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占新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1)
充分、深入的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务必考虑与企业的有效合作,迎合社会需求,让学生在校时就充分接触行业的生产过程,熟悉企业管理特点,这样才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缩短就业时的适应期,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职类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1]。引进来就是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园、引进企业专家讲课等方式开展校企合作;走出去的方式包括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这些多样的合作方式有效的丰富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手段,提升了学校的社会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困难和不足,现就这些合作模式的特点分析如下。
该合作模式教学管理方便,学生接触的是真是生产过程,较易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但缺点是需要政府的政策、土地、资金等支持,操作难度大。
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学校将部分课程留给企业兼职教师讲解。这种聘用企业兼职教师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行业上的一些通用做法及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等,兼职教师往往也会带来专业的新鲜力量,但弊端是因为兼职教师需要在原企业工作,所以课程的时间安排上会受到许多限制。也有部分兼职老师虽然行业经验丰富,但授课经验欠缺,学生实际听课效果差。
这种模式可以让老师学到一线的生产方法和工艺,对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好处。但学生不能直接接触真实的生产环境,对于需要实训的课程还是无法解决。
这种模式是各职业类院校普遍采用的方式,可以解决学生在学校学习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校方做好顶岗实训的教学计划,将经过约两学年专业学习的学生成规模的派出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训,合作企业则根据自己单位的岗位空缺情况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岗位上。多数情况下,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摩或现场的培训后会参与真实的企业生产工作。
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了学校生产设备或生产环境缺乏的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校企双方的认可,所以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也是国内各高职院校主要采取的合作模式。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的监管往往缺失;学生熟悉工作内容后就被安排在某项具体的岗位上从事单一的工作,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企业对学生轮岗学习并不支持,学生往往在单一的岗位上从事重复的工作,较难学到整体的生产技能,也很难达到校方的培养目标,实训时间一长,学生往往还会有抱怨、思想浮动,消极应对顶岗实训任务等不利情况出现。
综上,以上各种合作模式各有优缺点,各学校可以根据专业选择适合的校企合作方式。这里,笔者总结了一种适合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供大家参考。
测绘地理信息类行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具有生产场所不固定、生产所需要的设备相对低廉(测绘仪器多数集中在几百到几万人民币的区间)、需要投入的人力密集等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使高职院校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实训条件在校内很难达到,例如地形测量、地籍调查、房产测量等课程,这种课程实训时或者需要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形地貌,或需要实际地籍或房屋产权人的配合,这些要求在校内很难满足;另一方面,因为测绘项目需要投入的人力密集,使测绘单位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企业运行困难。基于这种特点,测绘单位倾向于采用劳务分包方式完成项目,即本单位负责项目总体组织协调和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大部分工作则由分包单位完成。这样,本单位不需要在没有项目时供养在岗员工,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是目前许多测绘企业采用的运营方式。这种情况下,有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高职学校可把握机遇,利用自己的人员和设备优势积极参与到企业测绘生产实践中。学校是行业人才的培养机构,汇聚着行业尖端的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由于测绘设备具有体积较小,便于运输特点,学校可以方便的将仪器同实训学生一起运至项目上使用。因此,校企双方可以通过企业发包项目、学校承接项目,教师带队、学生参与的方式合作。相比前述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中项目真实,校方全程有老师参与,非常方便学生的现场管理和考核,并且具有运作简单,现场管理灵活、投入少,参与人数多,效益好等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2]”。该规定在法律上明确了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合法性,提供了校方以技术服务的方式开展校企合作的法律依据。校方可以开具事业单位收费发票提供给合作企业用于企业方相关的税费冲抵。
在2017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第二十一条中规定“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市场合作和产业分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紧密联结[3]。”在该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校方提供技术服务的政策合理性,扫清了校方提供技术服务的政策上的障碍。
在基于技术服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给学校资金,同时把项目分包给学校,学校选派合适的带队老师和学生去完成项目。这种情况下,因为学校在项目运作中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安排学生在各个岗位轮岗,企业方为了保证工程或项目质量可以安排企业人员在各个岗位巡视、检查,也可以只负责最终成果的质量控制。校方的主要目的应是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不是追求经济效益,所以在项目运作中应该与普通企业的逐利行为有所区别。在合理控制支出的前提下,可将项目的某些重点岗位上多安排实习学生,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通过多人协作工作来提高工程进度,保证质量;另一面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接触真实项目环境的机会。项目收入应优先满足学生和带队老师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如有富余则可以作为学生和老师的津贴和学校横向课题收入,如果收入不抵开支,则要求学校给予适当的实训项目补贴。
校方进场前,校企双方前应签订正式合作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名称可以是专业分包合同或技术服务合同,协议内容应参照一般的专业分包合同。
校方除了技术设计书外,还需为每个项目都制定现场教学的教学方案并制定考核标准,在教学方案中应制定详细的轮岗学习方案,确保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对项目有整体的把握,并注意在团队合作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质检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在保证项目工期和质量前提下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项目现场应有适当的教学活动场所,由于校方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在日常实训生产中可以更灵活的安排其他与项目相关性不大的一些课程的学习。担任课程的老师原则上由带队老师担任,但也可以根据需要从学校选派适当老师赴现场教学。从学校赶来的老师的食宿和交通费用可以从技术服务所得中列支,讲课费用则从学校的教学运营开支中列支。
技术服务的项目应避开国家职业目录中的高风险职业,对于中低风险的项目,在开始前,对学生的培训应参照企业中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标准。除了针对项目的技术培训外还应有专人对参与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项目风险源分析、应对措施以及对意外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学生参与项目时应达到同等项目企业人员的标准方允许上岗。
现场学生的考核应从测绘成果质量、团队配合、老师评价、和学生的自评等方面分别打分,各部分的权重应适当分配。
学校派出师生队伍,参与测绘项目,收取费用,完成项目同时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企业提供项目,付出费用,获得专业服务。这种基于技术服务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法律法规框架内的[4]、教育部提倡的、合作效果良好的合作模式,值得有测绘类专业的院校推广,也值得其他专业和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