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庆阳,宜梦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国内关于高校组织内部机构设置的问题研究出现较早的文献是发表在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第1 期《现行高校组织机构必须改革》一文。国外最早始于1994年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论——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2000年以前,国内学者多针对高校组织中的不同部门进行研究,从整体上进行研究的相对很少。近年来,面对国家加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新情况,更多的专家学者对高校内部治理体制问题进行关注,主要集中在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高校内部机构设置理论依据、不同类型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国内外大学内部机构设置的对比等方面的研究。
1.对我国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历史沿革的研究
胡仁东梳理了中国、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其内部机构设置是如何变迁的?又有哪些规律[1]?万志峰梳理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的历史进程及现状,针对我国地方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所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我国地方大学内部机构设置的思路和具体的机构设置分层构建模型[2]。阎凤桥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980年初至2001年中国大学管理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他们认为大学的管理效率在逐渐提高,效率机制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行政机构具有较多管理层的特点,受大学规模影响较大,而党群机构具有较多制度层的特点,受大学规模影响较小;大学采取一些特殊机构形式安排,实现效率与合法性的统一[3]。
以上学者们通过梳理我国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结规律并针对当前机构设置的一些现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建议与构想。
2.对我国高校内部机构设置理论依据的研究
薛天祥将高校内部机构模式分类概括为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学院制及“矩阵”型等五种组织机构,并概括了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应遵循的目标一致原则、任务归一原则和机构精简原则[4]。
针对科层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们,基本上都是从其优缺点以及改革措施等方面切入。李艳华、王鑫越等人提出科层制理论中明确的目标、严格的制度以及高效的行动对于大学的行政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大学的特殊性与科层制之间有矛盾与冲突,因此提出“去行政化”的建议。还有一些学者则主要是从科层组织理论对于高校管理的意义来进行阐述。目前,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属于典型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其行政权利具有明显的“科层化”特征。我国高校内部长期以来实行的金字塔式的科层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高校组织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实行科层化管理模式中又出现“行政化”的问题。
学习型组织理论问世以来,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后来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高校的管理工作。学习型组织理论为高校内部管理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有的学者从管理观念上论证高校管理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比如杨文斌等认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整套管理模式,其以人为本、知识共享、自我超越的管理观符合高校组织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的可能性与可行性[5]。有的学者针对我国高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寻找解决措施,比如庄晓山认为高校管理应该从整体意识以及提升素质等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6]。还有学者从学习型组织理论中的组织结构寻找切入点,他们认为学习型组织结构是一种扁平化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其符合高校管理的模式。另外,有的学者从高校的学科性与官僚制的冲突角度来探讨,熊沂、刘兆青认为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特性突出表现在其是由学科和事业单位组成的矩阵结构。两者之间的管理会存在冲突,但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整体利益的观念会使得这一冲突矛盾有所缓和[7]。
近年来,人们将自组织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及其机构设置出现了一些成果。主要有:姚焕桃指出为了推动我国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急需探索高校管理新的模式和制度。自组织理论对于破解计划指令式教育和内部封闭,动力不足的体制难题提供思路[8]。皮武提出高校是一个具备自组织特征的复杂系统,有可能通过引用自组织范式进行管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9]。孙小红、黄兴利认为高校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系统是开放的、系统的不同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作用、远离平衡状态、有涨落的触发[10]。
近几年,我国学者看到治理理论在解决高校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失衡、大学过分依赖政府等问题中的有效性,因此着眼于这一理论进行分析。有的学者从治理理论的主体多元以及自主自治进行分析,比如张开发等指出:高校应以行政、学术不同权力中心形成作为切入点,提升治理主体参与决策水平,塑造学术民主管理的制度环境,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一种参与治理型的组织框架[11]。而刘汉君同样也是从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以及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以及学术权力的失衡等问题为抓手,基于治理理论来提出相应的措施[12]。也有的学者则是从治理理论中的整体性以及协调性来考虑高校的问题,比如张美荣,杨伟军针对高校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流程的碎片化问题,着眼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中协调、整合的治理手段,为化解高校治理碎片化提供新路径[13]。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置的研究依据大致有科层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以及治理理论四种。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学者们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理论来研究高校的管理体制以及内部机构设置。一开始将科层理论应用到高校机构的设置中,对于高校的内部运作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的扩张,机构设置也越来越多,各层级之间在协调运行等方面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理论中寻找有效的治理措施。学习型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以及治理理论都是针对科层制理论在高校治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3.不同类型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的研究
随着对大学内部机构设置研究的深化,许多学者针对大学的不同性质和类型对其内部机构设置进行研究。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发现,学者们主要针对公办大学、民办大学以及独立学院的内部机构设置进行研究。
针对公办大学的组织机构研究,有的学者针对研究型的大学进行研究,比如高桂娟等对21 所“985工程”大学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大学合并重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我国“多元巨构型大学”势态明显[14]。赵亮提出目前高校管理机构设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他认为高校应对“非生产”部门进行大部制改革,并且建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管理机构[15]。金顶兵、闵维方分析了中国两所研究型大学组织整合机制的特点得出:文化机制在研究型大学组织整合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运用科层机制,学术领域的管理存在着科层化的倾向[16]。还有的学者针对普通公立大学进行研究,比如王宝玺等提出目前公立高校应该以基层学院为突破口进行改革,构建治理的监事会制度,重构内部权力体系等[17]。郭平提出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构架:建立“董事会(理事会)框架内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师生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形成“党委政治权力、校长行政权力、教授学术权力、师生民主权力”的协调运行机制[18]。
针对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部机构设置进行研究。比如傅大友等指出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机构设置与改革具有合署部门增多、以模仿和沿袭传统高校为主、少数高校盲目攀高、学术与民主管理机构作用发挥不到位等问题,他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机构设置与改革应符合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教学型等定位[19]。王广德等认为高校应该:推行“政学分权”管理模式;实行大部门管理体制;提高行政管理者的素质等[20]。而高岩、张军则是分析了陕西地方高校机构设置的现状:机构臃肿、行政部门职能不清、学术地位低等,他们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分离,其次通过机构合并、合署实现机构精简。当前对于占高等院校主体的地方高校来说,应该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设立有本校特色的、民主的、合理的、简洁的行政部门[21]。
针对我国民办高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刘少林认为民办高校的内部机构设置应走出公办高校内部硕士学位论文机构设置的误区,要避免走“官本位”的套路,不能因人建庙,因人设官,片面追求高的行政级别,导致管理复杂化、机构官场化、民办高校应形成一种创新的机构设置体制,使得其在内部职能机构设置上实现最优化。
也有一些学者针对我国独立院校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比如杨炜长、石邦宏主要从独立学院中董事会与校长之间的权力着手分析,他们认为董事会是决策的中心,赋予其独立的决策权,而校长则是管理的中心,应该明晰董事会与校长之间的权力界限,改善校长的工作动力机制[22]。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我国公立高校的组织机构,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组织机构进行研究的比较多。学者们认为在公立高校的组织机构中普遍存在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失衡、机构设置臃肿以及管理职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但是针对我国民办高校以及独立学院的组织机构进行研究的比较少,这方面今后还有待于加强。
4.国内外大学内部机构设置的对比研究
对于国外高校内部机构设置的研究,学者们通常采用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高校机构设置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比如焦笑南深入分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大学治理体系、以校长为中心的大学行政管理系统和学术委员会学术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高校管理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23]。张美云等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案例,对其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及权力运行中的制约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澳大利亚的大学基本上在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方面建构起大学内部权力相互制衡的机制,实现了权力运行中的相互制约与平衡的特点认为值得我国大学借鉴学习[24]。他们认为我国大学需要适应时代要求,积极变革治理模式,明晰权力分配,完善法律法规,适当发挥政府和社会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
骆峤嵘分别对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法国、地方分权管理体制的美国、直线制管理模式的日本等三个国家高校管理机构设置的情况研究分析与比较,他认为这三个国家机构设置精简、职能较全、所拥有的职权范围较大的优点值得我国高校借鉴[25]。
莫甲凤通过对英、美、法、德、日五国大学内部管理构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大学管理重心落在基层学术组织,享有高度自治权;通过建立紧缩型扁平式组织,能够使大学内部管理变得灵活、敏捷、高效[26]。
王坤钟等详细分析法国、美国、日本高校组织设计分析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为我国高校机构设置提出如下启示:党政权力的分离以及构建学校三方权力相互制衡体系,建立民主选举、精英治校管理模式[27]。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中外高校机构设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学者们基本上都是针对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高校机构设置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发达国家以及地区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具有机构精简、权责清晰、职能明确等特点,这对我国目前高校机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在文献搜集的过程中发现,针对那些与我国高校发展程度相近国家的高校进行研究的成果比较少见,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开展。
1.有关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的研究
叶允中对211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分析,发现这些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主要为大部模式、分馆模式、平行设部模式和混合型模式,机构设置模式在不断调整变化,并且趋于扁平化[28]。
同样,李锦兰也对我国211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进行了调研分析,她认为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模式还是以职能式为其绝对主导地位,机构数量逐渐增加,部门名称极不规范,但是其机构设置也随着环境与读者需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29]。
陈思彤、那春光对985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设置及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直线型、总分馆型、职能划分型、“中心+工作组”型[30]。
2.有关高校教学研究机构设置的研究
李桂风对教研室到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这样的组织演变进行梳理,发现国际背景、经济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观念等是高校教学组织演变的主要原因[31]。
李若冰通过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进行分析发现在目标、定位、人员和经费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应了对策[32]。
张振宇以江苏省52所本科院校(不含军事院校和独立学院)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当前高校的教学研究机构发展普遍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学校领导层重视不够、专职人员不足、机构职能泛化、组织建制松散等[33]。
3.有关高校其他各组织部门机构设置的研究
张骏对高校人事部门的职能和内设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高校人事部门内设机构改革的原因,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高校人事部门内设机构优化设置思路[34]。张文桂针对高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机构的改革提出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目标一致,归口管理;科学分工,精干高效;职责明确,有主有从,并且阐述了机构的职能定位[35]。周莹莹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机构的隶属部门、建制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高校要明确学生档案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合理设置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机构的建制、配备专职的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等措施[36]。吕幸丰分析高校财务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发现,目前高校财务机构存在着预算管理岗位配置不足,管理相对薄弱,而且财务机构没有做到决策、执行、监督三方的人员相互分离, 相互制衡等问题[37]。
以上学者们都是基于微观视角对高校的某一部门机构设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但从研究成果来看,涉及的部门机构还很有限,研究层面有待拓展,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
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罗伯特·伯恩鲍姆分别从组织的特征、互动、联合与领导四个维度来分析大学组织的四种模式:学会组织模式、官僚组织模式、政党组织模式和无政府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四种模式的综合模式——控制组织模式,他认为当出现不正常情况且原因不明时,控制系统依然能够正常“工作”。他以独特的视角将这几种组织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最终肯定了控制组织所追求的平衡目标,即学术目标、效率目标以及资源合理配置目标等之间的平衡。同时他也指出大学内部的监察机构也十分重要,它能够促进信息的有效反馈[38]。
华勒斯坦以学科扩展为视角来探讨大学组织的内部结构,他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于现代大学内部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调动各方面学者的积极性,围绕某些紧要主题进行研究;二是建立保障机制,在大学内部制定跨越传统界限、具有特定的学术目标并且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得到资金保障研究规划;三是采取强制性联合聘用教授的措施;四是联合培养研究生,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9]。
威廉姆·伯格奎斯特认为大学组织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学院文化、管理文化、发展文化和协商文化。这几种文化分别是由学者、管理者、组织群体、教师群体主导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而这几种表现形式的大学组织文化体现出大学组织的管理风格,影响着其内部机构设置[40]。
伯顿·克拉克认为大学学术生活的文化可以分为:学科文化、院校文化、专业文化和全国学术系统文化,这些学术生活文化的划分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大学组织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影响着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的设置[41]。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分别对美、英、德三国大学的组织机构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大学的使命应该是:保存知识和观念、解释知识和观念、追求真理、训练学生以“继承事业”,在对大学使命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大学是一个有机体,大学组织的内部机构不应是“预定”或“既定”的,而应当是“生成”的,即“自然形成”的[42]。
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大学的使命包括文化的传授、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而要完成这些使命,必须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设置学科机构[43]。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管理的宏观视野及管理模式的研究。约翰·范德格拉夫的《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罗伯特·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跨国研究》、德里克·博克的《走出象牙塔一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等都是从宏观角度来对现代大学组织管理进行探讨,较少涉及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