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龙 马瑞红
(1.山东省临沂第十九中学 276000;2.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一中学 276000)
高三一轮复习在整个高三学习中作为最系统、最全面、历时最长的学习,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一轮复习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轮复习中我们应以高考命题为导向,找准复习思路.下面我们以2018年全国Ⅰ卷为例,看看高考题的特点,
2018年全国Ⅰ卷,选择题第8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本题考察了基本营养物质.涉及到的有机物知识源于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71-74页,如葡萄糖和果糖是单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为葡萄糖、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等.
2018年全国Ⅰ卷,选择题第9题: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第9题是将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酯化反应实验装置图拆分,考查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所设计到的操作.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中其中就有: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所以针对化学高考特点,在高考复习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的,绝不能本末倒置.以教材为主题,引导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课前复习高一、高二学过的课本知识,教师带着学生从课本中把考试的重点、难点梳理出来,这个阶段重点进行“双基回顾”,使高中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在一轮复习中要做到知识无遗漏.
另外,教师将教材正文中,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的、易错易混淆点摘抄下来,印发给学生.比如:必修1第84页,第四段: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这句话学生如果没有看到,在考试中出现,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是错误的.应让学生对必修1、必修2、选修4、选修5、选修1中涉及“化学与STSE”的相关内容熟练掌握.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不难发现,很多实验题来自于教材,是教材实验的组合或改造,所以在高三复习中需要分阶段地引导学生深入教材,理解基本实验的实质.在一轮复习当中,实验部分不能忽视,教材上每一章节的实验都要从基础的角度详细复习,在此基础上,精选难度较小的实验试题,让学生深刻掌握基础;一轮复习后,对实验要进行专题复习,指导学生课后翻阅教材相关实验部分,并回归基本点,最后突破探究问题.
例如:必修1第101页,实验4-9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实验中所使用的铜为可以上下拉的铜丝,停止实验的方法是:拔出铜丝.该实验中用到可以上下拉的铜丝,这种方法可以使反应快速停止,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可以用于铜片和浓硫酸反应的改进之处.
在复习到钠及其化合物中钠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必修一56页科学探究板块的内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这一探究实验为素材,该实验重点对二者外观、溶于水的热量变化、热稳定性及溶液碱性进行了探究,对于二者和稀盐酸的反应仅要求写出它们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的热量变化、套管实验中药品放在内管还是外管的原则进行复习,通过二者酸碱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为何治疗胃酸过多使用的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让学生依据钠盐的性质差异设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进一步归纳出碳酸根和碳酸氢根性质上的异同.
最后变化出两个:
(1)如何进行Na2CO3、NaHCO3的除杂?①Na2CO3(s)、(NaHCO3);②Na2CO3(aq)、(NaHCO3);③NaHCO3(aq)、(Na2CO3)
(2)定量角度:某NaHCO3样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下列测定该样品纯度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①取样品mg,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固体的质量为ng.
②取样品mg,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ng.
③取样品mg,滴加足量的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ng.
④取样品mg,配成溶液,用浓度为a%的标准盐酸滴定至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盐酸VmL.
⑤取样品mg,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ng.
⑥取样品mg,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ng.
必修2第106页,复习题第9题,除杂要求中有一句: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而且生产成本较低,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填写空白.其中表格2为原料价格表.
本题结合工业生产实际考查无机化合物的转化生成、分离、提纯等问题,题目与难度中等,在明确题目要求的基础上提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氧化剂的选择和pH的控制上,都考虑到生产成本,从这道题让学生认识到工业生产中生产成本是一个及其重要因素.
选修4第67页习题第4题:已知AgCl、AgBr的溶解度分别为1.5×10-4g、8.4×10-6g(20℃).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硝酸银溶液,反应结束后( ).
A.只有AgBr沉淀生成
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
C.AgCl沉淀少于AgBr沉淀
D.AgCl沉淀多于AgBr沉淀
这道题,绝大部分学生第一印象选择C,错误原因,他们认为AgBr更难溶,AgCl会转化为AgBr沉淀,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AgCl和AgBr溶解度的大小,确定出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于溴离子浓度.足量的浓硝酸银溶液会使氯离子和溴离子完全沉淀,所以最终AgCl沉淀多于AgBr沉淀.
变式训练:在0.1mol/L 10 mL的AgNO3溶液中,先加入0.1mol/L 10 mL 的NaCl溶液,再加入0.1mol/L 10 mL 的NaBr溶液,则( )
A.只有AgCl沉淀生成
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
C.AgCl沉淀少于AgBr沉淀
D.AgCl沉淀多于AgBr沉淀.
正确对待课后习题,对课后习题变形、举一反三,挖掘、创设情境以及充实内容、完整结构,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开放性和独创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选修4第66页,资料卡片——氟化物防止龋齿的化学原理,可以利用该材料为模板进行试题的改编.一是告诉学生相关信息,让学生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牙齿腐蚀的原因.二是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三是如何防止龋齿.
对于教材中一些重点、经典的实验和知识进行拓展归纳,并联系与之相关的内容,运用课堂训练形式,联系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进行知识的“课堂拓展”.
必修1第7页,蒸馏相关知识和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背后的东西.关于蒸馏相关知识的解读:对于液态混合物(适用对象),还可以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原理),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目的).例如,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制取蒸馏水.(案例).
装置图中拓展的内容:(1)蒸馏烧瓶内液体体积的要求;(2)沸石作用、原理、替代、补救措施等;(3)温度计的位置;(4)冷凝管的作用、分类、进出水、加水顺序;(5)为何弃去开始馏出物;(6)冷凝管能否用导管代替;(7)如果是几种物质的混合物,装置该如何改进;(8)进一步延伸到分馏.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一些零碎知识自然而然就系统化了.
比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资料卡片、科学视野、资料卡片、脚注等内容
比如:科学视野,化学教科书中“科学视野”栏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时热点类、知识延伸类和视野拓展类.即时热点类收录了与时俱进的科技知识.让学生阅读科学视野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高考化学试题考查内容基本上来自于教材,因此在化学复习中要注重回归课本,从课本中抓基础,提升学生的能力,高三复习中让学生学会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并获得较大的成就感,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