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生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规划处,江苏 南通 226007)
质量是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词。201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出台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目的在于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通过第一批诊改试点院校的实践发现,为了有效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学校要建立功能强大、覆盖全面的信息化诊改分析平台,并以此为支撑,这既是学校高质量办学和学生高品质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办学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发展走向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2018年全国诊改专委会出台的《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也明确指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是高职院校诊改复核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复核平台的顶层设计、建设、应用及成效”[3]。因此,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人才培养的数据进行采集、挖掘、分析和诊断,建立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的信息化诊改平台,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工作。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信息化分析平台是以业务平台的数据为支撑,从决策指挥、资源建设、质量生成、支持服务和质量服务五个纵向层面,到学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五个横向维度建立的信息监测、预警及改进的数据平台。但是目前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诊改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高职院校内部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信息化建校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信息化手段治校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把建设重点放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上,不能够积极主动应对网络信息技术给学校治理带来的挑战,无法深刻体会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运用大数据提升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水平有待提高。学校顶层对信息化管理存在着经验主义、惯性思维,甚至将诊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作为应付上级检查、完成学校年度工作的一项任务来对待,使信息化平台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实用性,没有将诊改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对运用信息化平台建设增强和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组织性、安全性和便捷性认识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内部的数据平台众多,虽然每个学校都有信息中心负责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但是由于人力资源不足,开发能力有限等原因,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数据平台都是“拿来主义”,以向第三方购买为主,都是部门从自身的职责、岗位标准及工作任务出发,向第三方提出需求,由第三方进行系统平台的开发建设。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学校的管理平台众多,在设计时没有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编码标准以及数据交换接口规则,导致各应用平台、数据库运行环境千差万别[4],资源信息互不兼容,数据无法共享共用,系统间各自为政,学校内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另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5],大部门高职院校重视硬件的更新、升级、扩容,却忽视了对数据抓取、挖掘、清洗和分析等软件应用功能的建设。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主动性,对照工作标准要求学校、教师、学生对自身工作进行分析和诊断,诊改信息化平台是体系工作的载体,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机制不灵活,原有的制度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内容陈旧、规章制度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实施主体缺乏内生动力,大多数都在被动地“等、靠、要”,信息化工作容易受到约束和限制;另外,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实施过程中监管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不健全,在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6],导致相互推诿,缺位、越位的现象严重,高职院校内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不能融合共享,不利于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的规范性发展。
信息化人才短缺是诊改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大多数高职院校经过国示范、国骨干及省示范性的建设,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7],但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诊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学校的信息化人才在数据分析和研究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必须具备更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能力才能满足诊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需要。目前,在诊改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结构比较单一,缺乏专业的数据挖掘、数据清洗及数据治理能力的问题,而且技术人员对信息化诊改平台建设的设计理念、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及功能认识不足,不能够主动学习新业务,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消极情绪,缺乏参与学校质量建设的内生动力。
信息化为教育改革带来了重要机遇,在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工作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治理学校。首先,要扫除思想障碍,打破常规思维,突破理念瓶颈,做好信息数据获取、分析、运用工作,主动积极应对教学诊改给学校带来的诸多挑战,充分认识信息化平台建设对学校结构治理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将对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认识作为学校具体工作的行动指南;其次,要强化创新思维,提高信息数据意识,将大数据治校的理念全面融入诊改全过程,不断强化教学与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工作理念,形成推进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的凝聚力;再次,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是信息化诊改平台建设的良好开端,学校要立足自身发展客观存在的主要矛盾,合理制定建设诊改信息化平台的中长期规划,实施分步走战略,不急功近利、闭门造车,确保诊改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构建科学、高效、实用的“校本信息化诊改平台”,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学校的应用业务系统,统一建立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打造学校数据交换共享、数据服务、数据存储与管理的共享中心,形成统一的数据通道、编码标准和接口规则,清除原有的信息孤岛,建立一套立足于“业务基础应用层”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使原有的业务系统能够融合共生、互通互联、共享共用,确保“一站式”的信息服务与应用;其次,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的效用,人才培养数据库的填报工作是每年高职院校的规定动作之一,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做好诊改信息化平台和人才培养数据库的对接,吸纳数据库中的有效信息,归并信息采集通道,改变原有的重复采集弊端,实现信息源头一次性采集,逐步实现诊改数据的“过程采集”和“即时采集”;再次,要运用大数据思维,采取云计算、数据安全、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1],不断拓展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信息分析、诊断预警等功能,使诊改平台更直观地监测学校在基础条件、师资队伍、招生就业、教学运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数据,深度挖掘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全套常态化运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及时反馈和改进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机制和激励制度。进一步明确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诊改目标,以全面质量管理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不同部门在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工作进行统一协调,进一步健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指导和规范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全过程。在建设中不断完善、修订制度,以保证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制度的优化升级;同时学校各部门应根据岗位职责、标准及工作任务的特定性对诊改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建立合理的、分阶段的建设计划,积极推进学校在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学生发展、科技服务、内部治理等工作在平台建设中的任务进程,定期完善工作方案,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保证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诊改信息化平台建设与运行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经费,在目前大部分学校经费紧缺的情况下,要优先保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费用,做好平台建设经费的使用规划,提高平台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是诊改信息化平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化平台有效运行的支撑和保证。诊改信息化平台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1],涉及到学校的所有部门,但信息技术人员对学校各要素的任务需求不甚了解,而且诊改信息化平台的数据繁杂、任务众多,给信息化人才数据管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中,高职院校要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解决信息化诊改平台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所谓“增量”就是学校依据诊改平台建设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信息化建设人才,构建复合型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存量”是指依托学校现有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诊改信息化平台相关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研讨会,着力提升他们对诊改数据平台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6]。其次,要建立一支信息化数据分析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能够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平台中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维度的数据,为学校内部质量控制评价与监督提供详实的、可量化的数据支撑,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高职院校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化平台有利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梳理、分析、诊断和改进,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自主保证机制,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