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洪,通信作者:王晓荷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滨医院,广西 南宁530021)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部病变、外伤和炎症等多种因素刺激和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以眩晕、颈肩痛、头痛及颈部不适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心理、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笔者对3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针刺风池(双)、天柱(双)、风府(简称“颈五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在南宁市江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及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63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9~60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岁且>70岁,病程超过3年者。②外耳性和眼源性眩晕者。③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发热、血液性疾病、传染病或精神疾患者。④同时使用其他治疗眩晕药物的患者。⑤不能坚持治疗,自动退出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评定者,因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完成量表者。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即口服银杏叶提取物片(金纳多,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国药准字 H20090296,40mg/片),每次1片,每日3次。10d为1个疗程。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
2.1 对照组 参照《针灸治疗学》中常规针刺法施治。取穴:百会、四神聪、风池、颈夹脊、印堂、内关、丰隆、太冲。操作:针刺方向及深度按常规处理,行平补平泻手法,以局部有酸胀麻感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2 治疗组 采用针刺颈五针法进行施治。取穴:风池(双)、天柱(双)、风府。操作:患者取舒适体位,常规消毒针刺穴位后,用0.25mm×25mm一次性毫针快速刺入一侧风池(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深度15~20mm,行针1min,平补平泻,以患者出现酸、麻、重、胀等感觉为度,或以针感向颈部或腕部走窜为佳。采用相同的方法针刺天柱(直刺)及风府(针尖朝下),每隔10min行针1次(手法同上),30min后取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1 观察指标 采用改良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1]对患者颈性眩晕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5大项:眩晕16分(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1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8分,满分为44分。根据治疗前后评分计算症状改善指数,均由同一名评估医生完成评估。症状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改良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法进行评定[2],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治疗前评分)×100%。治愈:临床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达到正常,改善率≥75%;显效:临床体征明显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功能恢复基本正常,50%≤改善率<75%;有
效: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有减轻,但体征、症状、功能达不到正常水平,25%≤改善率<50%;无效:治疗后临床体征、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改善率<25%。
3.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采用Ridi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指数、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评分及症状改善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评分及症状改善指数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症状改善指数治疗组 30 21.32±3.27 33.35±3.11△▲ 0.39±0.07组别 例数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对照组 30 20.21±4.81 28.42±2.93△0.26±0.03
表2 两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上颈椎区域功能紊乱引起的本体感受器异常神经传入前庭核导致颈性眩晕。常见的假说有颈本体觉相关性眩晕和神经血管性眩晕,根据不同假说,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不尽相同[3]。中医认为,颈性眩晕属中医“眩晕”“项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因痰致眩、因风致眩,机体气血运行因痰瘀而受阻,造成血不上荣,阳不上承,亦可致使清窍蒙闭,产生眩晕。针刺治疗能增强经脉间的联系,具有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脏腑气血等功能,是目前临床治疗颈性眩晕的重要手段[4]。笔者认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补髓益肾,祛风通络,故采用针刺颈五针对颈性眩晕患者实施治疗。针刺双侧风池、双侧天柱、风府,既发挥了风池作为足少阳和阳维脉交会穴的疏风通络、行气活血、醒脑开窍之功,又发挥了膀胱经天柱穴治颈项筋急、头旋脑痛的作用。同时针刺阳维脉与督脉交会穴的风府穴,通督入脑,使脑髓得养。5穴共奏补髓益肾、祛风通络之效。本研究结果证实,针刺颈五针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其颈性眩晕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