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友, 康 洁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建筑工程学院; b.继续教育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扶贫工作必须下好“精准”这盘棋, “扶贫必扶智”“扶贫先扶志”[1]。正因如此,如今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均以精准扶贫为指导思想,运用科学高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高校贫困学生实施精确帮助、精确管理,有的放矢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资助育人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近年来,为更好实现精准扶贫,更好实现资助育人,很多高职院校均纷纷搭建资助育人平台,动用多方力量加强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进行资助育人平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近年来,为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很多高职院校致力于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但遗憾的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缺乏依托,很难取得理想成效。建设资助育人平台,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一个重要支撑,引导资助育人工作者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
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有序、保障有力的资助育人平台,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更好践行“精准扶贫”“以生为本”理念,有的放矢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协调和统一来自高校、社会及政府的各类资助。高职院校个性化、精细化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的建立可更好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成长[3],顺利开展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没有固定模式且极具个性化,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建设资助育人平台。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
校企协力共筑资助育人平台是高职院校建设资助育人平台的典型做法。截止到2019年5月,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建设资助育人平台的过程中大都采取了这一做法。例如,2018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国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支持下设立国禹助学项目。该助学项目每年会定向对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建筑及路桥等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直至其顺利毕业。2018年国禹助学项目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20名学生发放了总计4万元的助学金。这个项目不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财物资助,还将其与职业生涯指导、能力拓展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为每一位接受资助的学生科学打造个性化资助方案。希望通过该资助方案的有效实施切实提升受资助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同样为近年来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的创新举措。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均采取了此做法。例如,2018年5月,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组织举办以“助学 筑梦 铸人”为主题的资助诚信教育活动。活动期间不仅对受助学生进行一系列诚信教育,同时还举办以“助学 筑梦 铸人”为主题的征文手抄报活动。通过上述两个活动的联合开展,不仅让受助学生感悟到诚信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组织举办的资助育人活动还有很多。高职院校构建的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在资助育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让更多受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良好教育,激励了更多受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
当前,高职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其中通过网络获取外界信息无疑占很大比重。基于此种情况,为更好实现资助育人,部分高职院校还积极致力于打造网络资助育人平台。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让更多学生了解本校的资助育人情况,在学校官网上发布信息,对本校资助育人工作进行介绍。诸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拓宽资助育人途径”“ 我校首次获得‘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资助项目”“ 学校举行‘诚信圆梦 助你成功’资助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等。通过相关介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助育人功能,同时也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体验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
资助育人工作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4]。精准扶贫视角下,我国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方面虽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且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促进了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2019年3-4月份,课题组成员对江苏省97名高职院校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切实了解这项工作存在的问题。
据表1所示,在接受调查的97名高职院校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教师中,5.7%的人认为企业参与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的积极性一般,94.3%的人认为企业参与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无人认为企业参与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总体来看,当前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协力共筑资助育人平台的动力不足。访谈中有相关教师表示,很少有企业会积极与高职院校协力共筑资助育人平台。企业参与资助育人平台建设,就意味着要投入资金,这一点是很多企业所不情愿的。
表1 企业参与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的积极性情况统计 (n=97)
选项 占比 /%非常高 0.0一般 5.7不高 94.3
所有被调查的高职院校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教师均表示,所在高职院校进行了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的构建。据表2所示,被调查的97名高职院校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教师中,8.1%的人认为所在高职院校构建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32.5%的人认为所在高职院校构建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的持续性一般,59.4%的人认为不具有持续性。由此可见,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的构建方面有待加强。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相关教师表示,学校仅偶尔组织开展资助育人活动,且相关资助育人活动也并不是每年都开展,不具有持续性。
表2 高职院校构建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的持续性情况统计 (n=97)
在被调查的97名高职院校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教师中,57.7%(56名)的人表示所在高职院校进行了网络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所有表示所在高职院校进行了网络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的调查对象均认为所在高职院校的网络资助育人平台构建不具备专业性。访谈中相关教师表示,学校仅会在学校官网上偶尔宣传报道一下本校的资助育人开展情况,这样的做法并不专业,也无法有效实现预期的资助育人功能。还有教师表示,高职院校构建网络资助育人平台应更加专业。比如,可在学校官网上开辟“资助育人”专栏,或是专门构建一个网站实现资助育人功能。
目前,资助育人已成为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新的发展方向[5]。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应积极加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对应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因地制宜,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
当前,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校企协力共筑资助育人平台的动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顺利推进。为解决该问题,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联合多家企业共筑资助育人平台。可由基金会联合商业协会,以商业协会的名义联合多家企业与高职院校共筑资助育人平台。校企协力共筑资助育人平台必然需要企业出资,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项经济负担。如若多家企业联合与高职院校共筑资助育人平台,则会分摊出资。没有过强的出资压力,又能有效参与育人过程,这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应对与高职院校共筑资助育人平台的企业适当减税。建议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减税政策的有效执行,切实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协力共筑资助育人平台的积极性。切实做好上述两个方面,企业参与校企协力共筑资助育人平台动力不足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更多企业也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的建设当中。
所有被调查的高职院校负责资助育人工作的教师均表示出所在高职院校进行了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的构建。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缺乏可持续性。为解决此问题,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积极组织举办各类资助育人活动。比如对受助学生实施诚信教育;对受助学生进行激励教育,激励其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国家与社会;组织受助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通过志愿者服务回报社会;第二,高职院校组织开展的资助育人活动应保持常态化和可持续性。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开展一些新的资助育人活动,逐步淘汰一些落后的资助育人活动。通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受助学生进行资助教育。
所有表示所在高职院校进行了网络资助育人平台建设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所在高职院校的网络资助育人平台构建不具备专业性。此情况的存在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成效可能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建议在学校官网开辟“资助育人”专栏或构建专门的“资助育人”网站。在学校官网开辟“资助育人”专栏这一点较为容易实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适应时代发展都建立了学校官网,用于发布各类信息。高职院校完全可借助学校官网这一网络平台开辟“资助育人”专栏,在“资助育人”专栏中发布学校的各类资助育人信息。可在“资助育人”专栏中设立留言讨论区域,让更多学生积极发表意见与看法。单独构建专门的“资助育人”网站也是一种可行做法,但这样做成本相对较高。专业的网络资助育人平台建立起来后,应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及时发布学校资助育人的相关信息积极引导学生到“资助育人”专栏浏览。对于学生在“资助育人”专栏的留言及讨论,管理人员也应积极充当好“意见领袖”的角色,引导学生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参与专栏互动。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可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撑,有效辅助精准扶贫视角下的资助育人工作顺利开展。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6]。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更好实现资助育人工作,均不同程度上在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方面做出努力。虽取得一定成效,但问题仍然存在。相信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协力共筑资助育人平台的积极性,切实保障建设活动型资助育人平台的持续性以及提升网络资助育人平台的专业性,从而使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更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