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清艳 刘 璐
网络与数字时代,文化传播无时无处不在,它将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链接在一起,形成高效率的“文化盈余”效应。如何在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中,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中华文化从线上到线下的文化体验结合,完成“365天×24小时”有效传播,让世界感受中华文化可识别性的美学和文化,达成其独特的文化张力,丰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全球传播实质上是“跨越民族国家地理边界的信息流动”(Yahya R.Kamalipour,2008),是跨越国界传递价值观、态度、意见、信息和数据的过程。①网络与数字打破了文化全球传播的物理空间,逆转了文化实力对比下的定势传播,特别是以社交功能为主的各类社会化媒体的崛起,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带来新的变数。
国际间信息流通由以“民族—国家”为疆界的传播向“无远弗届”的全球网络超文本链接传播演进(Daya Kishan Thussu,2000)。互联网虚拟世界最大限度地拓展时空延展,突破物理空间对文化传播的限制,弱化了传统社会互动关系中主要依托的地域性因素,帮助个体、群体、机构和国家跨越地域情境建构,形成去中心化的社会关系,②传播关系得以重建,信息传播方式得以改变,在重塑信息传播生态的同时,也形塑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与社会关系,为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社会的熟识或陌生主体提供无障碍交流平台,推动个人信息和公众信息更为快速和方便地在国家间传递(Larson,2000;Ma,2000);网络媒体将精神内容传播电子化,成为一种更具效率、更具穿透性的教化形式。③
互联网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各类新兴媒体,打破意识形态壁垒,减少文化折扣,多平台、全方位的传播赋予发展中国家平等传播权利,推动弱国文化输出。而且,数字冲破规制(deregulation),促进全球媒体产品生产、消费和分配的平等化,推动媒体内容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互联网有效逆转全球文化之前的定势传播(Daya Kishan Thussu,2014)④。
社交媒体强调社交互动,重塑社会关系、推动社群跨圈层互动,加强不同民族性格、文化观念间的沟通,提升文化的全球辐射力。因群体内个体相似性的社群“回声室”效应,易达成不同文化传统下的内容黏合与符号化表征。⑤
短视频、直播网站等各类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扩大了文化交流的“接触面积”⑥,正在重塑跨文化传播,使得信息更快、更多、更立体地汇通世界各地⑦,加速全球传播过程中文化的交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文化身份认知的混杂。
互联网不仅体现于数字技术应用,更为文化生产和全球传播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全球文化形成“文化共生传播”。
网络与数字时代,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中华文化中的哪些内容适合全球传播,全球传播是否国内外有别,如何传,以何途径传,其遴选机制又是如何?
内容是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基础和核心,传播内容的国别针对性和适用性决定了传播效果。中华文化传播内容聚焦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现当代文化与区域文化三个层面。
1.传统文化
聚焦中医药、茶、书画、武术、民俗等议题。中医药文化蕴含“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调和致中”的哲学智慧和核心价值⑧,茶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⑨,书画中的水墨艺术是传统文化代表,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能优化视觉体验和美学艺术⑩,以太极为代表的武术推动西行传播,国家层面以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进行推广,民间武术交流以太极拳和咏春拳推介。数字技术有助于当下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地保存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续存。
2.价值理念
聚焦于和谐世界、中国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其中,“和谐世界”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去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国与国的和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对外战略标志性成果。“中国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推崇文化共生、和而不同的共处理念,崇尚自然、贵生、中道、包容、和谐等社会发展理念,提倡忠孝仁义、厚德博爱、明智明耻、诚信友善等个人修养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天下大同”的人类理想,这些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全球传播需重视中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自由、平等”等,以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理念,都强化了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吸引力,一以贯之的和谐思想与和平外交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传播。
3.现当代文化与区域文化
聚焦中国现当代电影、文学、纪录片和区域文化与城市地标的全球传播。电影等文化产品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Bruno Lovric,2014)。讲述“中国故事”的合拍片可将华人文化圈作为传播起点,再拓展全球文化传播版图。我国网络文学近年频频出海,但翻译仍需规范。纪录片是传播中华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宏大历史叙事习惯需以探寻文化记忆和人文语境取代,以贴近生活的故事提升链接感、激发情感共鸣。区域和城市文化是全球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探寻官民协同、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事业与产业联动的传播路径,城市文化地标的全球传播也需融入国际元素。
1.“一带一路”
文化是“一带一路”的灵魂,在充分了解和尊重丝路文化传统的前提下,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体,寻找沿线各国共同议题,协同促进文化内容交互融合。在投入帮扶沿线友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改善文化传播数字话语形式,在加强文化互信基础上构建中华文化输出。“一带一路”是立足历史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传播、提升文化影响力的新引擎。
2.孔子学院
自2004年推行以来,孔子学院已经在140个国家地区落地生根,有效推动中华文化与异国文化共享交融,也得以反观和优化中华文化基因,实现文化效能整合,随着孔子学院的大量建立,发展问题也逐步显现。需结合数字技术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借助各类新兴媒体打造现代化、共享化、全球化的智能传播平台。
3.国家级媒体
伴随网络媒体发展与国际传播转型,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六大国家级媒体在海外广设站点,在全球频繁亮相。在对外传播上投入大量资金,传播平台向网络平台、社交媒体转移,聚焦媒体文化产品、主流媒体海外传播渠道和社交媒体建设。
4.社交功能为主的网络与数字媒体
基于微博、博客等媒体,受众开始表达全球化、本土化并存的愿望与梦想(Daria Berg,2014)。生活与社会文化类、地方与空间文化类议题的设置,文化传播的日常化、地方性、情感度因素得以强化。国家媒体官方社交账户借力西方渠道,实现跨文化人群圈层传播与文化深沉互动,有效规避文化保护政策下中华文化落地受阻问题,缓解跨文化受众的逆反心理。以社交功能为主的各类网络与数字媒体成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重要平台。
地域、民族、文化传统等差异会导致全球文化传播与接收的“水土不服”,传播效果打折,因而文化传播内容的筛选至关重要,简约以及更关注受众体验,选题策划应偏重社群概念。内容选择上应遵循代表性原则、现代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和供需结合性原则,在结合文化价值与现代意义的同时,力求最大化呈现中华文化面貌与特性。文化认同机制、文化分层机制、文化传播机制是中华文化内容遴选机制的基础。
1.文化认同机制
清晰、统一、可辨识的文化身份可构成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国家、民族、种族、族群文化交流中特有的身份属性和主体建构的文化表征。作为全球文化传播的重要传播机理,文化认同机制囊括了分享论、认同反馈论、目标论、过程论等理论。分享是获得文化认同的前提,传播是修改、转变并创造共享文化的过程,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前提的分享才有助于达成共识。文化传播的认同反馈指受众对文化的主观接受,是受众在文化内涵、价值理念基础上形成的归属感与自由意志选择下的理性自觉(单力立,2016)。目标论将文化认同当作文化传播战略目标。过程论倾向于文化传播过程,意指文化共同体内部以及共同体之间的文化信息传播与分享过程,涉及文化信息、产品、价值观念的流动、交换、接受、认同,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民族内部和世界范围两个维度。
2.文化分层机制
以社会学视角划分文化层级属性可推动文化的传播发展。弗莱(Northrop Frye)认为,文化结构可分为基础层次(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中间层次(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制度及上层建筑)和高级层次(价值观、哲学、文学、艺术)。文化分层之下,受众倾向与自身话语层级接近的传者提供反馈,形成“话语圈层”的文化传播,成为文化创新发展的内源动力。从文化分层的视角,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可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相比于制度层和精神层的低占比和高输出难度,器物层占比最高、输出难度较低。网络与数字时代全球文化输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升中华文化质量、调整中华文化分层占比,策略性地提高制度与精神价值文化输出量,推行“中华文化数字整合”。
3.文化传播机制
模因论机制通过探究基因复制与文化传承、演化关系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网络与数字时代,文化模因论的发展依托于媒体机构、文化复合体(价值观)、文化产品。多模态话语分析机制基于语言学,将文字语言同声音、图像等非语言符号结合,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中的媒体新语料提供研究工具,可得出传播互动话语、本土化与全球化身份建构关联。第三空间理论机制基于文化语境的流动所构建,在跨文化对话中构建代替模式,可在完成中华文化输出、输入平衡的同时达成中西文化的平等对话。
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构建体系,但不可忽视优秀当代文化。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不仅需要对外传播,更应涉及国内文化自信,需考虑内外有异同,国别受众文化接受差异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信任度。
网络与数字既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也是科技造福文化进行全球有效传播的手段,是中华文化传播渠道和途径之一。
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内容呈现出数字化趋势,网络文学、动漫、游戏、影视等数字内容成为中华文化新的话语表达方式,是一种开放的、流行的文化方式,再创中华文化元素。这种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放共享+共同创造”,降低了创作的门槛,受众已然自主加入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容建设,更多的人可以便捷地共享人类积累的历史文化成果。
数字文化绝不是简单的文化数字化,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即“科技+文化”的“新文创”,这些个性化、社交化和智能化的传播在移动互联中带来卷入式的传播体验,并且可以借助数据进行实时受众分析,动态优化文化传播与服务模式。
网络与数字技术畅通了文化全球传播,但不同历史传统、生活习性、经济政治生态背景下的他国受众,其选择、接受与再传中华文化差异性依然存在,而且网络数字传播非传统的单向传播,其内容是一种创新叙述形式与表达方式,是一种结合科技力量创新文化表达的内容与传播,需要剖析数字文化传播内容的复杂性、统一性与适用性,兼顾不同国别受众群体的文化接受习惯,在内容源头上树立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优势,建立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网络与数字内容遴选机制,以此增强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1.“中华文化+科技”的融传播创新机理
科技本身已然是当代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形态,并赋能传统文化,重度影响和重构当代文化的形态、结构和价值取向、文化生活方式,创新与颠覆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接受与消费方式,具体表现在:
一是科技对传统文化形式的改造升级,涉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革新,科技在描摹、记录、呈现、传播、弘扬、振兴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拓展了中华文化表达的空间,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
二是科技催生新兴文化传播业态,包括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娱乐产业,形成新兴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出现“创意者经济”的新生态,构建它的基础是包括网络游戏、文学、动漫、影视、音乐和电子竞技等在内的整个新文创体系,文化呈现出视觉化、互动化和分享化,视频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人机交互等,将人与文化的距离拉近,3D触感、光线追踪、魔法手环等,拉近人与中华文化的距离,人类被卷入一个沉浸式的文化娱乐世界。
三是人类在网络与数字环境中重构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文化内容创作者与用户的界限模糊,各类创客文化、二次元文化、泛娱乐文化兴起,VR、AR等人工智能创新文化内容,“数字文化信息”正迅速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
2.“中华文化+科技”内容的全球适宜性
中华文化多元丰富,地域上有西北丝路文化、沙漠草原文化、西南高山文化、内河农业文化、东南海洋文化等;历史维度上可分为传统文化、近现代文化、当代中国特色主义文化;从文化分层的角度看,有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但在其全球传播的内容适宜性方面,还需要进行内容筛选,寻找到适合全球文化传播的参照标准。
一是研究流行文化的全球传播内在机理及呈现形式。流行文化以传播接受度最高、受众群体最广、市场化难度低而成为各国文化全球传播先锋,如游戏、动漫二次元、影视剧、流行音乐等,这些流行文化形态已经逐步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表达形式,如美国的超级英雄、日本的忍者、韩国的时尚文化等,而且这些流行文化本身有对国际近现代文化的吸收、改良和再创造,并在传递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吸引受众走近,形成传统连接现代,文化连接相关创意的产业链。
二是研究他国优秀文化内容IP产业链的全球战略。欧美国家历来重视文化知识产权开发、保护与创新,懂得培育IP产品全球生态产业,对IP进行游戏、影视、动漫形象的多次开发与创造,形成相关主题公园及民用文化旅游产品,扩大其文化传播群体,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增强一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三是将中华文化与全球流行文化进行内容属性对比,明确自身文化优势,寻求全球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探讨哪些文化适合在国内传播,哪些文化适合和用何种形式进行全球传播,寻找中华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内容契合性。
3.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网络与数字内容遴选机制
基于他国的受众信任、文化认同、文化分享机制进行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选择,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数据库”,包括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平等、互鉴、包容的文明观,互利共赢的经济观,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国发展观,“达则兼济天下”的国际责任观,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方法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本思想、和平外交政策、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等等以及儒、道、佛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一些重视伦理关系、道法自然与辩证思维、圆通处世,灵活统一的智慧等等。
对各国受众的文化接受度进行研究,用他国人士身份叙述中国文化故事,营造中华文化社群,充分尊重文化落地受众的自主选择,并采用“中国故事、世界表述”“世界内容、中国创意”的方式传播,使其在网络与数字传播中形成一定的“话语圈层”效果,传受互动双方产生“共解空间”,即在跨文化的协商中,创新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使得母语和外来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全球文化,打破语言障碍,让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传受方自如地交流,这是中华文化创新传播的思考点。
如何将社交功能、智能技术和共享传播机制融合,创新“社交+智能+共享”的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平台,细分不同地域和群体受众选择、再传与创造信息的规律,这是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关键,“中华文化+科技”的传播平台以及衍生的新文化创意产业是增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力的实现途径之一。
1.以社交为基础的数字媒体传播平台
媒介技术作用下的受众呈“社交化”特征,受众不再“全程依赖”某单一的媒体,媒体传播呈社交情境和信息传递层级多样性规律,不同文化圈层与背景的人群在互动、交流中,“回声室”社群认同效应强大,以社交为基础的数字媒体实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文化黏合与符号化表征,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提供新的平台和更多的传播通路。
但不同的社交媒体依然拥有不同地域分布和群体使用特征,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国内的微信(we chat)、QQ、Orkut(巴西)、俄国的Odnoklassniki、Mixi(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流行的Instagram等。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群体也会对社交软件的需求不同,如国内的QQ主要用户群体为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等。
因此,需细分不同地域和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的信息获取规律特征,重点研究如何借助社交媒体的“社交”属性,激发全球媒体用户自主选择与使用、再创造中华文化数字内容,建立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社交平台体系,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
2.以大数据精准推送的传播平台
一方面,各类具有收集、整合、保存、开放等技术功能的视觉内容资源库,可将原本琐碎、分散、失修的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数字化保存,如敦煌石窟文化的数字修复与保存;另一方面,大数据信息增强传播的趣味性,以秦始皇陵博物馆的微信平台为例,其高频使用的模拟场景,使游客“触手可及”,在自主游览时,可随时打开想获知的文物讲解服务,科技且有效地吸引人们自觉接触与选择中华文化。
此外,大数据技术还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上帝之眼”,可以随时收集文化用户各类使用数据,进行用户图谱数据分析,获知文化用户对题材和话题偏好度等,便于精准将不同类型的中华文化,用不同受众群体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3.以共享机制为前提的传播平台
政府战略高度下的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一种制度保障,在“引进来”“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中,作为中华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企业,在中华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合作中,也成为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有效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传播平台主体。
个人文化用户是传者和受者的结合,可以自主选择文化信息,对文化信息进行再创造、再传播,成为一个个多元的文化信息传播源,文化受众的“粉丝效应”“口碑效应”“长尾效应”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强,甚至已经超过传统媒体的传播力。
4.建设“中华文化+科技”的新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科技催生文化的新产业形态,诸如网络社交、网络文学、数字电影、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泛娱乐生态的渗透,中华优秀文化赋能技术,用文化创意提升产品内涵,国际与国家双标准的中华文化产品,可打破数字技术统治的文化产业,形成“中华文化+科技”的全球合作IP产业平台。
1.文化内容的社交契合度:中华文化内容的流行度、内容趣味度与其得以大范围社交传播有正向关联,需要找到中华文化得以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诱因,挖掘中华文化的实用性价值、公共性价值以及故事性等。
2.文化内容的社交分享度:中华文化内容除了要满足用户文化信息获取需求,还要能帮助用户在社交圈中刷存在感、归属感、充实感、参与感,提升用户的社交形象,活跃其社交热度,挖掘中华文化共享性,唤起用户的传播情绪。
3.文化内容的社交感染度:中华文化内容能唤起用户的感同身受,产生共情,易于情绪传染,便于他人参与,方式便捷,可以实现一键式社交分享。让用户成为传播渠道,借用社交数字平台扩张文化内容的影响力,其本质是让用户被激活成为传播渠道,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为内容和用户注入社交动力。除满足用户的知晓愿望外,还要能帮助用户在社交圈中刷存在感,提升用户的社交形象,活跃社交热度,设计便捷的文化信息接触与参与方式,便于受众实现一键式社交分享。
4.文化内容的受众可创造度:受众作为文化新生产力嵌入到文化的生产系统,可以自发生产与再加工文化内容,可以成为文化生产力,以受众自主形成的社群进行用户资源集群性开发。
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种种新技术正在把媒体带到一个智能时代,正驱动一场新的文化内容革命,最明显的是,改变了中华文化传播内容生产和分发两个重要指标维度。
1.智能化内容生产:智能技术正在取代人的经验,成为内容生产的一种新的支持。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智能语音识别、智能翻译、智能选择与审核、社交机器人等技术,使得内容生产更加智能,包括信息自动采集能力、信息智能识别能力、信息分析、挖掘能力、专题的智能化生成能力等。
2.智能化内容分发:内容分发亦愈发智能,包括个性分发能力、渠道智能选取能力、精准到达能力等。如小屏幕、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的移动“短视频”,聚焦于主题或事件的一个纵切面,是一种唯少即是多的新叙事模式,甚至会在几秒内就产生一个抓眼球的视觉亮点,以最快的节奏达成受众视觉高潮,其题材选择、表现等方面都是有特定软件智能支持。
3.智能移动感:移动化时代,让“现场感”变成“在场感”,网络数字受众更多地谋求“进入”到文化事件现场,体现自己的“在场感”主角感。
1.文化内容资源整合能力:集成文化资源、泛内容边际资源。
2.文化线上线下关系转换能力: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交互的关系平台沉淀核心用户数据,把握受众诉求,实现政府、企业、个人一体化文化内容服务平台。
3.文化跨界服务能力:文化共享性等运营逻辑是通过做大做强数字文化内容平台来实现,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延伸。
文化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类、智能过滤、自动聚类、主题检测和统计分析,可实现中华文化热点快速识别和定向追踪,快速发现文化流行点,达成政府或有关部门对文化传播动向的及时把握与正向引导,提高中华文化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1.自动文化信息搜集
解决人工无法应付海量网络文化信息收集的困难,借助网络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自动获取页面信息,并且随着链接不断向整个网络扩展,实现网络文化信息的自动搜集,最大限度地保证文化信息的时效性、可用性和全面性,为决策分析提供事实依据和数据参考。
2.文化数据清理
根据不同的网络热度趋势调查文化主题,筛选保留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并对文化信息按照其主题、外部形式或内容特征进行有序化处理、分类。
3.文化分析系统
一是自动分类与自动聚类,对中华文化传播中的敏感话题、热点话题、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进行识别。二是相似搜索与去重,在对象集合或相关文化数据库中,找到与指定查询对象相似的数据、对象实例或对象子集,消除重复的信息,可按不同维度展现,包括按内容分类、相关人物、正负面信息分类等。三是文化主题检测与追踪,在大量各种不同的文化信息来源中,追踪发现那些与指定目标主题相关的或相同的文化信息片段,还能够发现新文化主题信息元素。四是文化关联分析与趋势分析,从海量文化数据中挖掘出内在的关联规则,利用趋势分析技术,分析网络中不同文化主题的舆论,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可实现对文化舆论监测与预警,以及文化倾向性分析。
网络与数字时代,媒介技术打破文化传播的物理限制,形成一个超级链接的“全球数字文化共生空间”,这一空间中的文化传播力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而数字内容绝非简单搬运,是人的创意,需要建立中华文化内容遴选机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内容数据库,“社交+智能+共享”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平台,建设“中华文化+科技”的新文创产业平台,丰富中华文化适合全球传播的网络数字表达形式,创新网络与数字传播理论体系,创建全新的中华文化传播理论体系,如国别文化信任中的受众理论、数字文化理论、数字文化传播效果理论等,并构建立体化的学科体系。
注释:
① [美]霍华德·H·弗霍德里克:《全球传播与国际关系》,陈建安译,台北扬智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②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③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65页。
④ 史安斌、达雅·屠苏:《全球传播的重构和“中印一体”的崛起》,《新闻界》,2014年第5期。
⑥ 孔朝蓬、刘婷:《“球土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身份的转向——基于新媒体传播的视角》,《文艺争鸣》,2014年第10期。
⑦ 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⑧ 徐永红:《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写照》,《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年第3期。
⑨ 王建娜:《跨文化视域下民俗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福建茶叶》,2016年第5期。
⑩ 朱旭华:《水墨艺术对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作用》,《新闻战线》,201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