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如何扶贫

2019-02-20 10:17
社科纵横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普通话贫困地区

江 婕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湖南 长沙 410132)

一、推普扶贫的政策依据

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消除贫困,是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使命,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再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扶贫工作被摆到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现今我国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创造了我国扶贫史上最好的成绩”[1](P230)。为在2020年彻底消除农村赤贫、区域性整体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动员、发挥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实施扶贫攻坚。

从新中国扶贫发展的历程来看,我国扶贫政策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从70年代以前的“救济式扶贫”到80年代以来的“开发式扶贫”、从“整村推进”到“扶贫入户”,时至今日,扶贫事业已迈入“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精准扶贫是最新的扶贫方向标。精准扶贫,重在解决好“如何扶”的问题,其具体措施多种多样,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到的“旅游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等。通过精准扶贫,解决贫困问题,无疑可以有多维路径。然而,落实这些措施,需要考虑到语言因素的基础保障作用,亦即语言扶贫的重要性。语言扶贫并非与上述扶贫措施并列,而是贯穿于所有这些扶贫措施之中。要实现根本脱贫、“真脱贫”,首先必须着力解决好人的观念、素质问题。而要转变贫困人口的观念,提高其素质,又必须提升人的语言能力。在公共决策中,语言因素往往被人习焉不察,但就扶贫攻坚战略而言,大力开展语言扶贫工作,提升贫困地区人们的通用语语言能力,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发挥语言能力的积极效应,是稳固精准扶贫质量的重要抓手。

语言与扶贫之间关系密切。习总书记指出:“许多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大孩子辍学带小孩。”[2]目前,贫困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程度还比较低,很多贫困人口无法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已经成为阻碍个人脱贫致富、有效融入现代社会、制约全面健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通语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3],在贫困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破除语言不通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束缚,是精准扶贫的迫切需要,也是语言扶贫工作中最有效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载明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是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长期工作主线。从实际效果来看,“推普工作的顺利实施,实现了地区间无障碍的互联交流,推动了社会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提升了国民素质和文化认同感。”[4]截至2015年,我国普通话普及率已达到73%,然而,推普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东西部地区的普及率差距较大,西部地区的平均普及率只有39.2%,农村和民族地区的推广力度不够,普及程度不高[5](P6)。而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正是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域。这一现状决定了新时期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推普扶贫。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有关推普扶贫的语言文字政策,可见推普扶贫早已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付诸于行动当中。从《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2012年),到《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再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2017年),有关“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与国家扶贫攻坚相衔接的方针政策日益清晰。与此同时,在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扶贫文件中,关于语言文字政策的表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了,其核心要求是基于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要加强在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力度,实施语言精准扶贫。

2016年12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瞄准普通话推广和脱贫攻坚方面的共同短板,提出要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广普及普通话,通过帮助贫困人口增强普通话能力,借以提高其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进一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2018年1月5日,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教育部、国家语委,制定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计划描绘了清晰的推普扶贫路线图,大力倡导发挥语言在扶贫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普通话的语言红利,明确了推普扶贫的目标定位、基本原则和具体举措,提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消除因语言不通而无法脱贫的情况发生”[6]。《计划》将推普扶贫的作用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为实施推普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推普扶贫的出发点,是要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背景之下,通过使贫困人口提升普通话使用能力和水平,来增加知识技能学习的机会、提高收入,实现根本脱贫、永久脱贫。语言扶贫是“利用或借助语言来开展扶贫,助力脱贫”[7]。国家层面已充分意识到语言文字的扶贫作用,上述政策围绕推普扶贫确定的一系列举措,必将为国家扶贫方略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的语言文字保障。

二、推普扶贫的价值基础

推普何以能扶贫?从根本上来说,这源自“语言与贫困具有相关性”[8](P5)。这种相关性是相互的,即:语言要素与贫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对此,国内外学者曾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语言要素对贫困的影响来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强,会限制他的见识和眼界,增加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反过来,贫困对语言要素的影响体现为,贫困会弱化一个人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相互影响的机制已由“费希曼-普尔假说”说明。在广泛取证的基础上,“费希曼-普尔假说”揭示了语言的同质程度与贫困的关系,指出一国语言的繁杂性与其经济的发达程度成反比,较为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其语言状况通常较为统一,反之则较为多样、异质。这一假说也可以在中国得到印证。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曾经描画一条划分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分界线,即著名的“胡焕庸线”:北起黑龙江的黑河,南至云南的腾冲。从人口密度来看,在这条线以东,是较为富裕的地区,居住着90%以上的人口;以西,居住着不到10%的人口,有我国14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中的11个。这11个贫困地区的语言生态复杂,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盛行,普通话普及率较低,是语言扶贫的主要目标地区。

中国语言生态环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多样性。从历史来看,语言多样性往往会抑制地区之间的交流,人员与资源的流动,降低相互的认同和信任,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然,语言多样并非贫困的唯一原因。致贫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地理位置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卫生因素等,只不过存在语言障碍,往往会加剧贫困,使贫困固化,难以摆脱。从现实来看,凡国家通用语言掌握较好、语言交流没有障碍的地区,民族融合、就业水平也相对较好;反之,语言交流存在障碍,则就业难度较大。越是贫困地区,其语言越多样、越不统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人们交流互鉴的工具。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普通话是助推贫困地区融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有效载体。目前,中国还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尚不会使用普通话,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被广泛使用的仍是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因此,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加强贫困地区的推普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微观来看,在贫困地区加强推普工作,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语言能力是重要的人力资本。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掌握了广泛通用的语言,意味着打通了信息交通的通道,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低,将对该地区的信息传递、创业指导、技术培训等活动产生极大影响。贫困人口普通话能力差,弱化了劳动技能,降低了竞争能力,减少了工作机会,缩限了提升空间,阻碍了流动的可能,已成为制约其外出就业、脱贫增收、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因素。其结果是,贫困人口往往处于就业链的最低端,很难深度参与社会劳动分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贫困人口掌握了普通话,意味着降低了地域的限制,消除了融入当地的语言障碍。扩大了信息沟通的半径,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就业信息,汲取更为广泛、优质的资源,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获得了向外发展力,拓展了发展空间,可以流动到经济发达区域。总之。增强贫困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有利于改变其落后观念,增强其自信心,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提高他们战胜贫困的能力”[9],阻断贫困在代际间传递,从而实现根本脱贫、永久脱贫。

宏观来看,在扶贫工作中推广普通话,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史传承和文化繁荣。我国历来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需要一种广泛通行的语言文字,借以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两千多年前的“书同文”,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居功至伟。当今时代,借助全社会对扶贫事业的巨大投入,主动与国家扶贫工程相衔接,在贫困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在“语同音”上再迈出一大步,走完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公里”,以普通话为黏合剂,搭建贫困地区沟通和发展的桥梁,打破由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造成的交流隔离、信息隔离,消除语言碎片化现象,在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同时,将极大促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融合,使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获得更为坚实的基础。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提高贫困人口的普通话能力,不仅是语言扶贫的要求,更是提升国民整体语言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要实现整体全覆盖,不能有任何一个地区、民族缺失。在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提升贫困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实现国家通用语言基本普及,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需要澄清的是,强调统一语言的重要性,在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并非要抑制、强迫贫困地区放弃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减弱或消除语言多样性。事实上,保护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与推广普通话之间,并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客观而言,语言扶贫的外延要大于推普扶贫。语言扶贫的目的是让各种语言各展所长,而推普扶贫则聚焦于通过推广普通话实行精准帮扶。因此,在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同时,理应从我国语言国情出发,站在全局性、系统性的角度,树立正确的语言生态观念,着眼于双语的和谐并存、功能互补、共同发展,对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加以开发利用。

三、推普扶贫的精准要求

语言扶贫与产业扶贫、资本扶贫、技术扶贫等扶贫方式一样,都是国家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其它扶贫方式相比,语言扶贫在实施中有其特殊性,这是由语言作用的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包括:第一,语言作用的异质性。如前所述,语言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这就导致语言会产生很强的异质性作用,即同一语言将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二,语言作用的间接性。语言能力效应的发挥需结合其它要素,这就决定了与产业、资本、技术等扶贫方式相比,语言在扶贫增收这一点上直接性较弱,见效慢,且具有较强的隐性色彩,这是一个“多阶传导”、“间接助力”的过程。第三,语言作用的发挥具有滞后性。语言作用的发挥不仅多阶、间接,还将是一个“周期传导”、“长久助力”的过程。这是因为语言变量必须积累到一定规模(如个体的语言足够熟练、区域内的语言较为普及),才会对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而这需要有个过程才能得以完成。在此过程中,语言变量与经济变量也只能保持总体目标的统一,而无法做到步调完全一致,于是就会出现如此现象:有的贫困地区已完成摘帽,完成脱贫目标,却仍有部分群众未能掌握普通话。总之,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语言的作用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措施,这是开展推普扶贫的重要前提。语言作用的上述特点对推普扶贫提出的核心要求是:推普扶贫需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要充分考虑到地域、人员差别,综合人口、经济、教育等基础因素和条件保障,有针对性地实施。也就是说,推普扶贫需要做到“精准”。这种精准要求,可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精准聚焦需求,确定普通话的推广对象,这是推普扶贫的基本出发点。由于致贫原因多样,不同人群对语言学习有不同需求,推普扶贫的对象也类型复杂,普通话对他们的扶贫作用也不一样。在推普扶贫实施过程中,应开展相关调查,摸清不同对象的语言基本情况,尤其是对普通话的掌握和需求状况,准确把握其语言心理,包括对学习普通话的态度和学习普通话目的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帮扶,做到每户一措施,精准到家庭甚至个人。当然,在扶贫工作中,要求所有人的普通话水平同步达标,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因此,推普扶贫在对象上不宜“一刀切”,而应“分阶段”地区,分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环境,首先聚焦于那些教育水平低、缺乏技能然而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效提高其语言素养,使其产生对普通话“红利”的认知,体会到“通用语言—信息—工作—收入”之间实实在在的关联,在此基础上,通过解决其就业问题来达到脱贫目标;对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则要进行一般帮扶,有侧重地提高他们在某一领域内的普通话能力,能够享受教育医疗及公共文化服务。总之,推普扶贫要用在正确、恰当的地方,要使对象知道如何提升语言能力,并尽快掌握普通话,从而能够实现与“社会效率”相关的语言权利。

另一方面,聚焦精准供给,这是保质保量完成推普扶贫目标的关键。在推普扶贫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好“谁来供给”、“供给什么”、“如何供给”等问题。第一,要有效聚合政府、媒体、学校、其他社会组织等四种推普脱贫的重要力量,发挥各自优势,落实主体责任,形成推普合力。第二,要在调查贫困地区语言资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符合当地情况的普通话学习资源,例如研发录制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要求、不同教育水平人群的普通话分级分类学习资源与材料,包括纸质出版物、有声读物、视频课程等等。第三,要实现推普与其它脱贫举措的紧密衔接,围绕教育、生产、搬迁、旅游等实施“精准供给”,这属于推普扶贫的方式问题。

在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方式,即以学校为阵地,抓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强化当地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确保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走向社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都达标,这是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环节。这种方式重在夯实普及基础。为此,首先应确保当地基础教育的教师具备普通话教学的能力,应对相关人员准入门槛做出基本规定,其普通话水平应达到相应等级。还有一种是短期方式,即着眼于短时间内提高贫困人口的普通话水平,以发挥普通话的沟通交流、信息获取作用为“本”,主要形式是针对贫困人口中的成年人开展的各类普通话培训,重点培训贫困人口中的青壮年群体。目前,这类培训平台主要有农民夜校、乡村文化站以及县委党校等。对于这些培训平台,要加强分类、分层管理,提升其培训能力。在实施具体培训时,针对不同对象,应做到精准供给语言服务。为此,第一,在培训前,要开展详实的语情调研,明确培训目标,根据受训者的语言状况与语言需求来制订培训计划,研发语言产品,提供相应的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做到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周期等因人而异,能够满足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第二,要按照适用原则遴选普通话学习材料,编写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其中,成年贫困人口的普通话学习应避免采用字词句段篇的学校式教育模式,而以惠民政策、新型科技、市场信息为主要学习内容,将职业技术培训与普通话推广结合起来。第三,在提升贫困地区民众普通话水平的同时,有必要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尤其是一线扶贫干部的语言培训,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脱产学习、帮扶结对等有效方式,大力提升他们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在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盛行的地区,要通过培训,让扶贫干部学习一些当地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提高他们对当地语言、文化的认识,掌握贫困群众的“话语体系”,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拉近与贫困群众的关系,赢得群众支持和信任,搭建起扶贫的语言桥梁,帮助贫困群众掌握学习普通话的方法,提升群众对推普脱贫的认识和语言素质,帮助其早日摆脱贫困[10]。

四、推普扶贫的主体责任

近几年“扶贫攻坚”政策明确提出要实现“多部委联动共进”。《“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涉及国务院十二个部委,《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涉及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团中央、国家民委等多个部委。实施推普扶贫,各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而要按照扶贫攻坚的步骤,结合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命任务,厘清各自职责,明确共同目标,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精准实施,务求实效。当然,实施推普扶贫,不只是政府机关的任务,还需要创新体制机制,顺势而为,有效发挥新闻媒体、教育机构、其他社会团体的主体责任。

首先,要切实发挥各级政府部门推普扶贫的主体责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已经明确了实现各阶段推普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各级地方政府、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依法履行职责,保证经费投入,逐级分解目标与任务,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使推普工作常态化,落实到位。同时,应建立推普效果评估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在《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中,已明确规定了要将推普成效纳入各级扶贫工作的绩效考核清单,进行问责与激励。让扶贫绩效考核过一过“语言关”,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是一项高瞻远瞩、长远布局的扶贫决策。此举并不是单纯为了给扶贫工作增加一项工作内容、一项考核指标,而是要在政策上进一步规范普通话推广的进程。这项措施短期内或难以见到效果,但从长远看,必定有助于消除因语言不通而无法脱贫的情况,“必然会有效促进语言文字的精准扶贫,也会有利于尽快提升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程度,从而在经济脱贫过程中实现教育脱贫、文化脱贫”[11],让贫困人口摆脱“穷根”,甩掉“穷思维”、“穷观念”,实现根本脱贫,永久脱贫。

其次,新闻媒体在推普扶贫中不可缺位,不可失语。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体,承担着宣传引导的社会责任。在向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一重要推手,发挥其平台优势,积极营造推普活动的宣传氛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第一,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的语言传播功能。随着国家大力实施“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广播电视在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已基本普及,为农村和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搭建了平台,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有效载体,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低估。第二,要搭建新媒体平台。贫困地区尽管相对比较落后,但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逐渐为贫困地区群众所接受。特别受过一定教育、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年轻人,与新媒体的接触更为密切。这就需要媒体机构充分利用新媒体灵活多样的传播特点,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大众传播平台,定期推送简短实用的推普语音、视频节目供用户使用,吸引更多青少年和广大群众学习普通话。第三,在贫困地区抓实用好“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这一重要的推普措施。今后,为服务于推普扶贫,宜将推普周的活动举办地重点放在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各类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推普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促进更多的贫困群众接触、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第四,通过新闻媒体,组织相关推普赛事活动。“以赛带练”是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可以在贫困地区整合各方资源,举办系列赛事活动,如讲故事大赛、经典诵读大赛、口语表达大赛等,同时还可以举办系列创建活动,如普通话示范区、示范家庭等,激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普扶贫的热情。

再次,大力加强学校推普相关工作。如前所述,推普工作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要积极改善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普通话的环境和条件,在贫苦地区尤其如此。第一,要千方百计保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解决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确保所有适龄孩子都接受基础教育,做到“一个都不少”,在此前提下,创造条件完善学前教育体系,抓住学龄前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为后续普通话学习打下基础。第二,严把教师语言关,加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遴选,对普通话水平不达标的教师进行分流,通过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教学水平。第三,在方言盛行的贫困地区,倡导师生课上课下均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使普通话成为日常交流语言。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平等对待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的同时,完善和优化“双语教学”,创新人才考核方式与选拔机制,使现有双语教学模式与后续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能够完美衔接,也为民族地区人才返乡架设桥梁。第四,要发挥学校在推普工作中的基础和带动作用,以学校为基地向外辐射,将使用普通话沟通从校园延伸至家庭、社会,提倡学生坚持在家庭、社区内说普通话。

最后,要出台语言志愿者服务制度,组建普通话志愿服务队伍和语言志愿者服务体系,适时开展针对贫困地区的普通话志愿服务行动。经过几十年的推普工作,特别是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后,社会上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普通话骨干人才,如普通话教师、测试员队伍、地方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高校汉语言文学和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等,有的地方还组建了行业协会。这些人员构成了普通话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实施长效的语言志愿服务行动,有计划地整合、组织、动员这些力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推普扶贫培训工作与语言对口帮扶活动,为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提供跟踪滚动式精准服务。在实施中,要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制定出便于操作、能见实效的普通话志愿服务行动方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对领导机构、实施时限、队伍的组建、与帮扶对象的对接、帮扶内容及形式、应达到的效果、经费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避免出现盲目行动、短期行为、各自为阵等乱象。

结语

人的语言能力是其一切素质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因此,语言扶贫具有从根本上扶贫的作用。新形势下,要实现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必须以语言为抓手,通过全面提升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的语言交际能力,来提升贫困人口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人力资本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实现永久脱贫。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和相关工作者应“向国家战略聚焦,向农村和民族地区攻坚”[12](P11),以教育培训、志愿者服务等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扶贫。推普扶贫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而应做好整体规划,制订阶段目标和考核指标。另外,要避免将推普扶贫当成唯一的扶贫手段。精准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推普扶贫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就要将推普扶贫与其它精准扶贫措施有效结合起来,打精准扶贫的组合拳。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普通话贫困地区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