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数据新闻采编的困境与发展策略

2019-02-20 06:58王丽
视听 2019年6期
关键词:图表议题可视化

□王丽

在大数据背景下,媒体可以充分利用海量的数据,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制作出独家新闻。数据新闻便是传媒行业与大数据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搜集、分析数据,利用一定的技术对数据进行清理从中发现新闻故事,并用可视化手法呈现新闻的报道形式。近年来,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搜狐等各大媒体相继开设数据新闻栏目,数据新闻报道在国内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但是,遍地开花的数据新闻也显现出发展中的困境,要使数据新闻良性发展,亟需注重报道创新。

一、我国数据新闻采编的特点

《卫报》数据博客的编辑西蒙·罗格斯认为,数据新闻报道流程为: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数据的可信度进行质询和检验,并发现数据的价值,再多方式呈现与发布。纵观国内外数据新闻实践,数据新闻采编主要包含数据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三个步骤。独特的采编流程决定了其呈现的特点。

(一)采编主体的多元化

数据新闻是一门集统计分析学、新闻传播学、数据科学、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知识与技能的交叉型学科,它对采编主体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要求很高,他们需要掌握新闻传播知识、计算机技术和数据统计分析等多门学科知识。正是因为数据新闻自身跨学科、跨领域的特征,决定了其采编主体的多元。如网易“数读”的数据新闻团队包括记者、编辑与设计师;财新网“数字说”有自己的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实验室,包括编辑、设计与开发人员。

(二)制作流程的协作化

传统新闻的记者只要具备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就可以制作新闻。而数据新闻的采编除了涉及新闻传播领域,还涉及计算机领域和统计学领域,如果让记者对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可能会耗费太多的时间且效果不能保证,因此数据新闻的采编都是采用协作化的制作方式。团队人员分工合作,从新闻选题、数据搜集到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可视化,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这种高度协作化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数据新闻制作的效率,还能保证数据新闻的质量。

(三)新闻叙事的可视化

新闻叙事就是讲述新闻事实的方式,具体而言,是指“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传统新闻是利用文字讲述新闻故事,通过文字之间的起承转合来呈现新近发生的事实。相比传统新闻的叙事,数据新闻的叙事语言与叙事风格都有着较大的变化。在叙事语言上,数据新闻以数据为中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发现新闻故事、讲述新闻故事,整个新闻作品中,数据是文章的主角;在叙事风格上,数据新闻主要运用信息图表来展现新闻事实,图表、图像的直观性与艺术性丰富了新闻表现的形式,能够使受众更易辨识出新闻传达的信息,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我国数据新闻采编的困境

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的采编方式,为新闻报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我国媒体都纷纷开始数据新闻的制作,但在数据新闻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一)采编主体的数据意识不强

数据新闻的采编方式和传统新闻的采编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记者不只是通过采访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来获取信息,数据成为数据新闻的核心。目前,我国各大媒体的数据新闻制作团队还是以传统的记者和编辑为主,由于学科背景的原因,在数据新闻采编过程中,他们对数据的敏感度较低,大部分从业人员还缺乏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

(二)数据来源的渠道过于单一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记者来说,新闻线索就是“米”,是制作新闻的第一步。数据新闻的新闻线索就是数据。当前我国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官方媒体、企业报表、政府报告等第三方组织的二手数据。官方媒体每天更新海量的信息,但这些数据信息是分散的、零碎的,没有一定的完整性,无法呈现原始数据的整体态势,对其进行分析也只是表层的梳理。企业报表和政府部门报告公布的信息是有限的,对他们的数据过于依赖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数据新闻的报道角度同质化

针对某一事件,大多数新闻从业者都能利用新闻敏感发现选题,但是,新闻报道的角度却是千篇一律,不同媒体重复地从同一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受众在每一个平台看到的新闻内容都是一样,这种同质化的报道既造成了信息污染,又不能体现媒体作为社会瞭望者的功能,更不能吸引受众。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数据新闻进行研究发现,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多数媒体缺乏对数据信息的挖掘,只是简单地堆砌数据,致使数据失去“价值”。

(四)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流于形式

数据新闻利用可视化的信息图表来陈述新闻故事,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的视觉化效果和新闻内容的可读性与易读性。但在目前的数据新闻可视化中,大多数新闻作品所使用的信息图表类型都显得非常单调,常常使用静态信息图表,而动画、短视频、H5、动态交互图表很少被运用其中。根据莱文森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以及“后麦克卢汉主义”的技术乐观精神,人是对媒介有控制和选择能力的,如果没有交互性,就会极大地削弱人在阅读新闻时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数据新闻的采编中,从业人员也未能根据新闻议题的类型来选择信息图表的类型,很多信息图表的类型并不能清楚地表达该议题。

三、我国数据新闻采编的发展策略

数据新闻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报道方式,它是传统新闻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延伸。万维网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认为“数据驱动的新闻代表着未来”。针对目前国内数据新闻发展中的困境,现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一)提升采编主体的专业素养

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从业者更多的是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筛选出受众感兴趣的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加工,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新闻故事,并运用可视化图表呈现数据,这就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新闻素养,还要具备数据素养。在信息化时代,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特别是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各种数据信息都能够被存储、记录,可以说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在数据之上运行的。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在纷繁的数据海洋中,记者必须为受众甄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传播,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起数据意识,既要有敏锐的数据敏感,能够准确、迅速地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信息,又需要理性地看待数据,避免“唯数据主义”。

其次,新闻从业者要及时转变自我的角色认知。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发布信息,传播模式也由“点对面”变为“点对点”,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要从信息的提供者变为信息的筛选者,从新闻的陈述者变为新闻的阐释者,从新闻人变成“数据人”。

最后,新闻从业者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专业技能。一方面,新闻从业者可通过互联网上的资源来扩充自己的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能力。另一方面,新闻从业者可以经常与同行业的同事交流,也可以选择参加一些专门的培训。

(二)多途径拓宽采编的渠道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吉奥夫·麦克金认为,优秀的数据可视化不在于新闻报道所承载的数据是不是多,而在于所获取的数据质量高不高。对于数据新闻来说,数据是其核心,新闻从业者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数据的获取比较困难。

数据新闻制作团队可与信息调查公司、社交媒体合作。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大量的数据信息都能够被搜集与储存,社交媒体会产生庞大的数据信息,而信息调查公司又具有强大的搜集数据的能力,因此,媒体可以和它们合作,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社交媒体每天也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其信息涵盖面大,内容丰富,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富集地,数据新闻制作团队也可与他们合作。

采用众包模式搜集数据。众包是指一种分布式的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的做法,通常是将任务外包给多个人组成的网络,即大众。由于社交媒体的发达,每个人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采用众包的模式,充分利用大众的力量来帮忙完成某项工作,既能收集到数据,也能节约收集数据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众包的内容应是大众比较关注的,且愿意配合的。

(三)选择热点、贴近受众的新闻议题

在新媒体时代,很多事件都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开来的。数据新闻在议题策划时,应该及时跟进热点报道,并根据实际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及时地对事件进行解读,既能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舆论引导,树立媒体的公信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行业中,新闻议题最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且最能贴近受众生活的媒体,能赢得更多的受众,在市场环境中就会占据有利的位置。新闻从业者在对议题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议题与受众的贴近性。

(四)提高数据新闻的可视化

目前,我国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基本能满足受众一目了然地理解新闻信息的需求,但为了寻求信息传播价值和效果的最大化,还需不断进行优化。

提高数据新闻的可视化需增强信息图表的交互性。交互性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可视化,更是视听说全方位的体验。数据新闻的交互性可以用评论和分享的方式,也可以在静态信息图表中加入视频、音频与动画等立体的元素,目前很多数据新闻制作的H5页面就是很好的范例。

提高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要根据新闻议题灵活运用信息图表,即在选择信息图表类型时,要结合相关的数据信息与议题类型进行选择。如对于经济议题,由于其经常是反映某种变化趋势,因此大多数经济议题的数据新闻作品都是用几何数据图表来呈现;又如政治议题,可能很多都是对相关政策的解读,为了让受众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相关情况,经常会通过数据漫画来表现;而社会议题则具有不确定性,就要根据数据的变化情况来选择所运用的图表类型。

四、结语

数据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传统新闻的采编方式,给传统新闻业带来了一定的震荡,大多数媒体都用积极的心态拥抱数据新闻。不负众望,数据新闻凭借其大数据运用、可视化呈现、交互式传播,对新闻适应时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的数据新闻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需要注意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促进整个新闻传播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图表议题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思维可视化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