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相华
(陕西省商南县水务局,陕西 商南 726300)
水生物对环境的变化比陆生动物更为敏感,特别是水产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水域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到水生物的生存和水产品的发展。地处丹江流域的商南县,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度地带,境内河流密布,集水面积达1743 km2,为商南水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为了促进水产品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就需对境内的水生物环境和水生物品种适应性及发展保护进行探讨评价。
随着商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食物结构也向着多样化和品质化方向发展,水产品逐渐成为群众热门选购食品,截止到2016 年底,全县水产养殖已发展到700 多亩,完成水产品产量586 t,实现水产品经济总产值1192 万元。虽然商南县在水产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产品发展总体仍存在规模小、效益低、促农增收不明显等问题。为了加快促进商南县水产养殖发展,需对境内水生物环境进行调查,对水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分析。
丹江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水水质属碳酸盐类,据对丹江水质检测,其离子总量130.24,水的总硬度在4.7~9.3 德国度之间,pH 值7.9~8.1,总体而言,区内河流水质适合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使用。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层间水,水质较好,矿化度低,一般在0.1 g/l~0.3 g/l,总硬度一般在4.2~16.8 德国度,属软水,呈中性或微酸性,区内地下水适宜生活饮用及工农业生产用。
1.2.1 浮游生物
1)调查方法。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按干流、支流设点用标准浮游生物采集网,采水器采集混合水样,按常规鉴定分析。鱼类标本用手撤网、电捕以及访问获取。
2)调查结果
浮游植物主要是硅藻类计有22 属,绿藻类有20 属,蓝藻类有11 属,其他藻尚6 类等,为以浮游植物为主食的鱼类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干、支流中,浮游动物十分丰富,主要类群有法帽虫、巨腕轮虫、多肢轮虫、水溞、象鼻溞、盘长溞、裸腹溞、秀体溞、剑水溞、华镖水蚤等类。
1.2.2 水生动物
水生动物主要分析鱼类资源。经过查阅《陕西鱼类志》、《商洛市渔业资源调查规划》、《陕西省商南县渔业发展规划(2013~2017)》等资料,得知丹江商南县段和县河流域鱼类有3目6 科,其中鲤形目鲤科:马口鱼、三角鲂、鲫、鲤、麦穗鱼、棒花鱼和多鳞白甲鱼;鳅科:泥鳅;鲇形目鲿科:黄颡鱼;鲇科:鲇鱼;鲈形目鰕虎鱼科:栉鰕虎;鳢科:乌鳢。
渔获物分析:采用手撒网、电捕等方法,于2016 年9 月13 日~30 日对丹江商南段、县河的河段进行了采捕,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渔获物组成分析
由表1 统计分析可知,鲇鱼、鲤鱼、多鳞白甲鱼和黄颡鱼为优势类群,其它包括鲫鱼、乌鳢和泥鳅等也有一定的数量。
主要的水产品种为大鲵、鲇鱼、多鳞白甲鱼、鲤鱼、黄颡鱼、乌鳢和中华鳖。
1)大鲵,在生物分类上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喜环境安静、无噪声、周围植被茂密、半阴半阳、具有较大湿度的自然环境,水体ph 值为6.5~7.5,对温度适应较广,0℃~30℃都可存活,水温在15℃~22℃时生长最快,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没有污染的水源,海拔高度在600 m~1200 m。
2)鲇,别名鲇鱼、绵鱼、大嘴娃,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经初步调查及查阅年报统计资料,在丹江商南县段和县河均有鲇鱼分布,现存量约120~300 万尾,生物量约10 t~21 t,为重要经济鱼类。在江河湖泊水库放流鲇鱼有利于完善鱼类的生态链结构,可抑制小型鱼类的过度繁殖,改善水体环境,增加自然水域的天然鱼产量。
3)多鳞白甲鱼,别名钱鱼、梢白甲、赤鳞鱼、石口鱼。经初步调查和查阅资料,在商南海拔700 m 以上河流均有分布,现存量约50~100 万尾。多鳞白甲鱼是我国鲃亚科现生鱼类中分布最北的一种,对探讨秦岭的形成等地域史问题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个体较大,生长快,为省境内重要的经济鱼类。如能对其天然资源加以保护,同时解决人工繁殖等技术问题,它将是山区渔业中一种很有前途的养殖鱼类。
4)鲤鱼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一般活动在水体中下层,喜栖息在底质松软和水草丛生的场所,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经初步调查、查阅年报统计资料,在丹江流域均有分布,现存量约25~50 万尾,生物量约10 t~15 t。鲤鱼为重要的经济鱼类,个体大,生长快,每年占商南县水产品总产量的65%;保护区内的鲤鱼属于长江鲤的原种,是当地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
5)黄颡鱼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该鱼属温水性鱼类,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 mg/L 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 mg/L 时出现浮头,低于1 mg/L 时会窒息死亡,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经初步调查,境内约有10~20 万尾,生物量约8 t~15 t。保护价值:适应性强,肉质鲜美,为省境内经济鱼类。
6)乌鳢别名黑鱼、蠡鱼。生命力强,属肉食性鱼类,在淡水鱼类中居首位。在丹江流域均有分布,现存量约5~10 万尾,生物量约5 t~8 t。保护价值:体型较大,最大可长至2 kg~4 kg,适应性强,为省境内重要的经济鱼类。
区内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比较丰富,数量更为巨大,主要分布在河湾、倒濠等缓水流和近水区域,为一些草食性鱼类的饵料和粘性卵的附着物。其主要的类群有:眼子菜、茨藻、黑藻、苦草、狐尾藻、金鱼藻等属。
1)水文状况评价。商南县属长江流域丹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2200 条,多年平均径流量约6.06 亿m3。商南县地下水分布广泛,水量充裕,在洪积冲积平原的陡崖脚下和丹江一级阶地处多有出漏排泄,出露流量在10 m3/h~70 m3/h 之间。
2)水质现状评价。通过化验得知,商南县水生物种栖息地水域的水质pH 值在6.4~9.6 范围内,水的总硬度在4.7~9.3德国度之间,其它常规指标均在养鱼水质适应范围内,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适宜鱼类生长。
3)生物栖息地评价。丹江商南段流量较大,常年有水,并且有较大面积的湿地资源,地下水量丰富;同时该区域的多个天然泉眼也保证了湿地滩涂的水量。该地域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条件适宜,适合水生动植物栖息,且在区域内构成了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丰富的种质资源库和良好的天然生态系统。通过资源调查,认为丹江商南县段是多种鱼类天然集中分布区域之一,是水生动物天然的产卵场、索食场、越冬场和鱼类之间基因交流的洄游通道。
4)生物物种评价。通过本次综合科学考察,按照种质资源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及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标准,现从六个方面对商南县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做如下评价。
一、典型性。多鳞白甲鱼天气暖时在小河中生活繁殖,天转冷后会进入石山中的溶洞地下水系统中生活,对环境水质要求很高。在动物地理上具有典型性。对研究鱼类区系组成,起源与演变,古地理、古气候的变迁,地理区划及种质资源上有重要价值。二、多样性。丹江地处秦岭山脉,海拔高度从800 m~2200 m,形成不同的植物垂直带,生境丰富多样,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极其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的鱼类有10 余种,为鱼类资源较丰富区域。三、稀有性。丹江流域上游分布有秦岭细鳞鲑,属濒危物种,目前数量已极为稀少,极需保护。四、脆弱性。保护区的许多鱼类,如秦岭细鳞鲑目前在我国的分布呈点状,种群数量少。多鳞白甲鱼是冷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海拔700 m以上的山间溪流及深潭中。五、自然性。保护区上游目前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山高林密,人为干扰较少,保护区内人口密度小,人为活动影响小。保护区也从未进行过增殖放流。拟成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后,使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治理。六、稳定性。保护区内,有相对稳定的山地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有稳定的种群数量。
1)水生植物。丹江商南县段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较丰富,为以浮游植物为主食的鱼类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县河中上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较少。保护区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比较丰富,数量更为巨大,主要分布在河湾、倒濠等缓水流和近水区域,为一些草食性鱼类的饵料和粘性卵的附着物。
2)水生动物。保护区流域内有大量的鲇鱼、鲤鱼、多鳞白甲鱼、黄颡鱼、中华鳖和乌鳢等栖息。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3)效益评价。保护区渔业资源丰富,通过鱼类的修养生息,使种群数量得到增加,五年后,每年的捕捞产量在10 t~20 t,经济效益较好。同时,保护区的建立,扩大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面积,有利于保护区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以及物种间的交流,可充分发挥整体与局部的保护原则,对整个秦岭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以及鱼类物种多样性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针对区内水生物分布和现状,提出设立五个保护区,进行保护和促进水生物发展。一是在清油河和县河流域优先发展大鲵、多鳞白甲鱼养殖。二是在县河或清油河的中下游地区,建设水产良种繁育区。在丹南建立冷水鱼类繁育区和名特优鱼类养殖示范区。三是在金丝峡景区,建观鱼台、观鱼亭等亭阁式建筑,放养中华鳖、匙吻鲟、闪光鲟等大型独特鱼类和锦鲤、名贵金鱼等其他观赏鱼类,形成景观渔业区。四是在312 国道沿线及金丝峡景区外围发展渔业生态休闲农庄,建设休闲渔业产业区。五是利用低洼易涝低产滩地和闲置荒滩开挖鱼池形成高效商品鱼养殖产业区。
商南县属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水资源丰富,通过分析区内水环境、水生物现状以及适应性和价值,提出建立保护区和有重点的发展保护措施,可以促进水生物发展,水产业壮大,有利于壮大区内水产业,促进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