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秋玉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365100)
复习是将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和回顾的过程,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复习工作能够及时查缺补漏,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形成体系,对学习成绩以及资料整合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三化学复习的过程中,要立足课堂,将重点放在实际的复习方案的制定和达到的复习效果之上.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规定了高考的必考内容范围与形式,对复习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2018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为例,考纲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判断和说明化学现象的本质、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活动顺序等内容,这就说明常见学科用语、学科计量方式、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常见无机物和生活应用等内容是高考的热门考点,教师可以根据考纲中规定的内容对复习方案进行调整,使方案更符合考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化学元素化合物这一部分是高考的考察重点,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一方面的内容才能为将来进行更深入的化学探索和化学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考重点考察的化学元素包括元素周期表中的必背元素,因此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十分繁杂,需要牢记的重点也很多,学生的负担沉重.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适当进行知识简化和将复习内容结构化,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内容和脉络,避免出现知识点遗漏的现象,减轻复习的压力.
在制定复习大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或碱→盐”的模式来进行,将金属和非金属元素这一板块的内容通过网络化和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在复习时,以上述两个知识网络为线索进行回顾,使知识的整理更系统化和理论化.
此外,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复习效果的检测,检测方法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检或教师批改的形式.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准备小测试,检测学生对每一种常见化学元素和常考化学方程式的背诵情况,让其进行默写,并在批改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情况进行抄写,加强记忆.
在学生掌握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习题来巩固学生的复习成果,通过习题来实现二次复习的目的.习题中体现的理论涵盖较广,学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各种学科理论有一个大致的回顾,是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还能够锻炼自己认识问题和思辨的能力,加强核心素养.在习题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选择历年的高考真题或者各种测试题中的高频率习题,并根据元素等进行专题复习.
例如,可以制作镁铝专题试题:
1.下列氧化物与铝粉混合可做铝化剂的是( B ).
A.Fe2O3B.MgO C.MnO2D.P2O5
2.以下去除杂质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镁粉与铝的混合物:加入烧碱充分反应
B.SO2中混入NH3:通过足够分量的浓H2SO4
C.氯气中有氯化氢:通过碱石灰气体
D.Al(OH)3中存在Mg(OH)2:加入足够的烧碱后过滤,并在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在当前高中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认为实验是进行新知识学习的导入手段,复习中则更重视理论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以及习题练习,忽视了实验对复习的促进作用,导致高三的化学复习课堂十分枯燥无聊,极大地降低了学生探索知识乐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真正培养核心素养.因此,在课堂复习中合理分配实验,利用实验来启发思维对学生了解理论背后的形成过程、达到良好复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铜元素的复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加热炭粉(过量)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并使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等试验器材对获得的铜粉样品(含碳)进行试验,并根据实验中的数据记录求得铜的质量分数.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有更深刻的记忆,在实验结束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化学方程式代表的含义,减少在回答实验题的过程中回答错误的机率;此外,学生在实验阶段还能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来回答预设的实验命题,完善实验步骤和流程,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但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完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生是复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在制定复习计划之前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综合的了解,并根据其学习进展、压力等情况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复习方案.此外,教师还要加强辅导工作,在集体讲评结束之后可以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面对面向教师提出问题并由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综上所述,高三是高中生涯中最为紧张的冲刺时期,这一期间的复习工作合理性对高考成绩具有必然和直接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专业性,将多年教学中的经验与学生的复习状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可行性的复习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三整体化学复习的效率,使学生养成自主规划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化学学科成绩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