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志军
同事小吴一脸沮丧地来到办公室:“唉,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太失败了……”我有点好奇:“怎么回事呀?”小吴有气无力地说:“刚才课间,我看见几个小朋友在攀折黄芽树,便上去制止他们。”“破坏绿化,是得教育。”我点点头。
小吴苦笑着:“当时我还灵光一闪,想到孙敬修老人教育小朋友爱护树木的故事。于是我也把耳朵贴近黄芽树,装着在听黄芽树说话的样子。几个小朋友开始很好奇,问我在听什么。我煞有其事地告诉他们:‘黄芽树在痛哭,在叫疼呢。你们还能这样折树枝么……’没想到其中有个小朋友跟我唱反调,他说:‘老师是哄我们的,黄芽树不会说话……’几个小朋友就这样一哄而散。”
小吴老师的这番教育经历也让我陷入了思考。相同的问题及教育方式,孙敬修老人为什么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而小吴老师却遭遇“滑铁卢”呢?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的小学生更聪明(了解老师的教育动机)还是更滑头(有失童真)呢?
我们应该承认,现在的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广泛,也许老师尚未了解的某些知识,有学生已略知一二,甚至熟知。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用在今天学生的身上也许同样不奏效。
当我们煞费苦心地为学生讲故事时,如果有学生“接茬”甚至“剧透”,我们可以顺水推舟,翻转课堂,请学生为大家讲述。当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一张“旧船票”无法登上“新客船”。面对新的教育生态,我们应该主动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故事库。
最近读到一则故事,话说在战国时期,赵国欲攻打弱小的燕国,燕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一个名叫苏代的人挺身而出,愿前去劝阻赵王。苏代面见赵王后,不谈战事,只说:“大王,臣今天路过易水时,看到一只大蚌爬上河滩,张开贝壳在晒太阳……”接着苏代绘声绘色地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赵王和众大臣都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苏代见时机成熟,话锋一转,指出赵国和燕国如果互斗,强大的秦国必将如渔人一样得利。赵王闻言觉得有理,于是下令停止攻燕。
一个故事阻止了一场战争。试想,如果苏代直接劝告赵国不要攻打燕国,纵然他能说会道,恐怕结果也难以预料。很显然,我们给学生讲故事,不单单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一个小故事可以起到调节课堂节奏、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见闻的作用,还有着启迪教化的现实功用。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当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是在教育训导他们时,他们很可能从内心抵触。那就让我们像苏代一样,带着智慧来讲故事。我们应用智者的眼光敏锐地捕捉学生身上的问题,然后“链接”到相应的故事中,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做一个满腹故事的人。
当教师会选故事、爱读故事、会讲故事时,当学生爱听故事、爱听我们讲故事、会听故事时,师生间便有了一次次美好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