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育雄
蓝田县是陕西省确定的核桃产业发展重点县,是西安市核桃产业示范县。截至目前,蓝田县已发展核桃2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3万亩(包括良种初挂果10万亩)。2018年全县核桃年产量约1万t,产值约1.6亿元。该产业已成为蓝田地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建园、管理质量差。初栽时把关、管理不善,实生苗较多。栽植密度过大,造成通风透光效果差、病虫害严重。普遍修剪、拉枝不到位,造成单株产量上不去。栽植品种多而杂。示范园标准低,管理技术示范作用欠佳。
2)投劳、投资少。劳力投入不足或者不重视管理,放任果树自然生长。资金投入少,施肥不足,病虫害防治差。
3)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合作社数量多,但能够较好发挥带动作用的少。缺少较大龙头企业引领。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不够。
4)市场营销落后。全县注册核桃商标不少,但打造名牌的力度不足。宣传推介少,销售渠道拓展不够。缺少深加工企业。缺少核桃专业市场和电商平台。
5)没有基于核桃园区的休闲旅游设施,缺少与乡村生态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6)培训对象不够精准,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单位缺乏实训实习阵地。
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将核桃产业发展的重点从扩大规模调整到提质增效上:以全面提升核桃产业质量效益为目标,推进产业组织有序化、果园管理规范化、核桃质量标准化、市场营销品牌化,加快发展核桃深加工,打造线下线上专业销售队伍,拉长核桃产业链条,实现核桃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高核桃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坚持规划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的原则进行产业提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打造蓝田核桃品牌,使之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具体有如下几点建议:
1)抓示范园、村、社建设,解决栽培技术落后、核桃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佳等问题。
一是打造10个核桃示范园。以洩湖镇黑沟村、三里镇南王村、秦家寨村、小寨镇张沟村、三官庙镇新房村、九间房镇公王村、厚镇东咀村、北峪村等为重点。试点推行核桃园区管理标准化。帮助、指导实施严格的修剪整形、施肥灌溉、防虫防病、采摘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管理,做到管理技术标准化,使技术可看、可学、可示范,解决核桃示范园“一大三低”(面积大,产量低、质量低、效益低)的问题。帮助、指导实施严格的核桃产品质量管理,做到核桃质量标准化,以质优、销顺、品牌佳为目标,解决核桃示范园缺乏高质量产品的问题。帮助、指导实施园区环境美化,做到园区环境标准化。帮助、指导实施“示范带动工程”,做到全方位辐射带动林农尤其是贫困户脱贫工作规范化。
二是打造10个核桃示范村。以厚镇、三官庙、三里镇、华胥、小寨、洩湖、九间房、玉山等镇为重点。整村实施核桃修剪整形、嫁接改良,根本解决产量低、品种杂的问题。整村实施核桃果园间伐疏密、病虫害统防统治,根本解决黑斑病等病虫害经久难治的问题。整村推进核桃规范化粗加工,引导统管统销,解决核桃产品质量低、销售难的问题。整村实施核桃园区水、电、路优化、环境绿化美化,改善核桃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是打造10个核桃示范专业合作社。以三里镇秦绿、海蓝、秦星、菁香园,厚镇选锋、王咀头,洩湖黑沟等合作社为重点。帮助、指导其完善专业合作社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规范运行和经营。帮助、指导合作社的人员培训,尤其是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培养,提高管理、经营和服务社员的能力。帮助、指导合作社抓住农村“三变”改革的机遇,改革和完善内部运营机制,探索合作社通过股份制等形式,组织林农统管统销、代管代销等新路子。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加工设施等产业提升项目,帮助合作社解决困难,提高核桃商品产量和质量。
全县核桃产业坚持 “一园一品”的建设原则。依据各自立地条件,选择在蓝田生长结实性状表现良好的香玲、辽核、清香、西扶1号、西林2号等5个品种中的一个。
建设核桃示范村(社、园),基础设施道路、排灌系统、晾晒场、生产加工用房、供电设施、园区绿化、生产管理器械、带壳加工设备等必须达标。
2)抓好生产机制改革,解决林农单户力量薄弱、病虫害统防统治难及产业链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
一是以核桃产业示范村为重点,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组织果农将核桃园作为资产,入股村级合作社,由合作社整合资源、资金和技术,实现果园连片统一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经营。
二是以核桃产业示范园为重点,同时引进县内外企业投资经营核桃产业,并鼓励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回乡投入核桃产业再创业,通过连片承包核桃园区、吸纳果林农以核桃园入股等形式,培育带动核桃产业发展的农场主和龙头企业。
三是在条件不成熟的区域,指导和帮助核桃农成立互助组织,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技术指导,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加工销售。
3)抓好标准化建设,解决核桃生产标准化不到位问题。组织技术人员制订相关标准,指导全县核桃林农、企业、合作社执行实施。
一是就核桃园区道路系统、排灌系统、晾晒及加工场地、供电设施、园区绿化美化等方面,结合乡村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制定统一标准。
二是按照核桃不同品种的特性,就核桃修剪整形、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等方面,编制统一的技术标准。
三是制订鲜食核桃质量标准。近年来鲜食核桃市场需求很大,果农盲目采青早卖,导致核桃品质不佳、压价贱卖、市场萎缩。要区分全县不同生产区域、不同核桃品种,就鲜食核桃最佳采摘时间、无害加工技术、产品包装销售制定统一标准。
4)抓好人才培育,解决核桃产业技术队伍弱等问题。
一是打造精干有力的农民核桃技术队伍。继续加大培训力度。要“走出去”,让果农走进院校接受专业培训;又要“请进来”,聘请有资质的核桃培训机构和 “接地气”的专家教授进村入园,实地培训。组织有技术资质的“土专家”开展“带徒弟”活动,“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达到百亩核桃有1名专业技术员的目标。依托合作社和企业,建立3支规范的技术员队伍。
二是推进核桃产业技术服务市场化,引导、鼓励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建立专业化的核桃技术服务主体。
5)抓采后加工与销售,解决产业链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一是打造核桃深加工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基本建成1个大型核桃深加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引导2个有实力的合作社发展核桃深加工。围绕乡村旅游,开发特色浓郁、种类丰富的核桃艺术商品。
二是打造电子商务基地。支持企业、合作社开展核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全方位营销。将蓝田优质的核桃产品、特色浓厚的核桃生态景观长廊、核桃采摘观光活动打造成品牌,推介出去,扩大知名度,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