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回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2018年10月11-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协办的“弘扬革命文化 重温红色经典——纪念丁玲《大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作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张家口市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所所长刘跃进,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康振海,张家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李兵出席会议并致辞。《晋察冀日报》老战士、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首席顾问陈英,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延青等出席并作了大会主旨发言。河北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月主持会议。来自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与会代表分别就红色经典的传承与发展,毛泽东、习近平文艺讲话的内在联系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红色经典及代表作家研究,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思想内蕴研究等议题作了深入讨论。会议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现代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也代表了文艺史料学理论与方法的新突破,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考察,反复强调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彰显了红色文化在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意义。会上,部分领导与专家围绕红色经典的传承与发展,毛泽东、习近平文艺讲话的内在联系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
刘跃进在《重温红色经典 弘扬中华文化》的发言中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一种误区,把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对立起来,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与“十七年文学”割裂开来,但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一脉相承。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柳青《创业史》等小说的生活积淀和人物形象塑造均不相同,但都是站在一个革命者的角度来反映现代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同样的题材,当代某些作品则是站在被革命的立场来看待那场运动,其艺术效果截然相反。这就表明作家写什么不是问题,站在什么立场来写,要表达什么样的审美追求和政治诉求,那才是根本。
康振海在《加强红色经典研究 践行红色文化担当》的发言中指出,红色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人民性、民族性、革命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具有重大的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今天我们社科界、文艺界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三大问题,来体现和强化红色文化担当。一是如何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以红色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觉。二是如何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以红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三是如何激发红色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红色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强。我们应认真研究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代表的红色经典、红色文化,发扬“两个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李延青在《略论开启文艺发展新纪元的两次重要座谈会》的发言中指出,优秀文学作品的一个共同特质,就是能够反映民族的生存状态。这个生存状态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具有时代性。以丁玲为代表的老一代作家对时代、对生活、对国家的重点工程与重大战略,都有特有的敏感性和历史自觉。他们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深入生活,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这种全身心的体验,为他们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丁玲通过土改工作体验,在作品中塑造了那场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艺术形象,写出了他们的成长过程。这个作品不仅体现了丁玲深厚的文学创造功力,更表现了她的思想感情和文学立场,她是通过这部作品汇报自己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体会。研究丁玲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我们当代作家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民性、时代性,具有非常积极的示范意义。
此外,部分学者分别对两次讲话的历史意义做了深度剖析。郑恩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对当下文艺创作的价值》认为,《讲话》提出的文艺“为政治服务”中的政治是具体、鲜活的,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其“为工农兵服务”实质的服务和创作主体是农民。《讲话》解决了长期困惑作家的“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基本问题,即当下在文艺界经常争论的“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为此,《讲话》发表虽已76年,但依然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吴圣刚《习近平〈讲话〉与中国特色文论之构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目前“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从民族振兴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对文艺的地位、本质、规律、问题、发展动力、发展途径等,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述,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搭建了核心的理论框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留下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红色文献,其中很多都属于文艺档案。这些文献既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载体,又是这一过程中所涌现出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劳动楷模光辉业绩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红色文艺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对于丰富中国革命文艺资料、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次会议专门安排一个环节,由与会代表介绍当地的红色文艺档案整理与研究情况,以作交流。
大别山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大别山红色文化。据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沈文慧院长介绍,2017年,信阳师范学院整合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学院的教学、科研人员,成立了“大别山红色资源与文化发展研究院”,致力于大别山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文学院则专门组织团队和力量,着力推进大别山红色文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开启了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的新征程。
延安文艺是中国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也是一面鲜艳旗帜。据西安工程大学兰宇教授介绍,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太白文艺出版社策划了“延安文艺档案”项目,是国内首套关于延安重要文艺资料的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几乎网罗了可以发掘到的关于延安文艺的全部资料。丛书包括“延安音乐”“延安文学”“延安美术”“延安影像”“延安戏剧”“延安文论”六个子项目,共27卷,60册,3 200多万字,上万幅珍贵图片,全面、系统地对延安文艺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和研究分析。
河北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和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这片红色沃土孕育产生了众多享誉文坛的红色作家以及反映河北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红色经典。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向回副研究员介绍,该院目前正实施的“河北红色经典系列丛书编撰出版项目”,预计包括《河北红色经典史》《河北红色经典代表作家作品选》《〈晋察冀日报〉文艺作品全编》《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文艺作品全编》《〈新华日报〉太行版文艺作品全编》《〈晋察冀画报〉文艺作品全编》等六大版块40余卷,意在通过选定刊行河北红色经典作品、梳理汇编河北红色经典研究资料、系统阐述河北红色经典发展历史等基础性工作,打造一个集大成式的河北红色经典文献资料库,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目前项目组的工作重心主要在《〈晋察冀日报〉文艺作品全编》的整理上,已经基本完成了文艺作品目录筛选和800余万字的文字录入工作。
这些基础性项目的开展实施,表明目前我国的红色经典正经历个案研究向类型研究、单学科研究向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转变。
“红色经典”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红色经典”的研究既有传统的代表作家作品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视角,本次会议即为近年来关于“红色经典”研究的一个缩影。
现代以来的每一个文学发展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红色经典,离开了这些经典,就根本无法描述清楚该时期的文学史。学界对这些经典的研究探讨长论长新,至今不衰。陶庆梅《〈风筝〉与革命伦理》从2017年热播的谍战剧《风筝》入手,深入分析了革命文学与大众文化、革命的高伦理要求、革命中的牺牲与信仰以及信仰的时代条件等问题,认为中国革命内在的价值追求应该成为我们向社会主义再出发的精神动力。杨程《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女性形象的身体与生命》以身体与生命为切入点,分析了土改前和土改后农村女性生存境况的变化,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丁玲的创作心理和女性意识,认为小说凸显了农村妇女在阶级剥削和性别压迫的双重重压下获得自由与解放的艰难。崔贞仁《需要“哲学”的政治——再谈周立波与〈山乡巨变〉》关注小说《山乡巨变》中的“政治”描写,并解读了文本背后的政治观,认为《山乡巨变》是最能够显出作家对《讲话》解释的小说,并且最能够看得出周立波试图实践《讲话》纲领过程的作品。杨一丹《“东京体验”和田汉文学观的形成——以话剧〈灵光〉的影响研究为中心》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深入一战后期的日本和国际社会以及媒介环境,凸显《灵光》背后所呈现的田汉文学中国际主义先锋性和社会主义思想萌芽的形成及其原因。倪文婷《〈红旗谱〉的革命前史叙事:朱老忠与锁井镇的建构》比较了《红旗谱》小说与电影叙事的异同,马春香《红色经典的再解读——以〈红旗谱〉为例》与宋少净《苦难与启蒙——红色经典中的乡村现代性转变》,也都从不同角度对《红旗谱》作了重新解读。另外,李哲《继续革命的可能——浅谈〈杜晚香〉》、吕东亮《作为“问题小说”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熊权《论晚年丁玲的回忆散文》、陈韶旭《论丁玲的“张家口叙事”》、刘宏英《丁玲在张家口的文学活动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军《遵命之后的政治化艺术——在〈讲话〉指引下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作》、姜亚筑《丁玲文艺思想初探——延安时期至建国前》、潘炜旻《字缝间的村庄、群众与作家——兼谈40年代中后期丁玲之实践经验与主体状态》、张金辉《丁玲与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等,则都以各自的视角对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了全新解读。
文学史家的任务是揭示文学发展规律,描述文学发展历程,而要描述出“高清晰度”的文学史,就要追寻文学史的发生,追踪文学活动的脉络,再现成功作品的精彩。本次研讨会上的许多论文,或宏观、或微观地从某个角度再现了红色经典史。程凯《“群众创造”的经验与问题——以晋察冀边区“〈穷人乐〉方向”为案例》①文章原载贺照田、高士明主编《人间思想第五辑:新人、土地、国家》,人间出版社2016年版。以晋察冀边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穷人乐》为案例,系统地梳理了真人演真事、创演结合表现本村群众斗争生活的《穷人乐》产生的历史过程,认为《穷人乐》的产生并非群众自己演自己那么简单,其加工创作过程中均有“抗敌剧社”编导的深度介入。但在宣传过程中,这种介入却被作为群众自发的政治觉悟与专业编导“形式主义”倾向“斗争”的典范刻意突出。所以如果重构其“事件性”,需进一步将大生产与整风运动后确立的以英雄模范为中心的工作方法、高街村群众“翻身”的条件、合作社的枢纽作用、根据地戏剧运动的特质、《穷人乐》创编过程中的矛盾、“群众创作”的可能性与限度等一系列历史性因素纳入进来。王宁《论“十七年”小说中的性别分工叙事》②文章原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认为,革命历史小说中投身社会工作的女性处于“男外女内”的再分工中,生产建设小说中的女性遮蔽了个体内在的声音,解放潮流中的女性仍然主要是妻子与母亲的角色。可以说,“十七年”小说性别分工叙事的复杂性呈现了中国女性解放的本土性特征,是珍贵的历史标本。向回《论〈晋察冀日报〉的文学史意义》认为,《晋察冀日报》除刊发了大量文艺作品之外,还记录了晋察冀边区的革命文艺活动,也是众多河北红色经典创作历史背景的真实纪录,同时,它还是我党文艺政策研究的重要文献和苏联革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平台,具有很强的文学史意义。石世豪《“新长征号角”的多重音色——从〈谈“飞”〉看“歌德与缺德”讨论的缘起及其历史内涵》,梳理了1979年“歌德与缺德”大讨论的具体过程,探讨了这场论争的缘起与历史内涵。
本次会议还有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在注重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实现了文艺史料学理论、方法的新突破。《晋察冀日报》老战士陈英以《我知道的〈晋察冀日报〉与丁玲》为题,为大家分享了《晋察冀日报》报人群体和丁玲等文化界名人在张家口文化建设、群众思想建设进程中的一些细节,让与会代表更直观地理解了红色经典创作所代表的群众路线和群众方向。乔云霞《丁玲与史沬特莱的友谊》以丁玲忘年交的视角,探讨了丁玲与史沫特莱的友谊。王勇《介绍〈桑干河上〉:评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第一篇文章》认为《介绍〈桑干河上〉》对研究丁玲及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出版时间、写作态度等问题至为关键,也奠定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书的研究基调,影响着人们后来的研究路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杨红莉《徐光耀日记里的丁玲》通过对《徐光耀日记》中有关徐光耀和丁玲交往的文字纪录的梳理,发现从这些日记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丁玲的真性情,更可以感受到老一辈作家们对革命的信仰、对文学的忠诚以及他们心灵的纯净、为人的坦诚,这不论是对研究丁玲还是徐光耀,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段美乔《关于苏区文艺史料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传播学的引入对苏区文艺研究的重要推动,认为有关革命、有关左翼文艺理论的构建,单一的传播学研究很难触及,我们必须在分析苏区文艺的宣传立场、方法、效果、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同时,挖掘其中的“革命”的语义学内涵。关小彬《关于〈一颗未出膛的枪弹〉的几个版本问题》考察了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几个版本间的文字异同、内容差异、写作手法变化等问题,并由此探讨了作者的创作与文本修改过程。张占杰《在契合中逐梦——从孙犁佚文〈夜渡〉说起》①文章原载《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通过梳理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的小文《夜渡》的形成、发表、被弃过程,探讨了孙犁写作策略上的诸多考虑及其背后原因,并藉之分析了解放区文学的复杂、多姿及孙犁作为解放区文学代表的独特性,侧面展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孙犁在解放区时期心灵所经历的曲折与震荡。这些研究均体现了红色经典研究方法上的新突破。
大会闭幕式上,刘跃进所长在对代表们的参会热情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对会议收到的学术论文质量表示赞赏,认为这届会议所呈现出来的许多趋向,体现了经色经典研究格局的深化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