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农业新任务 统筹谋划农业发展改革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在全省农工委(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农牧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19-02-21 05:55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

1 2018年农业农村工作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推进机构改革、组建农业农村部门的第一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政策创设开创了新局面,省委召开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2个激励办法(方案)和1个推进方案,初步构建起了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 331元,提前两年完成翻番目标。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粮油总产稳定增长,菜果茶、肉蛋奶鱼等市场供应充足,累计培育有效期内“三品一标”5320个,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9%以上。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8.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9%。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新增农村创业创新人员4万人,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性收入突破1500亿元;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分会场活动、四川农村改革40年系列纪念活动。

全省农业农村形势持续稳中向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风险挑战增添了底气,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一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1.1 持续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提质增效 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累计划定“两区”地块3 0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建成200个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推广“稻香杯”优质品种900万亩,粮食总产增长0.1%,油菜籽总产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发展特色经作,创建认定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8个,特色蔬菜比重30%,名优茶产值比重61%。烟草产业有力助推产业扶贫工作,烟农户均增收6.7万元。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和秸秆综合利用,开展11个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15个县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推动10个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28%以上,农膜回收率74%,秸秆综合利用率87%。

1.2 持续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循环发展 推进绿色生态畜牧业,出台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新改扩建部省级标准化养殖场100个,“粮改饲”面积330万亩,实施退耕还草2.6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66%,牵头销号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3项任务全部整改完成。育种推广取得新成效。大恒肉鸡、蜀宣花牛、川藏黑猪等畜禽新品种推广覆盖到20多个省,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獭兔新品种“川白獭兔”。有效处置非洲猪瘟疫情,先后召开8次电视电话会议,推动落实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Ⅰ级应急响应措施,有力处置疫情5起,累计检查生猪24.8万头、产品3061吨、排查生猪近1.74亿头,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流行,全省猪肉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可控。

1.3 持续推进水产业健康发展,着力发掘优势资源 推广现代养殖模式,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30个,在18县启动陆基集装箱式健康养殖试点,在14县示范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优化水产养殖结构,109县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力发展小龙虾、中华鳖、泥鳅等名优水产品养殖,名优水产品比重达27%。加快产业融合发展,鱼子酱产量20吨、占全球15%,创建“美丽渔村”25个。着力保护渔业资源,严格实施禁渔制度,没收“三无”船舶130余艘、取缔违禁渔具2万余件,人工增殖放流鱼苗鱼种1亿尾以上。

1.4 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着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加快“宜机化”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400万亩,建成农机化生产道路1.54万公里。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创建2个部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在15县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8.8万亩。提高保障服务水平,新增农机总动力达128万千瓦,新建和改造提灌站3068座,改善灌面320万亩,农机作业服务面积1285万亩、增加6.9%。狠抓监理监管,深入推进“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活动,新增69个农机监理装备建设县,减少变型拖拉机2万台、占存量19%。

1.5 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着力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推进现代种业,大力推进南繁基地建设,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6家,建设9个国家级制种基地,建成现代化良繁基地9.8万亩,部省两级共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05个。做好基因库建设准备,在126个县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登记种质资源1703份。注重推广应用,示范主导品种2000多万亩,推广主推技术3 000多万亩,到位率达到95%以上。加强科技队伍培育,全面推广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经验,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18个,农业科技人才达8578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成益农信息社3.7万个,覆盖80%的行政村。

1.6 持续推进新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了省委农办、农业农村厅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大力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清理,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和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765个。推进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创建省级“四好村”2 000个,建成200个美丽休闲乡村和120个农业主题公园。建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召开45个深度贫困县发展集体经济现场会。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分会场活动,以“1+5+N”形式组织各地开展系列活动150余场。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分层分级创建200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打造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3个、西部第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53%,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性收入继续领跑全国。

1.7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登记率、颁证率达93.1%和90.6%,耕地流转率39.5%。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全省全覆盖,4.3万个村完成清产核资,在广汉市向阳镇颁发了全省第一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达4.9万个、农民合作社达9.4万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加快农垦(农场)改革,完成办社会职能剥离,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率达到99.8%,西昌农垦完成全国产业化公司试点任务。加强农业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认定3个首批省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4个首批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持续向港澳市场供菜。组织103家农业企业参加“万企出国门”活动。

1.8 持续推进产业扶贫,着力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强化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规划,扎实推动农业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强化资源投入,整合项目资金21.9亿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助推36万人脱贫。强化技术扶贫,在深度贫困地区新招募特聘农技员150名,优化和组建农技专家服务团794个、技术巡回服务小组2863个,调整驻村农技员1862人,继续保持农技服务全覆盖。做好定点扶贫,选派1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凉山、甘孜、巴中挂职,在农业系统派出1123人的扶贫工作队到凉山州帮扶。

1.9 持续推进风险防控,着力确保三农平稳发展

1.9.1 狠抓质量监管。新发布实施省级农业地方标准92项,扎实开展质量年“八大行动”,持续深化“两个创建”,产品抽检强度比去年增加39%。

1.9.2 整治“大棚房”问题。抽调专门力量集中办公,排查农业设施136万个、面积186万亩,发现问题2827个、面积1.2万亩,目前整改已完成三分之一。

1.9.3 开展扫黑除恶。针对土地承包经营、集体资产收益分配、脱贫攻坚、生猪屠宰等可能存在黑恶势力的领域,排查出线索182条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1.9.4 做好防灾救灾。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争取救灾资金1.13亿元,及时应对处置汛期洪涝、冬干春旱等灾害灾情。

总体来看,各项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成果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以及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更得益于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的攻坚克难和农民群众的辛勤劳作。

2 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2.1 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2.1.1 务必稳定粮食产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抓好粮食生产,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始终是农业农村部门的首要职责。四川是粮食主产省和粮食消费大省,对于粮食安全的问题我们要从战略上看深一点、看远一点,不能被卡了脖子,如果有什么闪失,我们大家都难辞其咎。目前,我省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状态,抓好粮食生产的任务仍然繁重。关键要夯实粮食生产能力,高标准划定和建设“两区”,建好高标准农田,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上去,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把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800亿斤以上。要稳住粮食生产,抓好国家和省上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积极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考核,充分调动各地重农抓粮、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00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350亿千克左右。要集中连片建设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200万亩,发展国标二级以上的优质稻950万亩,继续推进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优势区域高粱、青稞、荞麦等名品杂粮。要着力推进科学抗灾夺丰收,积极培育粮食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在成都平原和水稻率先全面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节本增效。

2.1.2 种植业要提质增效。经作产业要抓优势产区,打造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北双低油菜产业带,持续做强“川油”产业。争取创建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个,抓好45个蔬菜重点县、30个茶叶重点县、30个水果重点县和20个道地中药材县技术集成推广工作,新建和改造提升标准化产业基地200万亩。抓好烟叶生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要实现全省农药许可经营全覆盖,在13个县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化肥农药使用要继续保持“零增长”。打造“一园四区”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000万亩,全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要达29%以上。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在40个县整建制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力争回收率达60%以上。加强农膜科学使用指导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要特别强调“大棚房”的清理整治工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亲自批示部署的一项重大专项行动。去年8月中旬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我们与自然资源厅密切协作,共同推进,历经4个多月艰苦奋战,全省清理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要继续对照整改要求查找工作差距,不能漏查漏报甚至瞒报,不要等待观望。要从政治上全局上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严肃性重要性。各地必须担当有为,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彻底清查、坚决整改,切实把工作做牢靠,决不允许弄虚作假,决不允许搞成夹生饭,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乱象。要注意分析问题类别,研究分类处置方案,不能“一刀切”简单化,一拆了之。所有整治任务要在3月底前整改到位。

2.1.3 畜牧业要转型升级。要坚持“稳猪禽、兴牛羊”。要提升发展草食牲畜和草原畜牧业,“粮改饲”示范区扩大到40个,加快四川奶业振兴。针对当前畜牧业发展的现状瓶颈,一方面,要加快“四川系”畜禽良种的开发转化,特别是要加强核心育种场及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提高种畜禽生产性能,加快产业化开发及品牌创建。另一方面,要推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抓好畜禽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全面开展市县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场建设。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场赋码备案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信息管理。大力推广生态循环模式,新建沼气工程160处、户用沼气1500口。再创建2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着力推动兽用抗菌药物减量。

养猪业是四川畜牧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生猪出栏全国第一,同时四川也是猪肉消费大省。这个产业去年遇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四川也陆续发生了5起非洲猪瘟疫情。经过前期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疫情没有蔓延开来,目前已有3个点解除了封锁,剩下的2个点本周内也有望解除封锁。证明非洲猪瘟疫情是可防可控的,大家的防控工作是有力有效的。下一步,大家要坚定信心,连续作战,科学应对,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抓疫情防控,压实属地责任,继续强力推进“禁、查、检、保”和“三大行动”防控措施,严防疫情发生蔓延;另一方面抓生产供给,加大生猪产业扶持力度,保护好种猪场、规模猪场等基础产能,抓好仔猪补栏,加快促进川猪产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2.1.4 水产业要挖潜增量。要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和观赏水产品,加快水产冻品、鱼子酱等高端水产品开发。建设小龙虾规模化养殖基地12万亩,新增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面积30万亩。要推进渔业资源养护,大力开展水生生物保护工程五大行动,加强渔政执法,扎实开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有效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

2.1.5 农机化要朝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严格规范实施,严肃查处农机购置补贴违法违规问题。农机装备方面,要出台落实国发〔2018〕42号文件的政策措施,组织积极研发“互联网+”智能智慧农机装备。要从现代农业园区突破,组织召开现场会,每个市州筛选2个左右的现代农业园区,有针对性地补这块短板,分区域建立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要搞好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丘陵地区(广元)现代农机装备应用的试点工作,加快农业智慧灌溉太阳能提灌发展,新建和改造提灌站3000座。要着力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管等农机化基础工作,抓好农机安全监理装备项目建设质量。

2.1.6 现代农业园区要成为“川字号”的集中展示区。去年进行了一系列政策创设和工作部署,今年要聚集优势资源集中打造。要科学规划园区布局,指导各地选好做强1~2个“川字号”农业产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基地提升、品牌创建、加工配套和科技支撑,完善产业化带动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要推进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支持省级园区建设,并安排4亿元以上,按照35%的标准,对设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500万以上的市县进行奖补,市级最高奖补2000万、县级最高奖补1000万。要逗硬实施奖惩,认真依规组织考评认定35个“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按照星级兑现一次性补助。

2.1.7 高标准农田要确保建成4430万亩。职能调整要尽快完成,按照中央和省委机改部署要求,全面理顺农田建设管理机制,全省上下职能职责和项目资金要做到应划尽划,抓紧完成机构人员和资金项目实质性整合,加快形成统一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监管考核和统一上图入库的“五统一”农田建设管理体系。认真落实“两藏”战略,全面完成“两区”4 620万亩地块划定任务,完善优化项目布局,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对“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要实现全覆盖,配套实施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把握建设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和流程,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的管理方式,加快建设进度,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定期调度机制,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87万亩以上,到2020年要如期完成443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2.1.8 乡村产业要打开农民增收的新空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四川农耕文化的浓郁氛围中,需要重新认识农业农村的价值,加力发展乡村产业,打开农民增收就业新空间,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升级。落实加强农民工服务十六条政策和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激发各类返乡下乡人员、田秀才、土专家创业创新活力,创建一批国家农村双创示范园区(基地),通过培育双创主体,搭建双创平台,把智创、文创、农创引入乡村,带动延伸产业链。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力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56%。实施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排头兵工程,争取再创建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新产业新业态亮点,继续抓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创建,培育农业主题公园120个,建设美丽休闲乡村200个。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可持续运营。支持发展乡土特色产业,用足用好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和独一无二的人文遗产,发掘保护“五匠”,举办特色节庆,引导到乡村住“老房子”、吃“老锅灶”、耍“老把戏”、用“老工艺”,鼓励和支持各地依托村史馆建设农耕文化展示馆等。

2.1.9 农产品要守住质量安全的底线。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件事关民生的大事,必须始终保持高压监管,守住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的底线,确保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首先是要按标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标准体系,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40项。启动GAP试点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工作。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全过程,全链条按标生产。强化质量监管。加快推进质检体系建设,按季度对144个主产县的5大类产品、120个品种进行重点监测。不断强化追溯管理,突出平台提质扩面。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重要内容逗硬考评现代农业园区。继续深化“两个创建”。适时遴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创建。开展第四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资格复审,巩固创建成果。抓好品牌提升。培育“三品一标”为基础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力争获证产品达到5400个。加大品牌推介和产品促销力度。

2.1.10 农业科技要注重创新推广两手抓。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储备推荐一批科研项目,集成示范转化一批科技成果,推介一批主推技术。继续支持成都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科技体制机制,积极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农业科技特色强镇计划和协同推广计划“三个计划”,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深入推进厅属单位农业科研激励改革,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支持和培育重点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南繁基地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南繁南鉴工作。加快应用国外引入优质猪种,系统保护、积极开发四川7个特色地方猪种资源。出台管理办法,围绕川字号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建设一批种子(苗)基地。及时启动种质资源基因库项目库建设。

2.2 进一步统筹抓好农村工作 要切实履行好新的职能职责,把农村的工作抓起来,进一步打开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2.2.1 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要以学习推广浙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为引领,明确主攻方向,统筹抓好推动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等五大行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牵头作用,切实抓好顶层设计、协调推动和检查督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第一个三年目标如期完成。

农业农村部门还要具体负责农村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村庄清洁行动这3项重点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重点围绕农村厕所革命推进示范县和重点村建设,以63个畜牧大县为重点,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大县治理全覆盖。国家把农村厕所革命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纳入了环保大督察范畴。省政府也把农村厕所革命纳入了今年的30件民生大事。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纳入对市县的年度考核,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对标落实,确保今年全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68%以上。

2.2.2 抓好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去年,我们率先在全国启动县域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在22个县和30个镇开展“多规合一”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试点。下一步,要继续抓好这项试点,制定出台《四川省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导则》,指导各地编制“1+6”乡村振兴规划。关键是要聚集人气、融合发展、突出特色,统筹好农村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用地布局、居民点建设,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

2.2.3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这是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大事,我们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建设,加快补齐改善农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短板。要推动农村科教文卫、体育事业发展,提升社保、养老服务水平,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牵头指导四川电视台早日开播乡村振兴频道,进一步丰富老乡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2.4 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出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采取群众认可的约束性措施,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孝道势微、老无所养等不良风气,树立农村文明新风。

2.2.5 加强乡村治理工作。今年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制定出台政策文件,召开工作会议,推动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组织实地学习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治理经验,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配合做好扫黑除恶工作,培树一批“治理有效”的典型村。

2.2.6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配合组织部门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薄弱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示范村任第一书记。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和清华书记的批示要求,我们要着力抓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别是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村级组织政权建设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2.3 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四川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40年来的实践探索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继续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2.3.1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全面完成,证书应发尽发,适时开展“回头看”,做到善始善终。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年底要基本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年底要完成70%以上,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要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推动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好新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的登记赋码工作,规范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市场流转交易体系,争取今年实现在一个平台内全省市县联网信息发布。

2.3.2 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等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要向中央争取承包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试点任务。要牵头研究制定宅基地管理办法,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财产性收入。这项工作是中央和省委赋予我们的新职责,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务必守好底线,稳慎推进。

2.3.3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整县推进行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新培育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300个、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300个。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土地托管、生产服务、市场营销等方式,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建立股权式契约式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股权制”转变。

2.3.4 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今年所有的农业县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全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要推动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认定管理办法,加快构建包括资格准入、教育培训、认证管理、生产扶持、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政策体系,从基本制度上解决“猪由谁来喂、地由谁来种”的问题,逐步实现全省每个村民小组有1名新型职业农民。

2.3.5 加快推动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制定出台四川农产品出口跃升行动计划,有针对性地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加快建设天府农业博览园。精心做好北京世园会四川园组展工作。继续办好四川农博会、茶博会、菜博会、川台农业合作论坛,支持“川字号”农产品参加国际性农产品、食品、美食类展会和推介会。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对外合作,包装开展农业对内对外投资促进活动,推进省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和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提档升级。

2.3.6 加力加劲推进农场改革。农场是特定历史时期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应当抓住时机推进改革,关键是要找准四川农场生存发展的问题症结,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下决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企业性质农场公司化、集团化发展步伐,整合事业性质农场资产资源,强化公益职能服务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资产,激发经营活力,推动直属农场率先成为产学研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2.4 进一步增加乡村发展制度供给 农业农村能不能优先发展,关键是看能不能持续增加农业农村的制度供给。这需要大家加强研究谋划,持续推动出台一批含金量高的重大政策、重要文件、重要法规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说到底就是构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4.1 构建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除了财政优先保障,并加大支持力度,还要争取各方面的资源,用好各方面的投入。要用好土地收益。落实好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跨省、市、县域的使用,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范围,争取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创新金融支持。支持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金制度。鼓励支持县级政府控股或参股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公司。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发展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保险、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和指数保险,探索“保险+”综合性金融服务。要争取社会投入。推动实施国有经济支持乡村振兴计划,把工商资本下乡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下乡资本享受相关政策。创新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管机制,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和缩小招投标适用范围。

2.4.2 优化农业投资管理。要坚定不移推进资金统筹、项目整合、改革创新,确保“多个龙头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彻底改变过去“九龙治水、五牛下田”的局面。要统筹好新增项目资金,清理整合原有重复交叉项目,推动一个地方一段时间内集中力量干1~2件事情,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各地要学习借鉴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做法经验,积极研究谋划争取政策支持,持续做大乡村振兴投入总量。

2.4.3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支撑。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引导县(市、区)建立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家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健全育才引才用才体制机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四川省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十条措施》,推动实施万名紧缺大学生培养计划,协调推进乡村实用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实施。

2.4.4 强化乡村政策法制保障。结合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和“放管服”改革,加快修订《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四川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修订《四川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加快《四川省农业生态管理条例》立法进程。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两法衔接”工作,加强普法宣传。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