艺术类专业,更名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并增设摄影、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专业数量的增加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指引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点的建设提供了条件。1983年以后,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等一大批高校设立了新闻学专业点,截至1999年全国共有新闻学专业点48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新闻院系开始大量创办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告学两个专业,到1999年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点18个,广告学专业点44个。此外编辑出版学到1999年共有13个专业点。

1983年《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专门提到教师队伍的情况,教师年龄偏高,不少教师长期脱离新闻工作实际,不能完全适应新闻教学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各新闻院系开始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人大新闻学院从1983年开始举办“新闻理论”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两个教师进修班,同年杭州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共同举办新闻教学和科研座谈会,决定在教材、教纲、教师等领域加强合作,并积极聘请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者兼任教师。新闻教育学会也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截至1996年1月,全国新闻院系共有教师961人,其中教授127人,副教授335人。

课程的革新也逐步开展,各新闻院系针对新闻业界的实际情况,在增加摄影、公共关系、广告学等专业课程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在低年级中加入文史哲、经济类、法律类课程,使得新闻传播教育的学与术并重,让学生朝着复合型人才发展。与之相应,新闻传播学的教材建设也受到足够的重视。1983年以前全国只有4种公开出版的新闻学教材,1989年增加至近百种,之后的增长势头更盛。国家教委及人大、复旦等新闻院系组织力量出版系列教材,保证了教材的质量。

除了本科教育外,硕、博研究生的培养也逐渐步入正轨。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当年共招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新闻事业史等6个专业的硕士共85名,同年人大和复旦新闻系分别招收8名和4名硕士。1979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1981年,人大、复旦和社科院研究生院取得新闻学硕士点,1984年北京广播学院也取得硕士点。此后在1986年、1993年、1998年,前后有22所新闻教育单位取得新闻学硕士点。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将新闻学由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学科,为“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1998年,人大、复旦、北大等9所学校率先拿到了传播学的硕士授权点。虽然这一时期的博士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业界和学界人才,奠定了后续发展的基础。

1985年,人大新闻系和复旦新闻系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博士。新闻传播学升为一级学科后,人大和复旦的新闻系获得一级博士授权点,北京广播学院和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得二级新闻学博士授权点。截至1999年底,全国共有新闻学与传播学硕士授予点23个,博士授予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

2.新闻传播教育管理机构和学会逐步建设完善

为指导和管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建设和改革,国家相关部门先后设立了数个机构。为指导研究生教育,1981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第一届学科评议组,当时新闻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所以新闻学学科评议组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组,成员只有王中一人。新闻学升级为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之后,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开始单独设立。其主要职能包括审核有权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科、专业和指导教师,并拟定本学科授予学位的专业目录,协助制定贯彻实施学位条例的规章、办法等。此外,为指导自学高考,1986年国家教委设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专业委员会。

1984年11月2日,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在北京成立。学会以团结组织新闻教育工作者,交流探讨新闻教育经验规律,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改革发展新闻教育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为宗旨。在学会的组织下,1988年召开了“全国新闻改革与新闻教育改革研讨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新闻教育改革座谈会”,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新闻教育研究和新闻教育改革。

为指导本科生教育,教育部于1997年设立第一届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开展新闻教育改革课题研究,出版新闻学教材,起草《新闻学类专业基本办学条件》报告等文件。

3.多层次、多形式的新闻传播教育共同发展

这一阶段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中,除了高等教育外,职业教育、业余教育也发展迅速,函授、自学考试等多种教育形式都得以运用,适应了新闻传播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函授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人才培养方式,成为这一阶段新闻传播教育的有力补充。函授教育方面,1980年,人大函授学院开始在外省市开设新闻函授班。1984年前后,各地大学新闻系和新闻单位也纷纷开办函授大学、函授学院和函授班。到1985年,全国已开办13所新闻函授学校,学员累计达23万人。电视教育方面,1985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招收新闻专业学员,发纸制教材,通过电视进行辅导,当年招生近2万人。1986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专业委员会成立,编订教学计划和教材,在北京、上海等地试办新闻专业自学考试。多种多样的新闻教育方式缓解了新闻人才匮乏的状况,从1984年到1988年,通过培训和自考取得新闻专业大专文凭的多达2万余人。

在职干部培训也是此阶段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内容。除了高校积极开展新闻干部在职培训外,许多地区和新闻单位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各种专修班、进修班、短训班,诸如记协、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单位都开办过各种形式的新闻培训班。

(二)恢复开拓阶段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特点

从1977年起,部分新闻院系重新招生,并在短时间内恢复起来,之后的两次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都及时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在20世纪末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式、多类型的完整教育体系。总结起来,这阶段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真正实现了按照教育规律和新闻传播学规律办教育。在一段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严重限制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一些被认定为资产阶级的课程,诸如广告学、报业经营管理、公共关系被取消,造成了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新闻传播教育恢复发展后,这一问题迅速得到了解决。不仅教育部新增了国际新闻、新闻摄影、播音、广告学等本科专业,各新闻院系也普遍调整了课程安排,减少了政治课的占比,并针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增加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开设新的专业课程。各院系普遍增设了中国经济与市场、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统计学和大众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及计算机应用之类的课程。在新开专业课程中,如复旦的新闻分析原理与运用、记者思维和行为学、专业新闻报道;人大的大众传播心理学、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职业选择与职业道德等都有代表性。按照教育规律和新闻传播学规律办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专业和课程的调整只是其中一部分,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方面也都有所体现。

第二,由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实现了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化。无论是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还是中国新闻教育学会都聘请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家来担任组织者和成员。由本领域的专家开展新闻传播教育的管理和研究,保证了管理和研究的专业化。此外,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化还体现在一些新闻院系在人才培养上的探索,许多新闻院系结合自身所处学校和地区的特点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开创了工科大学创办新闻专业的先河,走出了一条“文理交叉”的道路,暨南大学立足侨校定位,提出“为海外港澳台和内地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一些省属院校的新闻系(专业)则表示它们所培养的主要是为本省服务的新闻人才。

第三,新闻传播教育迅速恢复后,随着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的规模也得以快速扩张,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后期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1983年《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新闻院系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新闻事业的需要,并估算到20世纪末全国报社、通讯社和广播电视系统加上出版宣传部门共需要新闻专业毕业生九万人,但当时新闻院系毕业生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针对这一情况,该意见制定了扩大招生人数、增设新专业点、有条件的院系增设新专业、多层次培养新闻干部等措施。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真正实现大规模发展正是在这一文件下达之后开始的。到1987年基本实现了每个省有一所高等院校设有新闻系(专业),函授、自学考试、在职干部培训等多种教育方式齐头并进。虽然在1990年发展势头有所回落,但高校的新闻教育仍保持一定规模。新闻传播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不少问题。总体来讲就是教学力量不能满足迅速扩大的教学规模,教师队伍整体力量不足,难以支撑新增专业的教学要求,教材、教学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与新闻界的实际存在脱钩等等。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程度上有所缓解。

四、技术引领,中国特色: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创新深化(2000年至今)

千禧年后,在全国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中国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大力推行高考扩招政策。2000年全国高校毛入学率为11.5%,2001年为13.3%,2002年达15%,2005年达到21%,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到2007年毛入学率达23%。高校数量也迅速增多,2000年全国共有大学、学院共599所,专科学校442所,到了2006年大学、学院增长到720所,专科学校增长到1147所。在校生人数2000年时为55万余人,到了2005年就增长到156万余人。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3779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中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伴随着高等教育扩张而来的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超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全球化冲击。中外新闻传播教育交流合作频繁,使得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色彩逐渐浓厚。同时,互联网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国传媒面临着全球媒体和新兴传播技术的冲击,促使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也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创新深化,不仅要根据新闻传播业的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而且要紧跟互联网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将传播技术进步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力求在技能培养上与业界的需求保持一致。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进入到一个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发展冲击下逐渐形成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格局。

(一)21世纪新闻传播教育创新深化过程

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继续保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势头,面对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地求“变”中继续前进。

1.总体呈现扩张趋势

进入21世纪后,新闻传播教育的总体规模继续扩大,本硕博教育及博后培养齐头并进,学科建设发展迅速,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本科教育不断增加新专业的同时,专业点的数量也大幅增长。新增传播学专业,并试办媒体创意、国际传播等专业。目前新闻传播学类主要的专业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等。2000-2004年,全国新闻类专业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2006年达到661个,在校生人数超过15万。据《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8)》统计:目前全国有681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设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有1244个新闻本科专业教学点,其中广告学378个,新闻学326个,网络与新媒体140个,编辑出版学82个,传播学71个,数字出版13个,在校本科生人数23万人,专业教师7000余人。

硕士研究生方面,在学术型硕士授予点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2010年以来专业硕士从无到有,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规模。2000年全国共有新闻学硕士授予点27个,传播学硕士授予点12个,2008年新闻传播学硕士一级授予点28个,新闻学硕士二级授予点32个,传播学硕士二级授予点41个。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新闻与传播硕士和出版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就此分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当年共有48所高校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4所学校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据《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8)》统计:全国现有新闻传播学学术硕士点126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109个,出版硕士专业点28个。

2000年以来,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建树颇丰,规模在稳固发展中不断扩大,同时也为学界贡献了一批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育的生力军。2000年时全国只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博士点,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武汉大学拥有新闻学二级博士点。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获得二级新闻学或传播学博士点,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学校也获得二级博士点。此后经过2010年和2018年两次调整之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博士点26个(其中2018年,由二级学科授权点新增为一级授权点2个,新增一级学科授权点8个),此外还有设立挂靠博士点或设立交叉学科博士点的17家单位。目前的博士点已遍布全国各个省市,改变了以前博士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格局,分布趋于完善。博士专业点增多的同时,博士教育的质量也逐步提升,人大、复旦等老牌新闻院系的博士已遍布全国各新闻院系,成为所在院系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一些优秀者也已晋升博导,招收博士研究生。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形成了良性的代际更迭。此外,许多博士结合学科前沿撰写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学界贡献优秀学术成果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科前沿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的培养也渐趋完善,有效帮助了博士完成由学生到研究者的转变,并进一步提升了科研能力。1999年,由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设立全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陆地和吴水平进站学习,导师为丁淦林。从2003年开始,人大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等单位陆续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17家新闻院系设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2.“部校共建”的办学模式从尝试到全国范围推广

2001年12月24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达成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协议,成为全国首个开展部校共建的新闻院系。2013年12月20日,中宣部、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的经验。会议当天,北京市委宣传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山东省委宣传部与山东大学、江苏省委宣传部与南京大学、广东省委宣传部与暨南大学等十个省市的党委宣传部门同当地高校签署了共建协议。

中宣部和教育部还联合发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指导地方开展共建工作。意见要求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门都应和高校重点建设一个新闻学院,原则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也应与高校共建一个新闻学院。2014年开始,部校共建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省市级党委宣传部门、中央和地方的媒体纷纷与有关高校开展共建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举措。2015年和2016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分别在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召开现场会,推进部校共建工作。2017年两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部(媒)校共建新闻教育单位达到100所左右,到2018年8月,全国共有共建新闻教育单位120余所。

3.国家层面的指导规划

21世纪以来,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除了“部校共建”办学模式外,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对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做出指导、规划。2000年9月1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有关文科高等学校下发了《新闻学类专业基本教学条件》的通知。就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4个专业,提出了在师资、教学方案、教材、图书资料、专业实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6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为新闻传播教育该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高校深化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意见下发后,高校新闻院系积极行动,与相关媒体开展紧密合作,搭建教学平台,探索校媒合作办学模式。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中宣部又联合下发《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该意见就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始于业界,之后向新闻传播学界拓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其地位愈发重要,成为新闻传播教育内容的指导思想。2001年2月27日,中宣部副部长王晨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座谈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成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之后,中国记协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此项教育活动在全国各新闻单位开展起来。2003年10月28日,中宣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新闻单位认真开展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2004年和2005年,教育部举办多期新闻传播院系负责人与教学骨干‘三项学习教育’培训班,全国150余所新闻传播院系负责人和教学骨干参加了此项培训。自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拓展到新闻传播学界。2007年1月,刘云山在第十五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三项学习教育”应实现经常化、制度化。此后,中宣部等部门多次提出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和研究。

近些年,随着“部校共建”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实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逐渐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内容。《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部校共建的实质就是要抓牢抓实新闻传播学科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并且进一步把这项教育引向纵深。《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该计划2.0版进一步提出要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新闻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各新闻院系积极配合,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和举措,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深入,使其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发展

2000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实,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自1978年恢复发展以来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特别是随着全国范围内高校扩招,新闻传播学专业点的数量迅速攀升。在专业点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学科总体建设重视不够,教学特色不明显、院系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科研经费投入不够、硬件水平落后、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不规范等问题尤为明显。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在国家相关部门规划指导和高校自身探索之中展开了改革。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立足中国实际情况,针对数量发展过快,质量建设不足的问题,加强了新闻传播教育质量建设,放眼世界媒介格局的整体变化,应对融媒环境,不断进行自身调整。

针对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相关单位和新闻传播学界的专家已采取诸多办法,上文提到的“部校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都含有提升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的目的。此外,在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上也有所建设。

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各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排名,新闻传播学也在其中。评估指标体系包含“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项客观指标,以及“学术声誉”这一主观指标。目前学科评估已开展过四次。2017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完成教育部专业认证,成为首个完成专业认证的新闻传播院系。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认证。通常由专业性认证机构会同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专业认证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首先在工程教育类专业试行。2015年开始,教育部在理学、人文社科等领域试行专业认证,由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组织开展。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也包含新闻传播类的标准。该标准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管理与保障等方面对新闻传播教育做了全方位的标准要求,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条件。

2000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媒介格局发生重要变化,新的媒介技术层出不穷,变动成为常态,融媒环境成为媒介环境发展的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首先引起了新闻传播业界的剧烈变革,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学虽然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但同时也是重视实践的应用型学科,它的发展与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与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也紧密联系。技术的发展也开始影响新闻传播教育,这种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对业界影响引发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因为技术本身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面对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业界的剧烈变动,新闻传播教育界不断调整自身,在教育理念、专业设置、教学课程等方面开展变革。

早在20世纪末,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就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数位专家共同申报了《新闻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课题,对各自所在院系展开调查研究,最后提出了新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改革设想和具体设计。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新闻传播教育面临向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变,各新闻院系“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探索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当时不少文章也开始谈论互联网环境下新闻教育的发展问题。

一些新闻院系及时针对互联网的发展作出调整。清华大学传播系从1996年就开始招收新媒体研究专业研究生,人大新闻学院从99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网络传播方向”课程,复旦新闻学院也在本科专业课中开设“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2000年4月30日,北京广播学院成立了我国首家网络传播学院,该学院下设网络新闻系、网络广告系、网络编辑系、网络艺术系等六个系,以及网络经济研究所、网络传播研究所、网络教育中心,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网络远程教育为一体,主要招收传播方向的本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生。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并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新闻传播学界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上紧跟互联网技术步伐,在本科专业中适时增加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和数字出版专业,在教学中注重吸收新技术成果,改进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上也朝着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迈进。

总之,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引领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师资力量,加强科研投入,更新教学设备,重视新闻实践教学和实习,逐渐形成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国家统筹规划、逐步推行“部校共建”模式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体系。

回望百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是时代的产物。它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其发展与时代主题有紧密联系,根据现实需求不断进行调整是其发展的常态。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遵循新闻传播学的规律,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和新闻传播理论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基础支撑;新闻传播教育也遵循教育学的规律,作为教育活动的分支,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全方面影响着新闻传播教育事业。此外,技术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直接推动因素,从新闻教育到广播教育,再到广播电视教育及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新闻传播教育类别的演变足以证明技术的重要性。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史进程及其理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RMXW2018A002〕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邓绍根、李兴博:《百年回眸: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前瞻》,《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② 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通史·中华民国卷(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4-45页。

③ 黄炎培:《职业教育谈》,《教育与职业》,1918年第3期。

④ 方汉奇等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第二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81页。

⑤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2-1063页。

⑦ 许晓明:《中国近代新闻教育发展史研究(1912~1949)》,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2页。

⑧ 祝帅:《民国广告教育的四种途径——以国立大学、私立大学、职业学校与海外留学为中心》,《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3期。

⑨ 燕京大学档案YJ1936011,北京大学档案馆藏。转引自王晓乐:《民国时期公共关系教育创建始末——中国近代公共关系教育若干史料的最新发现》,《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6期。

⑩ 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猜你喜欢
新闻学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