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视角下幼儿教师形象的受损与补救——兼论幼师虐童事件

2019-02-20 20:52袁飞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幼师幼儿教师职业

袁飞飞,王 侠

(1.亳州学院教育系,安徽亳州 236800;2.亳州市第三幼儿园,安徽亳州 236800)

一、问题提出

“形象的基本意思就是指外形,但绝不仅仅指外形,个人形象是一个人外在的样子和内在的品质相统一的展现,是外表和内涵的统一”[1],即形象不单指个体的外表、还指内在。因为个体的外在表现需要以其内在本质为基础、而内在本质需要以其外在表现为反映。如同每一个个体一样,每一种职业亦有其形象,职业形象是从事该项职业的群体在职场中需要向大众展示的印象,它由每一个个体的职业形象组成。良好的职业形象对于提升职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其形象具体地体现在外表的样貌、穿戴、仪表和内在的德行、学识以及人格魅力上,而且社会大众对教师内在的要求更大于对其外表的要求。关于教师一职,有两个众所周知的描述,分别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国,自古代起,人们就把教师放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比如,儒家将“天地君亲师”作为祭祀对象,将教师与天、地、君王、祖先放在一起供奉,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后来,春蚕、园丁、蜡烛、蜜蜂、(父)母亲等比喻也被广泛采用,媒体和影视文学作品的美化更是将教师推向了道德的“圣坛”。

但是,“近年来,媒体对教师道德形象的负面报道日益增多。在这些报道中,教师往往被描述成训诫者、敛财者、体罚者、变态狂、禽兽、流氓等形象。教师道德形象正逐渐被媒体解构并走向妖魔化”[2]。这种由神圣化到妖魔化的转变让教师一职在大众眼中的形象高度也逐渐降低。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份子,其整体职业形象亦存在此类情况。纵观近年来有关幼儿教师的报道,负面报道占据了总报道量2/3的比例。幼儿教师、尤其是民办幼儿教师的形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笔者发现,仅2017-2018两年内,幼儿园的虐童事件就被曝20余起。“本应是孩子们最希望亲近的幼儿教师,昔日的‘阳光天使’和‘知心姐姐’,缘何却变成了‘恶魔’和‘狼外婆’”[3]?面对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进行应对呢?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然而,在现有研究中,多数研究在探讨幼儿教师形象的受损与补救问题时大多更侧重社会、政府、幼儿园管理层等外部他管因素,对幼儿教师内部自我管理因素的探讨则存在不全面、不深入、不具体的情况。本文拟从幼儿教师自我管理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阐释。

二、自我管理视角下幼儿教师形象受损的原因

自我管理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医学领域,后来逐渐被引入到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界定并不统一,“大致分为三种,其一,自我管理是一种行为;其二,自我管理是一种心理品质;第三,自我管理是一种过程”[4]12。在我国,相关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历史比较短。在教育学领域,自我管理主要被应用在学生管理方面、关于教师自我管理的研究比较少。笔者以“教师自我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搜索出的文献分别是167条和2931条。从不同的维度出发,教师自我管理可以有不同的界定,综合现有研究,笔者认为,“教师自我管理应当是教师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激励,主动向自身提出发展目标,并能自觉地自我规划、实施、控制和调节,从而达到理想发展目标的过程”[5]。

作为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而言,学会自我管理无论是对于育人还是育己都是非常必要的,它亦是教师专业成长所需要的。从自我管理的角度看,当下发生在幼儿园的虐童事件,既损害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也反映了涉事幼儿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具体表现为言行失范,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对幼师职业的认知有偏差,情绪掌握能力弱以及形象维护意识不强等方面。因此,我们在关注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形象外部管理因素的同时,还应注意幼儿教师内部自我管理的因素,从而更理性、全面地认识幼儿教师形象受损这一问题,并做出积极的应对。

(一)言行失范

言行失范是幼儿教师形象受损的主要原因。不管是“虐童”事件中对幼儿伤害比较大的扎针、喂药、扇耳光等言行,还是不为大众所重视的言语打击、罚站、戳脑门、打手心、冷漠等言行,其实都是幼儿教师道德修养弱、德行品性不高的表现。有研究调查发现,“德行品性作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的构成维度之一,在公众的心目中占据核心和重要的位置”[6]。而在日常的田野调查中,家长对幼儿教师能教孩子什么知识的重视性程度是排在幼儿教师能否看好孩子免受伤害,以及能否给孩子树立起待人接物的良好榜样后边的。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处在爱模仿、道德观尚未形成阶段的幼儿来说,更需要成人良好德行的引导。做出“虐童”等言行失范表现的幼儿教师,利用成人在体能和智商上的优势,对基本没有还手之力的幼儿施行各种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行为,已经突破了我国古代圣贤所提倡的为人的基本道德底线,更遑论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二)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

在我国,幼教师资以专科毕业生为主、约占总数的50%左右,四年制本科毕业生数量次之,研究生数量最少。除此之外,职高毕业生、小学转岗教师以及社会上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后期考证人员也占据了可观的比例。相比其他阶段的教师队伍,幼儿教师师资队伍人员存在学历水平偏低、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较大等特点。而对于“虐童”事件中90%以上的涉事教师来说,甚至都不能满足“是国家承认的幼儿教师”这一基本条件。他们“大多是无证上岗,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师教育培训,对教师专业伦理、职业道德和幼儿教师工作特殊性缺乏认识”[7]。在2012年发生的浙江温岭幼师虐童事件中,在家长中人气颇高的涉事教师颜某做出了诸如把幼儿双耳提高致使其双脚离地,用胶带粘住幼儿嘴巴,把幼儿倒插进垃圾桶,让男女幼儿亲嘴等行为,并把这些行为用自己拍照或请同事拍照的方式留存下来、上传到其QQ空间。事后调查发现,颜某并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是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就算是没有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后期考证人员,在考取证件的过程中也需要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幼教知识。因而,连基本入职条件都不具备的幼儿教师必然影响幼师职业形象的树立。

(三)对幼师职业的认知有偏差

在日常与幼儿教师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幼儿教师、尤其是民办幼儿教师对职业的认知是有偏差的。这种偏差首先表现在他们对职业的自我评价比较低,认为自己就是个看孩子的,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地位,有时候还会被一些家长嫌弃做得不好。一位年轻的小班主班教师介绍,有一次,一个妈妈在监控中看到自己给孩子擦鼻涕时的镜头,不停责备自己没有用另一手扶住孩子的后脖颈,说这样做有可能把孩子推倒,哪怕自己一再解释并没有用力。事后,她一度想离职,甚至觉得自己的书都白念了,家长看自己还不如没有文化的保姆。类似这位教师这样,因为受外部人或事的影响而看低自身职业和能力的情况在幼儿教师群体中相当普遍。幼儿教师对职业认知有偏差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只把它当作一个谋生的工具。有研究在分析幼师虐童事件原因时指出,“目前极个别教师虐童行为打破了师爱关系的平衡,究其本质还是一些教师未决定好以爱来浇灌幼儿的心灵就走上了幼教道路。极少部分教师仅是为维持生计或是谋得一份安稳工作而不得已从事幼教行业,并未从内心深知幼儿教师光荣的使命与责任,在工作中不断突破底线,做出违背师德的虐童行为”[8]。一份职业,如果仅被当作谋生工具,一旦从业者不可避免地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幼儿教师职业本身就是一份需要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职业,没有这些“心”,这份职业就如同缺少了水的鱼儿,干涸、缺乏生机和活力。

(四)情绪掌控能力弱

相比男性来说,女性更加感性、也更加容易情绪化,她们大多属于场依存型的人、对周围环境比较依赖,容易受其影响。因此,在面对幼儿吵闹不听话等不易处理的事情时就容易生气上火,面对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也不容易舒解。对于以女性为主的幼儿教师群体来说,这种情况就显得更加突出。梳理关于幼儿教师的研究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压力大”“幼儿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几乎已经成为幼儿教师的固定标签。而“回顾以往触目惊心的‘虐童’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和同事对虐童教师评价较好的不在少数,她们大多数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意图,但事实上却实施了‘虐童’行为。这说明她们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差、无法控制个人情绪、易冲动和缺乏基本的正确行为指导等心理问题”[9]。调查发现,“幼儿对教师好坏形象的判断,最重要的标准是教师的个人品行,其次是情感陪护和教育指导。在个人品行方面,幼儿对好教师的描述是爱笑、不生气、不打人、温柔、不凶、不骂人、脾气好;在情感陪护方面,幼儿对好教师的描述是关心我、对我好、保护我、爱我、表扬我等”[10]。幼儿正处于需要成人庇护和赞扬的阶段,来自周围环境稳定的支持和帮助是让他们感到安全和勇敢的关键要素。因此,情绪掌控能力弱的教师易让幼儿产生不安定感和惧怕感。

(五)形象维护意识不强

“网络媒体对于幼儿教师的负面报道过多的现象也充分说明幼儿教师群体以及幼儿园没有利用相关的公关知识去应对和回应网络媒体的质疑声。集体的沉默使得网络媒体的报道更加猖狂。给自身群体的形象带来巨大的影响”[11]34。2017年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虐童事件后,网络上流出了诸如“爷爷医生、叔叔医生脱光衣物检查女儿身体”等在内的一系列编造事件,虽然相关人员后续被公安机关批评教育,但这些事件产生的“蟑螂效应”却让家长惶惶不可终日,亦进一步降低了幼儿教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下幼儿教师整体职业形象受损严重的状态与外界媒体的过度渲染以及个别有心之士的故意散播是有关系的,而幼儿教师却因为时间、精力以及能力的限制导致其在形象维护事宜上主动性不强。

三、自我管理视角下幼儿教师形象的自我补救

“‘虐童’事件本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被网络无限放大,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成耸人听闻的变态故事后,‘虐童’事件已经不仅仅伤害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也将幼儿教师群体钉在了耻辱柱上”[12]。因此,幼儿教师的形象补救事宜迫在眉睫。从自我管理的角度看,“自我管理也被称为自我领导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侧重的是结果的实现,故自我管理的本质在于制定可操作的理念、方法及行动计划。自我管理的目标在于通过改变自我来成就自我”[13]。也就是说,在国家和政府、幼儿园管理层从外部对幼儿教师形象进行补救的同时,幼儿教师个体也应当及时行动起来,对职业形象进行自我补救,这样才能“做好‘自我教育者’,保证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社会要求和教师职业规范”[14]。进而达到内外联动、合作共赢的效果,因为,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的树立无论是对于教师本身来说,还是对于幼儿园管理层以及国家和政府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幼儿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形象的自我补救。

(一)规范自身言行、提升内在修养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要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从事何种正当的职业,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修身都是第一步要开始做的工作。修身,简单来说,就是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失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的第二条“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严格遵守自己的专业标准是成为一名合格幼师的前提。幼儿教师应对照《标准》,对自身在工作中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明确什么话能说、什么事能做以及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在反思的频次上,不一定非要达到“吾日三省吾身”的程度,但经常的审视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德行的修养非一日可成,需要经常的反躬自省,师德的修养更是如此。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闲暇之余看一些有助于陶冶身心的书籍,慢慢品悟苏轼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从多个角度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生活情趣。

(二)加强自我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份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幼儿教师作为承担对幼儿开展保育和教育双重职责、于潜移默化中逐步引导幼儿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启蒙之师,更需要注意职后的知识更新。因此,幼儿教师要利用外出培训、自行钻研等方式加强自我学习,学习的内容可以以专业知识为主,同时,适当学习与教育有关的法律知识。其中,专业知识的学习要避免眼界的窄化问题,不要仅局限于领域教学,还应当加入涉及教师观、儿童观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学习时注意与自己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多方面提升自己在开展教学活动、家园合作、师幼沟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质。而适当的教育法律知识的学习则是能够让幼儿教师更清楚自己从事这份职业具备何种权利、应该履行何种义务,懂得如何让自己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自由展现自己的职业风采。

(三)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奋斗目标

良好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减少职后可能遇到的障碍、降低从业压力。针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拟从业者应当对其职业性质和发展现状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分析一下是否真的热爱这份职业,是否真的需要从事这份职业,从业中遇到难题能否解决以及要把这份职业做到何种程度等问题。在上述问题都明确之后,拟从业者就可以较好地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和奋斗目标,进而在幼儿教师这一行业做出自己的成绩。

(四)进行情绪训练、增强抗压能力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压力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不同的人对压力的感知亦是有差异的。对于这一点,幼儿教师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幼儿园的事务繁重又琐碎,幼儿吵闹所致的噪音干扰亦是稀松常见。如果真心热爱这份职业,但又容易受压力影响、情绪不稳定,幼儿教师可以尝试进行适当的情绪训练。情绪训练的方式有多种,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士、查询网络文献等方式进行。但无论是何种方式,拥有感恩之心,养成知足常乐的心态以及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换一种思维方式看问题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不听话的、吵闹的幼儿如小恶魔般让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当他们向教师展现天真的笑容、甜甜地叫着“老师”的时候又何尝不是让人暖心的小天使呢?

(五)维护职业形象、拒绝网络捆绑

职业形象的维护是需要每一个从业者树立起从自我做起的自觉性的。面对网络上的负面报道,每一位幼儿教师都需要从中吸取涉事教师的教训,从中总结出原因,避免自己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对于相关的报道要保持理性的态度,拒绝做网络捆绑、更不要以讹传讹,自毁形象。既然选择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那就要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维护其形象和尊严,秉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先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事例、在网上多撰文宣传幼儿教师的正面形象;如果有时间和余力,可以联系组建幼儿教师志愿服务队,为周边社区的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家教咨询、短期辅导等志愿服务,用实际的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幼儿教师,从而树立幼儿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结语

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的发生既警醒了各级政府,也警醒了幼儿园管理者、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它的消除亦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而对于每一位幼儿教师来说,面对因虐童事件而导致的幼师整体职业形象下滑的局面,首先应该深入了解涉事教师做出虐童行为的原因,注意找出个人因素,进而对自己的工作加以反思,加强自我管理,避免出现类似的言行。因为,作为教师职业群体中的后起之秀,幼儿教师一职良好职业形象的树立还需要所有从业者共同、持续的努力。

猜你喜欢
幼师幼儿教师职业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男幼师荒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职业写作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