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功 徐海丽
摘要:随着我国跨国企业的崛起,技术转移战略风险评估成为一项重要而复杂的课题。跨国技术转移技术风险包括因知识产权、市场、技术等方面引发的诸多风险。结合案例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风险进行了评估。经评估发现,实例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最大,其他外部风险为第二大风险。企业可据此对技术转移战略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战略风险;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4.022
1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战略风险
1.1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涉及到下列方面:(1)侵权风险。侵权风险指的是跨国企业在技术转移后,接受方国家非知识产权拥有者以违法手段给跨国企业造成的损失。如果侵权者的侵权行为处于隐蔽状态,即侵权行为不被转出方所知,则转出方将无法保护其权益。(2)技术流失和泄密的风险。技术专利权指的是专利制度给予发明人的权益以法律保护,使得发明人具有对其专利技术的一定时期内的相对垄断权。我国跨国企业进行技术转移过程中必须以公开其专利技术信息为代价,这种信息公开虽不能给发明人造成直接损失,但也构成间接不利。其一给竞争者创造了改进和超越的信息条件;其二是给隐蔽的仿冒方提供了机会,技术秘密在转移中存在另一种公开信息风险。(3)由于技术转移手续不完备而带来的风险。
1.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有:(1)市场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在新产品的推出期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买方国家会有诸多担心,包括成长速度及成长时间。这样不仅会给购买方带来损失,也会导致在技术转移后,我国跨国企业面临着技术转移收益的不确定性。2014年4月蓝光集团将技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移到非洲ALER企业,但由于成本过高,再加上非洲的经济水平低,研发出来的保健品推出的时间过长,ALER缺少资金继续运作,最后项目以失败告终。(2)市场接受能力的不确定性。市场接受能力与顾客的态度及判断有关。因市场接受能力的不确定性,跨国企业可能面临着开发新产品的资本难以收回的风险。(3)竞争能力的不确定性。不同跨国公司设计和投放市场的产品的表现和竞争能力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往往也导致我国跨国企业盈利的风险。
1.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可能表现出下列情形:(1)技术不配套的风险。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对同一技术所具备的商品化条件也不同,由此会产生技术不配套风险。(2)技术效果的风险。2015年,浙江的一家制衣公司在德国投资设厂,并向当地转移相关技术。可是衣服在当地售卖之时,才知道是衣服上的纽扣不符合当地的环保要求,纽扣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严重超标。事实上,我国的纺织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频繁受挫,技术因素是一个大问题。(3)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技术具有周期短的特点,被替代的速度自然也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往往会被提前替代。这对交易双方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1.4其他风险
其他风险主要涉及政治、社会和自然等因素引致的风险。这些外部风险具有不可控的特征。政治因素可引致政治风险,政治风险可体现为政治干预以及政局的变化给技术转移带来的风险。社会风险可表现为宗教、民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风险。自然风险主要来自于自然界的不利的因素,跨国企业很难控制。
2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战略风险的实例评估
2.1建立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
本文拟以华为为例就我国企业跨国技术转移战略风险展开评估。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战略的国内外文献,结合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模式以及跨国企业风险理论,并考虑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尝试建立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风险评估体系。
评估的总体指标是风险指标集。因此,将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战略风险分为四大一级指标。再将各大类风险指标细分二级指标,据此建立技术转移战略风险的评估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3评估结果及其分析
从单因素评价分析来看,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知识产权风险值为0.4787,市场风险值为0.3604,其他外部风险值为0.4167,技术风险值为0.3875,故华为品牌的风险排序为:知识产权风险>其他外部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知识产权风险值为0.4787,技术转移的风险最大。
其他外部风险值为0.4167,在技术转移风险程度方面排在第二。技术转移的外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评估工作降低其危害。近年来华为企业在技术转移时屡次遇到这种挫折。
技术风险值为0.3875,技术转移的风险程度排在第三。由于中國的科技水平总体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落后,当我们将研发的技术成果即发展阶段的技术投入国际市场时,在面对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成果的竞争下,我国的技术产品很快步入衰退期。
市场风险值为0.3604,技术转移的风险程度最小。市场风险可以经过预先的市场调研控制。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风险依旧不小。尤其是针对发达国家,市场变化速度快,华为企业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
上述对华为企业进行技术转移战略风险评估的结果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就我国跨国企业而言,技术转
移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往往也是最大的。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6年我国受理侵权纠纷数量共达67267件,与2015年相比增加3.7倍,具体数据表4。
在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过程中,其他外部风险是较大的风险影响因素。
技术风险亦不容小觑。技术风险的大小与研发投入紧密相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跨国企业对研发的投入远远比不足,整体水平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从表5技术自主率比较可见一般。
整体来说,我国跨国企业技术转移的市场风险一般较小,其原因是,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查预测、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包括市场是否存在对该种技术的需求、需求程度、需求的潜量、需求的规模以及偏好等)来降低市场风险。
由上述评估结果可知,我国跨国企业应首先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体系和国际体系;其次要规避对政治不稳定国家及地区的投资;再次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化解技术风险;第四应深入了解技术需求国的市场需求及消费者偏好,开展有效的技术转移前的市场调研。
参考文献
[1] Rezakhani P.Project Risk Assessment Model Combining the Fuzzy Weighted Average Principle with a Similarity Measure[J].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14,(05):532.
[2]Rezakhani P.Project Risk Assessment Model Combining the Fuzzy Weighted Average Principle with a Similarity Measure[J].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14,(0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