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辉,汤 昱,李 敏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经药物治疗后病情仍呈现持续发展状态的部分肺炎支原体肺炎被称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1]。RMPP的病情发展较快,若延误病情、治疗不当,可导致患者肺损伤,甚至死亡[2]。临床上使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RMPP患儿的效果良好,但易引起肠道不良反应并增强肺炎病菌耐药性;头孢曲松钠的细胞穿透性强,能够作用于多种肺炎病菌,上述两药联合用于小儿肺炎、成人肺炎均有报道[3]。本研究探讨了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对RMPP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耐药基因阳性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RMPP患儿148例。纳入标准:年龄5~17岁;确诊为RMPP,诊断标准依照《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4];依从性良好;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就诊前服用激素类药物者;有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使用禁忌证者;无法正常交流者;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疾病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74例。观察组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35例;年龄5~14岁,平均(8.96±1.28)岁;病程3~6 d,平均(4.25±1.34) d。对照组患儿中,男性36例,女性38;年龄5~13岁,平均(9.05±1.42)岁;病程3~7 d,平均(4.36±1.13) 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
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止咳、退热及雾化等基础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规格:0.25 g(25万U)],静脉滴注,1次10 mg/kg,1日1次,连续治疗1周,停药4 d后再连续治疗5 d,15~20 d为1个疗程。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规格:按C18H18N8O7S3计算1.0 g),静脉滴注,1次50~70 mg/kg,1日1次,连续治疗8~15 d。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抽取患儿静脉血,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培养患儿咽拭子,使用药物敏感试验快速检测,阿奇霉素参数>8 μg/ml为耐药,统计耐药基因阳性情况。记录服药期间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评定临床疗效:症状消失,各指标恢复正常为痊愈;症状基本改善,体征好转而未完全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和体征仅1项好转,为有效;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病例数+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比较±s,ng/L)Tab 2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wo ±s, ng/L)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Note: vs. before treatment,aP<0.05
观察组患儿中,5株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呈阳性,耐药基因阳性率为6.76%(5/74);对照组患儿中,6株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呈阳性,耐药基因阳性率为8.11%(8/74);两组患儿耐药基因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
观察组患儿出现腹痛腹泻2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对照组患儿出现腹痛腹泻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减轻或消失。
RMPP具有发病率高、变化快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难度等特点,已成为儿科研究的重点[5]。目前,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RMPP,但其耐药性常导致疗效减弱,故需联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6]。
阿奇霉素是第2代大环内酯类广谱抗菌药物,其强穿透性使其能够结合细菌的50S亚基,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抗菌作用,为快速抑菌剂[7]。但随着阿奇霉素的广泛使用,药物结合位点的基因改变或甲基化导致阿奇霉素与核糖体亲和力下降而产生耐药[8]。因此,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常与头孢霉素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头孢曲松钠属于第3代头孢菌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使细菌溶解、死亡,从而发挥抗菌作用,为繁殖期灭菌剂[9]。阿奇霉素具有半衰期长、机体吸收利用率高的特点[10]。本研究中,首先对观察组患儿采取间歇性注射阿奇霉素治疗,快速阻断肺炎支原体蛋白质的合成,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其次,阿奇霉素对细菌蛋白质合成的阻断作用有利于头孢曲松钠作用机制的发挥,故此时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利于迅速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协同发挥抗菌功效,因此,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6、IL-8 和TNF-α均为人体主要促炎因子,能够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而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发挥抗菌功效的同时,也具有抗炎作用,可明显促进患儿炎性因子水平降低[11]。故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与头孢曲松钠与阿奇霉素的协同效应有关,两药联用,抗菌谱更广,不仅可对肺炎支原体产生作用,也可抑制或杀灭其他合并感染细菌,提高疗效;此外,本研究采取的间歇注射阿奇霉素方式,保证了头孢曲松钠药效,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可在呼吸道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药效持续时间长,间歇式给药不仅避免了长期给药的副作用,还能减少长期给药导致的耐药性增加情况[12],与朱建亮[13]等的观点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均有少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这与阿奇霉素和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症状吻合;但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用头孢曲松钠相对安全有效,与严平[14]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且不增加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