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2019-02-20 17:50:34俞赛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思路高中化学化学

俞赛红

(江苏省启东中学 226200)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由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组成.在实际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地首先取决于教学设计,只有在教学设计中渗透了核心素养的要素,才能为学生打开核心素养培育的大门.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设计,在思路上与传统教学设计有所不同.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设计等关键要素,有同行提出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通过阶梯式问题的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逐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应当说,这一思路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其中的“问题”加“脚手架”的思路,可以促进学生在自主建构化学知识及其体系的过程中,更充分地接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若干要素.这是因为:

其一,问题在撬动学生积极思维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问题可以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发展,这对于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探究意识是极有帮助的.问题不仅可以出现在引入知识所创设的情境中,也可以出现在化学探究的过程中,问题可以驱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收集证据,形成化学模型.

其二,“脚手架”的教学思路类似于“支架式”方式,其与“最近发展区”密切相关,对学生认知基础的重视超过很多教学理论.在教学设计中,本着脚手架的思想,让学生形成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利于学生在化学探究中更好地基于证据进行推理,进而形成模型,且基于科学的化学学习过程,很容易形成牢固附着在已有知识系统上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认知.

实践表明,基于上述思路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确实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实现.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

二、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核心素养的要素

在上面的阐述中,实际上强调了一个思路,那就是核心素养要依附知识的发生过程而存在,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就是核心素养的要素附着在知识的发生过程当中.于是也就有了这样的认识: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为例,这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经验但却只知皮毛的知识,在高中阶段如何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更完善的知识结构,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学设计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中重点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

一是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基于生活实例,让学生观看不良商人用漂白粉漂白食品的视频,进而提出问题:用于漂白的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是如何实现漂白的?又应当如何有效检验食品中是否被双氧水漂白过?

二是实验探究.基于上述设计,跟学生一起设计实验探究的思路.思路主要基于对过氧化氢性质的分析,即其在酸性溶液中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可将碘化钾氧化成钾,而本身则被还原为水.基于这一思路,引导学生去设计实验探究的思路,包括实验原理即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类似于此的另两个氧化还原反应实例不再赘述.)

三是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特征.让学生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总结上述三个实验的共同点,并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总结,然后从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进行总结(具体定义内容略).

在上述三步设计中,从生活素材引入,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可以认识到双氧水在生活中“好”和“坏”的一面,这实际上就对应着核心素养中的辩证认识要求,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感受到辩证认识,其不同于一般的理论上的强调,也就是说学生形成的认识是由内心生成的,而不是外界输入的;而上面的实验探究则更加体现出证据推理、变化观念、平衡思想、科学探究等要素,众所周知,科学探究原本就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必须强调基于证据进行推理,而化学学科本身所带有的变化观念,又会促使学生在变化的过程中建立平衡思想;最终形成的氧化还原认识,实际上是以模型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思维当中,学生可以以该模型为基础,形成能够迁移到其它情境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变式教学来强化).

三、核心素养下化学教学设计中的思考

核心素养的到来,意味着从教学设计开始就要重视核心素养应当通过哪些途径落地.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要重视三个环节:

一是教学设计之前的理论准备.核心素养不是新瓶装旧酒,核心素养理论包括哪些基本内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吸收,到实践中变成现实,又还有哪些挑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进行,不能空洞.

二是教学设计中对学情的把握.核心素养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生的现有基础之上,通过什么样的学习过程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目的,正是教学设计中所要重点考虑的.这里所说的把握学情,既包括对学生原有化学知识基础的判断,更包括从核心素养角度,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作出的判断.只有同时兼顾知识与核心素养两个维度,核心素养要素的落地才有可能有效的渗透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中.

三是教学实施之后的反思.教学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看实践,更关键的是要看实践之后的反思.而在传统教学中这是最缺失的环节,对照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成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常态.

通过理论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反思,就可以让学生处于一个完整、科学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渗透其中,那学生在建构化学知识的同时,就能够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猜你喜欢
思路高中化学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不同思路解答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