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大振兴”激发强大动能

2019-02-21 05:21:00中共奉贤区四团镇委员会奉贤区四团镇人民政府
上海农村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村居

■ 中共奉贤区四团镇委员会 奉贤区四团镇人民政府

四团镇位于奉贤区最东部,西接奉城镇,东面和北面紧邻浦东新区,南临杭州湾,距离浦东国际机场30公里、临港新城25公里、南桥新城30公里、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2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S2高速、新四平公路、四平公路、新杨公路与G1501高速、两港大道、平庄公路、川南奉公路构成“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沪通铁路横穿镇域南部,并设有客货运四团站;内河航运发达,拥有3.4公里生产型港口岸线。镇域面积72.92平方公里,现有2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约10.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6.35万人,外来人口约3.85万人。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四团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一片多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布局为主线,努力实现乡村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为加快推进布局合理、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醉美幸福小镇建设作出贡献。

一、以“一、二、三产”融合思维发展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三块地”改革的不断推进,四团镇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机制推动产业振兴,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一)打响绿色品牌,发展旅游产业

以“四团味道”为特色品牌,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提高绿色食品认证率。目前,已有“优贤”蓝莓、“鼎康”红心火龙果、“口之缘”水蜜桃、“亦搏”西瓜、渔墩无花果五大“四团味道”绿色品牌。大力发展新型种养模式、新型特色农产品,如“稻虾共养”“稻蟹共养”生态种养模式,做好“米”的文章,打造天然绿色有机大米。拾村村“十家村”新大米的“松早香1号”“银香38号”等新大米,通过包装、宣传、推广等,成为网红大米。为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思贤合作社引进5亩藏红花种植试验成功,市场零售价高,实现了土地增效和农民增收。

根据《四团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35)》,将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占地210亩,预计接待访客量3万人次。五四村已被评为奉贤区乡村旅游示范点,积极挖掘乡村美食、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精品路线,努力打造庄园、乐园、田园等乡村旅游综合体。引导农展村发展乡村民宿产业,承办奉贤区乡村民宿发展现场推进会,“东篱竹隐”民宿品牌成为奉贤首批乡村民宿之一,获得奉贤1号经营许可证。该村其他民宿建设项目也在洽谈、施工中,民宿集聚雏形日益形成。

(二)引入工商资本,促进农民增收

为助力乡村发展,积极引入工商资本,带动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拾村村“滨海酷玩小镇·田园智趣乐园”项目完成签约,爱企产业发展集团首期规划面积260亩,投资约9300万元,打造创意集市、果粮套种基地、果林景观、科普农田、滨水垂钓、宠物基地、房车基地、创客空间、特色民宿等项目。

加快镇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镇级经济联合社,召开第一次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经济联合社章程,选举第一届理事会。发挥经济联合社作用,镇25个村联合投资入股购买绿地中环广场房产,2018年已开始产生收益。22个经济薄弱村均向百村实业投资资金10万元,镇经济联合社每年向百村公司投资2500万元,2018年每个村的投资收益可达90万元。

(三)推进“园中园”产业,加快“三块地”改革

高品质推进总占地面积757亩的6个园中园建设,打造平庄公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产业带。其中五四村域内01-01地块243亩将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区,规划为特斯拉提供配套服务。

同时,加快宅基地流转,通过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以实现产业导入,打造“总部+民宿+文创”的多形式业态。小荡村通过宅基地流转引入甫观空间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设计团队,创新打造“共享宅基”引入青年文化创意团队入驻。农展村引入老洋房设计团队。五四村吸引华东理工大学学者开展厨余垃圾、环保酵素的再生利用研究。积极推进大桥村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现农业规模化、科技化经营。目前,镇乡村振兴办正对北部地区6个村的集体建设7个用地点的2.75万平方米进行系统梳理,计划建设总部办公空间、租赁住房、商业服务、文体休闲场所等,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壮大集体经济。

二、加快环境治理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四团镇以“水天一色”工程为总抓手,重点推进农田水利、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河道长效管理提升、重点难点目标攻坚等四大工程,着力提升自然生态环境。

(一)推进农、林、水、路系统治理

推动农村农林水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建设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让农村更像农村。完成16条重点河道及西横河、大南港水系整治,有效提升小荡、长堰两村相关区域的水环境整体面貌。实施水系沟通工程,整治河道33条段,打通坝基81个,新建桥涵56座,计划再打通坝基100个,该工程的实施将明显改善水动力,提升河道自净能力。推进农林水工程,归并和提升农业灌区,辐射区域河道的成片整治,提升五四村、大桥村、长堰村等区域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强化水污染治理力度,2018年全面消除劣V类河道153条,其中含黑臭河道44条,占全镇需消除总数的60%。结合5公里林带建设,见缝插绿,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公益林种植551亩,S2、G1501高速两侧生态廊道腾地858亩。新增绿地公园185亩,建成四团幸福公园,有效推进“一村一色彩、一村一样板路、一村一湿地、一户一庭院”工作,研究推进北部地区“团”字环道建设。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共创、共建、共享、共融治理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绘就农村美丽蓝图。2018年结合村庄改造、示范村建设、四团港周边村等制定改造计划,计划对所有保留村庄进行全面改造。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完成6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大四团港两岸雨污分流改造力度,对沿岸288个排水口进行“红绿黄”精细化管理,关停违法排放企业173家。对宅基地风貌进行引导,打造“三分黑,七分白”的乡村肌理。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47.05万平方米、市库销项27.8万平方米,累计创建无违建村居14个。以违法用地整治为抓手,共计拆除104、198区块违建面积13万平方米,消除违法用地60亩,关闭违法建筑中的小作坊130多处。2018年上半年共有132个村组(含复验达标21个)创建达标,下半年共有199个村组(含复验31个)申报并参与验收,全年共计331个村组、11个整村参与创建,占比82.3%。2018年,五四村、邵靴村、小荡村创建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9年将积极引导五四村、小荡村等争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引导拾村村争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三)推进“三线”宅基地置换

四团镇“三线”(高压走廊、铁路、高速公路)一期宅基地置换试点涉及12个村,拆旧地块167块、16.99公顷,完成复垦复核238亩,目前已实现安置分房。对其他三线生态敏感区的宅基地,结合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启动第二轮的宅基地置换工作。通过此举,并配套建设邻里中心,设置菜市场、药店、社区教育培训、老年人康体活动室等,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每一个家庭,让乡村文脉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一)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为提高文明水平,树立文明风尚,四团镇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总引领,聚焦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水环境治理、“两个和美”创建、“无违建村(居)”创建和社会生活中一些代表性人物和典型事迹,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各类推广活动,联合各村居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35场,参加人数达14425人次,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播放电影704场次,观看人数25363人次,开展千场电影进社区、进企业、进阳光之家、进敬老院等活动,累计放映125场。紧贴“好家训好家风”培育实践,深化“十星级文明户”创评,严格依照程序,推选经得起群众考量的星级文明家庭100户。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围绕节日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乡土谜语”成功入选区级非遗名录;“打船”成功入选市级非遗名录。举办“非遗在社区”大型展示活动,展示疔疮膏药、乡土谜语、特色圆子等14项本土的传统手工艺,并举行民间收藏家邵根才藏品捐赠仪式,弘扬邵根才同志坚持60年从事收藏工作的锲而不舍及无私捐献藏品的公益精神。注重挖掘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大力引导和弘扬乡贤造福乡里、敬老爱幼、参与共治的精神。五四村建设“乡贤驿站”宣传乡贤的感人事迹,成立“五四荟”乡贤工作室,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邵靴村携手乡贤一同建设美丽乡村,共同谋划提高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三)推出乡村振兴系列文化作品

分别以四团景、四团人、四团梦为切入点,以“美”字为引领,通过图文方式,集中展示醉美城乡风貌、醉美人文品质、醉美发展梦想,编撰《醉美·四团》画册。开展“季季演”巡演活动,以“水环境整治”“非遗在身边”等主题进行29个村居巡演,累计演出40多场次。结合“三下乡”“镇运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举办展览展示、艺术欣赏、特色活动等15场,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入挖掘四团文化底蕴,运用自媒体推出4期《醉美文化》系列专题报道,如串联老宅、古桥等文物点位结合传说,讲述《陈湾片的故事》;从700年古银杏出发,以赵天鹏烈士纪念碑与奉贤第一个地下党支部为切入点,以历史片段为线,讲述《红色印记》;寻找《金氏族谱》老家谱,凝聚家风传承文化等。

四、集聚和培育农村优秀人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进和培育农村优秀人才,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事业,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一)构建人才梯队

“人才强国、人才兴国”,人才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足够的人才力量才能支撑一个地区的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基层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2018年四团镇共招录公务员、事业人员、社区工作者等70人。在人员招录上更有针对性,首次招录一批村级后备人才40名,充实农村后备干部队伍。

(二)搭建岗位交流平台

通过搭建岗位交流平台,以此推进相互交流,有效提升基层整体水平。让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一线岗位、艰苦岗位上加强实践历练,加大干部资源统筹力度,破除干部部门化、属地化的观念做法,推动干部在部门之间、村居之间、部门与村居之间的双向流动。

(三)加强人才培养

对重点培养对象实施“三个明确”和“四个一”(明确一名带教老师、明确参与主要工作、明确参加重要会议,双月组织活动一次、一季度谈心一次、半年评估一次、一年考核一次),加大人才跟踪培养管理。举行村居干部培训班、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等,赴鲁家村、嘉兴、杭州、德清、青浦等地学习乡村振兴中的美丽乡村建设、“三块地”改革等的先进经验,拓宽了乡村干部的眼界和思路。

五、不断提升乡村综合治理能力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一)加强自身建设

按照“十个一切”总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政府效能评估。制定实施《四团镇“作风建设落实年”问责制度实施办法》,建立问责“无所作为”问题线索移送机制,严肃查处各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消极懈怠问题。

(二)优化基层班子结构

制定“红色村居·和美家园”8大行动、20项具体任务,凝聚基层党建的强大合力。2018年以村居换届选举为契机,配足配强村两委班子,打破了传统惯有的模式,通过“送回来”“输出去”“村到村异地任职”“机关事业和村居双向调动”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了村居班子结构、实现能力和结构的“双重升级”,共考察提拔两委班子66人。重点选好村居党组织带头人,共调整村书记11人,居民区书记3人;下派村书记11人,跨村交流3人。打造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班子,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保障。

(三)强化乡村基层治理能力

加强乡村自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三重一大”等做法,引导群众在党组织领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加快实施“互联网+三社联动”,重点培育各类社会组织,用信息化手段和职业化方法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服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深入基层、参与治理、服务群众。启动“路长、河长、桶长”联席坐席机制,实现辖区内的巡查发现、立案流转、案件销项等的标准化管理,并将各类数据形成月报汇总,为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乡村的振兴,落脚点在老百姓身上,四团镇通过产业、环境、文化、治理、人才的全面振兴,使得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同时,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培养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意识,在激发村民主动性的过程中,使村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提升。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文化素养和平和理性的健康心理,促进乡村社会的成熟、发育,使之不断向着现代化、文明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猜你喜欢
村居
盐城盐都区举办村居安全检查员能力提升培训班
村居
村居
幼儿100(2022年10期)2022-03-15 01:40:14
安全生产送春风 和谐村居齐共筑
《村居》高鼎
黄河之声(2021年1期)2021-03-29 01:09:28
村居
村居
北方音乐(2019年12期)2019-08-21 12:57:13
监察权向基层村居延伸的调查与研究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0
村居酒趣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58
村居杂记
散文诗(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