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Jo-1抗体水平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9-02-21 09:58:34沈括冯建明李文倩陈绍斌王小蕊艾国赵强强张永刚
疑难病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亚组脏器活动度

沈括,冯建明,李文倩,陈绍斌,王小蕊,艾国,赵强强,张永刚

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是一种病变累及皮肤和肌肉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表现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的慢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肌痛及肌无力,甚至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1]。除皮肤损害外,常伴发内脏损害,肺脏、心脏、肝脏、中枢及血液系统等均可见累及[2]。虽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性抗体,但抗Jo-1抗体由于检出率较高,被视为PM/DM的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常出现脏器损害,预后不佳[3]。现分析抗Jo-1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阳性患者不同抗体滴度亚组间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抗Jo-1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度间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8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Bohan等[4]于提出的PM/DM相关诊断标准。PM患者24例,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38~63(46.1±5.4)岁;病程11~143(36.7±4.3)月;合并病:恶性肿瘤6例,间质性肺病7例,雷诺征5例,关节炎6例;发病诱因:病毒感染8例,免疫异常6例,恶性肿瘤4例,诱因不明6例。有家庭遗传史3例。DM患者28例,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39~62(45.7±5.2)岁;病程12~146(38.4±4.6)月; 患者表现有典型皮肤红斑,其中合并Gottron征12例;发病诱因:病毒感染9例,免疫异常6例,恶性肿瘤4例,诱因不明9例;有家庭遗传史2例。

52例患者中抗Jo-1抗体阳性37例(阳性组),阴性15例(阴性组);37例抗Jo-1抗体阳性患者按照抗Jo-1抗体滴度不同分为1∶100亚组(13例,A亚组)、1∶300亚组(9例,B亚组)、1∶1 000亚组(8例,C亚组)、1∶3 000亚组(7例,D亚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观测指标及方法 (1)抗Jo-1抗体:取患者静脉血10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2℃~8℃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Jo-1抗体水平,试剂盒购自德国欧蒙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标准品吸光度值和相应浓度点对点建立曲线,计算样本和质控抗体浓度。判断标准:阳性≥20 U/ml;阴性<20 U/ml。(2)脏器受损情况:包括肺脏、心脏、肝脏、中枢系统、血液系统等。(3)疾病活动度:以 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K)、红细胞沉降率(ESR)表示。取患者血清3 ml,CRP水平采用快四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使用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生产的CRP快速检测仪及相应试剂盒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流程进行。CK水平使用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速率法检测。ESR采用自动血沉仪进行检测。

2 结 果

2.1 脏器受损情况对比 抗Jo-1抗体阳性组的肺损害和心脏损害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其他脏器损害率2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亚组间脏器受损情况比较 肺损害与心脏损害发生率A亚组0.05)。结果显示,抗体滴度越高,肺损害与心脏损害的发生率越高,见表2。

表1 抗Jo-1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脏器受损情况比较 [例(%)]

表2 不同抗Jo-1抗体滴度亚组间脏器受损情况对比 [例(%)]

2.3 亚组间CRP、SR、CK水平比较 CRP、SR、CK水平A亚组

表3 不同抗Jo-1抗体滴度亚组间CRP、SR、

2.4 相关性分析 抗Jo-1抗体与CRP、ESR、CK均呈正相关(r=0.541、0.354、0.436,P=0.014、0.032、0.007),提示抗Jo-1抗体与PM/DM活动度相关。

3 讨 论

本组病例中,抗Jo-1抗体阳性组的肺损害和心脏损害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其他脏器损害率2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肺损害与心脏损害在不同滴度间的发生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抗体滴度越高,肺损害与心脏损害的发生率越高。提示间质性肺病(ILD)是PM/DM的常见并发症。PM/DM属自身免疫性疾病,Jo-1自身抗原可与抗Jo-1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肺泡,引发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反应,形成间质性肺炎[5-9]。此外,抗Jo-1抗体还可发挥化学趋化因子的作用,诱发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损伤,发生肌细胞溶解,造成肺组织损伤,继发性肺纤维性变导致肺功能低下,易并发肺感染[10-11]。PM/DM的心脏损害以亚临床表现为主,肌炎表现并不典型,甚至患者无肌肉疼痛、活动无力等主诉,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心律失常等,少数存在心包积液[12]。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肾脏较少受累,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或由此所引发的栓塞、周围神经炎等,肾脏损害则主要为持续性严重的肌红蛋白尿[13]。与PM/DM的疾病进展存在相关性。

本结果显示,不同滴度亚组间CRP、SR、CK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体滴度越高,CRP、SR、CK水平越高。CRP是急性时相蛋白中最为灵敏的一项指标,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小,当组织受到损伤、炎性反应、感染或其他破坏时,可急速上升至数倍或数百倍,待病情改善时又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监测。炎性反应是ESR增高的常见病理性原因,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血中急性反应相物质增多,血清中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的增加使ESR加快。临床上最常用ESR来观察结核病及风湿热有无活动性及其动态变化[14]。因此临床常以CRP与ESR作为衡量免疫性疾病活跃性的评估指标,其升高程度反映了疾病的活跃程度。PM/DM患者体内存在高滴度抗Jo-1抗体,提示病情处于活跃期,因此CRP与ESR水平较高。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CK升高,提示发生了组织细胞坏死。研究发现,CK的增高与皮肌炎的诊断、病情进展及预后均显著相关[15-1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抗Jo-1抗体与CRP、ESR、CK均呈正相关,进一步证实了CRP、ESR、CK与PM/DM病情进展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DM/PM患者血清中的抗Jo-1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抗体滴度越高病情越重,累及的内脏损害发生率越高,因此可通过对抗Jo-1抗体的检测对病情进展进行动态监测,以减少漏诊及内脏损伤的发生。

利益冲突:无

作者贡献声明

沈括、张永刚:提出研究方向、研究思路,撰写和修改论文;冯建明: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流程;李文倩、陈绍斌、王小蕊:实施研究过程,数据收集,分析整理;艾国、赵强强:文献调研与整理

猜你喜欢
亚组脏器活动度
基于Meta分析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移动度分析
槭叶铁线莲亚组的研究进展
园林科技(2021年3期)2022-01-19 03:17:32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心电与循环(2020年1期)2020-02-27 07:48:26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32
在达古雪山巅
红岩(2017年6期)2017-11-28 19:16:31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白内障大鼠主要脏器重量与脏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