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姚琦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53)
为更好的了解学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本次调查采用学生座谈会、个别访谈以及发放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发放并回收学生问卷500 份,教师问卷50 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对学风建设的认识等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风状况令人堪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占31.64%,如果别人不督促就不会自主学习的占62.71%,在调查课余时间的安排时,只有27.86%的学生课余时间会选择自习,其余均为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可见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学习目标模糊。尤其是近两年,随着高考生源的日益减少以及当前的招考模式,高职生的生源普遍偏差,学业基础薄弱,普遍不爱学习,课堂上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睡觉现象普遍,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普遍迷茫,对大学生涯没有做好长远的规划。其次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果差。问卷数据表明,76.27%同学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最大困难是自控能力差。在课后跟任课老师的教学沟通上,能够经常与老师的教学沟通的只有16.95%,
42.37%的同学表示自己不善于与任课教师交流,对所学课程一知半解,38.42%认为自己功底很差,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9.6%的同学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尽管大部分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学习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前途和未来,但绝大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不会合理科学支配时间,课余时间更热衷于网络游戏、刷抖音、逛网店、谈恋爱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很少有同学能够主动学习看书。总之,高职生的在校学习大部分是被动的学习,如果老师教学再单调乏味,放学方式单一陈旧,学生上课就更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学习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现实中的第二课堂活动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活动数量过多且参与面要广,尤其是新生开学的第一学期,从9 月到12 月,平均每个月有近十项活动,而且活动都只能用课余时间参加,加上繁忙的课程学习安排,使得学生们感到十分忙碌,应接不暇,甚至有一些学生对学校安排的活动有抵触情绪,“被参加”活动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文体娱乐活动偏多,实践类活动偏少。文体娱乐性的活动更受学生欢迎也更容易参加,但娱乐性太强,思想性、教育性不够。到校外、企业、社区、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公益实践的活动因经费、安全等原因举办的较少。再次是凸显二级学院的精品活动特色活动较少。虽然在校园读书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契机,各二级学院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只是停留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层面,还没有形成“一院一品”的高品质的特色活动,活动效果、质量均还不够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是在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然而,对校园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还不够,尤其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场所的利用还不够。校园文化育人氛围还不浓,学习氛围还需提升。在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方面,50.28%的表示满意,对学校学习氛围评价,58.19%的学生觉得一般,对班级学风评价,56.32%的学生认为学习氛围一般。首先是学区舍区的学习氛围还不浓厚。在教学楼、宿舍楼内缺少读书学习的文化氛围宣传,没有充分发挥每一面墙、每一个楼道、每一个设施的育人作用。其次是实验实训室不自由开放,利用率低。由于管理的问题,大量适合学习的实验实训场地未被充分利用,只有白天上课的时间才被使用,其它不上课以及晚上的时候,学生均不能在实训室自由学习、操作,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再次是书香校园的环境营造还不充分,要让图书馆、食堂、活动中心、运动场以及校园里面的花草树木、雕塑等都发声、都说话,让教室、宿舍、校园散发书香气息,发挥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影响学校学风建设的不良因素有很多。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学校内部教学管理的缺位以及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都对高职院校学风问题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虽然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广大的家长和学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依然首先选择本科教育,就读高职院校大多属于无奈之举,社会对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仍然存在偏见歧视。此外,在经济转型、文化多元的大社会环境下,社会上负面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潮也侵蚀着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加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使得部分学生盲目追求实用强、成效快的知识,不能静下心来刻苦钻研学习,思想行动上都得过且过,混文凭的学生不在少数。可以说,从学生入校到在校教育再到离校实习就业的过程中,社会大环境对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学质量、就业指导等方面都产生了直接影响,构成了学风不良现象产生的外部客观因素。
80%的老师认为目前学校的学风状况一般,认为有必要加强加大学风建设力度。在教务教学方面,学院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验实训设备不足、少数教师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教法枯燥单一,课堂组织不力,使得教学过程处于被动状态,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少数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甚少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课堂违纪、作业抄袭等睁只眼闭只眼,使得学生容易蒙混过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也没有学习压力。学生管理方面,注重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尤其是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方法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对于学业困难、厌学情绪较重的学生,缺乏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和措施,当学生面对不及格科目多、学习困难等问题时无法给予实际的帮助,学生只能选择休学暂时回避学习问题。
根据调查和了解,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家长自身就对高职教育就存在偏见,认为孩子上高职院校是无奈之举,考不上本科,又不想继续复读,读个大专拿个文凭,对孩子也并没有太高的期望和要求,只要学生不出大事,能顺利毕业就可以。在调查中,68.35%的家长都不太关心会沟通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许多家长总是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思想、心理以及学习情况。在家长这种不在乎的态度影响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动力不足、态度不端正,学习压力不大,缺乏努力拼搏的斗志,学校的学风受到无形中的影响。
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和整体素质都偏低,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也存在更多的问题。他们普遍自我认同感低、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缺乏组织纪律性,价值观有些模糊等等,都会影响高职院校的学风。尤其是“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社会,他们内心更恐惧更彷徨,内心的自卑感强烈,加之挫折经历的打击、社会的偏见,使得很多学生害怕面对学习压力,心理上的迷茫困惑使得他们在学习上缺乏目标和动力”,作业抄袭、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早退旷课、沉迷游戏或恋爱者甚多,厌学恐学现象逐年增多,任课老师普遍反映课堂纪律差。调查表明,约70%的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待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些人用“混”字来形容,得过且过,“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成了许多学生的口头禅”。
在有效改善学风方面,75%的教师认为要加强教学管理,严肃课堂纪律和考勤,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主动将思想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为此,作为学生工作者,班主任和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区和舍区,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解决好“为什么学”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此外,广泛开展学习方法、时间管理、阅读指导来看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作为任课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范,组织管理好课堂,让学生们做到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于课堂违纪、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给予违纪违规处理。
高职院校现有提前单招、对口单招、中职注册、普招、艺术特长生等多种招考模式。不同渠道的生源质量不尽相同,多元化的入学模式也要求学校能够进行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培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上,通过学生能力测评系统,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20%基础薄弱的学生以辅弱为主,采用循环式教学、弱势生辅导的办法;60-70%的学生主要目标是增能,采用实习、做课题、考证等方式进行培养;对于10%-20%的拔尖学生,采用精英培育方法,全面落实学校“养正修能”的校训精神,营造特色化、优质化及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上面,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翻转教学法等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识能力培养上,鼓励老师跨专业、跨院系开展合作与研究,联合开发更多的创新创意选修课程,拓宽实践动手课程的开发范围,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首先,进一步公开、透明奖学金的评比,通过新生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校友奖学金等多途径激励学习先进分子,加大奖学金力度,同时强化对学习标兵的宣传力度,通过橱窗报纸、事迹报告会、新媒体等多途径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其次,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档案,制定落实帮扶、监督措施,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智”和“扶志”教育、励志和感恩教育,激励他们分发学习、自强不息。再次,开拓网络学习平台,优化学习资源,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举办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育人。开展学习榜样、班级、宿舍优良学风经验交流活动,形成互促互进的学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不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套方面都要体现学校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思想理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在各种细节上体现学校“养正修能”的校训,“立德树人”的校风,“德能兼备”的教风以及“求真创新”的学风。如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的墙面上张贴循循善诱的育人标语和友情提醒;教学楼里每层楼都可设置一个区域放有桌椅,方便师生休息,交流;当教师和学生获奖时,可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贴出海报,表示祝贺,展示他们各种奖杯、奖状,使得实训楼变得生动而且有学习气氛。在图书馆,可以设有多元享阅区,学生可以休息,阅读,喝茶和咖啡,设置数字多媒体视听区,学生可以听音乐,欣赏影视片,休闲放松,还可配置自助借书机,方便师生自由自主选择书籍……可以通过这些细节上的悉心考量充分发挥学校“以人为本”、关心师生、为师生着想的思想和理念,将人文品德、学风教育等无形地贯穿其中,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